第570頁
官場文化與潛規則/道破天機 作者:淨素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秘訣四:“光有領導關照,沒有幾個哥們兒不行。” ——拉幫結派,上下呼應。剛任書記不久就大肆安插親信:縣委辦主任、政務中心主任、縣內最大的鎮黨委書記,這些職務全安排給對自己升職有功的“難兄難弟”,而不顧群眾的強烈反映和舉報;讓姘頭一身兼任縣委辦副主任、防邪辦主任、檔案局長三職(市委清理卸任二職)。“7.8”驚動中央的特大洪災後就一次安排了6人到美國公費旅遊,用國家的錢和稱兄道弟來堵住他們的嘴。
秘訣五:“誰掌握了帽子誰就掌握了別人的腦子。” ——賣官鬻爵,一手遮天。他深諳此道。任書記不到三年調整職務達幾百人次,送多少錢給什麽職務在宣漢已成潛規則。如原交警大隊長向某因違紀受了處分並免去了職務,但在給他奉上大量人民幣後不久即任命為副大隊長;他曾許願將某辦主任調整到一個好單位任局長,但由於隻送了三萬元而到了一個差單位。
秘訣六:“要辦成不平常的事就要有不平常的手段。” ——喝酒罵人,排除異己。他嗜酒,並發明了一種借酒裝瘋,通過酒後罵人、發脾氣等手段,將平時不好說或不便說的話說給下級和同級聽,其中不乏威脅、罵街之語,使部下們噤若寒蟬,最懼書記喝酒。誰與他不和,誰就馬上會成為被排斥的對象:縣長因處事風格不一樣,被他要挾上級領導將其調離;副縣長因觀點不合與他爭辯論了幾句,即被他以各種理由排擠出宣漢。
當官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我國自古以來,最精密、最深刻的學問是什麽學問?或有人道,是道家思想,是儒家思想,是法家思想,是墨家思想,是易經;或有人更道,是兵法,是中醫,是文學,是祖沖之和張衡、郭守敬、沈括一類的科學家們的東東。
其實,依我個人的觀察,這些都不是最精華的。一部中國歷史,說是上下五千年,可考證的三千來年,其中最猛的是做官。你看從皇帝到小民,從學者到窮酸,所言的話語中心,是什麽?都是做官。讀書是為了做官,所謂“學而優責仕”;獲得獎勵是提拔,所謂連升三級;人生最大的價值是光宗耀祖,靠的就是“官至極品、朝野震懾”之威嚴。
何況一個儒家思想,更是赤裸裸的經世之學。什麽是經世?其實就是做官,不過是打著為民的旗號來說的。儒家思想的意思,不做官是難以為民服務的,所以要“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
做官了,就可以為民服務了麽?非也非也。你做官靠什麽來保障官權?不是靠老百姓,而是靠皇帝。皇帝自己智力有限,他就是個天神也是有限的,畢竟是個人,不可能事事英明阿。如此,如何應對皇帝,就成了做官的第一學問。這是製度性的問題,並不是古代人傻,而正是聰明的選擇。不靠皇帝,難道靠你老百姓?這不是開玩笑麽?
但中國的皇帝(國君)經過了多年的經驗積累,特別是秦朝的大力改造之後,懂得了一人之力非天下之力,學會了使用天下能人來辯論綜合,懂得使用多人的智力來促成各項政策的出台——注意,這不是儒家思想帶來的阿,其實正好是反儒家思想的法家秦始皇帶來的;假如按照儒家思想建立所謂的周禮,那麽就應該“繼絕世”地承襲血統之權才對的——如此之結果,就造成了朝中官員眾多,終於導致了做官學問的精密化和高深化了。大家互相辯論,也就難免出現利益的衝突,甚至彼此傾軋,但裁決權在皇帝那裏,於是,上有皇帝、周有同僚、下有愚民之做官環境,成了中國做官學必須麵對的真實處境。
於是,你通過儒家學說倡導的經史子集來閱讀中國做官學,就可以窺探到中國做官學的高深之處了。特別是他的經和史兩個部分,充滿了這些深刻的道理。簡而言之,就是做官要做到“表麵的東西不要相信、不可直抒胸臆、學會裝傻充呆、兩麵三刀才能生存、殘酷鬥爭同僚不要手軟”等等做法之理論依據和事實論證,正如林彪所言,“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正是中國做官學的精密之處了。
特別是官僚之間的彼此傾軋,最後要通過皇帝來最終解決,如何把握之並趨利避害,更是最重要的學問了。
有史以來,有關做官的學問真是浩如煙海,隻是不知道你注意沒注意它是做官學這個本質沒有——帝王製存在的時候肯定沒有敢明說是這個東東的,原因自然是畢竟做官學其實就是陰謀論,大概會引發皇帝的憤怒的。所以,直到了民國初年,隨著帝製的崩潰,便有了直觀的做官學問,這便是《厚黑學》為特徵的在中國如何做官的經驗性總結之論著了,隨後便發展成了從文化上、國民性上論述的做官學了。
因此,關於做官,便有了“厚黑說(李宗吾)”、“奴才說(魯迅)”、“醬缸說(柏楊)”、“潛規則說(吳思)”,其中最偉大的,當數厚黑說和潛規則說。前者你拿來就可以用;後者卻從理論上讓人服氣起來而拿來就用的——當然,吳思先生的本意卻是批判這個東東的,不多言。
