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作者:曹三公子/曹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劉秀,名義上仍是偏將軍,但卻已經成了事實上的主將,這是屬於他的戰爭,這也將是屬於他的命運!
再說劉秀駐軍昆水,早有斥候飛報王邑。王邑正與嚴尤圍棋,絞殺正酣,隨口問道:“來了多少人?”斥候答道:“千餘人。”王邑皺眉道:“才這麽點人馬。為首之將是誰?”斥候答道:“其人七尺許,鬚眉甚美,不知是誰。”嚴尤在一旁道:“此必劉秀也。”
王邑一愣,劉秀?這名字耳生得很。
嚴尤道:“劉秀,乃劉縯三弟。”王邑哦了一聲,又問道:“此劉秀在漢軍中現居何職?”嚴尤答道:“太常偏將軍。”王邑自語道:“官銜居然如此之低?”說罷,手敲棋子,陷入沉思。
昆陽久攻不下,官兵諸將無不懷愧在心,聞聽劉秀前來,而且才千餘人馬,正是立功的大好時機,於是紛紛向王邑請戰。王邑伸手指點諸將,大笑道:“輕浮,輕浮!”說完,問諸將道:“倘若給你們千餘人,命你們前來和我百萬官兵交戰,你們敢不敢?”諸將搖頭,不敢。王邑道:“你們不敢,劉秀憑什麽敢?”諸將拍馬道:劉秀想必是覺得能夠死在大司空手上,雖死猶榮。王邑麵色一沉,道:“依我看來,劉秀後麵,必有大軍。”諸將恍然大悟,還是大司空見識高遠,就是說嘛,沒有大軍在後麵撐腰,劉秀哪來這麽肥的膽,敢以一當千,向官兵叫板!
王邑道:“我攻昆陽,已逾十日,猶不能下,可謂大錯。為今之計,索性來他個將錯就錯,利用昆陽作餌,引誘漢軍來救,我則以逸待勞,圍城殲援。”
諸將聞言,無不稱妙,即使是慣和王邑唱對台戲的嚴尤,也不由得微微頷首,王邑此前的那些昏招,譬如不肯救援宛城,拒絕昆陽投降等,因了圍城殲援這一策略,此刻都顯出妙味來了:留住昆陽,把昆陽變成一個無底洞,誘使漢軍不斷派兵來救,然後憑藉官兵的絕對兵力優勢,在野戰之中,將漢軍援兵漸次吞噬幹淨。
王邑再道:“所謂戰略,也是因敵而設,因敵而異。圍城殲援,對付赤眉不會奏效,對付漢軍卻正好恰當。赤眉胸無大誌,流竄遊擊,一見官兵,輒遁逃而去。漢軍則不同,漢軍主帥劉縯,一時梟雄,觀其用兵,攻城略地,步步為營,顯然誌在天下,定會尋機和我軍正麵決戰。”
王邑再道:“然而,想誘使漢軍和我百萬大軍決戰,便必須要給漢軍以決戰的勇氣,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說完,王邑看著荊州牧扁祁等人,又道:“在此,必須感謝荊州的大小官員和將領,是你們讓漢軍連戰連勝,縱容漢軍橫行南陽潁川,從而大大毀壞了官兵名聲,助長了漢軍驕氣。”扁祁等人聽著王邑的明褒暗貶,皆麵紅耳赤,恨不能屍解而去。
王邑捋須大笑,又道:“此次來援漢軍,僅千餘人,為首者劉秀,也隻是一個太常偏將軍。此必是前來試探虛實,後麵定有大軍接應。咱們得給他們嚐點甜頭,不能把他們嚇跑了,更重要的是,要把後麵接應的大軍引誘出來,與我決戰。”說完,擲下令牌,道:“偏將徐慶聽令,命你領步騎三千,前往迎戰,隻許敗,不許勝。敗則大功一件,勝則軍法論處。”
徐慶大喜,這活兒我愛幹,美滋滋地接令而去,領步騎三千,直奔昆水。漢軍遠遠望見徐慶殺來,個個手癢難耐,隻等劉秀一聲令下,便要迎上廝殺。劉秀耀馬陣前,拔劍高舉,高聲訓道:“此乃首戰,有勝無敗。一切聽我號令,等官兵半渡昆水,方可出擊!”
