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朕一向認為泰兒恭敬孝謹,他卻有如此深心,朕還不知道呢。”長孫無忌幾個人不便應話,隻是心裏緊張地琢磨著太宗的用意。
這時太宗傷心地說道:“李承幹、李祐、李泰、李元昌,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
說著,太宗撲倒在禦床上,放聲痛哭,長孫無忌等上前扶抱,跟著撫淚,不停地勸慰……
“朕心已碎!”太宗說著,拂開眾人,抽出佩刀,欲自刺,長孫無忌急忙趨前扶住,奪刀遞給李治。太宗做此非常舉動,長孫無忌也覺激動,大聲說道:
“立儲事大,陛下屬意何人,不妨徑立,免得滋疑!”
“我欲立晉王。”
——太宗這一說,正合長孫無忌的心願,隨之拱手說道:“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太宗立起身來,招手叫過眾人背後的李治,推他到長孫無忌跟前說:
“汝舅許汝矣!趕快拜謝!”
李治立即下拜,長孫無忌忙趨避一旁,不敢受拜,和房玄齡、李祐、褚遂良一齊拱手道:“臣等自當忠心輔佐太子殿下!”
太宗見大事已定,重回禦床上坐下,對無忌等說:“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議如何?”
“晉王仁孝,天下屬心已久,乞陛下召問百官,有不同者,臣等負陛下,萬死!”
太宗乃起身,轉禦太極殿,召駐京城六品以上文武臣,說道:“李承幹悖逆,李泰兇險,皆不可立。朕欲選於諸子中可為嗣君者,誰可?卿輩可明言之。”
當朝的幾位權臣皆推晉王為太子,朝中早已傳遍,如今皇帝既然否定了最有竟爭力的魏王,太子一角理所當然歸屬晉王了,群臣不願有異議,齊聲歡呼:
“晉王仁孝,天下共知,當為儲君!”
李泰雖然招呼一些學士,弄出了一套《括地誌》,但李泰恃宏逞尊,驕奢傲物,在諸大臣中,顯得人緣不好,再加上立李治為太子事,長孫無忌等人安排的十分周嚴,凡與魏王可通信息者皆不令所聞,這天朝上已確定李治為太子了,李泰仍一無所知。下午的時候,李泰養足精神,一如既往,前來皇宮侍奉老爹。
百餘騎從簇擁著李泰,剛到永安門,就被門司揮手攔住了,門司挺著肚子宣布:
“奉皇帝敕令,所有騎從回魏王府待命,隻準魏王一人入內!”門司按照敕令,揮去從騎後,直引李泰入肅章門。這回也不給小輿坐了,李泰走得氣喘籲籲,心呼呼直跳,心知有變,走到肅章門賴著不走了,對奉敕人說:
“本王有些不舒服,要回王府,改天再來看望皇上。”
李泰說完,轉身想溜,奉敕人一揮手,上來幾個飊悍的禦林兵,挾持李泰就走,一直過了太極宮,進入北苑,來到一所別院裏,奉敕人說道:
“王爺暫且先在這別院住著。”
“這麽小的地方怎麽能住下人?”李泰急眼道。小小的別院,一畝見方,五六間房子,李泰怎麽也想不到是他一個大賢王所能住的地方。
“李泰接旨!”奉敕人公事公辦,也不願跟他多囉嗦。李泰一時也弄不清到底因為何事,忙跪倒在地,先聽聽聖旨怎麽說。奉敕人沉聲宣道:
“朕聞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鍾愛罔極,莫重乎君親。故為臣貴於盡忠,虧之者有罰,為子在於行孝,違之者必誅。大則肆諸朝市,小則終貽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魏王泰,朕之愛子,實所鍾心,幼而聰穎,頗好文學。恩遇極於崇重,爵位逾於寵章。不思聖哲之誡,自構驕僭之咎,惑讒諛之言,信離間之說。以李承幹雖居長嫡,久纏屙恙,潛有代宗之望,靡思孝義之則。李承幹懼其淩奪,泰亦日增猜阻,爭結朝士,競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託付,親戚之內,分為朋黨。朕誌存公道,義在無偏,彰厥巨釁,兩從廢黜。非惟作則四海,亦乃遺範百代。可解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降封東萊郡王。”
聽完聖旨,李泰怒不可遏,從地上爬起來,搖晃著手,沖太極宮方向悲憤地叫道:
“想立晉王你立就行了,幹嗎要別置我青雀啊?我青雀誠心誠意,哪點又對不起您啦……”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第十部分 太子千萬別忘了媚娘
◎一
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丙戌日,太宗親臨承天門,頒詔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酺三日。自此,太宗終於確立了接班人,心中的一塊石頭也落了地。
太宗立誌要把新太子培養好,己醜日,他親自指定一批元老重臣,組成了一個陣營強大的東宮輔佐班子,詔以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子太傅,蕭瑀為太子太保,李祐為太子詹事,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於於誌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勗、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舍。
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太宗又命禮部,為太子定了見三師的禮儀:三師來,太子迎三師於殿外,太子先拜,三師答拜。太子進門時,讓三師先行。三師坐,太子乃坐。太子與三師書,前後皆稱“治惶恐”。
定好編製及禮儀後,太宗駕至東宮,排開盛宴,招待東宮的僚屬們。東宮裏紅氈鋪地,兩廊奏樂,美酒佳肴,其樂融融。新太子李治親手為太宗調酒,為三師把酒,動靜舉止,甚有禮貌,太宗心裏甚是高興,對侍臣們說:
“我若立李泰,那便是太子之位可以經營而得。從今以後太子失道,藩王窺伺的,二人皆不用,這個規矩要傳給子孫,永為後法。”侍臣們聽了,紛紛點頭贊成。
席間又談到功臣子弟的朋黨之爭,太宗因問大家:
“自古草創之主,至於子孫多亂,何也?”