你看,做官該是多麽複雜的東東阿,而從事實上看,做官也的確不容易的。大家都知道清官難做,畢竟社會整體黑暗,要“眾人皆濁我獨清”地搞個人英雄主義,充大頭,還是很麻煩的。出頭的櫞子先爛麽。這樣的例子就不多說了,無論是海瑞,還是包青天,都有過災難的時刻;今番就是說說貪官也難做,諸位可能就覺得新奇了。
秘訣五:“誰掌握了帽子誰就掌握了別人的腦子。” ——賣官鬻爵,一手遮天。他深諳此道。任書記不到三年調整職務達幾百人次,送多少錢給什麽職務在宣漢已成潛規則。如原交警大隊長向某因違紀受了處分並免去了職務,但在給他奉上大量人民幣後不久即任命為副大隊長;他曾許願將某辦主任調整到一個好單位任局長,但由於隻送了三萬元而到了一個差單位。
秘訣六:“要辦成不平常的事就要有不平常的手段。” ——喝酒罵人,排除異己。他嗜酒,並發明了一種借酒裝瘋,通過酒後罵人、發脾氣等手段,將平時不好說或不便說的話說給下級和同級聽,其中不乏威脅、罵街之語,使部下們噤若寒蟬,最懼書記喝酒。誰與他不和,誰就馬上會成為被排斥的對象:縣長因處事風格不一樣,被他要挾上級領導將其調離;副縣長因觀點不合與他爭辯論了幾句,即被他以各種理由排擠出宣漢。
當官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我國自古以來,最精密、最深刻的學問是什麽學問?或有人道,是道家思想,是儒家思想,是法家思想,是墨家思想,是易經;或有人更道,是兵法,是中醫,是文學,是祖沖之和張衡、郭守敬、沈括一類的科學家們的東東。
其實,依我個人的觀察,這些都不是最精華的。一部中國歷史,說是上下五千年,可考證的三千來年,其中最猛的是做官。你看從皇帝到小民,從學者到窮酸,所言的話語中心,是什麽?都是做官。讀書是為了做官,所謂“學而優責仕”;獲得獎勵是提拔,所謂連升三級;人生最大的價值是光宗耀祖,靠的就是“官至極品、朝野震懾”之威嚴。
何況一個儒家思想,更是赤裸裸的經世之學。什麽是經世?其實就是做官,不過是打著為民的旗號來說的。儒家思想的意思,不做官是難以為民服務的,所以要“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
做官了,就可以為民服務了麽?非也非也。你做官靠什麽來保障官權?不是靠老百姓,而是靠皇帝。皇帝自己智力有限,他就是個天神也是有限的,畢竟是個人,不可能事事英明阿。如此,如何應對皇帝,就成了做官的第一學問。這是製度性的問題,並不是古代人傻,而正是聰明的選擇。不靠皇帝,難道靠你老百姓?這不是開玩笑麽?
但中國的皇帝(國君)經過了多年的經驗積累,特別是秦朝的大力改造之後,懂得了一人之力非天下之力,學會了使用天下能人來辯論綜合,懂得使用多人的智力來促成各項政策的出台——注意,這不是儒家思想帶來的阿,其實正好是反儒家思想的法家秦始皇帶來的;假如按照儒家思想建立所謂的周禮,那麽就應該“繼絕世”地承襲血統之權才對的——如此之結果,就造成了朝中官員眾多,終於導致了做官學問的精密化和高深化了。大家互相辯論,也就難免出現利益的衝突,甚至彼此傾軋,但裁決權在皇帝那裏,於是,上有皇帝、周有同僚、下有愚民之做官環境,成了中國做官學必須麵對的真實處境。
於是,你通過儒家學說倡導的經史子集來閱讀中國做官學,就可以窺探到中國做官學的高深之處了。特別是他的經和史兩個部分,充滿了這些深刻的道理。簡而言之,就是做官要做到“表麵的東西不要相信、不可直抒胸臆、學會裝傻充呆、兩麵三刀才能生存、殘酷鬥爭同僚不要手軟”等等做法之理論依據和事實論證,正如林彪所言,“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正是中國做官學的精密之處了。
特別是官僚之間的彼此傾軋,最後要通過皇帝來最終解決,如何把握之並趨利避害,更是最重要的學問了。
有史以來,有關做官的學問真是浩如煙海,隻是不知道你注意沒注意它是做官學這個本質沒有——帝王製存在的時候肯定沒有敢明說是這個東東的,原因自然是畢竟做官學其實就是陰謀論,大概會引發皇帝的憤怒的。所以,直到了民國初年,隨著帝製的崩潰,便有了直觀的做官學問,這便是《厚黑學》為特徵的在中國如何做官的經驗性總結之論著了,隨後便發展成了從文化上、國民性上論述的做官學了。
因此,關於做官,便有了“厚黑說(李宗吾)”、“奴才說(魯迅)”、“醬缸說(柏楊)”、“潛規則說(吳思)”,其中最偉大的,當數厚黑說和潛規則說。前者你拿來就可以用;後者卻從理論上讓人服氣起來而拿來就用的——當然,吳思先生的本意卻是批判這個東東的,不多言。
你看,做官該是多麽複雜的東東阿,而從事實上看,做官也的確不容易的。大家都知道清官難做,畢竟社會整體黑暗,要“眾人皆濁我獨清”地搞個人英雄主義,充大頭,還是很麻煩的。出頭的櫞子先爛麽。這樣的例子就不多說了,無論是海瑞,還是包青天,都有過災難的時刻;今番就是說說貪官也難做,諸位可能就覺得新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