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劉武周以宋金剛為西南道大行台,率兵二萬,並引突厥之眾,南攻並州。
四月,進逼太原城。太原東騎將軍張達認為兵少,認為固守待援,但齊王李元吉強令其領兵出戰。結果到了城外,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張達憤而投奔劉武周。二日,張達引軍攻陷榆次。五月,劉武周配合劉季真攻陷石州。六月十日,劉武周攻陷介州。李淵見太原形勢緊急,乃命太常少卿李仲文、左武衛大將軍薑寶誼率軍增援。軍至雀鼠穀,遭遇劉武周部將黃子英伏擊,全軍覆沒,薑寶誼、李仲文被俘後,僥倖逃回。
時王世充在洛陽稱帝,國號為鄭,並派兵向長安方向運動,李淵麵臨東西雙重的壓力,乃召開禦前會議,商討對策。左僕射裴寂為百官之首,率先發言說:“秦王多次領兵討敵,富有實戰經驗,此番保衛太原,破劉武周,非秦王不可。”
戶部尚書劉文靜素來討厭裴寂,每當朝廷議事,裴寂說是,劉文靜必說非。今番見討論由誰領兵援太原,劉文靜有心讓裴寂出醜,乃上前奏道:
“王世充稱帝,時欲攻我大唐,非秦王領兵與其對陣不可。劉武周依仗突厥,其本身沒有多大實力,派左僕射裴大人領兵前去,即可一戰定幹坤。”
◎惡言相譏、擾亂軍心
裴寂素無武略,見劉文靜當眾點自己的將,有些慌張,但身為左僕射,又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去,又不敢說自己去,正焦急間,劉文靜又進一步指出:
“裴大人乃晉陽元老功臣,又曾為晉陽宮監多年,了解晉陽的人情地貌,更兼裴大人多謀善斷,此番兵至太原,定可大獲全勝。”李淵一向溺愛裴寂,裴寂在他眼裏就像一朵花。他也覺得裴寂智謀不小,從晉陽起兵起,大大小小也經過多次戰鬥,此番出征宋金剛,當會沒有問題。於是在禦座上欠了欠身子說:“如今國家正在用人之際,就請裴愛卿辛苦一趟吧。”
事已如此,裴寂隻好應承下來,心裏卻暗罵劉文靜不得好死。李世民深知裴寂不是領兵打仗的料,此番去太原增援,必敗無疑。但不知出於什麽心理,李世民未加阻攔,聽任李淵當殿頒下了任命狀。
裴寂首次率兵單獨出征,李淵率百官至城外十裏長亭相送,麵和心不和的劉文靜執著裴寂的手說:
“為將之道,在於跑,若打不過敵人,莫忘‘逃跑’二字。”裴寂當即氣得說不出話來。大軍行不到廿裏,裴寂即於馬上修書一封,言劉文靜“……兵馬未發之時,惡言相譏、擾亂軍心”。派部下持書密奏李淵。
八月,裴寂率五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介休。宋金剛見來軍勢大,乃據城堅守。裴寂也不打算攻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屯軍在介休東南的度索原,人馬飲用山上流下來的澗水,倒也不缺吃不缺喝。
宋金剛見唐軍遠遠地躲在二十裏開外,既不攻城,也不列陣,決定先發製人,主動出擊。九月,宋金剛親率一支部隊,悄悄運動到度索原後山上,堵塞上流,切斷澗水。
