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兵乘機圍了上來,把他俘虜了。


    楊業被俘以後,遼將勸他投降。他抬起頭嘆了口氣說:“我楊業本來想消滅敵人,報答國家。沒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軍覆沒。哪還有臉活在世上呢?”他在遼營裏,絕食了三天三夜,就犧牲了。


    楊業戰死的消息傳到東京,朝廷上下都為他哀痛嘆息。宋太宗喪失了一名勇將,自然也感到難過,把潘美降職處分,王侁革職查辦。


    楊業死後,他的後代繼承他父親的事業,兒子楊延昭、孫子楊文廣在保衛宋朝邊境的戰爭中都立了功。他們一家的英勇事跡受到人們的傳誦和讚美,民間流傳的楊家將故事,就是根據他們的事跡發展起來的。


    186 王小波起義


    宋太宗征討遼朝,落得個慘敗的結果,又喪失了像楊業這樣的勇將,沒有勇氣再跟遼朝作戰。再說,國內局勢也很不穩定,特別是川蜀地區接二連三爆發農民起義,弄得宋王朝手忙腳亂,難以應付。


    川蜀地區在五代時期,先後建立過前蜀、後蜀兩個政權,長期沒遭戰爭破壞,因此,後蜀時期,國庫積貯得滿滿的,宋太祖滅了後蜀後,縱容將士在成都搶掠,把後蜀貯積的財富運到東京,激起了百姓的憤恨。到了宋太宗的時候,又在那裏設立衙門,壟斷買賣。蜀地出產的茶葉、絲帛,都被官府壟斷了。一些地主、大商人趁機投機倒把,賤買貴賣。蜀地百姓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青城縣(今四川灌縣西南)有個農民叫王小波,和他妻子的弟弟李順,都是靠販賣茶葉謀生的。官府禁止私賣茶葉後,王小波斷了生路,決心起義。


    公元993年,王小波聚集了一百多個茶農和貧民,跟他們說:“如今這個


    世道,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實在太不公平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消滅這種不平均的現象,你們說怎麽樣?”這些茶農和貧民平時受夠官府、富人的剝削,聽了王小波的話,都熱烈擁護。消息一傳開,各地貧民都來參加王小波的起義軍。不出十天,就集中了幾萬人。


    王小波有了人馬,先打下了青城。接著,又乘勝攻打彭山(今四川彭山)。


    彭山縣令齊元振,是個刁鑽狠毒的貪官。宋太宗禁止地方官員貪汙,有一次,派欽差到蜀地調查。齊元振聽到欽差要來,先把貪汙得來的財物分散藏在富商家裏。欽差到了彭山縣,查不出那裏官員有貪汙行為,回去向朝廷回報,朝廷就下令嘉獎齊元振清白能幹。


    齊元振騙過了朝廷,搜颳得更厲害。王小波知道彭山的百姓對齊元振怨恨最深,就帶起義軍攻打彭山。在彭山百姓的響應下,起義軍很快占領了縣城,殺了大貪官齊元振,把他平日從百姓那裏搜颳得來的錢財,分給那裏的貧苦百姓。王小波又帶兵北上,向江原(今四川崇慶東南)進攻。駐守江原的宋將張玘(音qi)發兵反擊,雙方在江原城外展開一場大戰。


    王小波的起義軍打得十分英勇頑強,張玘招架不了,就放起冷箭來。


    王小波沒防備,被冷箭射中了前額。王小波不顧滿臉鮮血,繼續進攻,終於打敗宋軍,把兇惡的張玘殺了。


    起義的隊伍進占了江原,但是王小波卻因為傷勢太重死去。


    王小波一死,起義將士推李順做首領,繼續帶領大家反抗官軍。


    在李順的指揮下,起義軍越聚越多,連續攻下許多城池,殺死了一批貪官汙吏,最後終於攻取了蜀地的中心成都。成都的文武官員抵擋不住,全都逃跑。


    公元994年正月,李順在軍民的擁護下,建立大蜀政權。李順當了大蜀王,一麵整頓人馬,一麵繼續派兵四出攻占州縣。從北麵劍閣到東麵的巫峽,到處是起義軍的勢力。消息傳到東京,宋太宗大吃一驚,趕快召集宰相商量,說:“沒想到李順這樣厲害。一定要派遣人馬,把他討平。”宋太宗派了宦官王繼恩為劍南西川治安使,前往鎮壓。王繼恩分兵兩路,派人從東麵堵住巫峽的起義軍,自己率領大軍向劍門進發。


