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評傳》作者:邢兆良【完結】
內容簡介
該叢書從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包括文、史、哲、經、教、農、工、醫、政治等等)有傑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選二百餘人作為傳主,通過對每個傳主的評述,從各個側麵展現那些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業績,從而以微見著、由具體到一般地勾勒出這段歷史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總體麵貌,揭示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主要內涵,以利於開門見山、引人入勝地批判繼承、古為今用,也為進一步全麵係統地總結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打下基礎。
作者簡介
邢兆良 1949年6月生,上海市人。畢業於廈門大學研究生院,獲哲學碩士學位,現在上海同濟大學社會科學係任教。長於中國文化與中國科學技術思想關係的研究,已發表論文十餘篇。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導 讀
本書係統地考察、分析、論述了墨子的生平活動、學術思想和歷史影響,並且從時代的經濟政治結構、科學技術水平、思想文化環境諸方麵,探討、論證了墨子思想體係產生、發展及其衰亡的主要原因;對墨子思想體係的整個結構,對墨學研究中一些聚訟未決的問題,作者在博採眾議的同時,依據墨子本義和時代背景的實證材料,較為客觀地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論證,使墨子的科學思想、社會政治思想、認識論和邏輯學得以構成一個有機結合的、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思想形態。
第一章 西周官學與諸子私學的衝突
一、文化衝突的社會基礎
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社會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在這期間,社會的經濟、政治結構發生了急劇的變更,社會思想也隨之激盪。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的巨變集中體現為西周官學與諸子思潮的文化衝突。隻有認識了這次文化衝突的社會基礎和基本內容,對處於其間的重要思想家——墨子的思想,才能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得到比較深入和全麵的認識。
以老子、孔子、墨子為起端的諸子思潮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學術下私人的文化現象的真實的含義應是:隨著經濟製度的變化,西周政治統治的衰落,新的社會階層的崛起,一統的西周官學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一種代表新的物質生產方式、新的社會階級利益的文化內容和形式——諸子思潮不可避免地興起、高漲。他們的言論和思想,真實反映了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動態:物質生產方式的變革,商業金錢浪潮的衝擊,科技的發展,士階層的崛起。同時,他們從自己的階級利益出發構畫了一幅幅自己所理想的社會前景,提出了種種施政方略,並通過不同的政治實踐力圖影響各國統治者。要準確地理解西周官學與諸子思潮之間文化衝突的本質和意義,首先必須分析一下文化衝突的社會基礎。
(一)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
春秋以來,物質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春秋戰國之際,很多變化已被社會普遍承認,有的甚至用法律形式固定強化。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使新興的社會階層如地主、小農、個體工匠、商人、士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同時,反映他們經濟利益、政治要求的思想、理論也就成為社會之必需。
首先是田製的變化。周滅殷商之後建立起來的宗法式分封的政治結構,是一種小族征服、統治大族比較有效的政治統治方式。這種宗法式分封的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土地的領主製。土地的分封是按照領主的不同等級進行的。對西周土地分封的方式,自孟子以來,儒家各派有不同的解釋。他們根據現存的殘跡,文獻的記載或訛傳,主觀的理想化,術數的附會,所構畫的西周土地分封的圖案都存有兩個缺陷。一是經今文學家整齊劃一的分封規格,這在地形相當複雜,測量手段不很準確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可行的。二是經古文學家以術數結構為先驗圖式,以天子王畿為中心,五等九服,五百裏圈式的封國圖案,這在現實的地理環境中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儒學各派關於西周封國封地的圖案雖近於虛謬,但封國封地的西周分封卻是一個歷史事實,《詩經》、《書經》、《左傳》等典籍都有不少記載。如《詩經。大雅》記載:“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王命召伯,徹其土田。王命傅禦,遷其私人。”這大致說明了西周封國封地的一般情況:由周天子封築封地的疆界,封主一宗及私屬的士農工商人員去封地建國。