徐慶領兵,奔馳如飛。劉秀大吼,穩住!徐慶等人漸近,已經趟入昆水。劉秀再次大吼,穩住!徐慶三千餘人,一半將將登岸,一半尚在水中,劉秀長劍一指,大吼:擊殺!一馬當先,直衝前去,漢軍齊聲吶喊,狂奔而隨。
徐慶領兵來戰,不求勝,隻求敗,心想這還不簡單,走走過場就行了,可他哪裏想到,人家劉秀根本就不配合,一上來就玩真的,如猛虎下山,一通衝鋒。剛剛登岸的官兵,頓時被殺得七零八落,回身便逃,又與尚在昆水中的官兵碰撞踐踏,自相殘傷。官兵大敗,徐慶潰散回營領功,然後這事就變得很怪,連徐慶自己也搞不清楚,他是故意敗了,還是真的敗了。
漢軍清點戰場,斬首數百級,繳獲戰馬二十餘匹。劉秀命每一匹戰馬馱一名官兵屍首,屍首上插旗幟一麵,上書血字“宛下大兵到”,悉數放歸官兵大營。戰馬識途,涉過昆水,徑回本營。沿途官兵望著馬上慘烈的屍首,鬥誌因之沮喪,見到旗幟上的血字,神色難掩驚懼。戰馬回歸本營,有人前來卸下屍首,將戰馬牽回馬棚。戰馬們並不知道自己的主人已經死去,它們兀自飲水食糙,積蓄氣力,等待著主人的駕馭,等待著下一場戰役。
【no.14 四渡昆水】
官兵大營之內,王邑將寫有“宛下大兵到”的旗幟遍示諸將,大笑道:“果不出我所料,宛城已破,看來漢軍主力已在來昆陽的路上。”下令各營按部戒備,不得妄動,命斥候再探漢軍動靜。
再說一直在遠處山崗上暗中保護劉秀的漢軍諸將,見劉秀首戰告捷,膽氣陡壯,趕來合會,大讚劉秀道:“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奇怪也。”劉秀憨憨一笑,並不回答。巨舟不怕大海,隻怕陰溝,何怪之有!
斥候見劉秀等人合兵一處,回報王邑:漢軍援兵已達七八千人。官兵諸將再度請戰,王邑指點諸將,大笑道:“輕浮,還是輕浮!”說完,麵色一沉,厲聲道:“劉秀隻是誘餌,劉縯才是大魚。在見到劉縯主力之前,各營皆堅守自保,不許妄動,以免打糙驚蛇。”命斥候再探,漢軍滿萬人以上,再報。
漢軍諸將聚集一處,遙望官兵大營全無動靜,簡直視他們為無物,心中大怒,紛紛慫恿劉秀再戰,道:“且復居前,請助將軍!”劉秀點頭,諾。正欲出擊,忽聽身後馬蹄聲狂亂傳來,急如奔雷,諸將盡皆失色,莫非王邑分兵,從後麵包抄而來?正待提槍迎戰,便有金龍旗先行躍入眼簾,上書一大字——鄧。
鄧晨大喜,以手加額道:“此必鄧奉。有奉兒在,吾等無憂也。”果不其然,來者數十騎,皆青春少年,俊朗矯健,其時陽光普照,而這數十少年,竟有與太陽爭光之意,讓人頭暈目眩,無力逼視。為首者一襲白袍,正是自新野趕來的鄧奉。
鄧奉翻身下馬,見過叔父鄧晨之後,行至劉秀麵前,施禮道:“受人之託,特來探視文叔近況。”
一陣溫暖如刀鋒砍過劉秀心頭。不用問,鄧奉是代表陰麗華而來,她還記得他,她還在掛念著他。而她之掛念,並非是在遙遠的地方自說自話,而是不憚於用行動表達。她知道他正身處瀕死之地,她要和他站在一起,而不是一個人關在屋裏哭泣,望著無盡的虛空訴說:“我想你,很想很想你。”你要知道,於你所看的地方,我根本就不在那裏,so,你在說給誰聽呢?劉秀克製住內心強烈的情感,向鄧奉回禮道:“有勞遠道而來,還望回告,此間一切無恙,無須為念。”
