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這是道家對自然存在方式的一個基本看法,自然萬物是自然存在的,是從無到有的一個發展過程,否定了神創,但它不是從結構形式的角度來理解自然界的存在,而是以一種模糊、籠統的整體性來理解自然界的存在。道家認為“無”、氣、道作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萬物的本源,是一種“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混沌未分的狀態,天地未生,混沌一氣。這種對自然及萬物存在方式的認識有幾個特徵。其一,強調空間的無限性,忽視萬物存在的幾何特徵,因此沒有從數量和結構上說明萬物的構成。
單一的氣如何構成不同的萬物,在中間環節及構成過程中缺乏說明,隻好用諸如陰氣、陽氣等加定語的方式加以解決。其二,對萬物的說明停留在表象和性狀的說明上,因而不能深入到物體的結構分析,而局限於對物體一般表象和性狀的模糊認識之中。在這種非結構性的,不確定性的道氣基礎上,不可能在認識對象上實現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分離。自然科學認識活動不能麵對自然,將其作為科學認識和考察的獨立對象。同時,科學對象的進一步分化也很難實現。這樣,科學認識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是困難的。相反,道氣的模糊性和籠統性,使其被人們作為一種媒介,隨心所欲地用自然現象來依附、論證政治、倫理原則。理論思維容易假借這種普遍形式、通過玄學和迷信的途徑走向宗教神秘主義。正是“道氣”這種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特徵,才使其為爾後的各式各樣的思想家、迷信家所廣泛接受和隨意使用。
墨子對自然科學認識對象的確立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將自然之物與社會人事相分離。二是從結構分析的角度研究了自然萬物的存在。孔子對自然現象亦有相當細緻的觀察,但他是將自然之物、自然現象作為“取辯之物”來論喻人生哲理,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是依附於政治,倫理原則,或是用人事來類比自然現象,因而自然之物、自然現象不是孔子研究、認識的獨立對象。
墨子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分開,麵對著感官所感覺到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在生產實踐中所碰到的各種科學技術問題,加以分析、研究。自然物體、自然現象作為自然科學認識對象的確立,使墨子的科學活動能建立在客觀的,分析的,理性的經驗的基礎之上。
墨子在科技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了比較仔細的觀察,研究了自然物體的存在方式,物體的結構,物體存在與屬性之間的關係,物體的運動和靜止,從而抽象出一批反映自然事物的概念。墨子對自然事物的認識更注重從可測量性,可觀察性的角度出發,這是對自然物體、自然現象進行科學認識的起點。
墨子堅持從物體的內部結構來說明自然物體獨立存在的客觀性,提出了“端—體—兼”的結構層次觀念。墨子從物體本身的物質構成來說明物體存在的形式及變化的原因。堅持從最簡單的,可分析的因素來理解物體的宏觀現象,從而使科學認識建立在對自然物體具體分析的基礎上。這樣,自然界作為認識的一個獨立研究的客體的思想,在科學認識活動中具體化、明確化了。對自然物體的認識,可以從它們本身存在的結構上一層層分析下去,並且這種分析都是建立在堅實的物質性的基礎之上。對研究對象從結構上分析是自然科學認識、思維活動深入發展的必經一環。
