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官場文化與潛規則/道破天機 作者:淨素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凡是正副手之間鬧矛盾,主要責任往往在於正手。一把手常常對副手心懷猜疑,副手工作出色一些,他認為有壓過他的可能,便處處提防;副手如果工作平常,他又疑心副手在泡自己。副手周圍有幾個得力的人,他懷疑副手在拉山頭;副手事事向自己請示,他又認為副手沒水平;副手如果不事事向自己請示,他又認為副手不把自己放在眼裏。弄得副手們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天長日久沒有不產生矛盾的。
中國有幾千年的專製傳統,這些傳統中常常充滿心計、權謀,與民主社會的要求南轅北轍。民主社會限製個人獨斷專門行、為所欲為,要求尊重多數人的意見,不允許為官者為個人謀私,使丘陵處於監督之下。中國的許多正手與副手之間的衝突,其實是民主與專製的衝突,所以,要想消除正手與副手為敵的現象,隻有真正實行民主,否則,這種現象不會消失。
領導幹部排名確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它是一種很不好的風氣,很多地方都存在這種現象。排名是一種“政治風向標”。你在當地的排名,表明了你的政治地位。排名靠前了,說明你上升了;排名靠後了,說明你的地位下降了;如果在媒體上長期看不到你的名字,說明你出問題了。現在,排名的意義更加深刻了,排名靠前的,有好事總是先享受;排名靠後的,遇到壞事總是你先出頭;坐好車是排名靠前的先享受,排名靠後的隻能坐淘汰下來的車子。秘書長是最諳此道的,因為他必須專門對排名學進行深入詳細的研究,開會、吃飯誰排名在前,座位怎樣安排,都很講究。如果不懂得排名學,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秘書長。
排名對工作的影響太大了,不是因事定人,而是因人設事。這是許多基層政府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痼疾。排名在前,發言權就在前;排名在後,發言權就在後。
排名在中國的官場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做官要明白排名學,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錯位。許多秘書長和行政工作人員必修的“基礎課”就是“排名學”。如果這一課沒有學好,從政就是不稱職的。
做官,首先是官位的級別太重要了。正部級、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還有享受某個級別待遇的。不僅僅是級別的高低,在同一個級別中,排名的先後也是至關重要的。無形之中,這似乎也是一種等級,甚至尊卑。排名在前者當然是尊,這些年,中國的一些學術機構似乎也熱衷於此道,好象過度看重排名已經成了一種社會風氣。
排名對於官員的實際意義在於:有好處的時候,排名在前的人先享受,排名在後的人後享受;有難題的時候,則是排名在後的人先遭遇,排名在後的人後遭遇。
有難題的時候,排名在後的人先說;有榮譽的時候,排名在前的人先上。政府組閣者的水平就體現在這方麵,領導者的高明似乎就是善於充分運用排名手段。當別人把不好的話說盡了,領導者總是做總結,當好說的話要說的時候,聰明的領導是不會讓排名在後麵的人去說的。於是,怎麽運用排名就是一門藝術。
排名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是有更深厚的政治內容,文化大革命中就有過深刻的表現。政府討論任何議題也是如此,而決不是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重要程度來區分,而是取決於提出這件事情的副市長的排名先後。有的問題在沒有時間討論的時候,就隻有擺到下次會議討論,可下一次依然是按照排名先後,周而復始。
所謂“排名”,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將某類人的名字進行排列,其顯著特徵是次序的先後。如以職務大小為序、用年齡長幼為序,或者以姓氏筆畫為序,總之必須有先後。這排名確實很重要,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會議和宴會。一旦擺錯,沒有將領導該坐的位置弄準,那是一個態度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我們從排名中看到的則是“官位”。
官場上顯性的腐敗很可惡,但不幹事、不負責這種更普遍的隱性腐敗更可惡。
進入官場,忍辱負重是為了承擔更大的責任。人的很多主觀願望要變成客觀現實,要有勇氣和膽略,並運用智慧獲得上級的認同,你的思想才能衝出牢籠獲得自由。
官場這個東西就象必須收費的三陪小姐,你不花錢就不可能對你微笑,你不投入就沒有產出。
現在世道變了:以前大款流行包二奶、養小蜜,現在真正的大款對養著幾個領導幹部;而領導幹部以前流行鑽門子、找靠山,現在真正有頭腦的幹部對在結交社會名流和專家學者。
1.5 關於合法傷害權
學者吳思在《血酬定律》中說:“造就潛規則的力量,是一種低成本傷害能力,在官吏手裏就是合法傷害權。”
