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官場文化與潛規則/道破天機 作者:淨素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中國社會摸爬滾打多年,自然知道官府是多麽不好說話。不管小民的請願有理沒理,公道不公道,隻要他看著不順眼,說抓你就抓你,說殺你就殺你,最後肯定還是官府有理。代頭惹政府生氣,不是玩命要是玩火。潛規則通行多年,大家都願意搭便車,最多不過出力拉拉邊套,誰也不肯駕轅,駕轅者必須是一個不計較物質利益、不怕或不知風險、同時又有號召力的人。
隻要不是領頭,民眾有願望也有膽量劫監獄燒衙門。事情鬧大以後,利害格局突變,鄉民在官府眼裏由順民轉變為暴民。這時鄉民的第一願望是不要遭到官府的報復,不要被官軍作為暴民鎮壓,爭取收益是第二位的,保命是第一位的。
民眾盡管沒有固定的臉譜,卻始終是理性的趨利避害集團。他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隻有自己的利益是永恆的。而這個利益的安排和變動又可以在社會製度的特徵中得到解釋。
民眾開始並不敢鬧事,在正當秩序中的良民早就當不成了,他們照樣在貪官汙吏建立的潛規則中當了數十年順民,如果沒有替他們承擔組織成本和法律風險的英雄出現,順民還會繼續忍受霸道不公和敲詐勒索。英雄的出現,改變了利害的計算,順民發現搭便車鬧事的風險不大,才作出官府所謂的暴民行徑。
在一個合理的秩序中,人力和錢財應當可以幫助百姓爭取到法律承若的公平,還可以使帶頭人名利雙收,鼓勵他們以後繼續帶頭。但是專製製度不允許集會結社,不允許大家集資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一切都要由他們代表。重大的失衡和不公調整不過來,又非常想調整,如何是好?商人毒蠅蕈製度的辦法是用錢,小民的辦法是用命——當暴民燒衙門。
在這種體製中,英雄是順民轉化為所謂暴民的催化劑,是將扭曲的秩序拉回原位或者部分拉回原位的發動者和組織者,而繳出催化劑和主使者則是暴民回歸順民的象徵和保證。
中國公民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怠工,讓你無法挑毛病,讓你見了也幹瞪眼,你急得火燒屁股,他也不會打水來替你滅火。
偷懶是庶人(平民)對付官方的武器。《詩經》裏有許多對農業集體勞動場麵的描繪,我們在其中可以看到監督者的身影,這是官方階級對付偷懶者的工具。這場戰爭的勝負很分明,地裏鬧草荒就意味著貴族失敗了。統治階級擁有強大的武力,平民很難用正規戰法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但是惹不起卻躲得起。平民人多分散,監督困難,幹活使勁不使勁隻有自己知道,幹得仔細不仔細隻有自己最清楚。第一線實踐者的信息優勢是無法剝奪的,因此可以連蒙帶騙;這是貴族們很難對付的“低成本傷害能力”。
公元前594年,被後來的歷史學家稱為革命的製度變遷,就是改變公田為私田,向私田徵收“公糧”的製度,確實開闢了兩個階級共同受益的局麵,而新樹立的規則並不神秘,就是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原來大包幹也不是首創。
在老百姓眼睛裏,官場根本就是糞窖,進去了莫有一個清白身。
老百姓都說正直的官員在汙濁的官場裏是很難站住腳的。中國的官情究竟糟糕到一個什麽程度?雖然我們仍然堅持“大多數是好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許多方麵已經十分不好了。“帶病提拔”、“帶病升遷”的很多,隻要沒有殺人放火,官員生活即使腐化淫亂一點,都算不了什麽事。
官情不好,民情就好嗎?在網上點擊“民工殺人”,與之相關的內容竟然有65萬多條。民風之所以如此敗壞,原因之一,就是惡劣的官情所致。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個官本位的社會,至今仍然如此。老百姓在敬官懼官的同時,無形中也把官的一言一行作為楷模效仿;比較趨同官們的價值觀念。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就流傳這樣的話“村看村,戶看戶,社員看幹部。”套用韓非子的話就是“官猶器也,民猶水也,方圓在器,不在於水。下之所行,皆上之所好。”也就是說,官就是盂,人民就象盂裏的水。盂是方形的,水也就變成了方形;盂是圓形的,水也就變成了圓形的。驕奢淫逸、萎靡亂倫的官風一旦成為社會主流風氣,往往善良本分的民風就會受到侵蝕,也必然會慢慢失去原色。
射人先射馬,正民先正官。否則,即使有良好的製度,也會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消解。製度對人的行為調節是外在的,硬性的;而社會風氣的壓力則強調心理認同,強調人的主動性;而一個沒有良好社會風氣的國家,也絕對不會有政治、經濟可持續良性的發展。
老百姓是這樣看待幹部的:這輩子不做點好事,下輩子就會變成領導了。