澗水漸漸地斷流了,裴寂卻並不派探兵去察看上遊,自我判斷已到了枯水季節,需移兵營另就水源。十二日,裴寂拔營而起,欲退往南邊的小明河。移營時,卻並不按兵家常規,派出探兵,作出戰鬥準備。當兵士們抬著帳篷、背著鋪蓋等物資預備轉移時,突然從背後的小山上衝下大隊人馬,搖旗吶喊,直撲唐軍而來。一見這陣勢,裴寂嚇壞了。哆哆嗦嗦,未能組織有效的抵抗。兩軍相接,唐軍一觸即潰。裴寂身先士卒,率領親隨,奪命奔逃,一晝夜跑了二百多裏路,竄至晉州以東。所部人馬,死亡慘重,不知所終。晉州以北城鎮皆失,惟有浩州獨存。
裴寂上表謝罪,李淵不但不加斥責,還讓他鎮撫河東。
裴寂貪生怕死,派兵強迫虞、秦百姓入城堡,並燒掉老百姓的房舍,毀其待收的莊稼,搞所謂的“堅壁清野”。夏縣人呂崇茂不堪其苦,率百姓殺掉縣令,引宋金剛軍為援,擊敗裴寂的清鄉隊。工作一時陷入僵局,裴寂身在險處,惶惶不可終日。就在這時,長安一紙旨令,將他召回長安。
回到長安,李淵僅將裴寂數落一頓,卻並不加以處罰,仍日日留在身邊,恩寵無比。
裴寂戰敗後,劉文靜對其大加嘲諷,裴寂亦恨文靜當初薦自己出征。兩人矛盾越來越激烈,經常在朝堂上相互頂撞。一天,劉文靜與弟弟通直散騎常侍劉文起一起喝酒,劉文起訴說裴寂以公報私,欺壓自己。劉文靜大怒,拔刀擊柱說:“我必斬裴寂首!”
劉文靜的房屋鬧鬼,乃召巫師在星夜裏披頭散髮、口銜鋼刀,作法驅邪。劉文靜有一個小妾,一向得不到寵愛,暗地裏讓其兄弟將此事上奏給李淵。
奏書裏說劉文靜深夜作法,有反叛之心,李淵弄不清怎麽回事,乃交裴寂、蕭瑀前去審問。
裴寂大喜,當即把劉文靜捉來,拷打一頓,又搜羅一些材料,定劉文靜有反叛之心,依律當死。
朝堂上,李淵提著材料,問劉文靜如何口出怨言,欲殺大臣,劉文靜爭辯說:
“晉陽起兵之初,我為司馬,地位與長史略同。裴寂無能之輩,如今卻位為僕射,據有甲第。我東征西戰,官賞卻不異於眾人。老母留京師,風雨無所庇護,實有不滿之心,因醉發怨言而不能自保。”
李淵耳朵裏早灌滿了裴寂說劉文靜的壞話,於是對群臣說:“觀劉文靜此言,反狀已露!”
李世民叩頭為劉文靜辯護說:“昔在晉陽,是文靜先定非常之策,才告裴寂知道。及攻克京城,二人地位待遇卻懸殊很大,所以文靜有一些怨言,但絕對不敢謀反。”
李綱、蕭瑀也極力為文靜辯護,言起兵元勛,絕無反叛之心。李淵被說不過,隻得命人將劉文靜釋放了。
退朝後,裴寂意欲置劉文靜死地,乃來到後宮,反覆勸說李淵:“劉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日久必不願居人之下,且其性反覆粗險。今天下未定,留之必貽後患!”架不住裴寂三說兩說,李淵被說動了心,覺得劉文靜還真是個危險分子。卻又顧慮地說:
“朕已特免文靜有二死之權,且文靜為秦王府人,殺之將招致不滿。”
裴寂一聽就叫起來,又侃侃而談:
“欲爭天下,怎可有婦人之心,對反叛之人應毫不留情加以消滅,還管什麽一死、二死。正因為劉文靜為秦王府人,殺之才可鎮懾群臣,讓百官老老實實,主上才能無後顧之憂,輕取天下!”李淵一向親近裴寂,低頭沉思良久,想想裴寂之言也有道理,裴寂又慫恿了幾句,李淵才當即下令禁衛軍前去拿下劉文靜,就地斬首。
劉文靜臨刑前長嘆道:“悔不聽秦王爺韜晦之言,才有今日,所謂‘飛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
李世民正在王府中歇息,突然劉文靜親隨劉德叩門緊急求見。客廳裏,沒等劉德說完,李世民飛奔出門就要去救人。劉德攔住李世民哭訴道:
