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身婚禮盛裝的文成公主,在她的豪華儀仗隊的護送下,猶如日出東方,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她乘坐的敞篷的金車來到廣場上,下了車又踩著猩紅的地毯,來到王宮門前,將大唐太宗皇帝的冊書和一副金鞍玉轡親手交給鬆贊幹布,鬆贊幹布喜不自勝,連連拱手向東方遙拜。
按照吐蕃的規矩,應該是子比母貴,母拜於子。贊普的母親率眾家王親國戚走過來,剛想給公主下拜,被公主止住了。公主依照漢族的禮節恭敬地拜見了婆母,贊普的母親頓時喜得淚珠雙流,連連向眾人誇獎。
此時的廣場上也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黑壓壓觀禮的人群一齊給公主下拜。公主脫下自己華美的婚服,按吐蕃的風俗,將婚服撕成碎片,拋向人群,賜福給百姓。
這時廣場上的氣氛達到高潮,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鬆贊幹布興奮不已,對母親和眾人說:
“我父我祖,均未有與上國通婚者,今我得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
盛大的婚禮過後,送親副使要返回長安復命,鬆贊幹布親自為之送行。他命人抬出一對金鵝敬獻唐王,此鵝為吐蕃國寶,高七尺,中空,每隻可儲酒三斛。鬆贊幹布對送親副使說:
“大人此番回長安復命,請代為向父皇請安。人言‘歸國雁飛疾速,鵝猶雁也’,以此知我欲回長安拜見父皇心切。並請代請蠶種及造酒磑紙墨之匠。”
送走送親副使,鬆贊幹布開始為公主修建著名的布達拉宮。此宮在原宮的基礎上擴建,主樓共13層,高117米,占地麵積36萬平方米。外牆塗以紅顏料,遠遠望去,富麗堂皇,紅光閃閃,猶如赤霞一片。
為了弘傳佛教,為吐蕃人祈福消災,文成公主決意建寺弘佛。她指揮從長安帶來的工匠,修築了大昭寺,並親手在寺前栽下柳樹。大昭寺飛簷重閣,極富中原建築風格,收藏了公主帶來的佛像、佛塔、經書以及大量的樂器。邏些城周圍的山原先沒有什麽正名,公主乃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
雍容華貴的文成公主並沒有呆在王宮裏享清福,她懷抱著羊羔,向牧民款款走來。她以漢醫藥為人治病,治癒病人無數,又拿出糧食,周濟生活艱難的牧民,漂泊無定的牧民淚眼相向,稱文成公主為“白度母(活菩薩)”。
公主還到田間地頭,拿出從長安帶來的穀物和菜籽,與工匠一起向當地人傳授種植的方法。其中小麥不斷變種,成為藏族人喜愛的青稞。公主還帶人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造出先進的農具供人使用,雪域高原也第一次有了犁耕。
吐蕃人原來隻用毛皮氈做衣料,公主來後,即使人養蠶繅絲,並和善於織帛的侍女一起,教當地人紡織。鬆贊幹布也幹脆脫去他的氈裘,穿上公主親手做的唐裝。
在冶金、造紙、製陶、碾米、釀酒等方麵,公主和她帶去的工匠也不遺餘力地向當地人傳授技術。至今日喀則的銅匠,仍以文成公主作為他們的祖師。原來藏民以手接飲酒,以氈為盤,撚麨為碗,盛上羹酪,和碗一起吃掉。公主帶去的製陶製磁技術,改變了這種落後的習俗。吐蕃人習慣用赭色塗麵,藉以驅邪避魔,既麻煩又不好看,公主表示厭惡,鬆贊幹布立即下令禁止。隨公主來吐蕃的文士們也按公主的指示,成立學術機構,整理吐蕃的歷史文化,記錄贊普和大臣的談話。鬆贊幹布也按公主的要求,派遣皇室貴族子弟入唐國學,學習《詩經》、《尚書》等。
