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官場文化與潛規則/道破天機 作者:淨素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時候,多數人的意見未必就是正確意見,多數人的利益未必就是合法利益。當眾多人聯合起來投票讓某一個無辜者下崗時;當許多人拳腳相加在街頭打小偷時;當大多數人的利益“合理”地覆蓋個人的正當權利時,集體的力量實際上變成了集體暴力。
每一個人,都渴望融入集體之中;而每一個守法的個體才能構成共同的守法集體。在這一時刻,集體利益中的絕大多數,可能就是另一時孤立無援的少數人。所以,今天你對他人利益的尊重,也就是明天眾人對你自己利益的尊重。同樣,你對法律的維護,也就是你自己權利得到保障的根本。
人類領導史上,有一個著名的現象:外行領導內行。“兵”肯定是內行,“官”十有八九是外行。
外行領導內行,最大的心理障礙是擔心露餡;怕被人小瞧。於是努力打扮成內行,至少別讓人看出自己有多傻。
主動離開本職工作的叫“下海”。如今這些人,大多數已經成為某公司的經理、老闆。被迫離開工作崗位的叫“下崗”,現在這些人,大多數正在街頭巷尾擺地攤。
中國有句老話:“夾著尾巴做人”。為什麽?因為夾著尾巴做人可以更能保護自己,它能讓人在屈伸之間找到擺平關係的法寶。
人夾著尾巴做人,是防誰呢?誰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權力”。除了“權力”,誰能管得了一個人是“冒尖”了,還是“出頭”了,是張揚了還是顯擺了。凡人與凡人之間的嫉妒,僅僅能導致嫉妒者眼紅和失眠,若沒有“權力”的介入,嫉妒隻能傷害嫉妒者自己,當嫉妒一旦成為權威者的心態,翹尾巴的那個傢夥就該倒黴了。
隻要有專權,隻要有人治,就容不得別人翹尾巴。中國自秦始皇開始,就隻允許一個人翹尾巴。現實告訴我們,凡是不夾著尾巴做人的,命運都不會順利。
“夾著尾巴做人”是老百姓的生存“規則”。
人們憎恨貪官,但對庸官卻比較寬容,頂多就是嘲諷兩句,而實際上很多時候,庸的危害更甚於貪。
領導最怕群眾沒追求,群眾沒追求就不會緊跟領導,領導也就不好使用;群眾最怕領導沒愛好,領導沒愛好,群眾就不知道怎麽對付領導。
領導就是領導,群眾最怕的就是領導深入群眾,平日裏高高在上,忽然要深入群眾,哪個群眾不怕被砸著?深入群眾的時候,領導都有本領能收能放,收是集中,放是民主;收是權力,放是閑情,收是領導風範,放是與民同樂。
6.2 民間組織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結社的基本權利,憲法支持人民自己組織起來,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參與社會事務的管理。這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方式,也是我們黨治國方略的重要內容。
公民社會的發展,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民間組織的迅速壯大。在我國,民間組織主要是指各種合法的、非政府的、非營利的、非黨派的,實行自主管理的民間誌願性社會中介作葬,包括社團與民辦非企業單位兩種。
民間組織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新社會現象。民間組織的成長速度驚人,據統計,僅目前中國的誌願者組織成員就高達1000萬人。
民間組織的出現,給政黨活動提出了新的課題。作為一種普遍現象,民間組織的發展給世界各國政黨活動帶來了新的挑戰,如政黨麵臨著利益表達和精英集聚功能被替代的挑戰,政黨麵臨著管理手段進一步民主化、法製化的挑戰;政黨麵臨著合法性危機的問題等等。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由於政黨與民間組織都具有利益表達和利益綜合的功能,所以民間組織也具有政治性質,或者說可能成為政治性組織,與政黨既可以是互補的關係,也可能是對立的關係。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政黨沒有有效發揮自己的功能,民間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政黨,從而介入政治領域。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領導活動的層次高於管理活動;從區別上看,一般說來,領導活動都會挑戰現狀,而管理活動隻會接受現實;領導活動更關注領導的對象,而管理活動更關注製度;領導需要交流,而管理隻是發布命令;領導需要創新,而管理隻是模仿;領導是做好事,而管理隻是把事情做好。
6.3 關於知識分子
我國對知識分子的界定
《新華詞典》對知識分子的解釋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如科學工作者、教師、醫生、記者、工程師等。”這一界定讓人覺得在中國,當知識分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再說了,腦力勞動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至於文化水平是否高,目前的趨向是文憑和學歷代表了文化水平。
王小波說:“我們國家總以受過某種程度的教育為尺度來界定知識分子,外國人卻不是這樣想的,知識分子應該是在大學或者研究部門供職,不坐班也不掙大錢的那些人。”
西方對知識分子的界定
在西方學術界,關於知識分子的討論由來以久,而且一般都認為批判精神和終極關懷是知識分子不可或缺的兩個條件。人類社會的整體命運和人的普遍利益,這是他們籍以建立其全部價值體係的前提。
今日的西方人常常稱知識分子為“社會的良心”,認為他們是人類的基本價值(如理性、公平、自由)的維護者,知識分子一方麵根據這些基本價值來批判社會上的一切不合理現象,另一方麵則努力推動這些價值的實現。如果一個有知識的人,全部的興趣始終局限於職業範圍之內,那麽他仍然沒有具備“知識分子”的充足條件。知識分子除了獻身專業以外,還必須具備一種關懷精神,關懷國家、關懷社會以及世界上一切有關公共利害之事,而且這種關懷又必須是超越個人私利之上的。