清朝唐甄在《潛書》中說:“天下難治,人皆以為民難治也,不知難治者,非民也,官也。”
韓非子說:官就是盂,人民就象盂裏的水。盂是方形的,水也就變成了方形;盂是圓形的,水也就變成了圓形的。
孟子有些話帶有民本這主義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隻要不是領頭,民眾有願望也有膽量劫監獄燒衙門。事情鬧大以後,利害格局突變,鄉民在官府眼裏由順民轉變為暴民。這時鄉民的第一願望是不要遭到官府的報復,不要被官軍作為暴民鎮壓,爭取收益是第二位的,保命是第一位的。
民眾盡管沒有固定的臉譜,卻始終是理性的趨利避害集團。他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隻有自己的利益是永恆的。而這個利益的安排和變動又可以在社會製度的特徵中得到解釋。
民眾開始並不敢鬧事,在正當秩序中的良民早就當不成了,他們照樣在貪官汙吏建立的潛規則中當了數十年順民,如果沒有替他們承擔組織成本和法律風險的英雄出現,順民還會繼續忍受霸道不公和敲詐勒索。英雄的出現,改變了利害的計算,順民發現搭便車鬧事的風險不大,才作出官府所謂的暴民行徑。
在一個合理的秩序中,人力和錢財應當可以幫助百姓爭取到法律承若的公平,還可以使帶頭人名利雙收,鼓勵他們以後繼續帶頭。但是專製製度不允許集會結社,不允許大家集資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一切都要由他們代表。重大的失衡和不公調整不過來,又非常想調整,如何是好?商人毒蠅蕈製度的辦法是用錢,小民的辦法是用命——當暴民燒衙門。
在這種體製中,英雄是順民轉化為所謂暴民的催化劑,是將扭曲的秩序拉回原位或者部分拉回原位的發動者和組織者,而繳出催化劑和主使者則是暴民回歸順民的象徵和保證。
中國公民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怠工,讓你無法挑毛病,讓你見了也幹瞪眼,你急得火燒屁股,他也不會打水來替你滅火。
偷懶是庶人(平民)對付官方的武器。《詩經》裏有許多對農業集體勞動場麵的描繪,我們在其中可以看到監督者的身影,這是官方階級對付偷懶者的工具。這場戰爭的勝負很分明,地裏鬧草荒就意味著貴族失敗了。統治階級擁有強大的武力,平民很難用正規戰法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但是惹不起卻躲得起。平民人多分散,監督困難,幹活使勁不使勁隻有自己知道,幹得仔細不仔細隻有自己最清楚。第一線實踐者的信息優勢是無法剝奪的,因此可以連蒙帶騙;這是貴族們很難對付的“低成本傷害能力”。
公元前594年,被後來的歷史學家稱為革命的製度變遷,就是改變公田為私田,向私田徵收“公糧”的製度,確實開闢了兩個階級共同受益的局麵,而新樹立的規則並不神秘,就是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原來大包幹也不是首創。
在老百姓眼睛裏,官場根本就是糞窖,進去了莫有一個清白身。
老百姓都說正直的官員在汙濁的官場裏是很難站住腳的。中國的官情究竟糟糕到一個什麽程度?雖然我們仍然堅持“大多數是好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許多方麵已經十分不好了。“帶病提拔”、“帶病升遷”的很多,隻要沒有殺人放火,官員生活即使腐化淫亂一點,都算不了什麽事。
官情不好,民情就好嗎?在網上點擊“民工殺人”,與之相關的內容竟然有65萬多條。民風之所以如此敗壞,原因之一,就是惡劣的官情所致。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個官本位的社會,至今仍然如此。老百姓在敬官懼官的同時,無形中也把官的一言一行作為楷模效仿;比較趨同官們的價值觀念。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就流傳這樣的話“村看村,戶看戶,社員看幹部。”套用韓非子的話就是“官猶器也,民猶水也,方圓在器,不在於水。下之所行,皆上之所好。”也就是說,官就是盂,人民就象盂裏的水。盂是方形的,水也就變成了方形;盂是圓形的,水也就變成了圓形的。驕奢淫逸、萎靡亂倫的官風一旦成為社會主流風氣,往往善良本分的民風就會受到侵蝕,也必然會慢慢失去原色。
射人先射馬,正民先正官。否則,即使有良好的製度,也會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消解。製度對人的行為調節是外在的,硬性的;而社會風氣的壓力則強調心理認同,強調人的主動性;而一個沒有良好社會風氣的國家,也絕對不會有政治、經濟可持續良性的發展。
老百姓是這樣看待幹部的:這輩子不做點好事,下輩子就會變成領導了。
清朝唐甄在《潛書》中說:“天下難治,人皆以為民難治也,不知難治者,非民也,官也。”
韓非子說:官就是盂,人民就象盂裏的水。盂是方形的,水也就變成了方形;盂是圓形的,水也就變成了圓形的。
孟子有些話帶有民本這主義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