文成公主以她慈悲的胸懷和淵博的才學,幫助吐蕃人民,極大地推動了吐蕃在經濟、文化方麵發展。吐蕃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曆法、文字,在生活習俗等方方麵麵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作為漢族人民的友好使者,文成公主也受到藏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太宗和親政策所促成的唐、蕃甥舅之誼,在漢藏人民友好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第九部分 他的目光凝在了父皇的才人媚娘的俏臉上
◎一
冬去春來,天又要慢慢地變熱了,夏天又要到哪裏去避暑?住夠了九成宮的太宗皇帝,去年就命將作大匠閻立德建清暑之地。閻立德勘察地形,籌集建築材料,組織人施工,忙了將近一年,終於在汝州西山建成了襄城宮。
四月,太宗將幸洛陽,命皇太子監國,留右僕射高士廉輔之。辛巳這天臨黑天,車駕來到驪山溫泉,住下來後,新豐縣令獻上數枚溫泉特有的反季節香瓜。太宗特召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徵一起品嚐。
香瓜在溫泉邊特有的環境中長大,昂首挺肚,裏裏外外都透著黃澄澄的顏色,剖開後,更是有一股久違了的新鮮香甜的瓜味,沁人心脾,讓人感到心裏清新舒暢。太宗吃了幾口,又催著房玄齡他們吃。吃著吃著,太宗又想起貞觀四年去世的杜如晦,他舉舉香瓜對臣下說:
“武德四年夏,決戰竇建德時,諸將佐集於帳中,議論破敵之策,時有人進瓜數枚,大夥兒剖瓜食畢,如晦以籽粒為籌,剖析敵情說:‘如若將建德誘入虎牢東北之牛口渚,我合圍聚殲,令軍中傳呼歌謠:豆入牛口,勢不得久。建德軍心渙散,必為我虜。’今朕食瓜,又突然想起如晦來了。”
作為杜如晦生前的好朋友,房玄齡看著手中的香瓜,也感嘆地說道:“杜公去世時年僅四十六,時至今日,言猶在耳,卻物是人非,人已物化……”
聽玄齡這一說,太宗備覺傷痛,不知不覺流下淚來,他把剩下的香瓜攏在一塊,叫過一個內使命道:“將瓜奠於如晦靈前,以寄朕之懷思。”
內使答應一聲,懷抱著香瓜出去了。大家見皇帝心情不好,也都拱手告退。太宗坐在窗下獨自思量一番,剛想招呼宮妃侍寢,就聽窗外“嗖嗖”幾聲,馬上取得天下的太宗立即斷定這是大箭射過來的聲音,他當即叫道:“有刺客!”
皇帝這一呼喚,行宮內的嬪妃內侍們立即慌亂起來,在院外警戒的羽林軍士也打著火把趕來察看,鬧騰了一番,果見寢殿外窗下有五支大羽箭。奇怪溫泉行宮周圍二、三裏地都已戒嚴了,誰有這麽大的勁射來幾隻大羽箭?一定是內部人搗的鬼,太宗命警衛部門從速追查,以絕後患。
箭羽有特殊的標記,分明是羽林軍所用的箭,一一盤查,三推六問。衛士崔卿、刁文懿泛出水麵。說出來純屬用人不當,據崔、刁二人交代,二人並非想謀害皇上,隻是覺得此去襄陽宮,警衛任務太辛苦,所以夜射行宮,期望皇上因受驚嚇而返回長安。事情雖不嚴重,但崔卿、刁文懿皆以大逆論罪,斬首示眾。所謂大逆,據《刑統議》上說:此條之人,幹紀犯順,違首悖德,逆莫大焉,故曰大逆。
虛驚一場後,戊辰日,車駕來到襄城宮。襄城宮依山而建,紅牆黃瓦,雕樑畫棟。堂、閣、齋、樓、台、軒、觀、亭應有盡有,煞是好看,太宗甚覺滿意,還指殿屋對臣下發一番感慨:
