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趙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宮裏躲藏起來。趙朔的一位門客名叫公孫杵臼,杵臼對趙朔的朋友程嬰說:“你為什麽不死?”程嬰說:“趙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養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過了不久,趙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賈聽到後,到宮中去搜查。大人把嬰兒放在褲子裏,禱告說:“趙氏宗族要是滅絕,你就大哭;如果不會滅絕,你就不要出聲。”搜查到這裏的時候,嬰兒竟然沒有聲音。脫險以後,程嬰對公孫杵臼說:“今天一次搜查沒有找到,以後一定要再來搜查,怎麽辦呢?”公孫杵臼說:“扶立遺孤和死哪件事更難?”程嬰說:“死很容易,扶立遺孤很難啊。”公孫杵臼說:“趙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為其難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讓我先死吧!”於是兩人設法得到別人家的嬰兒背著,給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裏。程嬰從山裏出來,假意對將軍們說:“我程嬰沒出息,不能扶養趙氏孤兒,誰能給我千金,我就告訴他趙氏孤兒藏在哪裏。”將軍們都很高興,答應了他,就派兵跟隨程嬰去攻打公孫杵臼。杵臼假意說:“程嬰,你這個小人哪!當初下宮之難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隱藏趙氏孤兒,如今你卻出賣了我。即使你不能撫養,怎能忍心出賣他呢!”他抱著嬰兒大叫道:“天哪!天哪!趙氏孤兒有什麽罪?請你們讓他活下來,隻殺我杵臼可以吧。”將軍們不答應,立刻殺了杵臼和孤兒。將軍們以為趙氏孤兒確實已經死了,都很高興。然而真的趙氏孤兒卻仍然活著,程嬰終於和他一起隱藏到深山裏。
過了十五年,晉景公找到趙氏孤兒趙武,並且誅殺了屠岸賈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屬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
趙氏恢復爵位十一年後,晉厲公殺了三位郤(xi,西)氏大夫。欒書害怕牽連到自己,於是就殺了晉君厲公,改立襄公的曾孫周,這就是晉悼公。從此以後,晉國大夫的勢力逐漸強盛。趙武接續趙氏宗族後二十七年,晉平公即位。平公十二年(前546),趙武做了正卿。十三年,吳國的延陵季子使晉國,他說:“晉國的政權最後要落到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後代的手裏。”趙武死後,諡號是文子。
傳到趙襄子時,他和韓康子、魏桓子一起打敗了知伯,瓜分了他的領地,他們三家的領地更大了,超過了諸侯。公元前403年,韓與趙、魏一起被周王室承認為諸侯國。
*趙國的發展
獻侯年紀不大就即位了,首府在中牟。襄子的弟弟桓子驅逐了獻侯,在代地自立為侯,一年後去世。趙國人認為桓子即位不是襄子的意願,就共同殺了他的兒子,又迎回獻侯即位。獻侯十年,中山國武公開始即位。十三年,在平邑築城。十五年,獻侯去世,他的兒子烈侯趙籍即位。
敬侯十一年(前376),魏、韓、趙共同滅亡晉國,瓜分了它的土地。趙國攻打中山國,又在中人地區交戰。十二年,敬侯去世,他的兒子成侯趙種即位。
此後,趙國分別與衛國、魏國、齊國、秦國等發生了戰爭,互有勝負。
到了肅侯元年(前349),趙國又奪取了晉君的端氏縣,把晉君遷到屯留安置。四年,朝拜周天子。六年,進攻齊國,奪取了高唐。七年,公子趙刻進攻魏國的首垣。十一年,秦孝公派商鞅征伐魏國,俘虜了魏國將軍公子趙卬。趙國進攻魏國。十六年,肅侯遊覽大陵,經過鹿門,宰相太戊午牽住馬頭說:“正當農事繁忙的時候,一天不耕作,一百天沒有飯吃。”肅侯聽了立即下車認錯。十七年,圍困魏國的黃城,沒有攻克。同時開始修築趙長城。
二十四年,肅侯去世。秦、楚、燕、齊、魏派出精兵各一萬人同來參加葬禮。肅侯的兒子武靈王即位。
*趙武靈王的改革
