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紅顏無盡:賽金花傳奇 作者:張弦/秦誌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八時許,門外響起了槓夫敲著響尺的聲音,漸漸走近了,響尺發出“嗡嗡”的金屬聲, 告訴門裏裝殮的人,棺材來了。屋裏的人已將賽金花洗抹幹淨,換上了新白布小褲褂、藍麵紅裏的綢棉袍。蓋上黃綢繡經文的棉被,輕輕地裝入了棺材。四個吹鼓手吹奏著悲哀的《小白菜》 調子,屋裏屋外的女人哭聲一片,男人也低聲啜泣。
這時雪停了,又颳起了風,呼嘯著,伴著這支小小的隊伍,將棺木抬出了胡同,沿著曲曲折折的幾條小胡同來到三聖庵。
第二天,北京各家報紙都登載了賽金花去世的消息。孫會長已與該區幾位紳士商議,通過《 實報》向各界徵集捐款。此地區自治事務十一分所所長也轉懇綏靖公署急帳處及市政府,批準酌情撥款救濟。大家決定將賽金花葬在陶然亭香塚和鸚鵡塚之間, 以供人瞻仰,紀念這位做出不平凡事情的平凡女子。她母親則葬入萬安公墓。出殯訂於12月16日。從12月7日起在三聖庵開始弔祭。
《實報》上登出征款消息後,三天之後即得兩三千元。另有李苦禪、王青等人捐獻的近作60餘幅,在中山公園義賣捐贈。
出殯前三天的傍晚,弔唁的客人都已走了。冷清下來的三聖庵裏,一個油漆匠正在為賽金花的棺材再刷上一道紅色的油漆,並且畫上金色的荷花。侯太太和秀貞已回家去了,隻有顧媽和蔣幹方披麻戴孝,坐在一邊凳子上守靈。
這時走進來兩位老年人。一位很瘦,身穿樸素的黑色中山裝,外穿一件黑呢大衣,留著花白的鬍鬚,拄著一根拐杖。另一位更老的老者留著雪白的山羊鬍,身穿灰綢皮袍,戴一頂細剪羊絨帽。他們二人不說話,隻是緩緩地穿過散發著黴味、掛有數幅輓聯及佛經的外屋走到棺木前。這裏設置了靈位,放在棺木前的方桌上。正方有一幅賽金花的大照片,是她年輕時所照。頭上插著花,穿著寬鑲邊的錦緞衣,得意地微笑著。桌上另有香燭及供果,照片前一木牌靈位,上寫“魏趙靈飛之靈位” 七個字。
瘦瘦的老人摘下禮帽,先朝棺材鞠了三躬,隨後掏出一隻信封放在靈位前,久久注視著照片上這張熟悉的麵孔。顧媽發現,他眼中含著淚,掏出一方帕子輕輕拭去。
第二位更老的老人也鞠了躬,也掏出了錢放在桌上。
隨即他們轉身欲走。
顧媽一見他們捐了錢,就上前說道:“二位先生請留步,請把姓名和款數寫在這裏。”她指著右邊一張方桌,上麵支著一塊牌子,寫著“捐款處” 。
那位瘦瘦的穿黑大衣老人看了一眼朋友,說:“不必了吧!”
可顧媽卻懇求道:“還是留個名吧!”
那位白鬍子老者就說:“好吧。哎,楣甫,你也寫上吧!”
四十七、最後的日子(3)
事也湊巧,正好孫會長來了,一見二位,馬上拱手致意:“哎呀,沈老,您老也來啦!……哦,這位是……”
72歲的沈鑫,是早年洪鈞府上的幕僚。這些年來,與賽金花偶爾在一些場合見過麵,總是問寒問暖,頗為親切。今天他帶來的另一位便是從上海過來的《恨海花》作者金楣甫。於是忙介紹道:“他是《小說大觀》主編金楣甫。”
孫會長一揚眉毛,說:“哦,您就是《恨海花》的作者,大名鼎鼎啊!失敬失敬!怎麽?是從上海過來的?”
