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實行“改土歸流” 的政策。以往,在雲南、貴州、四川等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世襲土司管轄政策,雍正時實行全麵的“改土歸流”政策,即廢除土司製度,在上述地區設立機構,政府委派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管理。這一政策,促進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此外,雍正時期還設立了軍機處和密折製度,進一步強化了皇權。


    在對邊疆的管理和對外關係上,雍正承繼了康熙時的政策。1727年(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設置兩個駐藏大臣,分駐前後藏,以監督西藏地方事務。駐藏大臣的設置,說明清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理有了進一步的加強。


    針對北邊沙俄的不斷侵略,清政府逐步加強了邊防,並迫使沙俄同意接受清政府的建議,派遣使節來華談判。1727年8月(雍正五年七月),中俄雙方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這是一個關於邊界劃分的初步協定,條約規定了東起額爾古納河,中經恰克圖附近的楚庫河(赤奎河),西迄唐努烏梁海地區的西北角的沙畢納伊嶺(即沙賓達巴哈)的邊界走向,中間樹立界碑,以南屬於中國,以北屬於俄國。


    此後,中俄雙方又簽訂了《恰克圖條約》。條約共十一條,可以說是談判的一個總結果。在邊界問題上,其內容與《布連斯奇條約》相同,不過除了中俄北部邊界以外,又重新申明《尼布楚條約》中關於東部邊界的烏第河地區仍然暫不劃分的規定。其次,關於中俄通商,規定俄國商人每三年可以到北京一次,每次不得超過二百人,買賣貨物,俱不徵稅。除北京外,可以經常在恰克圖、尼布楚兩地進行邊境貿易,也不徵稅。此外,條約還規定了俄國向中國派遣留學生、俄國在北京的俄羅斯館內建造教堂、增派教士等等內容。


    雍正在繼承康熙盛世的前提下,又革除了康熙晚年的弊政,為幹隆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史料,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耕地統計數字是851萬頃;到1725年(雍正三年),達到890萬頃。而人口也在繼續增長。


    關於雍正之死的預言和雍正之死


    明朝《燒餅歌》中有這樣的記載“李花結子正逢春,牛鳴二八倒插丁,螺角倒吹也無聲。點畫佳人絲自分,一止當年嗣失真,泥雞啼叫空無口。”“牛鳴二八倒插丁,螺角倒吹也無聲”是形容雍正暴死的情形。 “啼叫”二字空無口,便成了“帝十三”(“叫”去掉“口”與“鬥”字形近。如果硬在“鬥”字的中間切開,那就是活生生的“十三”)因此, “啼叫”二字預示了雍正在位十三年的時間。 但歷史的真實到底怎樣,預言中到底想告訴後人什麽,因為資料的缺失,我們還不能進行準確的描述。


    不過,歷史上關於雍正之死一直是個謎。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日,雍正偶感不適,但仍然照常聽政,二十一日病情加重,但仍照常理政。二十二日,病情突然惡化,二十三日駕崩。前後三天,即告歸天。到底是什麽病症,清史中沒有更為清晰的記載。關於諸多關於雍正死因的說法,因為都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在此就不詳述了。


    《清史稿》對雍正的評價


    雍正帝在位期間,實行務實嚴明的政策。《清史稿》的評價是:聖祖政尚寬仁,世宗以嚴明繼之。論者比於漢之文、景。獨孔懷之誼,疑於未篤。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盡出於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睏。有近臣言州縣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爾未為州縣,惡知州縣之難?”至哉言乎,可謂知政要矣!


    康幹盛世之高宗幹隆統治時期


    繼清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和聖祖康熙大帝後,清朝再次出現了一位留名青史的皇帝:高宗幹隆。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可以說,幹隆是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享年最高的皇帝,也是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在其統治期間,幹隆在康熙和雍正王朝發展的基礎上,使清朝達到了強盛的頂峰,在文治武功方麵也頗有建樹,稱得上是一位有為之君。而且,幹隆皇帝是繼遠古堯舜實行禪讓製後,第一個在有生和在位之年提出“禪讓”的皇帝,雖然隻是形式上的。


    關於幹隆帝的預言和其身世


    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四首中預言了幹隆的在位時間和功績。詩中寫道:“ 幹卦占來景運隆,一般六甲子孫同。外攘初度籌邊策,內禪無漸太古風”。“幹卦占來景運隆”一句首尾兩個字暗含幹隆二字,“ 一般六甲子孫同”玉石幹隆在位時間和祖父康熙大帝都是六十年左右;“ 外攘初度籌邊策”暗指幹隆平定邊疆的武功;“內禪無漸太古風”,預言幹隆將仿效古人實行禪位。


    幹隆帝弘曆,世宗第四子,母孝聖憲皇後,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於雍親王府邸。不過,關於幹隆皇帝的出生地和其生母,史學家一直存在爭議。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幹隆確是雍正皇帝的親生兒子,而非野史中傳言的那樣是漢人的子孫。


    幹隆還是孩子時,就是“隆準頎身”,贏得了康熙帝的鍾愛,而令其在宮中讀書,老師是庶吉士福敏,弘曆聰明過人,過目成誦。此後,又跟著貝勒允禧學習騎射,跟莊親王允祿學習火器。一次,在木蘭圍場狩獵,剛要射熊時,熊突起,弘曆鎮定自若。康熙帝禦槍殪熊。其後,康熙對溫惠皇太妃道:“是命貴重,福將過予。”


    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在幹清宮寫下密詔,藏於世祖所書的正大光明扁額上,由弘曆繼承皇位。雍正駕崩後,幹隆正式登基。


    幹隆帝的文治武功


    幹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既有其祖父康熙帝的寬仁,也有其父親的嚴苛。他繼續採取務實的政策,重視農桑,停止捐納;為保護百姓,在浙江修砌海塘,同時繼續平定邊疆的一係列叛亂。根據統計,幹隆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和嘉慶元年,幹隆下詔先後五次減免全國一年的錢糧,三次減免江南的漕糧,共計2萬萬兩。其減免錢糧次數之多,地域之廣,數量之大,效果之好,前所未有。同時說明幹隆時期天下的富庶。此外,幹隆帝嚮慕風雅,除了自己喜好詩詞、丹青外,還在文化方麵多有提倡。其在文治方麵值得稱道的成就主要有:


    一、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 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四庫全書》是對古代書籍的一次整理,修補,使得許多書籍在遭受後來諸多的天災人禍後得以保存下來,讓今天的人們在溫習某些書籍的過程中,體察古人的智慧。它同時也方便了讀書人的閱讀和文化的傳播。在編纂的過程中,幹隆曾下令毀書約3000多種,共6萬多部。也許,上蒼正是借幹隆皇帝之手,將歷史的某些真實掩蓋,讓後人陷入更深的迷中;也許,上蒼通過這人間的舉動,讓後人能夠有所警醒。


    二、主持編修了其它典籍,如《滿文大藏經》,《八旗通誌》,《滿文老檔》,《國朝宮史》等,在文學和史學方麵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緣並收藏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