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小說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的古典小說開始脫離了萌芽狀態,漸漸發育成形了。著名的作品有沉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陳鴻的《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元稹的《鶯鶯傳》等。


    科技篇


    圖為三彩馬,高47cm,馬首略低,偏向一側,頭戴籠套,額前飾杏葉狀物。短鬃,胸前及股後絡綠色鞅秋,並掛有飾物。鞍韉色彩豐富,鮮艷奪目。


    天文學


    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一行和尚(683年~727年),本姓張,名遂,魏州昌樂(河南南樂)人。724年(開元十二年),跟一行和尚同時的一位工程技術專家梁令瓚和工匠們一起,創造了一架黃道遊儀,用來觀測日、月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通過觀察,發現了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早了將近一千年。


    724年,一行還倡議在全國二十四個地方測量北極高度和冬夏至日和春秋分日的日影長度,並設計了一種叫做復矩圖的儀器,用來測量北極高度。一行從這次測量中算出南北兩地相差三百五十一裏八十步(合現在129.22公裏),北極高度相差一度。這個數據就是地球子午線(經度)一度的長度。它與現代測量子午線的長度111.2公裏相比,雖然還有較大的誤差,但這種用科學方法實測子午線的工作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一行從725年開始修製新曆,到727年(開元十五年)完成,取名《大衍曆》。這部曆法係統周密,結構合理,比較符合天文實際,是當時的先進曆法。後來的曆法家幾乎都是按照它的結構來編寫曆法的,直到明朝末年吸收西洋曆法後才有所改變。


    雕板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印刷術是雕板印刷,大約在7世紀中期,就已經有了雕板印的佛像。到8世紀80年代,有了作為商人納稅憑據用的“印紙”出現。


    824年(長慶四年),在詩人元稹為白居易《長慶集》寫的序文中說到,有人拿白詩的寫本和印本在街頭叫賣或換取酒茶。到文宗大和年間,四川和江淮一帶民間已經每歲“以板印曆日”,在市場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頒下新曆,“其印歷已滿天下”。可見在唐後期雕板印刷已相當發達。


    絲織業


    江南的手工業生產,在唐朝也有很大的發展。以絲紡織而論,這時南方已超過北方。吳越是江南地區的絲紡織中心,貞元(785年~805年)以後,越州向朝廷進貢的絲織品達數十種之多,因而當時有“輦越而衣”的說法。荊州(湖北江陵)和宣州(安徽宣城)也成了絲織物的重要產地,荊州的貢綾、宣州的紅線毯,都居全國的上選。棉織業在南方也有發展,而嶺南的棉紡織似更普遍。


    紡織品初唐時期是中國錦綾織造技術的重要轉變期。唐代在原先有的經線織技術中加入了緯線織,同時織綾的技術分化,而能織出多種花紋。緯線織可同時運用八種色線,取代了原先經線的三色範圍,例如盛唐時流行的“華文錦”就有豐富的色彩層次。


    說到圖案,在唐代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一書中,曾提及初唐時益州(成都)一名善織的藝匠名為竇師綸者。文中記載當時宮廷的倉庫裏,收藏有竇師綸所織的錦綾,其圖案豐富,有雙雉、鬥羊、翔鳳、遊麟及其它神獸,這些錦綾即所謂的“瑞錦”及“宮綾”。同時,唐在延載元年(公元六九四年),皇帝賞賜繡袍給三品以上的文武官,每一品階的袍飾紋樣各不同。


    八世紀盛唐絲織藝術的代表作品,是新疆阿斯達那的一座大曆三年(公元七七三年)文書的墓所出土的一雙錦襪。它是由大紅、粉紅、白、墨、蔥綠、黃、寶藍、墨紫等八色絲線織成的斜紋緯錦。其圖案為紅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組成的花團為中心,旁邊則繞以各種禽鳥、行雲及零散的小花。外側又雜置折枝花及山石遠樹。近錦地邊還織有寬約二公分的寶藍地五彩花卉帶狀的花邊,構圖繁複,配色華麗,組織密緻。


    在唐前期,紡織、冶鑄、燒瓷等幾個部門的手工業生產,都有較顯著的發展。首先是紡織業。北方善織絹,江南盛產布,唐前期大體上還是如此。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亳縣)生產的絹帛質量最高。定州的綾絹產量最多,每年要向皇帝進貢1500多匹。江南的絲紡織也有了很大發展。江南東道(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的絲織物品類繁多,很多列為貢品,在產量上已僅次於河南、河北道而躍居於全國的第三位。


    當時的絲織物品種和花式都很多,爭奇鬥豔,十分精美。當時的麻紡織也很發達,黃州(湖北黃岡)的貲布被列為第一等。棉紡織在唐代也有較顯著的發展,當時西北的吐魯番和南方的雲南、兩廣、福建等地,各族已愈來愈普遍種植棉花和生產棉布。這時,印染技術有明顯提高。


    陶瓷業


    在唐代,瓷器生產也有重大發展。唐前期已大量燒製白瓷,邢州窯(河北臨城縣境內)生產的白瓷“類銀”、“類雪”,質量很高。李肇《國史補》稱:“內丘白淘,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可見邢州窯白瓷的產量是很大的。四川的大邑窯也以生產白瓷著名。江西昌南鎮(景德鎮)以產瓷聞名始於唐前期,它燒製的白瓷和青瓷當時有“假玉器”之稱。唐代專燒青瓷的窯多在南方,以越州窯的產品為最佳。越窯燒製的青瓷,胎質薄,雅致瑰麗,光澤晶瑩。唐詩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句,把越瓷的精美形象的描繪了出來。


    唐代還出現了施黃、綠、白、赭、藍等彩釉的陶瓷,稱為“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一種低溫鉛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有銅、鐵、錳、鈷等礦物作釉料著色劑,釉、裏還加入鉛作助熔劑,最後經低溫燒製而成。


    從狹義上說,唐三彩是指唐代生產的三彩釉陶:即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要色調的陶器。但從廣義上說,由於彩色釉陶器是以單色釉開始,又逐漸發展到二彩釉,然後再演進為多彩釉階段,所以把這幾個階段的釉陶通稱為“唐三彩”;也就是說,唐三彩有單色、雙包、三彩甚或多彩,呈色範圍泛及赭紅、黃、綠、藍、紫、褐、白等等,古代習慣以三為極數,故而用三彩代表多彩的意思。


    唐三彩是在綜合東漢以來的綠釉和黃釉陶的基礎上,又引進波斯藍釉技術藍釉技術創燒而成的。據說唐三彩中呈藍色的鈷料,也是從波斯進口的,所以人們常說“三彩貴藍”。此外唐三彩中的鳳頭瓶也受波斯薩珊銀器影響。


    唐三彩陶器主要用於明器和俑,表現建築、家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樣繁多,可再現唐代社會生活風貌,被譽為唐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唐三彩的繁盛時期是在開元盛世,天寶以後逐漸衰落。


    盛唐時的三彩產量大,質量高,三彩俑生動傳神,釉色自然垂流,互相滲化,色彩絢麗,呈朦朧之美,藝術水平很高。目前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於唐代兩都西安和洛陽,此外揚州也出土了一些。目前所發現的唐三彩窯址僅有河南鞏縣窯一處。鞏縣窯出土的唐三彩有缽、碗、瓶、罐等,還發現有貼花裝飾用的陶範,但沒發現俑。唐三彩對後來的陶瓷發展影響很大,諸如外國的波斯三彩、伊斯蘭三彩、新羅三彩、奈良三彩等,中國的遼三彩、宋三彩、明三彩、清三彩等,都受其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緣並收藏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