房玄齡接口道:“此為幼主生長深宮,少居富貴,未嚐識人間情偽,治國安危,所以為政多亂。”
太宗見房玄齡一意說“幼主”不好,心裏煩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參與李泰黨羽活動,太宗心裏早就不滿,當即反駁房玄齡道:“公意推過於主,朕則歸咎於臣。昔隋煬帝錄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於高位,不思報效,反行弒逆,此非臣下之過歟?”房玄齡謂後世君主不肖,也是隨著太宗的話茬而答的,沒想到太宗話題一轉,把責任歸咎於臣下。房玄齡馬上意識到太宗所為何因,忙離座叩首道:“陛下教訓極是。”
太宗又道:
“朕發此言,欲公等誡勖子弟,使無愆過,即國家之幸也。從今之後,諸公不但要輔佐好太子,使之成為治世之良主,而且要教育好自家的子弟,使其成為治世之良臣。”
侍臣們聽了,急忙拱手應承。太宗環視左右,把目光停在李祐身上,其他人如長孫無忌等不用再囑咐也會盡心輔佐太子,獨有這個李祐,太宗常常摸不著他的心思,於是從容對李祐說:
“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無以逾公,公過去不負李密,想現在也不會負朕!”
這時太宗傷心地說道:“李承幹、李祐、李泰、李元昌,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
說著,太宗撲倒在禦床上,放聲痛哭,長孫無忌等上前扶抱,跟著撫淚,不停地勸慰……
“朕心已碎!”太宗說著,拂開眾人,抽出佩刀,欲自刺,長孫無忌急忙趨前扶住,奪刀遞給李治。太宗做此非常舉動,長孫無忌也覺激動,大聲說道:
“立儲事大,陛下屬意何人,不妨徑立,免得滋疑!”
“我欲立晉王。”
——太宗這一說,正合長孫無忌的心願,隨之拱手說道:“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太宗立起身來,招手叫過眾人背後的李治,推他到長孫無忌跟前說:
“汝舅許汝矣!趕快拜謝!”
李治立即下拜,長孫無忌忙趨避一旁,不敢受拜,和房玄齡、李祐、褚遂良一齊拱手道:“臣等自當忠心輔佐太子殿下!”
太宗見大事已定,重回禦床上坐下,對無忌等說:“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議如何?”
“晉王仁孝,天下屬心已久,乞陛下召問百官,有不同者,臣等負陛下,萬死!”
太宗乃起身,轉禦太極殿,召駐京城六品以上文武臣,說道:“李承幹悖逆,李泰兇險,皆不可立。朕欲選於諸子中可為嗣君者,誰可?卿輩可明言之。”
當朝的幾位權臣皆推晉王為太子,朝中早已傳遍,如今皇帝既然否定了最有竟爭力的魏王,太子一角理所當然歸屬晉王了,群臣不願有異議,齊聲歡呼:
“晉王仁孝,天下共知,當為儲君!”