每一個人,都渴望融入集體之中;而每一個守法的個體才能構成共同的守法集體。在這一時刻,集體利益中的絕大多數,可能就是另一時孤立無援的少數人。所以,今天你對他人利益的尊重,也就是明天眾人對你自己利益的尊重。同樣,你對法律的維護,也就是你自己權利得到保障的根本。
人類領導史上,有一個著名的現象:外行領導內行。“兵”肯定是內行,“官”十有八九是外行。
外行領導內行,最大的心理障礙是擔心露餡;怕被人小瞧。於是努力打扮成內行,至少別讓人看出自己有多傻。
主動離開本職工作的叫“下海”。如今這些人,大多數已經成為某公司的經理、老闆。被迫離開工作崗位的叫“下崗”,現在這些人,大多數正在街頭巷尾擺地攤。
中國有句老話:“夾著尾巴做人”。為什麽?因為夾著尾巴做人可以更能保護自己,它能讓人在屈伸之間找到擺平關係的法寶。
人夾著尾巴做人,是防誰呢?誰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權力”。除了“權力”,誰能管得了一個人是“冒尖”了,還是“出頭”了,是張揚了還是顯擺了。凡人與凡人之間的嫉妒,僅僅能導致嫉妒者眼紅和失眠,若沒有“權力”的介入,嫉妒隻能傷害嫉妒者自己,當嫉妒一旦成為權威者的心態,翹尾巴的那個傢夥就該倒黴了。
隻要有專權,隻要有人治,就容不得別人翹尾巴。中國自秦始皇開始,就隻允許一個人翹尾巴。現實告訴我們,凡是不夾著尾巴做人的,命運都不會順利。
“夾著尾巴做人”是老百姓的生存“規則”。
人們憎恨貪官,但對庸官卻比較寬容,頂多就是嘲諷兩句,而實際上很多時候,庸的危害更甚於貪。
領導最怕群眾沒追求,群眾沒追求就不會緊跟領導,領導也就不好使用;群眾最怕領導沒愛好,領導沒愛好,群眾就不知道怎麽對付領導。
領導就是領導,群眾最怕的就是領導深入群眾,平日裏高高在上,忽然要深入群眾,哪個群眾不怕被砸著?深入群眾的時候,領導都有本領能收能放,收是集中,放是民主;收是權力,放是閑情,收是領導風範,放是與民同樂。
6.2 民間組織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結社的基本權利,憲法支持人民自己組織起來,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參與社會事務的管理。這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方式,也是我們黨治國方略的重要內容。
公民社會的發展,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民間組織的迅速壯大。在我國,民間組織主要是指各種合法的、非政府的、非營利的、非黨派的,實行自主管理的民間誌願性社會中介作葬,包括社團與民辦非企業單位兩種。
民間組織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新社會現象。民間組織的成長速度驚人,據統計,僅目前中國的誌願者組織成員就高達1000萬人。
民間組織的出現,給政黨活動提出了新的課題。作為一種普遍現象,民間組織的發展給世界各國政黨活動帶來了新的挑戰,如政黨麵臨著利益表達和精英集聚功能被替代的挑戰,政黨麵臨著管理手段進一步民主化、法製化的挑戰;政黨麵臨著合法性危機的問題等等。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由於政黨與民間組織都具有利益表達和利益綜合的功能,所以民間組織也具有政治性質,或者說可能成為政治性組織,與政黨既可以是互補的關係,也可能是對立的關係。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政黨沒有有效發揮自己的功能,民間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政黨,從而介入政治領域。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領導活動的層次高於管理活動;從區別上看,一般說來,領導活動都會挑戰現狀,而管理活動隻會接受現實;領導活動更關注領導的對象,而管理活動更關注製度;領導需要交流,而管理隻是發布命令;領導需要創新,而管理隻是模仿;領導是做好事,而管理隻是把事情做好。
6.3 關於知識分子
我國對知識分子的界定
《新華詞典》對知識分子的解釋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如科學工作者、教師、醫生、記者、工程師等。”這一界定讓人覺得在中國,當知識分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再說了,腦力勞動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至於文化水平是否高,目前的趨向是文憑和學歷代表了文化水平。
王小波說:“我們國家總以受過某種程度的教育為尺度來界定知識分子,外國人卻不是這樣想的,知識分子應該是在大學或者研究部門供職,不坐班也不掙大錢的那些人。”
西方對知識分子的界定
在西方學術界,關於知識分子的討論由來以久,而且一般都認為批判精神和終極關懷是知識分子不可或缺的兩個條件。人類社會的整體命運和人的普遍利益,這是他們籍以建立其全部價值體係的前提。
今日的西方人常常稱知識分子為“社會的良心”,認為他們是人類的基本價值(如理性、公平、自由)的維護者,知識分子一方麵根據這些基本價值來批判社會上的一切不合理現象,另一方麵則努力推動這些價值的實現。如果一個有知識的人,全部的興趣始終局限於職業範圍之內,那麽他仍然沒有具備“知識分子”的充足條件。知識分子除了獻身專業以外,還必須具備一種關懷精神,關懷國家、關懷社會以及世界上一切有關公共利害之事,而且這種關懷又必須是超越個人私利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