    劍門是西川通向關中的要道。李順占領成都之後,也派將領進攻劍門,不幸遭到官軍阻擊,打了敗仗。


    王繼恩順利地通過了劍門,集合各地宋軍,進攻成都。那時候,駐守成都的起義軍還有十幾萬,但是在敵人重兵包圍之下,經過英勇激戰,戰死了三萬人。成都城終於被攻破,李順也在戰鬥中犧牲。


    後來,民間傳說在成都陷落的時候,李順並沒有死,他化裝成一個和尚,秘密逃出成都,繼續率領農民軍戰鬥。宋軍進城時,抓到一個鬍子很長的人,外貌很像李順,就把他當李順殺了。又過了四十年,在廣州街上出現了一個老翁,有人認出他是李順,官府把他抓起來,在監獄裏秘密殺死了。


    這些傳說雖然不一定可靠,但是說明李順在群眾中,影響是很大的。


    187 寇準抗遼


    遼朝欺侮宋朝無能,多次進犯邊境。到宋太宗的兒子宋真宗趙恆即位後,有人向宋真宗推薦寇準擔任宰相,說寇準忠於國家,辦事有決斷。


    宋真宗說:“聽說寇準這個人好強任性,怎麽辦?”這個大臣說:“現在遼朝進犯中原,正需要像寇準這樣的人來承擔大事。”寇準在宋太宗時期擔任過副宰相等重要官職,他的正直敢諫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寇準上朝奏事,觸犯了宋太宗。宋太宗聽不下去,怒氣沖沖站起來想回到內宮去。寇準卻拉住太宗的袍子不讓走,一定請太宗坐下聽完他的話。宋太宗拿他沒有辦法,後來還稱讚他說:“我有寇準,就像唐太宗有魏徵一樣。”但是正因為他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權貴,後來被排擠出朝廷,到地方去做知州。這一回,宋真宗看到邊境形勢緊急,才接受大臣的推薦,把寇準召回京城。


    公元1004年,遼朝蕭太後、遼聖宗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前鋒已經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陽,澶音chán)。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到朝廷。寇準勸真宗帶兵親征;副宰相王欽若和另一個大臣陳堯叟卻暗地裏勸真宗逃跑。王欽若是江南人,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陳堯叟是蜀人,勸真宗逃到成都去。


    宋真宗聽了這些意見,猶豫不決,最後召見新任宰相寇準,問他說:“有人勸我遷都金陵,有人勸我遷都成都,你看該怎麽辦才好?”寇準一看兩邊站著的王欽若和陳堯叟,心裏早有了數。他聲色俱厲地說:“這是誰出的好主意?出這種主意的,應該先斬他們的頭!”他認為隻要真宗親自帶兵出征,鼓舞士氣,一定能打退遼兵;並且說,如果放棄東京南逃,人心動搖,敵人就會乘虛而入,國家就保不住了。


    宋真宗聽了寇準一番話,也壯了膽,決定親自率兵出征,由寇準隨同指揮。


    大隊人馬剛剛到韋城(今河南滑縣東南),聽到南下遼軍兵勢強大,一些隨從大臣嚇壞了,趁寇準不在的時候,又在真宗身邊嘮叨,勸真宗暫時退兵,避一避風頭。宋真宗本來很不堅決,一聽這些意見,動搖起來,又召見寇準。


    宋真宗對寇準說:“大家都說往南方跑好,你看呢?”寇準嚴肅地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國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國超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