李泰雖然招呼一些學士,弄出了一套《括地誌》,但李泰恃宏逞尊,驕奢傲物,在諸大臣中,顯得人緣不好,再加上立李治為太子事,長孫無忌等人安排的十分周嚴,凡與魏王可通信息者皆不令所聞,這天朝上已確定李治為太子了,李泰仍一無所知。下午的時候,李泰養足精神,一如既往,前來皇宮侍奉老爹。
百餘騎從簇擁著李泰,剛到永安門,就被門司揮手攔住了,門司挺著肚子宣布:
“奉皇帝敕令,所有騎從回魏王府待命,隻準魏王一人入內!”門司按照敕令,揮去從騎後,直引李泰入肅章門。這回也不給小輿坐了,李泰走得氣喘籲籲,心呼呼直跳,心知有變,走到肅章門賴著不走了,對奉敕人說:
“本王有些不舒服,要回王府,改天再來看望皇上。”
李泰說完,轉身想溜,奉敕人一揮手,上來幾個飊悍的禦林兵,挾持李泰就走,一直過了太極宮,進入北苑,來到一所別院裏,奉敕人說道:
“王爺暫且先在這別院住著。”
“這麽小的地方怎麽能住下人?”李泰急眼道。小小的別院,一畝見方,五六間房子,李泰怎麽也想不到是他一個大賢王所能住的地方。
“李泰接旨!”奉敕人公事公辦,也不願跟他多囉嗦。李泰一時也弄不清到底因為何事,忙跪倒在地,先聽聽聖旨怎麽說。奉敕人沉聲宣道:
“朕聞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鍾愛罔極,莫重乎君親。故為臣貴於盡忠,虧之者有罰,為子在於行孝,違之者必誅。大則肆諸朝市,小則終貽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魏王泰,朕之愛子,實所鍾心,幼而聰穎,頗好文學。恩遇極於崇重,爵位逾於寵章。不思聖哲之誡,自構驕僭之咎,惑讒諛之言,信離間之說。以李承幹雖居長嫡,久纏屙恙,潛有代宗之望,靡思孝義之則。李承幹懼其淩奪,泰亦日增猜阻,爭結朝士,競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託付,親戚之內,分為朋黨。朕誌存公道,義在無偏,彰厥巨釁,兩從廢黜。非惟作則四海,亦乃遺範百代。可解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降封東萊郡王。”
聽完聖旨,李泰怒不可遏,從地上爬起來,搖晃著手,沖太極宮方向悲憤地叫道:
“想立晉王你立就行了,幹嗎要別置我青雀啊?我青雀誠心誠意,哪點又對不起您啦……”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第十部分 太子千萬別忘了媚娘
◎一
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丙戌日,太宗親臨承天門,頒詔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酺三日。自此,太宗終於確立了接班人,心中的一塊石頭也落了地。
太宗立誌要把新太子培養好,己醜日,他親自指定一批元老重臣,組成了一個陣營強大的東宮輔佐班子,詔以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子太傅,蕭瑀為太子太保,李祐為太子詹事,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於於誌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勗、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舍。
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太宗又命禮部,為太子定了見三師的禮儀:三師來,太子迎三師於殿外,太子先拜,三師答拜。太子進門時,讓三師先行。三師坐,太子乃坐。太子與三師書,前後皆稱“治惶恐”。
定好編製及禮儀後,太宗駕至東宮,排開盛宴,招待東宮的僚屬們。東宮裏紅氈鋪地,兩廊奏樂,美酒佳肴,其樂融融。新太子李治親手為太宗調酒,為三師把酒,動靜舉止,甚有禮貌,太宗心裏甚是高興,對侍臣們說:
“我若立李泰,那便是太子之位可以經營而得。從今以後太子失道,藩王窺伺的,二人皆不用,這個規矩要傳給子孫,永為後法。”侍臣們聽了,紛紛點頭贊成。
席間又談到功臣子弟的朋黨之爭,太宗因問大家:
“自古草創之主,至於子孫多亂,何也?”
房玄齡接口道:“此為幼主生長深宮,少居富貴,未嚐識人間情偽,治國安危,所以為政多亂。”
太宗見房玄齡一意說“幼主”不好,心裏煩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參與李泰黨羽活動,太宗心裏早就不滿,當即反駁房玄齡道:“公意推過於主,朕則歸咎於臣。昔隋煬帝錄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於高位,不思報效,反行弒逆,此非臣下之過歟?”房玄齡謂後世君主不肖,也是隨著太宗的話茬而答的,沒想到太宗話題一轉,把責任歸咎於臣下。房玄齡馬上意識到太宗所為何因,忙離座叩首道:“陛下教訓極是。”
太宗又道:
“朕發此言,欲公等誡勖子弟,使無愆過,即國家之幸也。從今之後,諸公不但要輔佐好太子,使之成為治世之良主,而且要教育好自家的子弟,使其成為治世之良臣。”
侍臣們聽了,急忙拱手應承。太宗環視左右,把目光停在李祐身上,其他人如長孫無忌等不用再囑咐也會盡心輔佐太子,獨有這個李祐,太宗常常摸不著他的心思,於是從容對李祐說:
“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無以逾公,公過去不負李密,想現在也不會負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