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作者:曹三公子/曹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爭先恐後潰奔。官兵從一支高度組織化的強大軍隊,轉變成為一個逃亡的集體,幾乎是在瞬間完成。而在逃亡過程之中,恐懼在彼此傳染中進一步加強,最終變成歇斯底裏的恐慌。
根據日常經驗,人群在缺乏統一指揮的前提下,總是選擇最為混亂的方式相處,這也正和宇宙的熵增原理吻合。當昆陽的官兵突然潰不成軍,各自飄零之時,同樣選擇了最為混亂不堪的方式逃亡。他們仿佛一群受驚的動物,丟下所有的一切,向洛陽的方向狂奔,互相碰撞,互相擠搡,隻要有一人在途中不幸倒下,立即會被隨後的人流踩成肉醬。
官兵如同洪水,一泄百裏,根本無可阻擋,王邑和嚴尤率軍連殺數百人,企圖阻止潰逃,但這點威懾無疑太過渺茫,洪水總歸要去它想去的地方。
官兵逃至滍水岸邊,持續的大雨,讓滍水水位暴漲,滾滾波濤,如海洋般寬廣,舟船尚且不能渡,何況是人?然而,官兵們對眼前的危險視如無睹,紛紛奔入滍水,旋即被狂濤席捲吞沒。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官兵依然前赴後繼地跳進洶湧的滍水,仿佛那裏就是天堂,那裏就是世上最安全的地方。
很明顯,當這些士兵一個人獨處之時,對於此刻的處境,他們一定能認真考慮清楚,仔細權衡利弊,從而得出合乎邏輯和最符合個人利益的結論:與其被河水淹死,不如回身和漢軍戰鬥,百萬之眾,對付對方八九千人,怎麽可能失敗?
然而,在集體之中時,這些士兵已經無法思考,無法質疑,歇斯底裏的恐慌,仿佛巨神手中的皮鞭,抽打著他們,使他們隻能麻木而順從地向前,哪怕前麵就是刀山火海,也要比回頭來得更為安全。
最大的恐懼,往往是恐懼本身。對這些官兵而言,他們甚至已經不是在恐懼死亡,讓他們恐懼的,正是恐懼本身。
譬如高樓失火,住戶一旦開始恐慌,甚至根本就不設法自救,或者等待消防隊的到來,而是拉開窗戶直接就往下跳。從理性的角度分析,跳樓生存的概率也許更低,然而,強烈的恐慌已經讓他們無法思考。
再譬如幾十人的軍隊,往往可以將數千戰俘管得服服帖帖。戰俘們並不會作這樣的理性思考:隻要他們團結起來反抗,將有著更大的倖存希望。而更極端的例子是:即使戰俘們明知自己將被屠殺,依然不會選擇反抗,而是逆來順受,如同羔羊,可憐而悲壯。
類似以上這些非理性所能解釋的事實,在歷史和現實中比比皆是。而其中的秘訣便是:讓人群沉浸在集體無意識之中,無法醒來思考。
古羅馬貴族便精通此道。古羅馬擁有大量的奴隸,總人數甚至占到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有人建議讓奴隸穿上一種特別的衣服以便識別,卻遭到元老院明智的駁回,理由很簡單,如果奴隸們一旦看出自己的人多勢眾,就將胡作非為,甚至起而造反。而滿清入關之後,不顧漢族的巨大反彈,強製推行剃頭易服令,數百萬漢人因此喪生,無意中也正起到了類似的效果:漢人依了滿族的裝扮,漢滿混同至於無法分辨,於是再難以意識到漢族和滿族之間其實存在著懸殊的力量對比。
