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的經驗,我知道,當時光的流水沖刷過去以後,盛大的東西並不總能留下深刻的印跡。已經是一九八四年六月一日的夜晚了,六月三日淩晨我們便要告別塔什幹,這熱熱鬧鬧的一切便從此煙消雲散了麽?
我似乎有點不甘心。六月一日夜晚,我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穿過旅館門前的地下通道,來到馬路對麵的樹林裏。
真是瞎忙!在這座宏大的旅舍住了整整十天,竟一直沒有到對麵看看。這是一個街頭公園,花和樹整整齊齊。有幾株三個人合起來也抱不攏的大樹,顯然是栽植於七十年代大地震之前。報刊亭已經關閉,冷飲店生意興隆,盡是爭飲喀瓦斯與百事可樂的紅男綠女。是的,這一天是周末,在蘇聯,周末還是很有氣氛的。一座飯店的窗戶遮著嚴嚴實實的窗簾,從中傳出迪斯科的樂聲,節奏鮮明急促。門口有維持秩序的警察。有一個婦女在氣憤地喊叫,似乎她是來找她的女兒,不知向警察訴說了什麽。再繞過去就安靜了,在安靜的花園中心,矗立著高高的紀念碑,老遠就看得見紀念碑上雕像的大鬍子。是馬克思?又像,又不像,我好像不能判定。走近了才看清楚,是馬克思。
回到旅館我就沉沉入睡了,睡到六點多鍾便醒了過來。這裏的人們一般都是睡得遲也起得遲的,六點鍾是一個很早的時間,但我不想再睡下去。梳洗完走到門外,真難得,天陰沉沉的,淅淅瀝瀝地下著雨,吹到臉上的是濕潤涼爽的風。塔什幹的夏季歷來是炎熱無雨的,不過才是五月下旬,我們這些電影節來客便已經嚐到了塔什幹之夏的威力。當我詢問當地的朋友塔什幹夏季的降雨情況的時候,被問詢者的回答是“根本不下”。今天又是怎麽了呢?
街上的行人和車輛都很稀少,在地下通道裏倒看見幾個行色匆匆的人在朝另一個方向——地鐵車站的方向走去。我從對麵的通道口出來,看到了地上的泥濘,原來夜間雨下得不小呢。一圈又一圈的鮮紅的、粉紅的與黃色、白色的玫瑰,五月底六月初,正是玫瑰盛開的季節。樹大部分似是楓楊,樹葉像楓,樹幹是楊。塔什幹不愧是花與樹的城市,在這幹旱少雨的地方,到處有著眾多的花與樹。也許正因為幹旱少雨,人們才更懂得愛惜花草樹木吧。
塔什幹晨雨(2)
報刊亭已經睡了一夜了,現在也仍然不到營業時間,亭裏亭外杳無一人。但是畢竟已是白天,隔著窗玻璃可以看到幾份報紙、畫報和為旅遊者準備的風光明信片。夜總會——我想昨晚有個母親在訴說的那個地方可以叫做夜總會吧——與冷飲店也都變得安安靜靜了,它們都在休息。
好安靜啊,來塔什幹十幾天還從沒有這樣安靜、涼爽、潮潤過,連雨打在臉上、頭上也
是舒服的。
我緩緩地再次走到了馬克思像前。馬克思靜靜地呆在一個靜靜的地方。碑有三層樓高,由青白色的條狀巨石築成,上麵的石頭比下麵的石頭還要寬大些,矗立在那裏像一道強勁的光柱,威嚴地向天空放射。當然基石還是大的,但碑並不樹在基石的正中,似乎有一點不平衡。這不平衡卻被馬克思的飛揚的鬍鬚平衡了。馬克思的鬚髮揚向一方,是神采飛揚,是憤怒,是呼喚著歷史的暴風。然而他沉默著。
我雖然不懂雕塑,但這像這碑仍然強烈地感動了我,也許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是馬克思。我走近細看,發現碑下用多種語言寫著字。其中中文是繁體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此外我能辨認出的文字還有俄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阿拉伯語等等。從中文的繁體看來,此碑的建成不會晚於五十年代中期。我看著這碑、這像、這文字,感從中來,喟然慨嘆。
