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全國陸上交通網的形成,始於秦朝。早在秦國出兵掃滅六國的同時,秦王就在著手平毀各地私築的高牆壁壘,拆除妨礙交通運輸的關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現了“車同軌”。全國車輛使用同一寬度的軌距,就意味著車上的主要零部件都有統一標準,更換迅速方便。
根據“車同軌”的要求,秦朝在把過去錯雜的交通路線加以整修和連接的基礎上,又耗費了難以數計的人力和物力,修築了以馳道為主的全國交通幹線。這項費時10年的工程,規模十分浩大,它以京師鹹陽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將全國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聯通起來。
秦朝馳道有統一的質量標準:路麵幅寬為50步,約合70米;路基要高出兩側地麵,以利排水,並要用鐵錘把路麵夯實;每隔三丈種一株青鬆,以為行道樹;除路中央三丈為皇帝專用外,兩邊還開闢了人行旁道;每隔10裏建一亭,作為區段的治安管理所、行人招呼站和郵傳交接處。這樣的大道遍布全國。另有一條專為抵禦北方匈奴的“直道”,從鹹陽北的雲陽開始,途經黃河,直抵今包頭市的秦九原郡。這是由名將蒙恬指揮修築的,全長1800餘裏。此外,在南方還修了到兩廣和西南的“新道”。這樣,就在全國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交通網。
*通信網絡
雖然秦王朝僅僅存在15年,但以驚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國範圍的交通和通信網絡。隨著道路的拓展,通信也更為快捷。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對郵驛通信的稱呼都不一樣,而秦朝則統一了郵驛稱呼。秦朝把“遽”、“馹”、“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統一稱呼為“郵”。從此,“郵”便成為通信係統的專有名詞。在秦朝,“郵”負責長途公文書信的傳遞任務,近距離的另用“步傳”,即派人步行送遞。在郵傳方式上,秦時大都採用接力傳送文書的辦法,沿政府規定固定的路線,由負責郵遞的人員一站一站接力傳達下去。
郵路沿途,都有固定的信使進食和住宿處所。這些休憩處或稱為“郵”,或稱為“亭”。有學者認為,這些稱呼,是按不同的郵遞方式來決定的,比如說,步遞停留之處稱為“亭”,馬遞站稱為“驛”。其實,在秦朝時還不像後來那麽嚴格。如為秦統一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白起,最後被迫自殺的地點,有的書上稱為“杜郵”,但有些書又稱為“杜郵亭”。這就說明郵、亭實際可以並用。在始皇陵西側,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一片瓦,上有瓦文“平陽驛”,說明“驛”在秦時也是郵路上居停點的習慣用法。秦朝還有“傳舍”的稱呼。如秦末漢初劉邦和說客酈食其見麵,便是在一處叫“高陽傳舍”的地方(《史記?酈生列傳》)。楚漢戰爭中,高祖劉邦去奪割據勢力張耳、韓信的大權,也曾住在修武的一處“傳舍”裏(《史記 ?淮陰侯列傳》)。關於“亭”,有不同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秦朝的亭是一種負責地方治安的組織。有學者卻認為亭負擔的更多任務是依次遞送公文和郵件。秦製 30裏一傳,10裏一亭,亭設有住宿的館舍。按秦法,亭應及時負責信使的傳馬給養、行人口糧、醬萊和韭、蔥等,甚至供應糧食的升鬥、醬和萊的數量,都有嚴格的規定。近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裏,對此有明確的記載。這些記載,給後人留下了2000多年前我國郵驛狀況的生動情景。
為了保證公文和書信的及時、迅速而準確的到達,秦王朝規定了一係列嚴厲的法律。秦朝的《行書律》規定,文書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急行文書,另一類為普通文書。急行文書包括皇帝詔書,必須立即傳達,不能有片刻稽留。普通文書也規定當日送出,不許積壓。律文中說:“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畢,不敢留。留者以律論之。”意為:詔書和註明為急文書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書,也要當日事當日畢,不許耽擱。有耽誤的以法律處置。