“是的。”
孫會長一看他二人各捐100元,更是感謝,“二位如此慷慨解囊,令人敬佩。想那靈飛女士在天之靈亦會感激涕零。”
沈鑫嘆道:“唉,靈飛命運多舛,令人惋惜。我與金先生都是趙女士故交,當年受洪狀元諸多恩惠,此微薄之儀僅表寸心之意罷了。孫會長慈善為懷,為靈飛女士張羅喪事,令人敬仰!”
顧媽聽見這位穿黑大衣的便是寫《恨海花》的金楣甫,不知哪來的一股氣,真想上前與他理論一番。她站起來走到金楣甫身旁,想問他話,可剛張開嘴又縮了回去。
這時二位老人已由孫會長陪同朝外走去,顧媽見狀心潮難平,立刻跪在在賽金花靈前哭訴起來:“太太,太太,你看看,是哪個來了,我告訴你,是那個罵你的人來了。他還捐了100塊呢!他心裏有愧,他不敢留名。太太呀,你說得對,佛祖會懲罰他們的,讓他們下地獄!太太,我替你罵了他了,你放心地去吧!”
顧媽哭訴著,她仿佛看見照片上的賽金花微笑了一下,眨了眨眼。
12月15號下了一場雪。16號是出殯的日子。這天早晨,偏僻的三聖庵來了許多陌生的客人。這裏有全套中國式的出殯班子,包括32個槓夫、12把紅白緞繡花傘、99個和尚、11個喇嘛、吹鼓手、靈亭、白柳、全副執事,幾十號人布滿了黑窯廠的半條街。另有一班穿黑色中山裝的華北音樂隊,十幾個人抱著笨重的銅管號鼓坐在中間的靈堂一側,靜待出殯時辰的到來。
中午一時,普度寺的喇嘛在黃緞襖上罩了黃色出鋒灰鼠外套,戴著皮帽,踏著錦靴,來到靈堂。這時,另一支抬棺隊伍已將賽金花母親的棺材從永定門外義廟中抬來。鼓樂奏起,起槓開始。32個槓夫吆喝著抬起已罩上五彩斑斕繡罩加金黃銅頂的紅色棺木向外走去。送葬的隊伍跟在中西鼓樂隊之後,緩緩行進,顧媽姐弟、侯家母女等女眷又號哭起來。
這時雪停了,又颳起了風,呼嘯著,伴著這支小小的隊伍,將棺木抬出了胡同,沿著曲曲折折的幾條小胡同來到三聖庵。
第二天,北京各家報紙都登載了賽金花去世的消息。孫會長已與該區幾位紳士商議,通過《 實報》向各界徵集捐款。此地區自治事務十一分所所長也轉懇綏靖公署急帳處及市政府,批準酌情撥款救濟。大家決定將賽金花葬在陶然亭香塚和鸚鵡塚之間, 以供人瞻仰,紀念這位做出不平凡事情的平凡女子。她母親則葬入萬安公墓。出殯訂於12月16日。從12月7日起在三聖庵開始弔祭。
《實報》上登出征款消息後,三天之後即得兩三千元。另有李苦禪、王青等人捐獻的近作60餘幅,在中山公園義賣捐贈。
出殯前三天的傍晚,弔唁的客人都已走了。冷清下來的三聖庵裏,一個油漆匠正在為賽金花的棺材再刷上一道紅色的油漆,並且畫上金色的荷花。侯太太和秀貞已回家去了,隻有顧媽和蔣幹方披麻戴孝,坐在一邊凳子上守靈。
這時走進來兩位老年人。一位很瘦,身穿樸素的黑色中山裝,外穿一件黑呢大衣,留著花白的鬍鬚,拄著一根拐杖。另一位更老的老者留著雪白的山羊鬍,身穿灰綢皮袍,戴一頂細剪羊絨帽。他們二人不說話,隻是緩緩地穿過散發著黴味、掛有數幅輓聯及佛經的外屋走到棺木前。這裏設置了靈位,放在棺木前的方桌上。正方有一幅賽金花的大照片,是她年輕時所照。頭上插著花,穿著寬鑲邊的錦緞衣,得意地微笑著。桌上另有香燭及供果,照片前一木牌靈位,上寫“魏趙靈飛之靈位” 七個字。
瘦瘦的老人摘下禮帽,先朝棺材鞠了三躬,隨後掏出一隻信封放在靈位前,久久注視著照片上這張熟悉的麵孔。顧媽發現,他眼中含著淚,掏出一方帕子輕輕拭去。
第二位更老的老人也鞠了躬,也掏出了錢放在桌上。
隨即他們轉身欲走。
顧媽一見他們捐了錢,就上前說道:“二位先生請留步,請把姓名和款數寫在這裏。”她指著右邊一張方桌,上麵支著一塊牌子,寫著“捐款處” 。
那位瘦瘦的穿黑大衣老人看了一眼朋友,說:“不必了吧!”