雨卻愈下愈大了,我的頭髮已經變得濕漉漉的。看著橫穿馬路的地下通道入口,還遠,而且有泥濘。近處沒有房屋。
隻有一株株大樹,正好避雨。我緊走了兩步躲到樹下,這樹冠又大又密又厚,雨雖然還下,樹冠的下麵卻是絕對的幹燥而且安全。站在樹下,聽著雨聲,看著雨、樹、花、馬克思碑,我覺得如夢如畫,似喜似悲。
這時從遠遠的對麵走來了一位中年俄羅斯婦女。從長相和穿著上,我相信我還是能分辨出中亞細亞各民族“土著”和俄羅斯人的。這位婦女身穿質料樸素的綠花紋的連衣裙,長圓臉,目光嚴肅中充滿溫柔,臉色不算很健康。她沒帶雨具,匆匆站到了我斜對麵的第三株樹下避雨,到了樹下以後,她慶幸地一笑,和我找到我的“保護傘”的時候的表情一樣。
然後她迴轉身來看著我,我也看著她。我猜想她是一位辛勞的有教養的工作者,我相信她的肩膀上有一副並不輕鬆的生活的擔子,然而她還是快樂和充滿希望的。我猜想也許她的丈夫沒有好好地待她,否則她的目光不應該是那樣。我猜想她正在猜想我是什麽人。在塔什幹,正像在舊金山一樣,我多次被人當作日本人,也著實可嘆。我們的臉上都出現了笑容,我們都感到一種慰安,我們似乎已經用目光和笑容互致了良好的祝願,雖然我們誰也不知道誰。雖然雨還沒有停,天陰得很沉。
塔什幹 —撒馬爾罕掠影(1)
雖然還隻是初夏,這裏炎熱、幹燥,到處是沒遮攔的陽光,到處都明亮耀眼。這裏到處是寬廣的街道,虎踞龍盤的巨大公共建築、雕像、紀念碑和噴水泉。這裏到處是方方正正的綠地、樹木、青草、花壇,酷熱中仍然生機無限。這裏到處都是標語口號、宣傳畫、警察、勳章獎章、棉桃圖案。烏茲別克斯坦以盛產棉花而功勳卓著於蘇聯,而榮膺列寧勳章。烏茲別克斯坦有專門的節日“棉花節”,連入夜以後街頭的霓虹燈圖案也既不為招攬理髮、也非輕鬆甜蜜的酒吧、更非可口可樂,而是紅紅綠綠的棉桃。
我似乎有點不甘心。六月一日夜晚,我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穿過旅館門前的地下通道,來到馬路對麵的樹林裏。
真是瞎忙!在這座宏大的旅舍住了整整十天,竟一直沒有到對麵看看。這是一個街頭公園,花和樹整整齊齊。有幾株三個人合起來也抱不攏的大樹,顯然是栽植於七十年代大地震之前。報刊亭已經關閉,冷飲店生意興隆,盡是爭飲喀瓦斯與百事可樂的紅男綠女。是的,這一天是周末,在蘇聯,周末還是很有氣氛的。一座飯店的窗戶遮著嚴嚴實實的窗簾,從中傳出迪斯科的樂聲,節奏鮮明急促。門口有維持秩序的警察。有一個婦女在氣憤地喊叫,似乎她是來找她的女兒,不知向警察訴說了什麽。再繞過去就安靜了,在安靜的花園中心,矗立著高高的紀念碑,老遠就看得見紀念碑上雕像的大鬍子。是馬克思?又像,又不像,我好像不能判定。走近了才看清楚,是馬克思。
回到旅館我就沉沉入睡了,睡到六點多鍾便醒了過來。這裏的人們一般都是睡得遲也起得遲的,六點鍾是一個很早的時間,但我不想再睡下去。梳洗完走到門外,真難得,天陰沉沉的,淅淅瀝瀝地下著雨,吹到臉上的是濕潤涼爽的風。塔什幹的夏季歷來是炎熱無雨的,不過才是五月下旬,我們這些電影節來客便已經嚐到了塔什幹之夏的威力。當我詢問當地的朋友塔什幹夏季的降雨情況的時候,被問詢者的回答是“根本不下”。今天又是怎麽了呢?
