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到中國的和平發展與我個人近年提倡的進行文化大國建設的想法時,索科洛夫部長說:“我們並沒有感覺到中國的軍事力量對我們有什麽威脅,現在中國威脅我們的主要是在體育領域……”一時賓主哈哈大笑,我不能不佩服部長先生的幽默風趣,寓友好的乃至帶有讚賞性的話語於玩笑——謔而不虐之中。而且,他說的恐怕是事實:奧運會上中國新增的金牌,好多是原來蘇聯的拿手項目。


    火車旅行與其他


    我們往返莫斯科與彼得堡,都是坐的夜間行駛的火車。軟臥車廂是兩個人的包間,還是比較舒服的。我們就沒話找話地“研究”起來,如果恰恰是一男一女會不會感到尷尬。我記得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被日丹諾夫痛批了一通的電影《 列車東去 》中似乎就有同坐火車發生愛情的情節。中國的軟包設計則是四人一“房”,除了節約資源以外,不知是否有避免尷尬的動機。回程時恰恰是崔建飛先生與一位女士搭伴,於是大家大笑。後來到了莫斯科,陪同兼導遊阿克桑娜博士說起她一次陪台灣一些客人坐火車旅行,台灣一對伉儷寧願分開入“臥”,太太願與阿博士一道,先生則自告奮勇去與一位車票號應與阿博士相處的男士為伴。阿博士對中華紳士的保護非常感激,同時告訴我們,他們早就習慣了這種乘火車法,沒有任何其他感覺。阿博士與精通華語的彼得堡的導遊瑪麗亞娜還講到一些她陪華人旅行的經驗。東北人喜歡找casino( 賭博 ),新加坡人喜歡找咖啡館,台灣同胞到了什麽地方很注意先尋找衛生間——也許是他們飲茶太多的緣故吧。是我敏感嗎?從她們的介紹中聽出了一點微詞,有些華人遊客不怎麽有耐心參觀文化遺蹟。


    瑪麗亞娜學了一些中國的——我以為是糟粕——俚語時尚語,如把撒尿說成“唱歌”,把“找小姐”說得帶有某種不良意味之類,使我為同胞遊客的教養與水平而歉然。


    姑妄聽之


    科學院遠東所長季塔連柯院士原在蘇共中央機關供職,他的學術與社會地位都很高。他對於中俄邊界的完全劃定十分興奮,而且他含蓄地表示,俄政府是事先諮詢了他的研究所的意見的。可以估摸,季院士對於邊界事宜的圓滿結果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的。他還多次提到中國的投資者到俄國來的太少了這樣一個——用他的話來說——與兩國友好關係不相稱的問題。


    他對於當年的中蘇關係有一個說法,是我聞所未聞的。他說毛主席從中國的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出發,早就想與美國建立一點關係,這在延安時期已經有所嚐試。但美方未有正麵的回應。後來被迫,隻能講一邊倒了。但一邊倒後,毛主席等對蘇聯又實在不滿意。建國後中國的黨內鬥爭有一個不好講的背景,就是要戰勝那些真正一邊倒的親蘇分子……即使如此,有三個非常顯赫的政治家( 其中一個是非中共人士 )從來沒有講過蘇聯不好,蘇聯方麵對此看得是很清楚的。


    我聽著他的對於我來說相當別致的此種說法,想起了改革開放以後,中蘇關係略略緩和時原先的蘇聯援華組長阿爾希波夫訪華的一個場麵,中國一位領導人與他見麵,兩人熱烈擁抱,老淚縱橫。電視台播出了這一鏡頭。就算院士講的我們認為是無稽之談也罷,中蘇關係……如李清照的詞: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 或別的什麽字 )了得!


    我想,中國黨內的知識分子成分恐怕受蘇聯影響比較深,農民成分則更多地是由於打土豪、分田地的現實考慮投入革命,他們考慮問題當然更實際得多。而改變了一邊倒的政策,這畢竟是毛主席的一個貢獻。


    季院士還給我講到史達林喜歡音樂,喜歡古典文學,每天自己彈著鋼琴唱歌,這也是我未曾與聞的。


    往事依依


    回到北京,我給老g的妻子x老師打電話。x老師來到我家,我把女詩人那裏的老g的青年時代的英俊照片給了x,x告訴了我更多的細節。


    老g那時在莫斯科留學,院夕到了,隻有少數幸運兒有機會到克裏姆林宮參加蘇共中央組織的迎新年晚會,老g與那位拉脫維亞裔的女詩人——當時是女學生有幸被選。他們在克宮翩翩起舞,互為舞伴,成為當天晚會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對。那天晚上,拉脫維亞的女生身穿


    一身白色衣裙,漂亮極了。


    然而,他們的感情沒有前途,等到老g留學的後期,中蘇關係已經出現了裂痕。


    現在,拉脫維亞已經與俄羅斯分道揚鑣,中俄關係倒是愈來愈好,而老g,女詩人,天人相隔,何堪回首?


    訪蘇心潮(1)


    我兩次訪問過美國,訪問過聯邦德國和墨西哥。我曾經寫下了一些出訪見聞,寫下了對於中國人來說完全是別樣的、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目瞪口呆或者哭笑不得的那些感受。


    這些感受的基本特點( 特別是關於美國的 ),可以用一個通俗的字眼來表示:“開眼。”你不去西方,你看得到那上百層的摩天大樓嗎?你看得到密如蛛網的高速公路上的汽車


    流嗎?你看得到那燈紅酒綠、奢侈豐盛的花花世界嗎?


    而到蘇聯的訪問完全不同。我無法用一種好奇的、幽默的、熱烈而又清醒的旅人的旁觀態度來環顧周圍的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聯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蒙並收藏蘇聯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