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進一步從時空與物體運動相關聯的角度考察,從時空和物體運動這兩個方麵來研究、說明自然萬物的存在方式。自然物體的存在方式是以一定的時空形式來表現的。墨子指出,時間是“彌異時也”, 就是“古今旦暮”; 空間是“彌異所也”, 就是“東西家南北”。墨子關於時空的認識已有純粹延續性的時間概念和廣延性的空間概念,是從外延特徵上加以定義,具有可測量性的,實踐的可把握特徵。
如果說墨子用“端”來表述物體存在的最小空間單位,那麽墨子提出的“始”概念則刻劃了事物存在和變化的最小時間單位,墨子從時空的基元來認識有限物體的時空存在,並進一步去理解和推斷時空無限形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始,當時也。” “始當無久”, 孫詒讓說:“此言始者,或時已歷久,而追溯其本,或時未歷久而甫發其端,二者皆謂之始,但始必當無久,時若已有久,則不得謂為始也。” 作為運動時間的開始,也可作為描述物體運動的任何瞬間剎那。這樣,對時間與物體一般運動的聯繫的分析有了一個出發點。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涉及到時間的流逝和空間位置的變化。“宇或徙,說在長宇久。”“宇。徙而有處。宇南北,在旦有在莫,宇徙久。” 這說明,墨子認為物體的運動是一種空間位置的移動,但一定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從南到北的空間連續變動和從早到晚的時間連續進行是相統一的。“動,或徙也。” “行修以久”, “止,以久也”。 墨子認為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是以時空變化的形式表現的,物體運動既是一種空間位置的變化,同時也標誌了時間的流逝,物體靜止不動說明空間位置雖然沒有動,但時間仍在流逝。
墨子進一步通過對物體轉動、振動、迅速移動、緩慢移動等運動現象的比較分析,以空間和時間的變化來說明這些現象。“動。偏際徙者,戶樞瑟兔。” 戶樞是代表轉動,即門戶繞軸轉動。瑟兔據高亨解釋是瑟柱,兔是瑟柱頭的形狀,代表琴瑟的弦的振動。轉動和振動都是在被固定的區域內的運動,如門戶隻能繞軸轉動,琴弦是在兩端被固定的情況下發生振動。所以,轉動和振動是物體空間位置移動的一種特例。“止。無久之止,當牛非馬,若矢過楹。有久之止,當馬非馬,若人過梁。”墨子在這裏是用時間來描寫靜止。墨子認為存在有久之止和無久之止的不同狀況,這兩種不同的靜止狀態都是通過和運動過程相對比較來描述的。如“若矢過楹”,就是說飛矢的快速運動,實際上是由一係列極短暫的靜止積集而成,這種極短暫的靜止就是無久之止。而“若人過梁”,就是人過橋的緩慢運動,實際上也是一係列相對靜止的動作積集而成,這種過橋動作的相對靜止比飛矢不動明顯,是一種有久之止。墨子通過對運動和時空關係的考察,指出了時空的實在性正是體現在物體的運動之中。反之,對物體的運動和靜止,也可從時空的變化上加以理解,時空與物體運動的相關性的認識,使墨子對自然萬物存在方式的認識更趨具體化。
墨子以時空元為自然物體存在的基本構成單位的宇宙觀,是一種以結構觀念為基礎的宇宙觀。因為,其一,墨子認為時空元“端”和“始”是一種獨立存在“有”的表現形式。其二,墨子認為自然萬物之間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二,必異”。這種差異在本質上是“不有同”,並且承認“有”和“無”都是獨立存在的,“無不必待有,說在有無”。 “無”的獨立存在,表明“有”的三種層次“端”、“體”、“兼”之間是以結構聯繫為特徵的。由端構成體,由體組成兼,隻能從不同形式的組合方麵給予解釋。
墨子以時空元為基礎的宇宙結構觀和道家以“道氣”為基礎的宇宙非結構性的區別,前者強調物體存在量和質的規定性,後者著眼於籠統的過程變化。作為科學理論思維的出發點,這種區別使科學認識活動沿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前者有利於以科技實踐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及重視數學簡化的思維傾向,後者則易使理論思維停留在對表觀現象的直覺思辨上,流於冥想玄思的神秘主義。