“已經晚了,我來之時,劉大人已被斬首。”
四月,進逼太原城。太原東騎將軍張達認為兵少,認為固守待援,但齊王李元吉強令其領兵出戰。結果到了城外,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張達憤而投奔劉武周。二日,張達引軍攻陷榆次。五月,劉武周配合劉季真攻陷石州。六月十日,劉武周攻陷介州。李淵見太原形勢緊急,乃命太常少卿李仲文、左武衛大將軍薑寶誼率軍增援。軍至雀鼠穀,遭遇劉武周部將黃子英伏擊,全軍覆沒,薑寶誼、李仲文被俘後,僥倖逃回。
時王世充在洛陽稱帝,國號為鄭,並派兵向長安方向運動,李淵麵臨東西雙重的壓力,乃召開禦前會議,商討對策。左僕射裴寂為百官之首,率先發言說:“秦王多次領兵討敵,富有實戰經驗,此番保衛太原,破劉武周,非秦王不可。”
戶部尚書劉文靜素來討厭裴寂,每當朝廷議事,裴寂說是,劉文靜必說非。今番見討論由誰領兵援太原,劉文靜有心讓裴寂出醜,乃上前奏道:
“王世充稱帝,時欲攻我大唐,非秦王領兵與其對陣不可。劉武周依仗突厥,其本身沒有多大實力,派左僕射裴大人領兵前去,即可一戰定幹坤。”
◎惡言相譏、擾亂軍心
裴寂素無武略,見劉文靜當眾點自己的將,有些慌張,但身為左僕射,又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去,又不敢說自己去,正焦急間,劉文靜又進一步指出:
“裴大人乃晉陽元老功臣,又曾為晉陽宮監多年,了解晉陽的人情地貌,更兼裴大人多謀善斷,此番兵至太原,定可大獲全勝。”李淵一向溺愛裴寂,裴寂在他眼裏就像一朵花。他也覺得裴寂智謀不小,從晉陽起兵起,大大小小也經過多次戰鬥,此番出征宋金剛,當會沒有問題。於是在禦座上欠了欠身子說:“如今國家正在用人之際,就請裴愛卿辛苦一趟吧。”
事已如此,裴寂隻好應承下來,心裏卻暗罵劉文靜不得好死。李世民深知裴寂不是領兵打仗的料,此番去太原增援,必敗無疑。但不知出於什麽心理,李世民未加阻攔,聽任李淵當殿頒下了任命狀。
裴寂首次率兵單獨出征,李淵率百官至城外十裏長亭相送,麵和心不和的劉文靜執著裴寂的手說:
“為將之道,在於跑,若打不過敵人,莫忘‘逃跑’二字。”裴寂當即氣得說不出話來。大軍行不到廿裏,裴寂即於馬上修書一封,言劉文靜“……兵馬未發之時,惡言相譏、擾亂軍心”。派部下持書密奏李淵。
八月,裴寂率五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介休。宋金剛見來軍勢大,乃據城堅守。裴寂也不打算攻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屯軍在介休東南的度索原,人馬飲用山上流下來的澗水,倒也不缺吃不缺喝。
宋金剛見唐軍遠遠地躲在二十裏開外,既不攻城,也不列陣,決定先發製人,主動出擊。九月,宋金剛親率一支部隊,悄悄運動到度索原後山上,堵塞上流,切斷澗水。
澗水漸漸地斷流了,裴寂卻並不派探兵去察看上遊,自我判斷已到了枯水季節,需移兵營另就水源。十二日,裴寂拔營而起,欲退往南邊的小明河。移營時,卻並不按兵家常規,派出探兵,作出戰鬥準備。當兵士們抬著帳篷、背著鋪蓋等物資預備轉移時,突然從背後的小山上衝下大隊人馬,搖旗吶喊,直撲唐軍而來。一見這陣勢,裴寂嚇壞了。哆哆嗦嗦,未能組織有效的抵抗。兩軍相接,唐軍一觸即潰。裴寂身先士卒,率領親隨,奪命奔逃,一晝夜跑了二百多裏路,竄至晉州以東。所部人馬,死亡慘重,不知所終。晉州以北城鎮皆失,惟有浩州獨存。