再回到昆陽戰場,在恐懼之中崩潰的,不僅是官兵,也包括動物。天地霹靂,暴雨驚雷,在如此的天威肆虐之下,王邑隨軍帶來的虎豹、犀牛、大象、豺狼,也都開始驚恐不安,渾身顫抖,不顧一切地掙脫牢籠,發足狂奔。一時間,戰場上便出現了這樣的詭異奇觀:虎豹犀狼在人群中穿梭狂奔,卻並非為了吃人,而是為了逃命。人類看見這些兇狠的猛獸,非但不畏懼,反而和它們相伴狂奔,而猛獸一旦擋住了人群的去路,人群甚至還要對它們動手毆打。
是的,這已經不是一場敗仗,而是一場潰滅。局勢再也無法挽回,悔恨彷徨之下,王邑萬念俱灰,拔劍便要自刎,部下慌忙救起,不顧王邑的抗拒和辱罵,將王邑強行推上馬背,簇擁著向洛陽撤退。
數千精兵護衛著王邑,在混亂的官兵隊伍中艱難地前行,沒人肯給他們讓路,沒人肯犧牲自己讓領導先走,也沒人停下來譴責王邑指揮失誤,害得大家走上今天的絕路。官兵們一窩蜂地奮力往前奔跑,王邑的護衛們隻能不停砍殺,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開出一條血路。
【no.19 名將論】
王邑在馬背上昏而復醒,看著延綿一路被踩得稀爛的官兵屍體,又見部下為了保護他正對著自己人大開殺戒,而他卻無力阻止,不由得失聲慟哭。到了滍水岸邊,景象更為慘烈,寬闊的滍水,竟已被數以萬計的官兵屍體填滿,河水為之不流。而從“好”的方麵看,這也恰好成全了王邑,連舟船都省了,眾騎以死屍為橋,一路踩踏,度過滍水,繼續逃去。
對一名將領來說,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敗塗地,輸得連褲衩也沒剩下。關於失敗之後的撤退,克勞塞維茨在其名著《戰爭論》中作了一個精妙的比喻:“偉大的統帥和久經戰爭鍛鍊的軍隊的退卻,往往像一隻受了傷的獅子退去一樣。”王邑何嚐不想組織有效的撤退,一邊保持著對追擊漢軍的威懾,一邊最大限度地保存己方實力。然而,官兵的指揮係統早已失靈,所有人都處在莫名的恐慌之中,甚至不勞漢軍動手,便已經開始了殘忍的自我毀滅。而他身為統帥,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可怕的毀滅,根本無能為力。
世人功利猴急,動輒以“成者王、敗者寇”的觀點談古論今,於是,隻知有善勝之名將,卻不知也有善敗之名將。
善勝不易,善敗同樣難得。連戰連敗之下,卻依然能夠做到不傷筋動骨,將損失減到最小,稍事休整,便又可以迅速捲土重來,這無疑更加考驗軍隊內部的凝聚力,以及將領對軍隊的控製力。
傳說昔日曾國藩與太平天國作戰,一開始連遭敗績,其幕僚在起糙上呈皇帝的奏摺時,其中有一句“臣屢戰屢敗”,曾國藩頗為不滿,大筆一揮,改為“臣屢敗屢戰”。結果因為這一改,清廷不僅對曾國藩未予責備,反而慰勉有加。
後人論及此事,皆驚嘆於曾國藩高明的文字遊戲——屢戰屢敗,廢物也;屢敗屢戰,則非但不廢,反而顯得英勇無比。如此解釋,固無不可,然終因不諳兵法之故,見識未免流於淺陋。
屢敗屢戰,談何容易!每遭一敗,都是對兵力的巨大消耗,都是對士氣的沉重打擊,倘是普通將領,要想維持部隊免於嘩散都成問題,更何況迅速重整旗鼓,繼續作戰?