“治天下如建此屋,建成以後,不能動不動就改動它。即使是易一根椽子,換一片瓦,踐履動搖,必然對整個屋殿有所損害。如果你渴慕建立蓋世奇功,不斷改變法度,不能保護自己的德行,必然對天下勞損多多。”
按照吐蕃的規矩,應該是子比母貴,母拜於子。贊普的母親率眾家王親國戚走過來,剛想給公主下拜,被公主止住了。公主依照漢族的禮節恭敬地拜見了婆母,贊普的母親頓時喜得淚珠雙流,連連向眾人誇獎。
此時的廣場上也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黑壓壓觀禮的人群一齊給公主下拜。公主脫下自己華美的婚服,按吐蕃的風俗,將婚服撕成碎片,拋向人群,賜福給百姓。
這時廣場上的氣氛達到高潮,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鬆贊幹布興奮不已,對母親和眾人說:
“我父我祖,均未有與上國通婚者,今我得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
盛大的婚禮過後,送親副使要返回長安復命,鬆贊幹布親自為之送行。他命人抬出一對金鵝敬獻唐王,此鵝為吐蕃國寶,高七尺,中空,每隻可儲酒三斛。鬆贊幹布對送親副使說:
“大人此番回長安復命,請代為向父皇請安。人言‘歸國雁飛疾速,鵝猶雁也’,以此知我欲回長安拜見父皇心切。並請代請蠶種及造酒磑紙墨之匠。”
送走送親副使,鬆贊幹布開始為公主修建著名的布達拉宮。此宮在原宮的基礎上擴建,主樓共13層,高117米,占地麵積36萬平方米。外牆塗以紅顏料,遠遠望去,富麗堂皇,紅光閃閃,猶如赤霞一片。
為了弘傳佛教,為吐蕃人祈福消災,文成公主決意建寺弘佛。她指揮從長安帶來的工匠,修築了大昭寺,並親手在寺前栽下柳樹。大昭寺飛簷重閣,極富中原建築風格,收藏了公主帶來的佛像、佛塔、經書以及大量的樂器。邏些城周圍的山原先沒有什麽正名,公主乃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
雍容華貴的文成公主並沒有呆在王宮裏享清福,她懷抱著羊羔,向牧民款款走來。她以漢醫藥為人治病,治癒病人無數,又拿出糧食,周濟生活艱難的牧民,漂泊無定的牧民淚眼相向,稱文成公主為“白度母(活菩薩)”。
公主還到田間地頭,拿出從長安帶來的穀物和菜籽,與工匠一起向當地人傳授種植的方法。其中小麥不斷變種,成為藏族人喜愛的青稞。公主還帶人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造出先進的農具供人使用,雪域高原也第一次有了犁耕。
吐蕃人原來隻用毛皮氈做衣料,公主來後,即使人養蠶繅絲,並和善於織帛的侍女一起,教當地人紡織。鬆贊幹布也幹脆脫去他的氈裘,穿上公主親手做的唐裝。
在冶金、造紙、製陶、碾米、釀酒等方麵,公主和她帶去的工匠也不遺餘力地向當地人傳授技術。至今日喀則的銅匠,仍以文成公主作為他們的祖師。原來藏民以手接飲酒,以氈為盤,撚麨為碗,盛上羹酪,和碗一起吃掉。公主帶去的製陶製磁技術,改變了這種落後的習俗。吐蕃人習慣用赭色塗麵,藉以驅邪避魔,既麻煩又不好看,公主表示厭惡,鬆贊幹布立即下令禁止。隨公主來吐蕃的文士們也按公主的指示,成立學術機構,整理吐蕃的歷史文化,記錄贊普和大臣的談話。鬆贊幹布也按公主的要求,派遣皇室貴族子弟入唐國學,學習《詩經》、《尚書》等。
