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有個佳人影,


    隻望見盤金衫子,


    裙是水紅綾。


    人們常尋著聲音去找,卻看不到唱歌之人。那天,有名歌妓被座客毆辱,憤


    怒之下,自縊在園中樹上。穿的衣服,正是歌中唱得那樣。人們說不清其中緣故,


    有的說是吊死鬼在唱,因為它找到了替身,便高興地唱起來。


    文鸞講完故事,不勝傷感地說道:"我們窮人的女兒,個個都是生來的苦命,


    連鬼也揀窮人侮辱。"紀曉嵐仿佛看到了她心上的陰影,便勸她說:"那都是胡說


    八道,本不可信。你年紀輕輕,不要胡思亂想。相信我吧,我會好好待你的!"說


    話間,他的臉貼上了她的鬢頰,文鸞將臉閃到一旁,嗔怪地說道:"你毛病又來了?!


    少爺放尊重些,您是有身份的,將來還要三元及第,怎麽好落下個輕薄的罪名!


    "「你個俏皮丫頭,快讓我想死了,什麽時候才能讓我親個夠?"說著,用手搖晃


    著文鸞的肩膀。


    "哎呀,少爺放手。等你功名成就,我由你。....."文鸞用手把臉捂起來,不


    好意思再往下說。


    "由我怎樣?"紀曉嵐偏要追問。


    她一撅嘴,噗嗤一笑:"你願怎樣就怎樣嗎!"兩人的心在這裏達成了一種默


    契,建立了一個共同的願望,在以後的歲月裏,使得他倆常常心馳神往,但命運


    多舛,始終未能如願以償。


    紀曉嵐從滄州上河涯返回故裏,便開始刻苦攻讀。讀書之餘,便尋幽訪古,


    遍交文人學士。


    獻縣本是漢河間王劉德的封地,河間國故地,劉德的事跡廣為流傳。劉德諡


    為獻王,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兄長,漢景帝前元二年封為河


    間王。在漢景帝的十幾個兒子中,隻有劉德大雅不群,身端行治,溫仁恭儉,篤


    敬愛下,明知深察,勵節治身,好古博雅,實事求是,成為西漢時期儒學派的重


    要倡導者之一。在漢武帝劉徹即位後,採納儒人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


    政治主張。在秦始皇焚書坑儒和秦末農民大起義之後,書籍流傳下來的很少。劉


    德遂向天下廣徵藏書,建日華宮、君子館、詩經村,招攬齊、魯、燕、趙等故


    國的儒人學士,在宮內考訂軼籍,著書立說。凡從民間徵得善本,必抄寫好一本


    送給原主,賜賞獻書人金帛,然後將真本留下。這樣,四方人士,不遠千裏,或


    有先祖舊書多以奉奏獻王,倘所得之書殘缺不全,或字異文殘,就召集群儒辯解,


    去粗取精,去假存真,究明原委,然後勘誤訂正,整理成冊,奉獻給武帝。


    劉德搜集到的古書,主要是先秦舊書,如《周禮》、《尚書》、《禮記》、


    《孟子》、《老子》等等,使各類書留傳至今。應當說,劉德對中國文化作出了


    傑出的貢獻。


    劉德聘大小毛公、貫公三位名儒為博士;建日華宮,招納天下學士,講學傳


    經。大毛公就是毛亨,小毛公是毛萇,今天看到的《詩經》就是他二人聯手整理


    流傳下來的。當時有齊、魯、韓、毛四家詩說。"魯詩"的傳授者為魯人申培,"齊


    詩"的傳授者是僕人轅國聖,"韓詩"的傳授者是燕人韓嬰,"毛詩"的傳授者就是獻


    王博士毛亨、毛萇。"魯詩"亡於西晉,"齊詩"亡於曹魏,"韓詩"亡於北宋。惟獨


    "毛詩",由於獻王劉德建君子館作為毛萇傳經之所,向天下學士廣為傳講,得以


    流傳下來,滋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學士。劉德因此成為紀曉嵐最為崇敬的先賢


    之一,這對他的一生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這天,風和日暖,紀曉嵐坐上馬車,由書童陪伴,來到離崔爾莊百十裏外的


    獻王陵,穿過河間國故都樂城,遠遠望見前麵有一座小山,突兀拔地而立。疇


    曠野,上麵白雲繚繞,顯得異常壯觀,僕人講那就是獻王陵。


    紀曉嵐來到獻王陵前,隻見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聳立在陵前,牌坊後麵一座大


    殿紅柱綠瓦,香菸繚繞。陵上,青鬆翠柏,陵前石碑林立。最前麵的一座高大的


    石碑上鐫刻的是本朝聖祖康熙皇帝的一首詩:問風略先農桑侯,覽古頎過禮東幫。


    毛氏深詩真獨詣,獻王得士本無雙。


    韶開村店春光藹,雪化溪橋野水泱。


    憶我書齋訂經義,幾多景仰在明窗。


    紀曉嵐讓書童取出紙筆,將這首詩細心地臨摹下來,緊接又抄錄了明代程敏


    歐、元代薩天錫、宋代文天祥的十幾首詩,最後在一塊斑駁的石碑前,端詳起來。


    這塊碑,年代久遠,歷經風雨,殘蝕嚴重,字跡模糊不清,紀曉嵐仔細辯認,才


    辯別清楚。原來這是唐天寶進士張繼的一首詩: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


    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塚帶寒煙。


    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第幾篇。


    雅樂時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紀曉嵐麵對獻王陵,站立良久。書童在耳旁說道:"公子,是否也做一首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紀曉嵐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木並收藏紀曉嵐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