秦朝繼續使用前朝的符節製度。1973年在陝西西安郊區發現了一枚秦朝的銅製“杜虎符”,符上明白寫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為當時的一個縣)。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意思是此符君王與杜地將領各執一半,如用兵50人以上,必需合符才可行動。這說明秦代的中央集權具有絕對的權威。此符上還刻有另外10個字:“燔燧之事,雖毋令符,行也。”這是指當時仍舊使用著烽火情報製度,不用符也可點燃。秦朝時把烽火通信用於長城,在沿長城內外,都設有烽火台,順著烽火台的走向,可以迅速傳遞事先約定好的信息,把邊防情報及時傳到京城鹹陽。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目錄
?前言
?西漢的建立
?秦亡後天下形勢
?西漢王朝正式建立
?孝惠帝無為而治
?呂氏專權時期
?文景之治─孝文帝仁德無為治天下
?文景之治─承前啟後的孝景帝
?武帝
?昭宣中興
?走向衰敗的西漢王朝
?文學
?藝術
?科技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在短命的秦朝謝幕後,天下又處於一片混亂。曾經被滅的戰國各諸侯國的後裔紛紛重新立國,並加入到爭奪天下的戰爭中。當此之時,以項羽、劉邦實力最強,也最有號召力。歷史大舞台也因此留下了鴻門宴、蕭何月下追韓信、霸王別姬、垓下之圍、四麵楚歌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卓具軍事才能的韓信的幫助下,上蒼最終選中了知人善用、能行仁義的劉邦一統天下。自此,拉開了又一個絢爛多姿的王朝的大幕。
秦帝國在短短十五年間滅亡,殷鑑不遠,漢朝開國君王因此充滿憂患意識,戒慎恐懼的心情讓他們意識到:可以武力征服他國,保國卻需依靠德治。高祖劉邦稱帝後,就與群臣討論自己勝利的原因。因此漢代是很“自覺”的在創立一個大一統帝國。上至皇帝,下至士人,都在思考:秦為何會滅?漢家天下又該如何興?怎麽做才能建立穩固的漢朝?
漢初賈誼寫了《過秦論》,分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以此提醒漢朝統治者應以暴秦為鑑戒,施行仁政,以免重蹈覆轍;他還寫了《論政事疏》,提醒文帝裁抑諸王、捍禦匈奴,目地都在為維持一個長治久安的國家獻策。西漢中期太史公司馬遷作《史記》,目地也在“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此外,在思想上,西漢初年的惠帝、文帝、景帝十分崇尚黃老之道,以“無為”的方式治理天下,因此天下富足,禮義興盛,百姓安居樂業。到武帝時,他一方麵喜好求仙訪道,一方麵採用了大臣的建議,採取了“獨尊儒術”,使思想逐漸定於一尊,即儒家思想。修道和尊儒就這樣毫不衝突的集於武王一身。道家和儒家也各自沿著不同的軌跡發展著。
全國陸上交通網的形成,始於秦朝。早在秦國出兵掃滅六國的同時,秦王就在著手平毀各地私築的高牆壁壘,拆除妨礙交通運輸的關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現了“車同軌”。全國車輛使用同一寬度的軌距,就意味著車上的主要零部件都有統一標準,更換迅速方便。
根據“車同軌”的要求,秦朝在把過去錯雜的交通路線加以整修和連接的基礎上,又耗費了難以數計的人力和物力,修築了以馳道為主的全國交通幹線。這項費時10年的工程,規模十分浩大,它以京師鹹陽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將全國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聯通起來。
秦朝馳道有統一的質量標準:路麵幅寬為50步,約合70米;路基要高出兩側地麵,以利排水,並要用鐵錘把路麵夯實;每隔三丈種一株青鬆,以為行道樹;除路中央三丈為皇帝專用外,兩邊還開闢了人行旁道;每隔10裏建一亭,作為區段的治安管理所、行人招呼站和郵傳交接處。這樣的大道遍布全國。另有一條專為抵禦北方匈奴的“直道”,從鹹陽北的雲陽開始,途經黃河,直抵今包頭市的秦九原郡。這是由名將蒙恬指揮修築的,全長1800餘裏。此外,在南方還修了到兩廣和西南的“新道”。這樣,就在全國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交通網。
*通信網絡
雖然秦王朝僅僅存在15年,但以驚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國範圍的交通和通信網絡。隨著道路的拓展,通信也更為快捷。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對郵驛通信的稱呼都不一樣,而秦朝則統一了郵驛稱呼。秦朝把“遽”、“馹”、“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統一稱呼為“郵”。從此,“郵”便成為通信係統的專有名詞。在秦朝,“郵”負責長途公文書信的傳遞任務,近距離的另用“步傳”,即派人步行送遞。在郵傳方式上,秦時大都採用接力傳送文書的辦法,沿政府規定固定的路線,由負責郵遞的人員一站一站接力傳達下去。