街上的行人和車輛都很稀少,在地下通道裏倒看見幾個行色匆匆的人在朝另一個方向——地鐵車站的方向走去。我從對麵的通道口出來,看到了地上的泥濘,原來夜間雨下得不小呢。一圈又一圈的鮮紅的、粉紅的與黃色、白色的玫瑰,五月底六月初,正是玫瑰盛開的季節。樹大部分似是楓楊,樹葉像楓,樹幹是楊。塔什幹不愧是花與樹的城市,在這幹旱少雨的地方,到處有著眾多的花與樹。也許正因為幹旱少雨,人們才更懂得愛惜花草樹木吧。
塔什幹晨雨(2)
報刊亭已經睡了一夜了,現在也仍然不到營業時間,亭裏亭外杳無一人。但是畢竟已是白天,隔著窗玻璃可以看到幾份報紙、畫報和為旅遊者準備的風光明信片。夜總會——我想昨晚有個母親在訴說的那個地方可以叫做夜總會吧——與冷飲店也都變得安安靜靜了,它們都在休息。
好安靜啊,來塔什幹十幾天還從沒有這樣安靜、涼爽、潮潤過,連雨打在臉上、頭上也
是舒服的。
我緩緩地再次走到了馬克思像前。馬克思靜靜地呆在一個靜靜的地方。碑有三層樓高,由青白色的條狀巨石築成,上麵的石頭比下麵的石頭還要寬大些,矗立在那裏像一道強勁的光柱,威嚴地向天空放射。當然基石還是大的,但碑並不樹在基石的正中,似乎有一點不平衡。這不平衡卻被馬克思的飛揚的鬍鬚平衡了。馬克思的鬚髮揚向一方,是神采飛揚,是憤怒,是呼喚著歷史的暴風。然而他沉默著。
我雖然不懂雕塑,但這像這碑仍然強烈地感動了我,也許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是馬克思。我走近細看,發現碑下用多種語言寫著字。其中中文是繁體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此外我能辨認出的文字還有俄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阿拉伯語等等。從中文的繁體看來,此碑的建成不會晚於五十年代中期。我看著這碑、這像、這文字,感從中來,喟然慨嘆。
雨卻愈下愈大了,我的頭髮已經變得濕漉漉的。看著橫穿馬路的地下通道入口,還遠,而且有泥濘。近處沒有房屋。
隻有一株株大樹,正好避雨。我緊走了兩步躲到樹下,這樹冠又大又密又厚,雨雖然還下,樹冠的下麵卻是絕對的幹燥而且安全。站在樹下,聽著雨聲,看著雨、樹、花、馬克思碑,我覺得如夢如畫,似喜似悲。
這時從遠遠的對麵走來了一位中年俄羅斯婦女。從長相和穿著上,我相信我還是能分辨出中亞細亞各民族“土著”和俄羅斯人的。這位婦女身穿質料樸素的綠花紋的連衣裙,長圓臉,目光嚴肅中充滿溫柔,臉色不算很健康。她沒帶雨具,匆匆站到了我斜對麵的第三株樹下避雨,到了樹下以後,她慶幸地一笑,和我找到我的“保護傘”的時候的表情一樣。
然後她迴轉身來看著我,我也看著她。我猜想她是一位辛勞的有教養的工作者,我相信她的肩膀上有一副並不輕鬆的生活的擔子,然而她還是快樂和充滿希望的。我猜想也許她的丈夫沒有好好地待她,否則她的目光不應該是那樣。我猜想她正在猜想我是什麽人。在塔什幹,正像在舊金山一樣,我多次被人當作日本人,也著實可嘆。我們的臉上都出現了笑容,我們都感到一種慰安,我們似乎已經用目光和笑容互致了良好的祝願,雖然我們誰也不知道誰。雖然雨還沒有停,天陰得很沉。
塔什幹 —撒馬爾罕掠影(1)
雖然還隻是初夏,這裏炎熱、幹燥,到處是沒遮攔的陽光,到處都明亮耀眼。這裏到處是寬廣的街道,虎踞龍盤的巨大公共建築、雕像、紀念碑和噴水泉。這裏到處是方方正正的綠地、樹木、青草、花壇,酷熱中仍然生機無限。這裏到處都是標語口號、宣傳畫、警察、勳章獎章、棉桃圖案。烏茲別克斯坦以盛產棉花而功勳卓著於蘇聯,而榮膺列寧勳章。烏茲別克斯坦有專門的節日“棉花節”,連入夜以後街頭的霓虹燈圖案也既不為招攬理髮、也非輕鬆甜蜜的酒吧、更非可口可樂,而是紅紅綠綠的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