裴寂上表謝罪,李淵不但不加斥責,還讓他鎮撫河東。
裴寂貪生怕死,派兵強迫虞、秦百姓入城堡,並燒掉老百姓的房舍,毀其待收的莊稼,搞所謂的“堅壁清野”。夏縣人呂崇茂不堪其苦,率百姓殺掉縣令,引宋金剛軍為援,擊敗裴寂的清鄉隊。工作一時陷入僵局,裴寂身在險處,惶惶不可終日。就在這時,長安一紙旨令,將他召回長安。
回到長安,李淵僅將裴寂數落一頓,卻並不加以處罰,仍日日留在身邊,恩寵無比。
裴寂戰敗後,劉文靜對其大加嘲諷,裴寂亦恨文靜當初薦自己出征。兩人矛盾越來越激烈,經常在朝堂上相互頂撞。一天,劉文靜與弟弟通直散騎常侍劉文起一起喝酒,劉文起訴說裴寂以公報私,欺壓自己。劉文靜大怒,拔刀擊柱說:“我必斬裴寂首!”
劉文靜的房屋鬧鬼,乃召巫師在星夜裏披頭散髮、口銜鋼刀,作法驅邪。劉文靜有一個小妾,一向得不到寵愛,暗地裏讓其兄弟將此事上奏給李淵。
奏書裏說劉文靜深夜作法,有反叛之心,李淵弄不清怎麽回事,乃交裴寂、蕭瑀前去審問。
裴寂大喜,當即把劉文靜捉來,拷打一頓,又搜羅一些材料,定劉文靜有反叛之心,依律當死。
朝堂上,李淵提著材料,問劉文靜如何口出怨言,欲殺大臣,劉文靜爭辯說:
“晉陽起兵之初,我為司馬,地位與長史略同。裴寂無能之輩,如今卻位為僕射,據有甲第。我東征西戰,官賞卻不異於眾人。老母留京師,風雨無所庇護,實有不滿之心,因醉發怨言而不能自保。”
李淵耳朵裏早灌滿了裴寂說劉文靜的壞話,於是對群臣說:“觀劉文靜此言,反狀已露!”
李世民叩頭為劉文靜辯護說:“昔在晉陽,是文靜先定非常之策,才告裴寂知道。及攻克京城,二人地位待遇卻懸殊很大,所以文靜有一些怨言,但絕對不敢謀反。”
李綱、蕭瑀也極力為文靜辯護,言起兵元勛,絕無反叛之心。李淵被說不過,隻得命人將劉文靜釋放了。
退朝後,裴寂意欲置劉文靜死地,乃來到後宮,反覆勸說李淵:“劉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日久必不願居人之下,且其性反覆粗險。今天下未定,留之必貽後患!”架不住裴寂三說兩說,李淵被說動了心,覺得劉文靜還真是個危險分子。卻又顧慮地說:
“朕已特免文靜有二死之權,且文靜為秦王府人,殺之將招致不滿。”
裴寂一聽就叫起來,又侃侃而談:
“欲爭天下,怎可有婦人之心,對反叛之人應毫不留情加以消滅,還管什麽一死、二死。正因為劉文靜為秦王府人,殺之才可鎮懾群臣,讓百官老老實實,主上才能無後顧之憂,輕取天下!”李淵一向親近裴寂,低頭沉思良久,想想裴寂之言也有道理,裴寂又慫恿了幾句,李淵才當即下令禁衛軍前去拿下劉文靜,就地斬首。
劉文靜臨刑前長嘆道:“悔不聽秦王爺韜晦之言,才有今日,所謂‘飛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
李世民正在王府中歇息,突然劉文靜親隨劉德叩門緊急求見。客廳裏,沒等劉德說完,李世民飛奔出門就要去救人。劉德攔住李世民哭訴道:
“已經晚了,我來之時,劉大人已被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