武靈王元年(前325),陽文君趙豹任宰相。梁襄王和太子嗣、韓宣王和太子倉到信宮來朝賀。武靈王年少,還不能處理政事,設有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官三人。
武靈王八年,韓國進攻秦國,沒有取勝就撤離了。五國互相稱王,隻有趙國不稱王,趙君說:“沒有實力,怎能處在這個名分上呢!”下令趙國人都稱他為“君”。
九年,與韓、魏一起進攻秦國,秦國打敗了三國軍隊,斬殺了八萬人。齊國在觀澤打敗趙軍。十七年,武靈王到九門,修築野台,以便瞭望齊國和中山國的邊境。
武靈王十九年春天正月,在信宮舉行盛大朝會。召見先王重臣肥義,同他議論天下大事,談了五天才結束。武靈王到北邊巡視中山國的地界,到了房子縣,又去代地,北到無窮,西到黃河,登上黃華山頂。然後召見樓緩商議說:“我們先王趁著世事的變化,做了南邊領地的君長,連接了漳水、滏(fu,府)水的險阻,修築長城,又奪取了藺城、郭狼,在荏地打敗了林胡人,可是功業尚未完成。如今中山國在我們腹心,北麵是燕國,東麵是東胡,西麵是林胡、樓煩、秦國、韓國的邊界,然而沒有強大兵力的救援,這樣下去國家要滅亡,怎麽辦呢?要取得高出世人的功名,必定要受到背離習俗的牽累。我要穿起胡人服裝。”樓緩說:“很好。”可是群臣都不願意。
武靈王派人轉告公子成說:“寡人穿上胡服,將要這樣上朝,也希望叔父穿上它。家事要聽從雙親,國事要聽從國君,這是古今公認的行為準則。子女不能反對雙親,臣子不能違背君主,這是兄弟們通用的道理。如今我製定政令,改變服裝,可是叔父您要不穿,我恐怕天下人要議論。治國有常規,利民是根本;處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為重要。宣傳德政要先從平民談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讓貴族信從。如今穿胡服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欲望和愉悅心誌;事情要達到一定的目的,功業才能完成。事情完成了,功業建立了,然後才算是妥善。如今我恐怕叔父違背了處理政事的原則,因此來幫助叔父考慮。況且我聽說過,做有利於國家的事,行為不會偏邪;依靠貴戚的人,名不會受損害。所以我願仰仗叔父的忠義,來成就胡服的功效。我派王緤來拜見叔父,請您穿上胡服。” 公子成再拜叩頭說:“我來已聽說了大王穿胡服的事,我沒有才能,臥病在床,不能奔走效力多多進言。大王命令我,我鬥膽回答,是為了盡我的愚忠。我聽說中國是聰明智慧的人居住的地方,是萬物財用聚集的地方,是聖賢進行教化的地方,是仁義可以施行的地方,是遠方之人願來觀覽的地方,是蠻夷樂於效法的地方。如今大王拋棄了這些而穿起遠方的服裝,變更古來的教化,改易古時的正道,違反眾人的心意,背棄學者之教,遠離中國風俗,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細考慮此事。”使者回去如實稟報。武靈王說:“我本來知道叔父有病,我要親自去請求他。”
武靈王於是前往公子成家中,親自請求他,說:“衣服是為了便於穿用的,禮是為了便於行事的。聖人觀察鄉俗而順俗製宜,根據實際情況製定禮儀,這是為了利民富國。剪掉頭髮,身上刺花紋,臂膀上繪畫,衣襟開在左邊,這是甌越百姓的習俗。染黑牙齒,額上刺花。戴魚皮帽子,穿粗針大線的衣服,這是大吳國的習俗。所以禮製服裝各地不同,而為了便利卻是一致的。地方不同使用會有變化,事情不同禮製也會更改。因此聖人認為如果可以利國,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於行事,禮製不必相同。儒者同一師承而習俗有別,中原禮儀相同而教化互異,何況是為了荒遠地區的方便呢?所以進退取捨的變化,聰明人也不能一致;遠方和近處的服飾,聖賢也不能使它相同。窮鄉僻壤風俗多異,學識淺陋卻多詭辯。不了解的事不去懷疑,與自己的意見不同而不去非議的人,才會公正的博採眾見以求盡善。如今叔父所說的是世俗之見,我所說的是為了製止世俗之見。我國東有黃河、薄洛津,和齊國、中山國共有,可是沒有舟船的設施。從常山直到代地、上黨,東邊是燕國、東胡的國境,西邊有樓煩、秦國、韓國的邊界,如今沒有騎射的裝備。所以我認為如果沒有舟船的設施,住在河兩岸的百姓,將用什麽守住黃河、薄洛之水呢?改變服裝、練習騎射,就是為了防守同燕、三胡、秦、韓相鄰的邊界。