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給哥哥的信上談起過這件事 :“我每天收到的求助信不下20封,估計一天支付救濟費約2萬克倫以上。一年下來就得花用700萬,長此下去,恐怕世上最富有的羅斯查理也招架不住了 !”


    遇到這種情形,他不得不對人類黑暗的一麵感到憤怒、羞愧與極端的厭惡。他隻好時常單獨外出,做短期的旅行,享受遠離塵囂的索居生活。也隻有在他善良的心蒙受欺騙時他才會熱切地希望遠離人群,尋找片刻的安寧。


    貝露坦女士的介入,對諾貝爾一生來說是一個關鍵。倘若諾貝爾不曾結識這位精明能幹的女士,終究隻能稱為一個因火藥而至富的富人罷了!輝煌的諾貝爾獎正是這位女士潛移默化影響諾貝爾的結果。她默默地耕耘,成了促成諾貝


    爾獎設立的無名英雄。


    貝露妲·金絲姬生長在維也納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貧窮並沒有奪去她高尚的教養與才能,她文雅有禮又精通外國語言。1873年她在奧地利貴族雷多納氏家中擔任家庭教師。這段期間她與雷多納家的長子阿薩雙雙墜入情網,因阿


    薩母親雷多納夫人極力反對,使她毅然離去。因此,她才有機會結識阿佛列·諾貝爾。有一天,報上刊登著 :“巴黎有教養的老主人,誠徵精通外語之女秘書兼管家 。”貝露妲看到這段徵聘啟事後,躍躍欲試。她立刻前往應聘並很錄


    取通知,通知上的署名是阿佛列·諾貝爾。


    “諾貝爾,好熟的名字 !”


    “阿佛列·諾貝爾,難道你忘了,他是大名鼎鼎的炸藥發明人 。”貝露妲的朋友不禁興奮地提醒她說。


    “炸藥,他一定是很可怕的人物 。”


    “你可以先與他見麵,再做抉擇,也許他是個好人 。”


    貝露妲與諾貝爾會麵的情形,前麵已經提過。他並不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翁,而是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此時的貝露妲也不過才33歲。諾貝爾十分賞識具有高深教養、富於文學知識,又精通外語的貝露妲,因此立刻錄用她。


    貝露妲受僱以後曾把她對諾貝爾的觀感告訴朋友們說 :“諾貝爾先生非常富有,在巴黎有一棟豪華住 宅,他的生活起居從不受別人幹涉,性情孤僻而堅持他的獨身主義 。”


    家中的陳設富麗堂皇,有最上等的家具、裝潢及廚房設備,並僱傭一流廚師,可謂極其奢侈。像他這麽有錢的富豪,難免要鋪張一番,這也是人之常情。


    “他有豪華的馬車和俊美的健馬,他經常喜歡獨自一人駕車出遊。在這方麵他喜歡單獨行動,從不願邀人同行,但在詩和小說方麵他知道獨學無友而孤陋寡聞,所以他需要共同研讀的夥伴,凡是有文學家聚會的地方他必前往參加。


    我時常與諾貝爾先生論及文學,他特別喜愛雪萊的詩文,並且深受雪萊和平主義的影響。


    “但我永遠無法了解諾貝爾先生為何從事與他的和平完全背道而馳的火藥事業?每當我問及此事,他總是苦笑說‘你以後會明白的’ 。”


    擔任諾貝爾的女秘書,貝露妲感到稱職而愉快。雖然她離開了雷多納貴族家中,但仍與阿薩有密切的信件往來,直到阿薩提出結婚要求,她才告別諾貝爾,成為貝露妲·雷多納夫人。婚後的貝露妲隨丈夫前往高加索,這時正值俄國與


