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定興沉思了一下,命令道:


    “大軍暫緩前進,召各軍統領過來議事。”


    小山坡上,前軍後軍等諸軍校圍坐在一起,就下一步行動展開熱烈的討論,有的說安營紮寨,等其他援軍來了再說,有的主張派小股部隊騷擾敵軍,戳戳馬蜂窩再說,大夥兒莫衷一是,始終想不出一個好辦法。正在這時,一陣馬掛鑾鈴響,一位銀盔銀甲的少年將領,騎著一匹銀青追風馬,直衝上山坡,把眾統領嚇了一跳,警衛們橫槍攔住了他。少年將軍跳下戰馬,大叫道:“雲將軍,小將李世民有妙計稟告。”


    雲定興知道世民是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唐國公李淵的兒子,忙叫人放他過來,問:


    “世侄有何妙計,快說!”


    李世民向各位統領施了個禮,對雲定興說:


    “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謂我倉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晝則旌旗數十裏不絕,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大至,望風遁去。不然,彼眾我寡,若悉軍來戰,必不能支。”雲定興一聽,一拍巴掌叫道:


    “真是英雄出少年,多建旗鼓為疑兵,此計甚妙,馬上照辦!”


    雲定興的雜牌軍素質不高,打仗不行,虛張聲勢卻很在行。全軍分為三十營,每營五百人,殺氣騰騰地布滿數十裏的扇形戰線上。白日則八卦旗、蜈蚣幡兒,旗幡招展,殺聲震天,夜間則流星探馬,鉦鼓相應,火光連片,遮滿了半邊天。


    且說突厥兵馬,本是善於突襲的主兒,行軍打仗,沒有多少章法,今見南麵數十裏內,旌旗不絕,鳴鉦振鼓,前後呼應,以為隋軍救兵大至,心下惶恐。又加上義成公主遣使詐告始畢可汗:“北邊有急。”當時鐵勒諸部,時常於磧北騷擾突厥城池。始畢見後方告急,隋軍赴援大軍聲勢浩大,心中暗叫不好,於是一聲令下,突厥兵全線回撤,解了雁門之圍。


    這當兒,李淵也率勤王大軍趕到了雁門,護送隋煬帝和群臣回到太原。經過這場雁門之圍,隋煬帝幾乎驚破了膽,又加上洛陽和長安附近出現了數股農民起義軍,隋煬帝再也不敢在北方呆了。他對老臣蘇威說:


    “這北方流年不利,兵災連綿,朕還是移駕江都去吧,那兒是吳儂水鄉,人物溫順,朕呆著安心。太原為北方軍事重鎮,北拒突厥,南護洛陽長安二京,你推薦一個能人,鎮守太原。”


    ◎對付突厥的萬全之策


    蘇威沉思了一下,說:


    “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李淵沉穩有謀,先前曾在龍門大敗賊人毋端兒,殺死數千人,後又領兵打敗絳州柴保昌,俘敵數萬人。由李淵任太原留守,最為合適不過。”


    蘇威話音剛落,民部侍郎樊子蓋湊近隋煬帝神秘地說:


    “民間流傳童謠說‘桃李子,鴻鵠繞陽山,宛轉花林裏。莫浪語,誰道許。’天下都傳聞姓李的以後要代隋當皇帝,陛下怎可任李淵為太原留守?”


    隋煬帝一聽,躊躇起來。蘇威說:


    “民間方士謠傳怎可輕信,先前陛下聽信方士安迦陀之言,殺死右驍衛大將軍李渾及其宗族三十二人。這事應該有個結尾了。如今盜賊蜂起,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太原非李淵不能鎮守。”隋煬帝經雁門之圍,脾氣收斂多了,他抓了抓頭皮,說道:“李淵的姨母是獨孤皇後,算起來他與朕也是姨表親,我大隋對他李家向來不薄,想來他也不會沒有良心反叛。這樣吧,朕安排親信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為副留守,牽製李淵,沒有他倆人同意,李淵也調動不了多少軍隊。”