況且從前簡主不在晉陽以及上黨設要塞,襄主併吞戎地、攻取代國以便排斥各地胡人,這是愚人和智者都能明白的。從前中山國仗恃齊國的強大兵力,侵犯踐踏我國土地,虜掠我國百姓,引水圍困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神靈保佑,鄗城幾乎失守。先王以此為恥,可是這個仇還沒有報。如今有了騎射的裝備,近可以使上黨的地勢更為有利,遠可以報中山國之仇。可是叔父卻順從中原的習俗,違背簡主、襄主的遺誌,厭惡變服的名聲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恥辱,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公子成再拜叩頭說: “我很愚蠢,沒能理解大王的深意,竟敢亂說世俗的見解,這是我的罪過。如今大王要繼承簡主、襄主的遺誌,順從先王的意願,我怎敢不聽從王命呢!”公子成再拜叩頭。武靈王於是賜給他胡服。第二天,穿上胡服上朝。這時武靈王才開始發布改穿胡服的命令。
過了十五年,晉景公找到趙氏孤兒趙武,並且誅殺了屠岸賈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屬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
趙氏恢復爵位十一年後,晉厲公殺了三位郤(xi,西)氏大夫。欒書害怕牽連到自己,於是就殺了晉君厲公,改立襄公的曾孫周,這就是晉悼公。從此以後,晉國大夫的勢力逐漸強盛。趙武接續趙氏宗族後二十七年,晉平公即位。平公十二年(前546),趙武做了正卿。十三年,吳國的延陵季子使晉國,他說:“晉國的政權最後要落到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後代的手裏。”趙武死後,諡號是文子。
傳到趙襄子時,他和韓康子、魏桓子一起打敗了知伯,瓜分了他的領地,他們三家的領地更大了,超過了諸侯。公元前403年,韓與趙、魏一起被周王室承認為諸侯國。
*趙國的發展
獻侯年紀不大就即位了,首府在中牟。襄子的弟弟桓子驅逐了獻侯,在代地自立為侯,一年後去世。趙國人認為桓子即位不是襄子的意願,就共同殺了他的兒子,又迎回獻侯即位。獻侯十年,中山國武公開始即位。十三年,在平邑築城。十五年,獻侯去世,他的兒子烈侯趙籍即位。
敬侯十一年(前376),魏、韓、趙共同滅亡晉國,瓜分了它的土地。趙國攻打中山國,又在中人地區交戰。十二年,敬侯去世,他的兒子成侯趙種即位。
此後,趙國分別與衛國、魏國、齊國、秦國等發生了戰爭,互有勝負。
到了肅侯元年(前349),趙國又奪取了晉君的端氏縣,把晉君遷到屯留安置。四年,朝拜周天子。六年,進攻齊國,奪取了高唐。七年,公子趙刻進攻魏國的首垣。十一年,秦孝公派商鞅征伐魏國,俘虜了魏國將軍公子趙卬。趙國進攻魏國。十六年,肅侯遊覽大陵,經過鹿門,宰相太戊午牽住馬頭說:“正當農事繁忙的時候,一天不耕作,一百天沒有飯吃。”肅侯聽了立即下車認錯。十七年,圍困魏國的黃城,沒有攻克。同時開始修築趙長城。
二十四年,肅侯去世。秦、楚、燕、齊、魏派出精兵各一萬人同來參加葬禮。肅侯的兒子武靈王即位。
*趙武靈王的改革
武靈王元年(前325),陽文君趙豹任宰相。梁襄王和太子嗣、韓宣王和太子倉到信宮來朝賀。武靈王年少,還不能處理政事,設有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官三人。
武靈王八年,韓國進攻秦國,沒有取勝就撤離了。五國互相稱王,隻有趙國不稱王,趙君說:“沒有實力,怎能處在這個名分上呢!”下令趙國人都稱他為“君”。
九年,與韓、魏一起進攻秦國,秦國打敗了三國軍隊,斬殺了八萬人。齊國在觀澤打敗趙軍。十七年,武靈王到九門,修築野台,以便瞭望齊國和中山國的邊境。
武靈王十九年春天正月,在信宮舉行盛大朝會。召見先王重臣肥義,同他議論天下大事,談了五天才結束。武靈王到北邊巡視中山國的地界,到了房子縣,又去代地,北到無窮,西到黃河,登上黃華山頂。然後召見樓緩商議說:“我們先王趁著世事的變化,做了南邊領地的君長,連接了漳水、滏(fu,府)水的險阻,修築長城,又奪取了藺城、郭狼,在荏地打敗了林胡人,可是功業尚未完成。如今中山國在我們腹心,北麵是燕國,東麵是東胡,西麵是林胡、樓煩、秦國、韓國的邊界,然而沒有強大兵力的救援,這樣下去國家要滅亡,怎麽辦呢?要取得高出世人的功名,必定要受到背離習俗的牽累。我要穿起胡人服裝。”樓緩說:“很好。”可是群臣都不願意。