    土耳其激戰時期。親身經歷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使她深深體會到消滅人類最大罪惡與不幸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阿薩是一個成功的戰地記者,貝露妲則善於寫小說,夫妻倆的知名度漸 漸提高。由創作聯想到借文章來宣傳和平運動的貝露妲把諾貝爾視為資助和平的第一人。他認為諾貝爾先生雖然性情有點兒古怪,但他不愧是一位偉人。他富有人情味,又是成功的企業家,如果他肯為和平運動盡點兒力,必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貝露妲心中盤算著,隨後她經常以書信與諾貝爾先生交換意見。諾貝爾對她的抉擇深表讚許,但並沒有參加和平運動的打算。雷多納夫婦得知倫敦有個“國際和平調理協會“正熱烈展開和平運動,於是夫妻倆人義不容


    辭地加入了這一行列。


    諾貝爾不想與任何和平運動發生關係。他的原則是:要研製完成他心目中足以遏止戰爭的強力火藥!對於貝露妲女士的所作所為,阿佛列的敬重之心與日俱增。貝露妲·雷多納夫人認為,透過小說暴露出戰爭的悲慘事實是她目前所能


    做到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事。於是她從多方積極展開搜集、取材的工作,不僅翻閱有關書籍,還四處徵詢親歷戰爭者的感受,多方摘錄綜合,終於完成了《丟下武器》這本驚人巨著。


    這本小說出版以後非常暢銷。雷多納夫人立刻聲名大噪,她的著作被譯成12國語言遍及世界各地。這是一部真正能將戰爭的醜惡、罪孽訴諸世人的偉大寫實作品。


    托爾斯泰對此書亦讚揚備至,他說斯陀夫人的著 作《湯姆叔叔的小屋》揭發了奴隸製度的陰影,而雷多納夫人的名著則把戰爭的罪惡描述得淋漓盡致。


    雷多納夫人把這本小說贈給諾貝爾。諾貝爾深受感動,也因此對雷多納夫人的和平主義有了更進一層的了解。不久在瑞士首都伯恩召開首次雷多納夫人和平會議,雷多納夫人寫信邀請諾貝爾參加。他來到伯恩後,諾貝爾暗嘆瑞士的


    美麗景色確實是召開世界和平會議的最佳地點。


    但諾貝爾隻欣賞瑞士的天然美境,他並未出席會議,而隻在會後詳細研讀了記錄報告。


    他對貝露妲·雷多納夫人說 :“我過去的想法似乎有點偏差。要防止戰禍的發生,並不是如我想像中的那樣,有了強力炸藥就能遏止戰爭發生。無論多麽可怕的武器都無法實現和平的願望,隻有你那遠大的理想,才是通往和平的大


    道 。”


    諾貝爾對和平運動有了新的認識。貝露妲·雷多納夫人的喜悅有如豐收的農夫。從這時起,一個未成形、無法捕捉的構想開始在諾貝爾心中忽隱忽現。他決心要把龐大的財產留給對人類和平、幸福有偉大貢獻的世世代代。1896年


    ,阿佛列·諾貝爾因心髒衰弱處於危險邊緣時,寫信給雷多納夫人說 :“眼看你的和平運動進展神速,我緊握雙手,為你歡呼、喝彩,願你實現達成理想 。”


    1905年,這位深受眾人尊敬的貝露妲·雷多納夫人終於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歷史告訴我們,凡是成就偉大事業的人都有強健的體魄,隻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克服一切險阻,才能以堅強的信心、持久的耐力完成常人所不能及的偉大事業。不論是政治家、科學家還是發明家莫不如此。發明家愛迪生是經常兩天兩


    夜地持續工作,若非有健壯的身體他絕不能忍受長期日夜的勞累。


    但是,這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卻是諾貝爾所沒有的。他從小體質孱弱,長大後仍深受胃病、心髒病所苦。在醫學上,硝化甘油對心髒病有或多或少的醫療價值。諾貝爾因心髒病痛苦難忍時,看到醫師為他調配硝化甘油,不禁啞然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諾貝爾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家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家林並收藏諾貝爾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