“合法傷害權”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穿小鞋”、“整人”、“打擊報復”等等。
學者吳思在《身懷利器》一文中描述:“合法傷害權”或者倒過來叫“合法恩惠權”具有橡皮筋一般的特性。合法地傷害別人的能力,乃是官吏們的看家本領。這是一門真正的藝術,種種資源和財富正要據此分肥並重新調整。
中國有幾千年的專製傳統,這些傳統中常常充滿心計、權謀,與民主社會的要求南轅北轍。民主社會限製個人獨斷專門行、為所欲為,要求尊重多數人的意見,不允許為官者為個人謀私,使丘陵處於監督之下。中國的許多正手與副手之間的衝突,其實是民主與專製的衝突,所以,要想消除正手與副手為敵的現象,隻有真正實行民主,否則,這種現象不會消失。
領導幹部排名確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它是一種很不好的風氣,很多地方都存在這種現象。排名是一種“政治風向標”。你在當地的排名,表明了你的政治地位。排名靠前了,說明你上升了;排名靠後了,說明你的地位下降了;如果在媒體上長期看不到你的名字,說明你出問題了。現在,排名的意義更加深刻了,排名靠前的,有好事總是先享受;排名靠後的,遇到壞事總是你先出頭;坐好車是排名靠前的先享受,排名靠後的隻能坐淘汰下來的車子。秘書長是最諳此道的,因為他必須專門對排名學進行深入詳細的研究,開會、吃飯誰排名在前,座位怎樣安排,都很講究。如果不懂得排名學,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秘書長。
排名對工作的影響太大了,不是因事定人,而是因人設事。這是許多基層政府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痼疾。排名在前,發言權就在前;排名在後,發言權就在後。
排名在中國的官場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做官要明白排名學,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錯位。許多秘書長和行政工作人員必修的“基礎課”就是“排名學”。如果這一課沒有學好,從政就是不稱職的。
做官,首先是官位的級別太重要了。正部級、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正處級、副處級,還有享受某個級別待遇的。不僅僅是級別的高低,在同一個級別中,排名的先後也是至關重要的。無形之中,這似乎也是一種等級,甚至尊卑。排名在前者當然是尊,這些年,中國的一些學術機構似乎也熱衷於此道,好象過度看重排名已經成了一種社會風氣。
排名對於官員的實際意義在於:有好處的時候,排名在前的人先享受,排名在後的人後享受;有難題的時候,則是排名在後的人先遭遇,排名在後的人後遭遇。
有難題的時候,排名在後的人先說;有榮譽的時候,排名在前的人先上。政府組閣者的水平就體現在這方麵,領導者的高明似乎就是善於充分運用排名手段。當別人把不好的話說盡了,領導者總是做總結,當好說的話要說的時候,聰明的領導是不會讓排名在後麵的人去說的。於是,怎麽運用排名就是一門藝術。
排名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是有更深厚的政治內容,文化大革命中就有過深刻的表現。政府討論任何議題也是如此,而決不是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重要程度來區分,而是取決於提出這件事情的副市長的排名先後。有的問題在沒有時間討論的時候,就隻有擺到下次會議討論,可下一次依然是按照排名先後,周而復始。
所謂“排名”,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將某類人的名字進行排列,其顯著特徵是次序的先後。如以職務大小為序、用年齡長幼為序,或者以姓氏筆畫為序,總之必須有先後。這排名確實很重要,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會議和宴會。一旦擺錯,沒有將領導該坐的位置弄準,那是一個態度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我們從排名中看到的則是“官位”。
官場上顯性的腐敗很可惡,但不幹事、不負責這種更普遍的隱性腐敗更可惡。
進入官場,忍辱負重是為了承擔更大的責任。人的很多主觀願望要變成客觀現實,要有勇氣和膽略,並運用智慧獲得上級的認同,你的思想才能衝出牢籠獲得自由。
官場這個東西就象必須收費的三陪小姐,你不花錢就不可能對你微笑,你不投入就沒有產出。
現在世道變了:以前大款流行包二奶、養小蜜,現在真正的大款對養著幾個領導幹部;而領導幹部以前流行鑽門子、找靠山,現在真正有頭腦的幹部對在結交社會名流和專家學者。
1.5 關於合法傷害權
學者吳思在《血酬定律》中說:“造就潛規則的力量,是一種低成本傷害能力,在官吏手裏就是合法傷害權。”
“合法傷害權”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穿小鞋”、“整人”、“打擊報復”等等。
學者吳思在《身懷利器》一文中描述:“合法傷害權”或者倒過來叫“合法恩惠權”具有橡皮筋一般的特性。合法地傷害別人的能力,乃是官吏們的看家本領。這是一門真正的藝術,種種資源和財富正要據此分肥並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