文成公主以她慈悲的胸懷和淵博的才學,幫助吐蕃人民,極大地推動了吐蕃在經濟、文化方麵發展。吐蕃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曆法、文字,在生活習俗等方方麵麵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作為漢族人民的友好使者,文成公主也受到藏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太宗和親政策所促成的唐、蕃甥舅之誼,在漢藏人民友好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第九部分 他的目光凝在了父皇的才人媚娘的俏臉上
◎一
冬去春來,天又要慢慢地變熱了,夏天又要到哪裏去避暑?住夠了九成宮的太宗皇帝,去年就命將作大匠閻立德建清暑之地。閻立德勘察地形,籌集建築材料,組織人施工,忙了將近一年,終於在汝州西山建成了襄城宮。
四月,太宗將幸洛陽,命皇太子監國,留右僕射高士廉輔之。辛巳這天臨黑天,車駕來到驪山溫泉,住下來後,新豐縣令獻上數枚溫泉特有的反季節香瓜。太宗特召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徵一起品嚐。
香瓜在溫泉邊特有的環境中長大,昂首挺肚,裏裏外外都透著黃澄澄的顏色,剖開後,更是有一股久違了的新鮮香甜的瓜味,沁人心脾,讓人感到心裏清新舒暢。太宗吃了幾口,又催著房玄齡他們吃。吃著吃著,太宗又想起貞觀四年去世的杜如晦,他舉舉香瓜對臣下說:
“武德四年夏,決戰竇建德時,諸將佐集於帳中,議論破敵之策,時有人進瓜數枚,大夥兒剖瓜食畢,如晦以籽粒為籌,剖析敵情說:‘如若將建德誘入虎牢東北之牛口渚,我合圍聚殲,令軍中傳呼歌謠:豆入牛口,勢不得久。建德軍心渙散,必為我虜。’今朕食瓜,又突然想起如晦來了。”
作為杜如晦生前的好朋友,房玄齡看著手中的香瓜,也感嘆地說道:“杜公去世時年僅四十六,時至今日,言猶在耳,卻物是人非,人已物化……”
聽玄齡這一說,太宗備覺傷痛,不知不覺流下淚來,他把剩下的香瓜攏在一塊,叫過一個內使命道:“將瓜奠於如晦靈前,以寄朕之懷思。”
內使答應一聲,懷抱著香瓜出去了。大家見皇帝心情不好,也都拱手告退。太宗坐在窗下獨自思量一番,剛想招呼宮妃侍寢,就聽窗外“嗖嗖”幾聲,馬上取得天下的太宗立即斷定這是大箭射過來的聲音,他當即叫道:“有刺客!”
皇帝這一呼喚,行宮內的嬪妃內侍們立即慌亂起來,在院外警戒的羽林軍士也打著火把趕來察看,鬧騰了一番,果見寢殿外窗下有五支大羽箭。奇怪溫泉行宮周圍二、三裏地都已戒嚴了,誰有這麽大的勁射來幾隻大羽箭?一定是內部人搗的鬼,太宗命警衛部門從速追查,以絕後患。
箭羽有特殊的標記,分明是羽林軍所用的箭,一一盤查,三推六問。衛士崔卿、刁文懿泛出水麵。說出來純屬用人不當,據崔、刁二人交代,二人並非想謀害皇上,隻是覺得此去襄陽宮,警衛任務太辛苦,所以夜射行宮,期望皇上因受驚嚇而返回長安。事情雖不嚴重,但崔卿、刁文懿皆以大逆論罪,斬首示眾。所謂大逆,據《刑統議》上說:此條之人,幹紀犯順,違首悖德,逆莫大焉,故曰大逆。
虛驚一場後,戊辰日,車駕來到襄城宮。襄城宮依山而建,紅牆黃瓦,雕樑畫棟。堂、閣、齋、樓、台、軒、觀、亭應有盡有,煞是好看,太宗甚覺滿意,還指殿屋對臣下發一番感慨:
“治天下如建此屋,建成以後,不能動不動就改動它。即使是易一根椽子,換一片瓦,踐履動搖,必然對整個屋殿有所損害。如果你渴慕建立蓋世奇功,不斷改變法度,不能保護自己的德行,必然對天下勞損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