郵路沿途,都有固定的信使進食和住宿處所。這些休憩處或稱為“郵”,或稱為“亭”。有學者認為,這些稱呼,是按不同的郵遞方式來決定的,比如說,步遞停留之處稱為“亭”,馬遞站稱為“驛”。其實,在秦朝時還不像後來那麽嚴格。如為秦統一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白起,最後被迫自殺的地點,有的書上稱為“杜郵”,但有些書又稱為“杜郵亭”。這就說明郵、亭實際可以並用。在始皇陵西側,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一片瓦,上有瓦文“平陽驛”,說明“驛”在秦時也是郵路上居停點的習慣用法。秦朝還有“傳舍”的稱呼。如秦末漢初劉邦和說客酈食其見麵,便是在一處叫“高陽傳舍”的地方(《史記?酈生列傳》)。楚漢戰爭中,高祖劉邦去奪割據勢力張耳、韓信的大權,也曾住在修武的一處“傳舍”裏(《史記 ?淮陰侯列傳》)。關於“亭”,有不同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秦朝的亭是一種負責地方治安的組織。有學者卻認為亭負擔的更多任務是依次遞送公文和郵件。秦製 30裏一傳,10裏一亭,亭設有住宿的館舍。按秦法,亭應及時負責信使的傳馬給養、行人口糧、醬萊和韭、蔥等,甚至供應糧食的升鬥、醬和萊的數量,都有嚴格的規定。近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裏,對此有明確的記載。這些記載,給後人留下了2000多年前我國郵驛狀況的生動情景。
為了保證公文和書信的及時、迅速而準確的到達,秦王朝規定了一係列嚴厲的法律。秦朝的《行書律》規定,文書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急行文書,另一類為普通文書。急行文書包括皇帝詔書,必須立即傳達,不能有片刻稽留。普通文書也規定當日送出,不許積壓。律文中說:“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畢,不敢留。留者以律論之。”意為:詔書和註明為急文書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書,也要當日事當日畢,不許耽擱。有耽誤的以法律處置。
秦朝繼續使用前朝的符節製度。1973年在陝西西安郊區發現了一枚秦朝的銅製“杜虎符”,符上明白寫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為當時的一個縣)。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意思是此符君王與杜地將領各執一半,如用兵50人以上,必需合符才可行動。這說明秦代的中央集權具有絕對的權威。此符上還刻有另外10個字:“燔燧之事,雖毋令符,行也。”這是指當時仍舊使用著烽火情報製度,不用符也可點燃。秦朝時把烽火通信用於長城,在沿長城內外,都設有烽火台,順著烽火台的走向,可以迅速傳遞事先約定好的信息,把邊防情報及時傳到京城鹹陽。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目錄
?前言
?西漢的建立
?秦亡後天下形勢
?西漢王朝正式建立
?孝惠帝無為而治
?呂氏專權時期
?文景之治─孝文帝仁德無為治天下
?文景之治─承前啟後的孝景帝
?武帝
?昭宣中興
?走向衰敗的西漢王朝
?文學
?藝術
?科技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在短命的秦朝謝幕後,天下又處於一片混亂。曾經被滅的戰國各諸侯國的後裔紛紛重新立國,並加入到爭奪天下的戰爭中。當此之時,以項羽、劉邦實力最強,也最有號召力。歷史大舞台也因此留下了鴻門宴、蕭何月下追韓信、霸王別姬、垓下之圍、四麵楚歌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卓具軍事才能的韓信的幫助下,上蒼最終選中了知人善用、能行仁義的劉邦一統天下。自此,拉開了又一個絢爛多姿的王朝的大幕。
秦帝國在短短十五年間滅亡,殷鑑不遠,漢朝開國君王因此充滿憂患意識,戒慎恐懼的心情讓他們意識到:可以武力征服他國,保國卻需依靠德治。高祖劉邦稱帝後,就與群臣討論自己勝利的原因。因此漢代是很“自覺”的在創立一個大一統帝國。上至皇帝,下至士人,都在思考:秦為何會滅?漢家天下又該如何興?怎麽做才能建立穩固的漢朝?
漢初賈誼寫了《過秦論》,分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以此提醒漢朝統治者應以暴秦為鑑戒,施行仁政,以免重蹈覆轍;他還寫了《論政事疏》,提醒文帝裁抑諸王、捍禦匈奴,目地都在為維持一個長治久安的國家獻策。西漢中期太史公司馬遷作《史記》,目地也在“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此外,在思想上,西漢初年的惠帝、文帝、景帝十分崇尚黃老之道,以“無為”的方式治理天下,因此天下富足,禮義興盛,百姓安居樂業。到武帝時,他一方麵喜好求仙訪道,一方麵採用了大臣的建議,採取了“獨尊儒術”,使思想逐漸定於一尊,即儒家思想。修道和尊儒就這樣毫不衝突的集於武王一身。道家和儒家也各自沿著不同的軌跡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