墨子關於自然萬物的結構層次觀念及物體運動與時空相關性的認識為墨子的具體的科學認識活動奠定了一個正確的思想基礎,提供了一個科學的理論前提,從而使墨子在諸如力學、運動學、光學、幾何學等方麵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墨子從物質結構的觀點進一步注意到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結構狀態有關。“負。衡木加重焉而不撓,極勝重也。若校交繩無加焉而撓,極不勝重也。”這是對木條負重受力情況考察結果的一種描述。一根橫木沒有折裂破損,它的負重受力的能力遠大於由於橫木折裂而用繩子捆綁後的負重受力的能力。“輕重而發絕,不均也。均,其絕也莫絕。” 這條經說論及了材料的應力問題,即注意到材料單位截麵積承受的重力和材料物質分布的均勻狀態有關,也就是說和物體處於怎樣的聚集狀態有關。又例如,墨子關於力和物體運動狀態的關係的認識,“力,刑之所以奮也。” “力。重之謂。下與重,奮也。“ 墨子是用運動狀態的變化來定義力的內涵。《廣雅釋詁》雲:”奮,動也。“梁啓超將”奮“理解為”動“,有點失於字麵的理解,方孝愽將”奮“理解為具有加速度的運動,未免有點使古人現代化了。在科學發展的早期階段對運動和加速度的認識往往是混在一起的,直到近代才確定了加速度的概念,使其成為近代力學和運動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墨子在這條經和經說中,將力和物體的運動聯繫起來,將力看成是使物體從靜止狀態到運動狀態轉變的一個原因,並以重物下墜的落體運動和重物本身重力的關係為例子加以說明。在古代,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經常看到重物下降的速度比輕物下降得快,如鐵比羽毛、紙片下降得快,古代人將這種狀況歸結為物體本身的重量,因為他們還沒有能了解空氣浮力對落體運動的作用。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涉及到空間和時間,如重物下落所經過的距離和所用的時間。墨子認為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況發生變化的原因。
墨子從結構和時空角度對科學對象的論述為進一步從物質原因方麵認識大千世界的各種現象準備了一個正確的前提。
(二)墨子論科學任務
麵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和各種生產實踐中的科學問題,墨子認為正確地描述其然,“摹略萬物之然”和探究其所以然是科學活動的基本任務。墨子肯定自然萬物“有其然,有所以然也”,自然萬物,自然現象的形成及變化必然存在固有的物質原因。這一認識使墨子的科學認識活動避免了宗教、政治意識的直接幹涉,保持其應有的客觀性和實踐性。同時在理論認識的表述中保持了相應的科學性和邏輯性。
如果說墨子用“端”來表述物體存在的最小空間單位,那麽墨子提出的“始”概念則刻劃了事物存在和變化的最小時間單位,墨子從時空的基元來認識有限物體的時空存在,並進一步去理解和推斷時空無限形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始,當時也。” “始當無久”, 孫詒讓說:“此言始者,或時已歷久,而追溯其本,或時未歷久而甫發其端,二者皆謂之始,但始必當無久,時若已有久,則不得謂為始也。” 作為運動時間的開始,也可作為描述物體運動的任何瞬間剎那。這樣,對時間與物體一般運動的聯繫的分析有了一個出發點。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涉及到時間的流逝和空間位置的變化。“宇或徙,說在長宇久。”“宇。徙而有處。宇南北,在旦有在莫,宇徙久。” 這說明,墨子認為物體的運動是一種空間位置的移動,但一定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從南到北的空間連續變動和從早到晚的時間連續進行是相統一的。“動,或徙也。” “行修以久”, “止,以久也”。 墨子認為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是以時空變化的形式表現的,物體運動既是一種空間位置的變化,同時也標誌了時間的流逝,物體靜止不動說明空間位置雖然沒有動,但時間仍在流逝。
墨子進一步通過對物體轉動、振動、迅速移動、緩慢移動等運動現象的比較分析,以空間和時間的變化來說明這些現象。“動。偏際徙者,戶樞瑟兔。” 戶樞是代表轉動,即門戶繞軸轉動。瑟兔據高亨解釋是瑟柱,兔是瑟柱頭的形狀,代表琴瑟的弦的振動。轉動和振動都是在被固定的區域內的運動,如門戶隻能繞軸轉動,琴弦是在兩端被固定的情況下發生振動。所以,轉動和振動是物體空間位置移動的一種特例。“止。無久之止,當牛非馬,若矢過楹。有久之止,當馬非馬,若人過梁。”墨子在這裏是用時間來描寫靜止。墨子認為存在有久之止和無久之止的不同狀況,這兩種不同的靜止狀態都是通過和運動過程相對比較來描述的。如“若矢過楹”,就是說飛矢的快速運動,實際上是由一係列極短暫的靜止積集而成,這種極短暫的靜止就是無久之止。而“若人過梁”,就是人過橋的緩慢運動,實際上也是一係列相對靜止的動作積集而成,這種過橋動作的相對靜止比飛矢不動明顯,是一種有久之止。墨子通過對運動和時空關係的考察,指出了時空的實在性正是體現在物體的運動之中。反之,對物體的運動和靜止,也可從時空的變化上加以理解,時空與物體運動的相關性的認識,使墨子對自然萬物存在方式的認識更趨具體化。