可顧媽卻懇求道:“還是留個名吧!”
那位白鬍子老者就說:“好吧。哎,楣甫,你也寫上吧!”
四十七、最後的日子(3)
事也湊巧,正好孫會長來了,一見二位,馬上拱手致意:“哎呀,沈老,您老也來啦!……哦,這位是……”
72歲的沈鑫,是早年洪鈞府上的幕僚。這些年來,與賽金花偶爾在一些場合見過麵,總是問寒問暖,頗為親切。今天他帶來的另一位便是從上海過來的《恨海花》作者金楣甫。於是忙介紹道:“他是《小說大觀》主編金楣甫。”
孫會長一揚眉毛,說:“哦,您就是《恨海花》的作者,大名鼎鼎啊!失敬失敬!怎麽?是從上海過來的?”
“是的。”
孫會長一看他二人各捐100元,更是感謝,“二位如此慷慨解囊,令人敬佩。想那靈飛女士在天之靈亦會感激涕零。”
沈鑫嘆道:“唉,靈飛命運多舛,令人惋惜。我與金先生都是趙女士故交,當年受洪狀元諸多恩惠,此微薄之儀僅表寸心之意罷了。孫會長慈善為懷,為靈飛女士張羅喪事,令人敬仰!”
顧媽聽見這位穿黑大衣的便是寫《恨海花》的金楣甫,不知哪來的一股氣,真想上前與他理論一番。她站起來走到金楣甫身旁,想問他話,可剛張開嘴又縮了回去。
這時二位老人已由孫會長陪同朝外走去,顧媽見狀心潮難平,立刻跪在在賽金花靈前哭訴起來:“太太,太太,你看看,是哪個來了,我告訴你,是那個罵你的人來了。他還捐了100塊呢!他心裏有愧,他不敢留名。太太呀,你說得對,佛祖會懲罰他們的,讓他們下地獄!太太,我替你罵了他了,你放心地去吧!”
顧媽哭訴著,她仿佛看見照片上的賽金花微笑了一下,眨了眨眼。
12月15號下了一場雪。16號是出殯的日子。這天早晨,偏僻的三聖庵來了許多陌生的客人。這裏有全套中國式的出殯班子,包括32個槓夫、12把紅白緞繡花傘、99個和尚、11個喇嘛、吹鼓手、靈亭、白柳、全副執事,幾十號人布滿了黑窯廠的半條街。另有一班穿黑色中山裝的華北音樂隊,十幾個人抱著笨重的銅管號鼓坐在中間的靈堂一側,靜待出殯時辰的到來。
中午一時,普度寺的喇嘛在黃緞襖上罩了黃色出鋒灰鼠外套,戴著皮帽,踏著錦靴,來到靈堂。這時,另一支抬棺隊伍已將賽金花母親的棺材從永定門外義廟中抬來。鼓樂奏起,起槓開始。32個槓夫吆喝著抬起已罩上五彩斑斕繡罩加金黃銅頂的紅色棺木向外走去。送葬的隊伍跟在中西鼓樂隊之後,緩緩行進,顧媽姐弟、侯家母女等女眷又號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