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檀道濟驕傲起來,防備也有點鬆懈了。魏軍瞅個機會,用兩支輕騎兵向檀道濟的宋軍前後兩翼發起突然襲擊,把宋軍的輜重糧草,放了把火燒了。


    檀道濟的將士雖然英勇善戰,但是斷了軍糧,就沒法維持下去,準備從歷城退兵。


    宋軍中有個兵士逃到魏營投降,把宋軍缺糧的情況告訴了北魏的將領。


    北魏就派出大軍追趕檀道濟,想把宋軍圍困起來。


    宋軍將士看到大批魏軍圍上來,都有點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


    檀道濟卻不慌不忙地命令將士就地紮營休息。


    當天晚上,宋軍軍營裏燈火通明,檀道濟親自帶領一批管糧的兵士在一個營寨裏查點糧食。一些兵士手裏拿著竹籌唱著計數,另一些兵士用鬥子在量米。


    有人偷偷地向營裏望了一下,隻見一隻隻米袋裏麵都是雪白的大米。


    這個消息馬上被魏兵的探子聽到了,趕快去告訴魏將。說檀道濟營裏軍糧還綽綽有餘,要想跟檀道濟決戰,準是又打敗仗。


    魏將得到情報,以為前麵來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來誘騙他們上當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殺了。


    其實,魏將中了檀道濟的計。檀道濟在營裏量的並不是白米,而是一鬥鬥的沙土,隻是在沙土上覆蓋著少量白米罷了。


    到了天色發白,檀道濟命令將士戴盔披甲,自己穿著便服,乘著一輛馬車,大模大樣地沿著大路向南轉移。


    魏將被檀道濟打敗過多次,本來對宋軍有點害怕,再看到宋軍從容不迫地撤退,吃不準他們在哪兒埋伏了多少人馬,不敢追趕。


    檀道濟靠他的鎮靜和智謀,保全了宋軍,使宋軍安全地回師。以後,北魏也沒敢輕易進攻宋朝。


    檀道濟在宋武帝和宋文帝兩代,都立過大功。但是由於他功勞大,威望高,卻引起了宋朝統治者的猜疑。


    有一次,宋文帝生了一場病。宋文帝的兄弟劉義康就跟心腹商量說:“如果皇上有什麽三長兩短,留了檀道濟總是一個禍根。”他們就用宋文帝的名義下了一道詔書,硬說檀道濟收羅壞人,企圖謀反,把檀道濟逮捕起來,要辦他死罪。


    檀道濟在他被捕的時候,氣得瞪圓了眼,憤怒的目光像要噴射出火焰來。他恨恨地把頭巾拉下,摔在地上,說:“你們不是在毀壞自己的萬裏長城嗎?”檀道濟終於被殺了。這個消息傳到北魏。魏朝的將士都高興得互相慶賀,說:“檀道濟一死,南方就沒有叫人害怕的人啦!”後來,宋文帝也很後悔。有一次,北魏的大軍打到江北的瓜步(今江蘇六合)。宋文帝在建康的石頭城上瞭望遠處,很感慨地說:“如果檀道濟還活著的話,不會讓胡騎橫行到這個地步。”


    130 說實話的高允


    北魏的統治者是鮮卑族拓跋部人。在東晉初年,拓跋部還是我國東北的一個遊牧部落,後來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經濟製度。公元386年,鮮卑貴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後,任用了一批漢族士人當他的謀士。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數崔浩。


    崔浩在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中,立了很大功勞,受到北魏三代皇帝的信任。到魏太武帝即位以後,他擔任司徒,掌握了朝政大權,還派了幾十名漢族士人,擔任各地郡守。這樣,他和鮮卑統治者之間就發生了矛盾。


    魏太武帝派崔浩帶幾個文人編寫魏國的歷史。太武帝叮囑他們,寫國史一定要根據實錄。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這個要求,採集了魏國上代的資料,編寫了一本魏國的國史。當時,皇帝要編國史的目的,本來隻是留給皇室後代看的。但是崔浩手下有兩個文人,偏偏別出心裁,勸崔浩把國史刻在石碑上,讓百官看了,也可以提高崔浩的聲望。


    崔浩自以為功大官高,沒有什麽顧慮,真的花了大批人工和費用,把國史刻在石碑上,還把石碑豎在郊外祭天壇前的大路兩旁。


    國史裏記載的倒是史實,但是北魏的上代文化還十分落後,有些事情在當時看來,是不體麵的。過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紛紛議論起來。


    北魏的鮮卑貴族認為這一來丟了皇族的麵子,就向魏太武帝告發,說崔浩一批人寫國史,是成心揭朝廷的醜事。


    魏太武帝本來已經嫌崔浩太自作主張,一聽這件事,就發了火,命令把寫國史的人統統抓起來查辦。


    參加編寫的著作郎高允是太子的老師。太子得到這個消息,著急得不得了,把高允找到東宮(太子居住的宮),跟他說:“明天我陪你朝見皇上,如果皇上問你,你隻能照我的意思答話,別的什麽也別說。”高允不知道是怎麽回事。第二天就跟隨太子一起上朝。太子先上殿見了太武帝,說:“高允這個人向來小心謹慎,而且地位比較低。國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請陛下


    免了高允的罪吧。”太武帝召高允進去,問他說:“國史都是崔浩寫的嗎?”


    高允老老實實地回答說:“不,崔浩管的事多,隻抓個綱要。具體內容,都是我和別的著作郎寫的。”太武帝轉過頭對太子說:“你看,高允的罪比崔浩還嚴重,怎麽能饒恕呢?”太子又對魏太武帝說:“高允見了陛下,心裏害怕,就胡言亂語。我剛剛還問他來,他說是崔浩幹的。”太武帝又問高允:“是這樣的嗎?”高允說:“我犯了罪,怎麽還敢欺騙陛下。太子剛才這樣說,不過是為了想救我的命。


    其實太子並沒問過我,我也沒跟他說起過這些話。”魏太武帝看到高允這樣忠厚直率,心裏也有點感動,對太子說:“高允死到臨頭,還不說假話,這確是難能可貴的。


    我赦免他的罪就是了。”魏太武帝又派人把崔浩抓來審問。崔浩已經嚇得麵無人色,什麽也答不上來。太武帝大怒,要高允起草一道詔書,把崔浩滿門抄斬。


    高允回到官署,猶豫了半天,也沒有寫出半個字來。太武帝派人一再催問,高允說:“我要求再向皇上麵奏一次。”高允進宮對太武帝說:“我不知道崔浩還犯了什麽罪。如果僅僅是為了寫國史,觸犯朝廷,也不該判死罪。”


    魏太武帝認為高允太不識好歹,吆喝一聲,叫武士把他捆綁起來。後來太子再三懇求,太武帝氣消了,才把他放了。


    事後,太子埋怨高允說:“一個人應該見機行事。我替你告饒,你怎麽反而去觸怒皇上。我想起這件事,真有點害怕。”高允說:“崔浩做這件事私心重,是有錯誤的,但是,編寫歷史,記載帝王活動,朝政得失,這並沒有錯。再說,國史是我和崔浩一起編寫的,出了事,怎能全推給他呢。殿下一我救心,我是十分感激的。但是要我為了活命說違背良心的話,我是不幹的。”


    魏太武帝到底沒有饒過崔浩,把崔浩和他的幾家親戚滿門抄斬。但是由於高允的直諫,沒有株連到更多的人。據太武帝自己說:要不是高允,他還會殺幾千個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國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國超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