追根溯源,便要從曾國藩的起家說起。曾國藩組建湘軍伊始,便確立了兩大方針:
一是募兵的地域,嚴格鎖定在湖南,尤其是其老家湘鄉。二是所有大小軍官,皆由他個人任免指派。
正是這兩大方針,使得維持軍隊穩定的兩個情感紐帶得以極大地鞏固和強化:
首先是士兵對其領袖的情感。曾國藩大權獨攬,全軍隻聽命於他一人,在湘軍內部,他有著崇高的地位和無上的權威,集君主與父親的雙重身份於一身,士兵們自然能夠唯命是從,竭死盡忠。
根據日常經驗,人群在缺乏統一指揮的前提下,總是選擇最為混亂的方式相處,這也正和宇宙的熵增原理吻合。當昆陽的官兵突然潰不成軍,各自飄零之時,同樣選擇了最為混亂不堪的方式逃亡。他們仿佛一群受驚的動物,丟下所有的一切,向洛陽的方向狂奔,互相碰撞,互相擠搡,隻要有一人在途中不幸倒下,立即會被隨後的人流踩成肉醬。
官兵如同洪水,一泄百裏,根本無可阻擋,王邑和嚴尤率軍連殺數百人,企圖阻止潰逃,但這點威懾無疑太過渺茫,洪水總歸要去它想去的地方。
官兵逃至滍水岸邊,持續的大雨,讓滍水水位暴漲,滾滾波濤,如海洋般寬廣,舟船尚且不能渡,何況是人?然而,官兵們對眼前的危險視如無睹,紛紛奔入滍水,旋即被狂濤席捲吞沒。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官兵依然前赴後繼地跳進洶湧的滍水,仿佛那裏就是天堂,那裏就是世上最安全的地方。
很明顯,當這些士兵一個人獨處之時,對於此刻的處境,他們一定能認真考慮清楚,仔細權衡利弊,從而得出合乎邏輯和最符合個人利益的結論:與其被河水淹死,不如回身和漢軍戰鬥,百萬之眾,對付對方八九千人,怎麽可能失敗?
然而,在集體之中時,這些士兵已經無法思考,無法質疑,歇斯底裏的恐慌,仿佛巨神手中的皮鞭,抽打著他們,使他們隻能麻木而順從地向前,哪怕前麵就是刀山火海,也要比回頭來得更為安全。
最大的恐懼,往往是恐懼本身。對這些官兵而言,他們甚至已經不是在恐懼死亡,讓他們恐懼的,正是恐懼本身。
譬如高樓失火,住戶一旦開始恐慌,甚至根本就不設法自救,或者等待消防隊的到來,而是拉開窗戶直接就往下跳。從理性的角度分析,跳樓生存的概率也許更低,然而,強烈的恐慌已經讓他們無法思考。
再譬如幾十人的軍隊,往往可以將數千戰俘管得服服帖帖。戰俘們並不會作這樣的理性思考:隻要他們團結起來反抗,將有著更大的倖存希望。而更極端的例子是:即使戰俘們明知自己將被屠殺,依然不會選擇反抗,而是逆來順受,如同羔羊,可憐而悲壯。
類似以上這些非理性所能解釋的事實,在歷史和現實中比比皆是。而其中的秘訣便是:讓人群沉浸在集體無意識之中,無法醒來思考。
古羅馬貴族便精通此道。古羅馬擁有大量的奴隸,總人數甚至占到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有人建議讓奴隸穿上一種特別的衣服以便識別,卻遭到元老院明智的駁回,理由很簡單,如果奴隸們一旦看出自己的人多勢眾,就將胡作非為,甚至起而造反。而滿清入關之後,不顧漢族的巨大反彈,強製推行剃頭易服令,數百萬漢人因此喪生,無意中也正起到了類似的效果:漢人依了滿族的裝扮,漢滿混同至於無法分辨,於是再難以意識到漢族和滿族之間其實存在著懸殊的力量對比。
再回到昆陽戰場,在恐懼之中崩潰的,不僅是官兵,也包括動物。天地霹靂,暴雨驚雷,在如此的天威肆虐之下,王邑隨軍帶來的虎豹、犀牛、大象、豺狼,也都開始驚恐不安,渾身顫抖,不顧一切地掙脫牢籠,發足狂奔。一時間,戰場上便出現了這樣的詭異奇觀:虎豹犀狼在人群中穿梭狂奔,卻並非為了吃人,而是為了逃命。人類看見這些兇狠的猛獸,非但不畏懼,反而和它們相伴狂奔,而猛獸一旦擋住了人群的去路,人群甚至還要對它們動手毆打。