    大業十二年(617年),農民起義進入了高潮,各地起義軍在尖銳的鬥爭中,逐漸由分散走向了聯合。其中以李密為首的瓦崗軍最為強大。這年秋天,瓦崗軍在河南滎陽與滎陽通守張須陀率領的隋軍決戰。瓦崗軍誘敵深入,大敗隋軍,主將張須陀被殺。瓦崗軍由此發展到幾十萬,占據中原,直接威脅東都洛陽。


    同年,竇建德領精兵七千人,反戈一擊,殺死隋涿郡通守郭絢,又收集潰敗的起義軍張金標、高士達的餘部,力量更加壯大,人數發展到十幾萬人,成為河北地區起義軍的主力。


    在江淮地區,杜伏威領導的幾萬江淮義軍,活躍在江河湖泊間,直接威脅著隋煬帝所在的江都。


    三大農民起義集團軍,已經把隋軍的主力分割。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已成為兩座孤島,隋煬帝又龜縮江都。隋朝江山變的搖搖欲墜。而此時的太原,兵源充足,糧堆如山,其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已成為北方名副其實的軍事重鎮。早有起兵反隋,取而代之之心的李淵,決心把太原經營為爭霸天下,逐鹿中原的根據地。二兒子李世民雖然隻有十七歲,但他精通武藝,兼通兵法,見識和膽識過人。在解雁門之圍的戰役中,他善於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提出疑兵之計,顯露出勇敢機智的軍事才能。李淵大為高興,特地把他帶到太原,留在身邊協助自己。而把大兒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留在河東城,託付河東縣曹任gui照顧。


    然而,太原也並不是那麽好經營的,雁門解圍之後,始畢可汗並不善罷幹休,經常派精銳騎兵騷擾邊關。遠在江都的隋煬帝,更是對突厥恨之入骨,詔命李淵率太原兵馬與馬邑郡守王仁恭,回擊突厥。


    當時突厥兵勢強大,有騎兵數十萬,而李淵和王仁恭兩軍兵馬加在一起也不過五千人。王仁恭不敢單獨行動,率東部兵馬二千多人,前往太原,意與李淵合兵一處。


    十月的塞北,風呼嘯著在草原上奔跑,朔縣至太原的官道上,不時揚起陣陣黃沙。在突厥騎兵時常出沒的地方,王仁恭格外小心,派偵察兵先行搜索前進。當走到一個叫千層嶺的山坡下時,黑壓壓、無數的突厥兵突然從山頂上冒出來。偵察兵還沒來得及發出警告,突厥騎兵就旋風一般,嗷嗷叫著沖了下來。王仁恭大吃一驚,跑是跑不掉了,拚力死戰吧!王仁恭命令部隊排開陣勢,弓箭手前麵壓住陣腳,騎兵在後伺機出擊。


    但突厥兵比想像的還要厲害,根本不在乎飛蝗般的箭矢,隻是一個勁地往下沖,幾下就把隋軍的陣腳沖亂了。兩軍混戰起來,如砍菜切瓜。戰馬的噅噅叫聲,人的怒吼聲,刀槍的撞擊聲,響成一片,分不清彼此。突厥兵勢大,漸漸占了上風,並且形成了對隋軍的合圍之勢。王仁恭心下害怕,想奪路逃跑,怎奈沖了幾次,都被敵軍砍了回來。正在這危急關頭,東邊山腳斜刺裏衝過來幾十名精騎。這小隊人馬並不殺入大陣,而是在幾十步開外勒住戰馬,張弓搭箭,瞄準突厥兵,嗖嗖射出。立時就有幾十個突厥兵應弦栽下馬來。其中一位白盔白甲的少年將軍,連射三十多箭,箭箭命中。突厥兵哪見過這種玩法,發幾聲長嘯,一窩蜂沿原路退去。


    臉上被砍了一刀的王仁恭,一看來人,眼淚就下來了,他跳下戰馬,單腿跪地,向為首的將軍施禮道:


    “謝留守大人的救兵之恩,若非大人來得及時,王仁恭隻怕要死在此地了。”


    說著王仁恭又轉向那射箭的小將軍:“小將軍箭法神奇,請問尊姓大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路人並收藏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