武靈王派人轉告公子成說:“寡人穿上胡服,將要這樣上朝,也希望叔父穿上它。家事要聽從雙親,國事要聽從國君,這是古今公認的行為準則。子女不能反對雙親,臣子不能違背君主,這是兄弟們通用的道理。如今我製定政令,改變服裝,可是叔父您要不穿,我恐怕天下人要議論。治國有常規,利民是根本;處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為重要。宣傳德政要先從平民談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讓貴族信從。如今穿胡服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欲望和愉悅心誌;事情要達到一定的目的,功業才能完成。事情完成了,功業建立了,然後才算是妥善。如今我恐怕叔父違背了處理政事的原則,因此來幫助叔父考慮。況且我聽說過,做有利於國家的事,行為不會偏邪;依靠貴戚的人,名不會受損害。所以我願仰仗叔父的忠義,來成就胡服的功效。我派王緤來拜見叔父,請您穿上胡服。” 公子成再拜叩頭說:“我來已聽說了大王穿胡服的事,我沒有才能,臥病在床,不能奔走效力多多進言。大王命令我,我鬥膽回答,是為了盡我的愚忠。我聽說中國是聰明智慧的人居住的地方,是萬物財用聚集的地方,是聖賢進行教化的地方,是仁義可以施行的地方,是遠方之人願來觀覽的地方,是蠻夷樂於效法的地方。如今大王拋棄了這些而穿起遠方的服裝,變更古來的教化,改易古時的正道,違反眾人的心意,背棄學者之教,遠離中國風俗,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細考慮此事。”使者回去如實稟報。武靈王說:“我本來知道叔父有病,我要親自去請求他。”
武靈王於是前往公子成家中,親自請求他,說:“衣服是為了便於穿用的,禮是為了便於行事的。聖人觀察鄉俗而順俗製宜,根據實際情況製定禮儀,這是為了利民富國。剪掉頭髮,身上刺花紋,臂膀上繪畫,衣襟開在左邊,這是甌越百姓的習俗。染黑牙齒,額上刺花。戴魚皮帽子,穿粗針大線的衣服,這是大吳國的習俗。所以禮製服裝各地不同,而為了便利卻是一致的。地方不同使用會有變化,事情不同禮製也會更改。因此聖人認為如果可以利國,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於行事,禮製不必相同。儒者同一師承而習俗有別,中原禮儀相同而教化互異,何況是為了荒遠地區的方便呢?所以進退取捨的變化,聰明人也不能一致;遠方和近處的服飾,聖賢也不能使它相同。窮鄉僻壤風俗多異,學識淺陋卻多詭辯。不了解的事不去懷疑,與自己的意見不同而不去非議的人,才會公正的博採眾見以求盡善。如今叔父所說的是世俗之見,我所說的是為了製止世俗之見。我國東有黃河、薄洛津,和齊國、中山國共有,可是沒有舟船的設施。從常山直到代地、上黨,東邊是燕國、東胡的國境,西邊有樓煩、秦國、韓國的邊界,如今沒有騎射的裝備。所以我認為如果沒有舟船的設施,住在河兩岸的百姓,將用什麽守住黃河、薄洛之水呢?改變服裝、練習騎射,就是為了防守同燕、三胡、秦、韓相鄰的邊界。況且從前簡主不在晉陽以及上黨設要塞,襄主併吞戎地、攻取代國以便排斥各地胡人,這是愚人和智者都能明白的。從前中山國仗恃齊國的強大兵力,侵犯踐踏我國土地,虜掠我國百姓,引水圍困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神靈保佑,鄗城幾乎失守。先王以此為恥,可是這個仇還沒有報。如今有了騎射的裝備,近可以使上黨的地勢更為有利,遠可以報中山國之仇。可是叔父卻順從中原的習俗,違背簡主、襄主的遺誌,厭惡變服的名聲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恥辱,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公子成再拜叩頭說: “我很愚蠢,沒能理解大王的深意,竟敢亂說世俗的見解,這是我的罪過。如今大王要繼承簡主、襄主的遺誌,順從先王的意願,我怎敢不聽從王命呢!”公子成再拜叩頭。武靈王於是賜給他胡服。第二天,穿上胡服上朝。這時武靈王才開始發布改穿胡服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