在封國內,君主就是領主,“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各封國大小領主再按照同樣的土地分配模式,按宗族等級分配土地。這種等級分配模式的最低一層,就是分配給農民。農田如何分配?井田製的分配方式是否存在?通過對文獻記載的分析,其中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計口授田,農民對土地沒有所有權。二是封國內領主土地的定期重新分配。這種定期的重新分配是指直接分配給農民的這一層分配。農民換土易居進行耕作,使肥瘠各勻,財均力平。三是以助耕公田為主的農役地租(包括兵役)是領主和農民之間基本的剝削聯繫。以後田製的變化主要是針對這三點。田製的變化必然導致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最後導致周王朝宗法式分封的政治結構的瓦解。這點孟子早已看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製祿可坐而定也。” 這種封建領主的土地占有、分配形式,本身孕育著其衰滅的必然性。對各封國來說,由於它們的土地不是定期重新分配的,因此,土地的多少,土質的肥瘠,勞力的眾寡強弱,水源的多少,可墾地可能的大小等自然條件差別的客觀存在,科技發展對農具、水利、耕作方法的改革在各封國存在的差距,這些因素使各封國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上(食、兵)的差距明顯加大。
彼此之間由於經濟利益而發生的政治鬥爭,進而導致為爭奪土地、財富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韓非子首先從經濟原因解釋了當時的政治鬥爭,“晉之分也,齊之奪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 據《春秋》所記的242 年間,侵61,伐212 ,戰23,圍44,入27,襲1 ,結果滅者30,取者16,遷者10. 《史記。太史公自序》雲:“春秋之中,拭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對各封國內的大小領主來說,由於私田的出現和增多,超過公田,私門富庶,公室貧弱。鑑於這種狀況,公室隻得承認私田合法,對私田一律課稅,增加公室收入。這危及到私室的經濟利益,促使它們謀反,瓜分公室。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 年)魯國實行初稅畝,承認私田的合法,過了32年,季氏、叔孫氏、孟氏“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再隔25年,又“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之,而貢放公。” “皆盡征之”的現象說明,新興的地主土地私有製取代領主土地占有分配製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對耕種土地的農民來說,定期交換土地的方式,使他們對保持土地肥力不感興趣。
內容簡介
該叢書從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包括文、史、哲、經、教、農、工、醫、政治等等)有傑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選二百餘人作為傳主,通過對每個傳主的評述,從各個側麵展現那些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業績,從而以微見著、由具體到一般地勾勒出這段歷史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總體麵貌,揭示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主要內涵,以利於開門見山、引人入勝地批判繼承、古為今用,也為進一步全麵係統地總結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打下基礎。
作者簡介
邢兆良 1949年6月生,上海市人。畢業於廈門大學研究生院,獲哲學碩士學位,現在上海同濟大學社會科學係任教。長於中國文化與中國科學技術思想關係的研究,已發表論文十餘篇。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導 讀
本書係統地考察、分析、論述了墨子的生平活動、學術思想和歷史影響,並且從時代的經濟政治結構、科學技術水平、思想文化環境諸方麵,探討、論證了墨子思想體係產生、發展及其衰亡的主要原因;對墨子思想體係的整個結構,對墨學研究中一些聚訟未決的問題,作者在博採眾議的同時,依據墨子本義和時代背景的實證材料,較為客觀地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論證,使墨子的科學思想、社會政治思想、認識論和邏輯學得以構成一個有機結合的、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思想形態。
第一章 西周官學與諸子私學的衝突
一、文化衝突的社會基礎
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社會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在這期間,社會的經濟、政治結構發生了急劇的變更,社會思想也隨之激盪。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的巨變集中體現為西周官學與諸子思潮的文化衝突。隻有認識了這次文化衝突的社會基礎和基本內容,對處於其間的重要思想家——墨子的思想,才能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得到比較深入和全麵的認識。