是的,這已經不是一場敗仗,而是一場潰滅。局勢再也無法挽回,悔恨彷徨之下,王邑萬念俱灰,拔劍便要自刎,部下慌忙救起,不顧王邑的抗拒和辱罵,將王邑強行推上馬背,簇擁著向洛陽撤退。
數千精兵護衛著王邑,在混亂的官兵隊伍中艱難地前行,沒人肯給他們讓路,沒人肯犧牲自己讓領導先走,也沒人停下來譴責王邑指揮失誤,害得大家走上今天的絕路。官兵們一窩蜂地奮力往前奔跑,王邑的護衛們隻能不停砍殺,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開出一條血路。
【no.19 名將論】
王邑在馬背上昏而復醒,看著延綿一路被踩得稀爛的官兵屍體,又見部下為了保護他正對著自己人大開殺戒,而他卻無力阻止,不由得失聲慟哭。到了滍水岸邊,景象更為慘烈,寬闊的滍水,竟已被數以萬計的官兵屍體填滿,河水為之不流。而從“好”的方麵看,這也恰好成全了王邑,連舟船都省了,眾騎以死屍為橋,一路踩踏,度過滍水,繼續逃去。
對一名將領來說,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敗塗地,輸得連褲衩也沒剩下。關於失敗之後的撤退,克勞塞維茨在其名著《戰爭論》中作了一個精妙的比喻:“偉大的統帥和久經戰爭鍛鍊的軍隊的退卻,往往像一隻受了傷的獅子退去一樣。”王邑何嚐不想組織有效的撤退,一邊保持著對追擊漢軍的威懾,一邊最大限度地保存己方實力。然而,官兵的指揮係統早已失靈,所有人都處在莫名的恐慌之中,甚至不勞漢軍動手,便已經開始了殘忍的自我毀滅。而他身為統帥,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可怕的毀滅,根本無能為力。
世人功利猴急,動輒以“成者王、敗者寇”的觀點談古論今,於是,隻知有善勝之名將,卻不知也有善敗之名將。
善勝不易,善敗同樣難得。連戰連敗之下,卻依然能夠做到不傷筋動骨,將損失減到最小,稍事休整,便又可以迅速捲土重來,這無疑更加考驗軍隊內部的凝聚力,以及將領對軍隊的控製力。
傳說昔日曾國藩與太平天國作戰,一開始連遭敗績,其幕僚在起糙上呈皇帝的奏摺時,其中有一句“臣屢戰屢敗”,曾國藩頗為不滿,大筆一揮,改為“臣屢敗屢戰”。結果因為這一改,清廷不僅對曾國藩未予責備,反而慰勉有加。
後人論及此事,皆驚嘆於曾國藩高明的文字遊戲——屢戰屢敗,廢物也;屢敗屢戰,則非但不廢,反而顯得英勇無比。如此解釋,固無不可,然終因不諳兵法之故,見識未免流於淺陋。
屢敗屢戰,談何容易!每遭一敗,都是對兵力的巨大消耗,都是對士氣的沉重打擊,倘是普通將領,要想維持部隊免於嘩散都成問題,更何況迅速重整旗鼓,繼續作戰?
追根溯源,便要從曾國藩的起家說起。曾國藩組建湘軍伊始,便確立了兩大方針:
一是募兵的地域,嚴格鎖定在湖南,尤其是其老家湘鄉。二是所有大小軍官,皆由他個人任免指派。
正是這兩大方針,使得維持軍隊穩定的兩個情感紐帶得以極大地鞏固和強化:
首先是士兵對其領袖的情感。曾國藩大權獨攬,全軍隻聽命於他一人,在湘軍內部,他有著崇高的地位和無上的權威,集君主與父親的雙重身份於一身,士兵們自然能夠唯命是從,竭死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