再說劉秀駐軍昆水,早有斥候飛報王邑。王邑正與嚴尤圍棋,絞殺正酣,隨口問道:“來了多少人?”斥候答道:“千餘人。”王邑皺眉道:“才這麽點人馬。為首之將是誰?”斥候答道:“其人七尺許,鬚眉甚美,不知是誰。”嚴尤在一旁道:“此必劉秀也。”
王邑一愣,劉秀?這名字耳生得很。
嚴尤道:“劉秀,乃劉縯三弟。”王邑哦了一聲,又問道:“此劉秀在漢軍中現居何職?”嚴尤答道:“太常偏將軍。”王邑自語道:“官銜居然如此之低?”說罷,手敲棋子,陷入沉思。
昆陽久攻不下,官兵諸將無不懷愧在心,聞聽劉秀前來,而且才千餘人馬,正是立功的大好時機,於是紛紛向王邑請戰。王邑伸手指點諸將,大笑道:“輕浮,輕浮!”說完,問諸將道:“倘若給你們千餘人,命你們前來和我百萬官兵交戰,你們敢不敢?”諸將搖頭,不敢。王邑道:“你們不敢,劉秀憑什麽敢?”諸將拍馬道:劉秀想必是覺得能夠死在大司空手上,雖死猶榮。王邑麵色一沉,道:“依我看來,劉秀後麵,必有大軍。”諸將恍然大悟,還是大司空見識高遠,就是說嘛,沒有大軍在後麵撐腰,劉秀哪來這麽肥的膽,敢以一當千,向官兵叫板!
王邑道:“我攻昆陽,已逾十日,猶不能下,可謂大錯。為今之計,索性來他個將錯就錯,利用昆陽作餌,引誘漢軍來救,我則以逸待勞,圍城殲援。”
諸將聞言,無不稱妙,即使是慣和王邑唱對台戲的嚴尤,也不由得微微頷首,王邑此前的那些昏招,譬如不肯救援宛城,拒絕昆陽投降等,因了圍城殲援這一策略,此刻都顯出妙味來了:留住昆陽,把昆陽變成一個無底洞,誘使漢軍不斷派兵來救,然後憑藉官兵的絕對兵力優勢,在野戰之中,將漢軍援兵漸次吞噬幹淨。
王邑再道:“所謂戰略,也是因敵而設,因敵而異。圍城殲援,對付赤眉不會奏效,對付漢軍卻正好恰當。赤眉胸無大誌,流竄遊擊,一見官兵,輒遁逃而去。漢軍則不同,漢軍主帥劉縯,一時梟雄,觀其用兵,攻城略地,步步為營,顯然誌在天下,定會尋機和我軍正麵決戰。”
王邑再道:“然而,想誘使漢軍和我百萬大軍決戰,便必須要給漢軍以決戰的勇氣,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說完,王邑看著荊州牧扁祁等人,又道:“在此,必須感謝荊州的大小官員和將領,是你們讓漢軍連戰連勝,縱容漢軍橫行南陽潁川,從而大大毀壞了官兵名聲,助長了漢軍驕氣。”扁祁等人聽著王邑的明褒暗貶,皆麵紅耳赤,恨不能屍解而去。
王邑捋須大笑,又道:“此次來援漢軍,僅千餘人,為首者劉秀,也隻是一個太常偏將軍。此必是前來試探虛實,後麵定有大軍接應。咱們得給他們嚐點甜頭,不能把他們嚇跑了,更重要的是,要把後麵接應的大軍引誘出來,與我決戰。”說完,擲下令牌,道:“偏將徐慶聽令,命你領步騎三千,前往迎戰,隻許敗,不許勝。敗則大功一件,勝則軍法論處。”
徐慶大喜,這活兒我愛幹,美滋滋地接令而去,領步騎三千,直奔昆水。漢軍遠遠望見徐慶殺來,個個手癢難耐,隻等劉秀一聲令下,便要迎上廝殺。劉秀耀馬陣前,拔劍高舉,高聲訓道:“此乃首戰,有勝無敗。一切聽我號令,等官兵半渡昆水,方可出擊!”