以老子、孔子、墨子為起端的諸子思潮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學術下私人的文化現象的真實的含義應是:隨著經濟製度的變化,西周政治統治的衰落,新的社會階層的崛起,一統的西周官學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一種代表新的物質生產方式、新的社會階級利益的文化內容和形式——諸子思潮不可避免地興起、高漲。他們的言論和思想,真實反映了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動態:物質生產方式的變革,商業金錢浪潮的衝擊,科技的發展,士階層的崛起。同時,他們從自己的階級利益出發構畫了一幅幅自己所理想的社會前景,提出了種種施政方略,並通過不同的政治實踐力圖影響各國統治者。要準確地理解西周官學與諸子思潮之間文化衝突的本質和意義,首先必須分析一下文化衝突的社會基礎。
(一)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
春秋以來,物質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春秋戰國之際,很多變化已被社會普遍承認,有的甚至用法律形式固定強化。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使新興的社會階層如地主、小農、個體工匠、商人、士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同時,反映他們經濟利益、政治要求的思想、理論也就成為社會之必需。
首先是田製的變化。周滅殷商之後建立起來的宗法式分封的政治結構,是一種小族征服、統治大族比較有效的政治統治方式。這種宗法式分封的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土地的領主製。土地的分封是按照領主的不同等級進行的。對西周土地分封的方式,自孟子以來,儒家各派有不同的解釋。他們根據現存的殘跡,文獻的記載或訛傳,主觀的理想化,術數的附會,所構畫的西周土地分封的圖案都存有兩個缺陷。一是經今文學家整齊劃一的分封規格,這在地形相當複雜,測量手段不很準確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可行的。二是經古文學家以術數結構為先驗圖式,以天子王畿為中心,五等九服,五百裏圈式的封國圖案,這在現實的地理環境中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儒學各派關於西周封國封地的圖案雖近於虛謬,但封國封地的西周分封卻是一個歷史事實,《詩經》、《書經》、《左傳》等典籍都有不少記載。如《詩經。大雅》記載:“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王命召伯,徹其土田。王命傅禦,遷其私人。”這大致說明了西周封國封地的一般情況:由周天子封築封地的疆界,封主一宗及私屬的士農工商人員去封地建國。在封國內,君主就是領主,“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各封國大小領主再按照同樣的土地分配模式,按宗族等級分配土地。這種等級分配模式的最低一層,就是分配給農民。農田如何分配?井田製的分配方式是否存在?通過對文獻記載的分析,其中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計口授田,農民對土地沒有所有權。二是封國內領主土地的定期重新分配。這種定期的重新分配是指直接分配給農民的這一層分配。農民換土易居進行耕作,使肥瘠各勻,財均力平。三是以助耕公田為主的農役地租(包括兵役)是領主和農民之間基本的剝削聯繫。以後田製的變化主要是針對這三點。田製的變化必然導致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最後導致周王朝宗法式分封的政治結構的瓦解。這點孟子早已看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製祿可坐而定也。” 這種封建領主的土地占有、分配形式,本身孕育著其衰滅的必然性。對各封國來說,由於它們的土地不是定期重新分配的,因此,土地的多少,土質的肥瘠,勞力的眾寡強弱,水源的多少,可墾地可能的大小等自然條件差別的客觀存在,科技發展對農具、水利、耕作方法的改革在各封國存在的差距,這些因素使各封國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上(食、兵)的差距明顯加大。
彼此之間由於經濟利益而發生的政治鬥爭,進而導致為爭奪土地、財富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韓非子首先從經濟原因解釋了當時的政治鬥爭,“晉之分也,齊之奪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 據《春秋》所記的242 年間,侵61,伐212 ,戰23,圍44,入27,襲1 ,結果滅者30,取者16,遷者10. 《史記。太史公自序》雲:“春秋之中,拭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對各封國內的大小領主來說,由於私田的出現和增多,超過公田,私門富庶,公室貧弱。鑑於這種狀況,公室隻得承認私田合法,對私田一律課稅,增加公室收入。這危及到私室的經濟利益,促使它們謀反,瓜分公室。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 年)魯國實行初稅畝,承認私田的合法,過了32年,季氏、叔孫氏、孟氏“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再隔25年,又“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之,而貢放公。” “皆盡征之”的現象說明,新興的地主土地私有製取代領主土地占有分配製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對耕種土地的農民來說,定期交換土地的方式,使他們對保持土地肥力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