墨子對物質本原的認識,與古希臘的原子論思想有類似之處,針對“混沌一氣”的觀點,墨子提出了時空元的觀念。墨子用“端”這個概念來表示事物存在的最小空間單位,“端,體之無度而最前者也。”“端是無間也”。 對“端”這個概念,錢寶琮、方孝愽認為“端”是幾何上的點,梁啓超、欒調甫認為是構成物體的質點,體之的含義應該是說分物。對“端”的理解,要結合幾條有關的經、經說,進行綜合分析,才能比較全麵,符合墨子思想的原意。“非關弗則不動,說在端”, “體也,若有端”,“體,分於兼也”, “體。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間。謂夾者也。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不夾於端與區內“。 從語義上分析,端的古字起源於,象植物的萌芽,中間一橫表示地,下麵為根。《說文》雲:“耑,物初生之題也”,耑為端的原字。首先,端分於體,體分於兼。這說明端、體、兼在層次上存在一種大小包含的意義,即端、體、兼是在空間尺度上具有不同大小尺度的物質形態。其次,“端”是可以獨立存在“有”的一種基本形態,其基本特徵是一種不可度量的基本元。“前則中無為半猶端也”,“前後取則端中也”, 不管如何分割,是單向往前分割,還是從前後兩端往中分割,分割到最後,“毋與非半不可。” 亦即分割到物體存在的最小單位,這類似於內部不可再分的絕對剛性的原子。“端”的這種不可再分割的特性表明,它是構成物體的最小基元。無數的“端”通過不同的組合才構成自然萬物——“體”。“兼”在墨子看來是一種無窮的存在,這種無窮的存在是由無數的獨立存在的物體所組成,所謂體分於兼。第三,端作為物質構成的基元,是從本原的角度表明了自然界物質的客觀存在性。同時,端也有作為數學上幾何點的涵義。墨子用端、尺、區、體的概念,從點、線、麵、體的幾何角度來理解物體存在的形狀。《經說上》說:“窮。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這裏“或”是古“域”字,即區域,尺就是線。這條經說是從用線能否窮盡區域來定義有窮和無窮。墨子關於點、線、麵、體的幾何關係的認識是對端、體、兼結構層次認識的一種數學抽象。
墨子關於端、體、兼結構層次的思想和畢達哥拉斯數形合的數本源論,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相比,在思想方法上有某些相似之處。當然從理論形態方麵看,墨子這一思想還是十分簡單、粗糙的,但它引導人們將對科學對象的研究簡化成對構成它的基本構成元素的分析,從構成基元及其不同的組合來認識各種不同的物質形態的構成。雖然墨子並沒有具體論述構成基元——“端”通過什麽方法和形式來構成宏觀物體,沒有提及構成的動力及來源,也沒有論及構成基元的“端”與各種形態的萬物之間聯繫的中間環節,但它為科學認識沿著這個方向進行分析思考提供了啟示。墨子對自然物體結構分析的思想和科學認識發展的一般過程是相吻合的。在科學認識過程中。人們必須先研究具體事物的存在,然後才研究其發展。隻有先知道具體事物存在的方式、結構、性狀,然後才能真實、準確、具體地認識這些具體事物的變化。確切地認識一個事物,其基礎就是認識事物的結構。離開對物體結構的分析而談物體的變化過程及其呈現的錯綜複雜的現象,或則流於牽強附會的臆測;或則導致對“有”的否定,認為感覺到的各種變化、現象都是虛幻的、不可靠的。
單一的氣如何構成不同的萬物,在中間環節及構成過程中缺乏說明,隻好用諸如陰氣、陽氣等加定語的方式加以解決。其二,對萬物的說明停留在表象和性狀的說明上,因而不能深入到物體的結構分析,而局限於對物體一般表象和性狀的模糊認識之中。在這種非結構性的,不確定性的道氣基礎上,不可能在認識對象上實現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分離。自然科學認識活動不能麵對自然,將其作為科學認識和考察的獨立對象。同時,科學對象的進一步分化也很難實現。這樣,科學認識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是困難的。相反,道氣的模糊性和籠統性,使其被人們作為一種媒介,隨心所欲地用自然現象來依附、論證政治、倫理原則。理論思維容易假借這種普遍形式、通過玄學和迷信的途徑走向宗教神秘主義。正是“道氣”這種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特徵,才使其為爾後的各式各樣的思想家、迷信家所廣泛接受和隨意使用。
墨子對自然科學認識對象的確立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將自然之物與社會人事相分離。二是從結構分析的角度研究了自然萬物的存在。孔子對自然現象亦有相當細緻的觀察,但他是將自然之物、自然現象作為“取辯之物”來論喻人生哲理,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是依附於政治,倫理原則,或是用人事來類比自然現象,因而自然之物、自然現象不是孔子研究、認識的獨立對象。
墨子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分開,麵對著感官所感覺到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在生產實踐中所碰到的各種科學技術問題,加以分析、研究。自然物體、自然現象作為自然科學認識對象的確立,使墨子的科學活動能建立在客觀的,分析的,理性的經驗的基礎之上。