墨子以時空元為自然物體存在的基本構成單位的宇宙觀,是一種以結構觀念為基礎的宇宙觀。因為,其一,墨子認為時空元“端”和“始”是一種獨立存在“有”的表現形式。其二,墨子認為自然萬物之間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二,必異”。這種差異在本質上是“不有同”,並且承認“有”和“無”都是獨立存在的,“無不必待有,說在有無”。 “無”的獨立存在,表明“有”的三種層次“端”、“體”、“兼”之間是以結構聯繫為特徵的。由端構成體,由體組成兼,隻能從不同形式的組合方麵給予解釋。
墨子以時空元為基礎的宇宙結構觀和道家以“道氣”為基礎的宇宙非結構性的區別,前者強調物體存在量和質的規定性,後者著眼於籠統的過程變化。作為科學理論思維的出發點,這種區別使科學認識活動沿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前者有利於以科技實踐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及重視數學簡化的思維傾向,後者則易使理論思維停留在對表觀現象的直覺思辨上,流於冥想玄思的神秘主義。
墨子關於自然萬物的結構層次觀念及物體運動與時空相關性的認識為墨子的具體的科學認識活動奠定了一個正確的思想基礎,提供了一個科學的理論前提,從而使墨子在諸如力學、運動學、光學、幾何學等方麵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墨子從物質結構的觀點進一步注意到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結構狀態有關。“負。衡木加重焉而不撓,極勝重也。若校交繩無加焉而撓,極不勝重也。”這是對木條負重受力情況考察結果的一種描述。一根橫木沒有折裂破損,它的負重受力的能力遠大於由於橫木折裂而用繩子捆綁後的負重受力的能力。“輕重而發絕,不均也。均,其絕也莫絕。” 這條經說論及了材料的應力問題,即注意到材料單位截麵積承受的重力和材料物質分布的均勻狀態有關,也就是說和物體處於怎樣的聚集狀態有關。又例如,墨子關於力和物體運動狀態的關係的認識,“力,刑之所以奮也。” “力。重之謂。下與重,奮也。“ 墨子是用運動狀態的變化來定義力的內涵。《廣雅釋詁》雲:”奮,動也。“梁啓超將”奮“理解為”動“,有點失於字麵的理解,方孝愽將”奮“理解為具有加速度的運動,未免有點使古人現代化了。在科學發展的早期階段對運動和加速度的認識往往是混在一起的,直到近代才確定了加速度的概念,使其成為近代力學和運動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墨子在這條經和經說中,將力和物體的運動聯繫起來,將力看成是使物體從靜止狀態到運動狀態轉變的一個原因,並以重物下墜的落體運動和重物本身重力的關係為例子加以說明。在古代,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經常看到重物下降的速度比輕物下降得快,如鐵比羽毛、紙片下降得快,古代人將這種狀況歸結為物體本身的重量,因為他們還沒有能了解空氣浮力對落體運動的作用。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涉及到空間和時間,如重物下落所經過的距離和所用的時間。墨子認為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況發生變化的原因。
墨子從結構和時空角度對科學對象的論述為進一步從物質原因方麵認識大千世界的各種現象準備了一個正確的前提。
(二)墨子論科學任務
麵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和各種生產實踐中的科學問題,墨子認為正確地描述其然,“摹略萬物之然”和探究其所以然是科學活動的基本任務。墨子肯定自然萬物“有其然,有所以然也”,自然萬物,自然現象的形成及變化必然存在固有的物質原因。這一認識使墨子的科學認識活動避免了宗教、政治意識的直接幹涉,保持其應有的客觀性和實踐性。同時在理論認識的表述中保持了相應的科學性和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