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起倩人扶;圍護侍女翻貂褂,啟匣狡意理朝珠。


    流水是車龍是馬,


    主人如虎仆如狐;


    昂然直入軍機處,


    低問中堂到也無。


    有一個曹翰林,曾去拜見紀曉嵐,紀曉嵐閉門不見,原來其人以前與王翰林


    境遇相似,久不得派任鄉試考官,焦急難耐。於是使出鑽營的手段,趨諂權貴,


    仍擔心不能得力,就讓其子拜文華殿大學士於敏中的夫人為幹娘。但是,時間不


    長,於敏中因為廣收賄賂,事露受責,勢力衰微。曹翰林見大樹已倒,又去投靠


    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梁詩正,復以妻子拜梁夫人為幹娘。


    曹妻往來梁尚書家中,與梁尚書十分親昵,時常住在梁府。梁詩正早朝,曹


    妻就先取朝珠在胸膛上溫熱了,然後給尚書親自懸掛,其夫婦的諂媚功夫,可說


    是到了家啦。


    紀曉嵐對這曹翰林的作為,深為痛惡,便作詩嘲笑道:昔年於府拜幹娘,今


    日幹爺又姓梁。


    赫奕門庭新吏部,


    淒涼池館舊中堂。


    郎如有貌何須妾,


    妾豈無顏隻為郎?


    "百八牟尼"親手掛,


    朝回猶帶乳花香。


    話說這年鄉試,翰林王某被簡任為順天府鄉試的主考官。


    紀曉嵐位居顯要,王某有意攀附,行前到了紀府,拜望紀尚書。王某委婉提


    出,紀尚書家裏此年是否有參加大比的子弟?


    其意十分顯明,願意從中做點手腳,幫一下紀氏子弟。這明明是蓄意做弊,


    換在別人頭上,紀曉嵐準會暗罵一通,但這次輪到自己,他不免動了惻隱之心。


    一邊熱情地接待王翰林,一邊暗暗地想著萬無一失的辦法。


    歷朝的科舉考試,都對作弊行為防範甚嚴,都採取過一些措施。比如唐五代


    時,試院外牆高一丈五尺,內牆也有一丈高。圍牆一周,都種滿荊棘,所以考場


    又被稱作"棘院"。


    到了後來,凡入試的考生,都被互相隔離,叫做"棘圍",防止扭身轉項,交


    頭接耳。金朝時,考場紀律更為嚴苛,考生入場前,要進行裸體搜身,讓考生脫


    去衣服、鞋帽,打開發結,甚至連鼻孔、耳朵眼也不放過。金世宗完顏雍即位,


    覺得對考生脫衣檢查,實在有些不雅,不利於金朝籠絡文士的大局,便開設了官


    辦浴池,令考生脫衣入浴,事後換上統一服裝入常這個辦法,沿用到金朝終止之


    時。


    到了清朝,順治皇帝曾明令規定:"生儒入場,細加搜檢。


    如有懷挾片紙隻字者,先於場前枷號一個月,問罪發落;如有請人代試者,


    代與受代之人一體枷號問罪。"如果搜檢員役係知情容隱者,一律問罪。到康熙末


    年,對考場作弊的防範更加嚴密,但作弊者仍不乏其人。幹隆九年,順天鄉試中,


    第一、二兩場各搜出"懷挾"者二十一人,另有後被搜出"懷挾"、聞風提前散去者


    二千多人。幹隆帝為消除作弊現象,對考生施行了更為嚴苛的手段,規定:帽子


    不準用雙層,皮衣去麵,氈衣去裏,衫袍都用單層,襪用單氈,鞋用薄底,坐具


    用氈片,卷袋不許裝裏,筆管鏤空,水注用磁,甚至糕餅也要切開。考生入場前,


    要排成一行,魚貫而入以利搜身。兩人共搜一人,一門、二門各搜一次。二門搜


    出"懷挾",其一門之搜檢員役要予以處治。考生進入號房後,立即關門上鎖,再


    不得出入號房和傳遞茶湯等物。


    紀曉嵐曾幾次主持鄉試和會試,對這些規定十分清楚,心想考生方麵,"文章


    "實在難做,但考官作弊是有些方便條件的。四川學政朱荃,曾一次就賄賣秀才九


    名,得了一筆銀子。


    有個叫李為棟的人,也曾向朱荃行賄,使他兩個兒子都考中了。安徽歙縣,


    有個叫吳泌的貢生,向巡撫行賄,巡撫令吳泌在卷子上做個暗號,果然中了舉人。


    但這些作弊行為,當時成功了。事後卻傳了出來,都受到了懲治。紀曉嵐清楚,


    沒有泄露的,肯定大有人在。


    王翰林一片誠心,使紀曉嵐十分感激,因為皇上對作弊行為的懲治,是極其


    嚴酷的。雍正年間,福建學政俞鴻圖因考場作弊,被腰斬為兩段,而後此刑雖除,


    但作弊的考官,免不了丟官去爵。紀曉嵐思來想去,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於


    是對王翰林笑道:"有勞王大人惦記,多謝多謝!不過紀氏子弟,都不成器,即使


    有幾個侄孫,參加本科大比,我斷定他們不能題名。"「紀大人過謙了,久聞紀氏


    子弟,個個聰明俊逸,紀大人何出此言?"王翰林狡黠地眨著眼睛。


    "不怕王大人笑話,紀姓這些子侄們,確實很不爭氣,寫個也字,連勾都不


    會挑。"王翰林也是聰明之人,早把弦外之音記在心裏,又閑談一陣,起身告辭。


    主考官走後,紀曉嵐立刻修書一封,派人送回老家獻縣崔爾莊,告訴家裏的


    人,凡是今年趕考的,寫"也"字一律不許挑勾。紀氏子弟依計而行,逢寫"也"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紀曉嵐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木並收藏紀曉嵐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