墨子在科技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了比較仔細的觀察,研究了自然物體的存在方式,物體的結構,物體存在與屬性之間的關係,物體的運動和靜止,從而抽象出一批反映自然事物的概念。墨子對自然事物的認識更注重從可測量性,可觀察性的角度出發,這是對自然物體、自然現象進行科學認識的起點。
墨子堅持從物體的內部結構來說明自然物體獨立存在的客觀性,提出了“端—體—兼”的結構層次觀念。墨子從物體本身的物質構成來說明物體存在的形式及變化的原因。堅持從最簡單的,可分析的因素來理解物體的宏觀現象,從而使科學認識建立在對自然物體具體分析的基礎上。這樣,自然界作為認識的一個獨立研究的客體的思想,在科學認識活動中具體化、明確化了。對自然物體的認識,可以從它們本身存在的結構上一層層分析下去,並且這種分析都是建立在堅實的物質性的基礎之上。對研究對象從結構上分析是自然科學認識、思維活動深入發展的必經一環。
墨子對物質本原的認識,與古希臘的原子論思想有類似之處,針對“混沌一氣”的觀點,墨子提出了時空元的觀念。墨子用“端”這個概念來表示事物存在的最小空間單位,“端,體之無度而最前者也。”“端是無間也”。 對“端”這個概念,錢寶琮、方孝愽認為“端”是幾何上的點,梁啓超、欒調甫認為是構成物體的質點,體之的含義應該是說分物。對“端”的理解,要結合幾條有關的經、經說,進行綜合分析,才能比較全麵,符合墨子思想的原意。“非關弗則不動,說在端”, “體也,若有端”,“體,分於兼也”, “體。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間。謂夾者也。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不夾於端與區內“。 從語義上分析,端的古字起源於,象植物的萌芽,中間一橫表示地,下麵為根。《說文》雲:“耑,物初生之題也”,耑為端的原字。首先,端分於體,體分於兼。這說明端、體、兼在層次上存在一種大小包含的意義,即端、體、兼是在空間尺度上具有不同大小尺度的物質形態。其次,“端”是可以獨立存在“有”的一種基本形態,其基本特徵是一種不可度量的基本元。“前則中無為半猶端也”,“前後取則端中也”, 不管如何分割,是單向往前分割,還是從前後兩端往中分割,分割到最後,“毋與非半不可。” 亦即分割到物體存在的最小單位,這類似於內部不可再分的絕對剛性的原子。“端”的這種不可再分割的特性表明,它是構成物體的最小基元。無數的“端”通過不同的組合才構成自然萬物——“體”。“兼”在墨子看來是一種無窮的存在,這種無窮的存在是由無數的獨立存在的物體所組成,所謂體分於兼。第三,端作為物質構成的基元,是從本原的角度表明了自然界物質的客觀存在性。同時,端也有作為數學上幾何點的涵義。墨子用端、尺、區、體的概念,從點、線、麵、體的幾何角度來理解物體存在的形狀。《經說上》說:“窮。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這裏“或”是古“域”字,即區域,尺就是線。這條經說是從用線能否窮盡區域來定義有窮和無窮。墨子關於點、線、麵、體的幾何關係的認識是對端、體、兼結構層次認識的一種數學抽象。
墨子關於端、體、兼結構層次的思想和畢達哥拉斯數形合的數本源論,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相比,在思想方法上有某些相似之處。當然從理論形態方麵看,墨子這一思想還是十分簡單、粗糙的,但它引導人們將對科學對象的研究簡化成對構成它的基本構成元素的分析,從構成基元及其不同的組合來認識各種不同的物質形態的構成。雖然墨子並沒有具體論述構成基元——“端”通過什麽方法和形式來構成宏觀物體,沒有提及構成的動力及來源,也沒有論及構成基元的“端”與各種形態的萬物之間聯繫的中間環節,但它為科學認識沿著這個方向進行分析思考提供了啟示。墨子對自然物體結構分析的思想和科學認識發展的一般過程是相吻合的。在科學認識過程中。人們必須先研究具體事物的存在,然後才研究其發展。隻有先知道具體事物存在的方式、結構、性狀,然後才能真實、準確、具體地認識這些具體事物的變化。確切地認識一個事物,其基礎就是認識事物的結構。離開對物體結構的分析而談物體的變化過程及其呈現的錯綜複雜的現象,或則流於牽強附會的臆測;或則導致對“有”的否定,認為感覺到的各種變化、現象都是虛幻的、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