徐慶領兵,奔馳如飛。劉秀大吼,穩住!徐慶等人漸近,已經趟入昆水。劉秀再次大吼,穩住!徐慶三千餘人,一半將將登岸,一半尚在水中,劉秀長劍一指,大吼:擊殺!一馬當先,直衝前去,漢軍齊聲吶喊,狂奔而隨。
徐慶領兵來戰,不求勝,隻求敗,心想這還不簡單,走走過場就行了,可他哪裏想到,人家劉秀根本就不配合,一上來就玩真的,如猛虎下山,一通衝鋒。剛剛登岸的官兵,頓時被殺得七零八落,回身便逃,又與尚在昆水中的官兵碰撞踐踏,自相殘傷。官兵大敗,徐慶潰散回營領功,然後這事就變得很怪,連徐慶自己也搞不清楚,他是故意敗了,還是真的敗了。
漢軍清點戰場,斬首數百級,繳獲戰馬二十餘匹。劉秀命每一匹戰馬馱一名官兵屍首,屍首上插旗幟一麵,上書血字“宛下大兵到”,悉數放歸官兵大營。戰馬識途,涉過昆水,徑回本營。沿途官兵望著馬上慘烈的屍首,鬥誌因之沮喪,見到旗幟上的血字,神色難掩驚懼。戰馬回歸本營,有人前來卸下屍首,將戰馬牽回馬棚。戰馬們並不知道自己的主人已經死去,它們兀自飲水食糙,積蓄氣力,等待著主人的駕馭,等待著下一場戰役。
【no.14 四渡昆水】
官兵大營之內,王邑將寫有“宛下大兵到”的旗幟遍示諸將,大笑道:“果不出我所料,宛城已破,看來漢軍主力已在來昆陽的路上。”下令各營按部戒備,不得妄動,命斥候再探漢軍動靜。
再說一直在遠處山崗上暗中保護劉秀的漢軍諸將,見劉秀首戰告捷,膽氣陡壯,趕來合會,大讚劉秀道:“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奇怪也。”劉秀憨憨一笑,並不回答。巨舟不怕大海,隻怕陰溝,何怪之有!
斥候見劉秀等人合兵一處,回報王邑:漢軍援兵已達七八千人。官兵諸將再度請戰,王邑指點諸將,大笑道:“輕浮,還是輕浮!”說完,麵色一沉,厲聲道:“劉秀隻是誘餌,劉縯才是大魚。在見到劉縯主力之前,各營皆堅守自保,不許妄動,以免打糙驚蛇。”命斥候再探,漢軍滿萬人以上,再報。
漢軍諸將聚集一處,遙望官兵大營全無動靜,簡直視他們為無物,心中大怒,紛紛慫恿劉秀再戰,道:“且復居前,請助將軍!”劉秀點頭,諾。正欲出擊,忽聽身後馬蹄聲狂亂傳來,急如奔雷,諸將盡皆失色,莫非王邑分兵,從後麵包抄而來?正待提槍迎戰,便有金龍旗先行躍入眼簾,上書一大字——鄧。
鄧晨大喜,以手加額道:“此必鄧奉。有奉兒在,吾等無憂也。”果不其然,來者數十騎,皆青春少年,俊朗矯健,其時陽光普照,而這數十少年,竟有與太陽爭光之意,讓人頭暈目眩,無力逼視。為首者一襲白袍,正是自新野趕來的鄧奉。
鄧奉翻身下馬,見過叔父鄧晨之後,行至劉秀麵前,施禮道:“受人之託,特來探視文叔近況。”
一陣溫暖如刀鋒砍過劉秀心頭。不用問,鄧奉是代表陰麗華而來,她還記得他,她還在掛念著他。而她之掛念,並非是在遙遠的地方自說自話,而是不憚於用行動表達。她知道他正身處瀕死之地,她要和他站在一起,而不是一個人關在屋裏哭泣,望著無盡的虛空訴說:“我想你,很想很想你。”你要知道,於你所看的地方,我根本就不在那裏,so,你在說給誰聽呢?劉秀克製住內心強烈的情感,向鄧奉回禮道:“有勞遠道而來,還望回告,此間一切無恙,無須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