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作者:曹三公子/曹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中山先生在《民權初步》序言中曾經慨嘆,“中國四萬萬之眾,等於一盤散沙。”而老百姓這一盤散沙,如何才能聚沙成塔,乃至於化為威力更大的沙塵暴?這裏單講民智尚未開啟的古代。如我們所知,此次王莽末年流民的興起,主要是由於持久的幹旱和蝗災,而蝗蟲本為獨居動物,生來膽小,但是一旦其後腿受到觸碰,蝗蟲就會改變原來獨來獨往的習慣,變得喜歡群居,群居多了,進而泛濫成災(資料來自網絡,未必正確)。百姓身上也存在著類似蝗蟲後腿的部位,而這一部位便是胃,隻有統治者掏空了百姓的胃,突破了這一容忍底線,一盤散沙的百姓才會奮起團結,齊心協力(拿蝗蟲和老百姓相比,隻為議論,絕無惡意,相反,蝗蟲和老百姓堪稱對立的兩極,蝗蟲是不勞而獲,老百姓卻是勞而不獲)。換而言之,歷史上所謂的盛世亂世,無非也就是老百姓們能吃飽和能餓死的區別而已。
王莽天真地希望老百姓們能夠為了他們自己的權利抗爭,可是老百姓們到底都有哪些權利,王莽自己也說不清,兩千年來的儒家也沒說清。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聽上去冠冕堂皇,然而卻經不起較真,受累問孟夫子一句,民為重,到底有多重?計量單位是什麽,用什麽秤,怎麽稱,誰來稱?想來孟夫子大抵也隻能報以怒斥:小子無狀!這重嘛,乃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類似的漂亮話,史上多有,儒家經典上說,皇帝詔書上說,士大夫奏章上也說,但這些漂亮話通常說完算數,不能量化,更不能執行,唯一的作用,就是撫慰一下說話人那尚且殘存的良心。於是乎,仁義道德多爛然顯著於高文大冊之間,而小民終疾苦蹙然於窮簷敗壁之下。於是乎,民為重,沉於地,千人踩,萬人踏。君為輕,高在天,變成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對於這些漂亮話,老百姓一開始或許還相信,但慢慢就死了心,在大部分時間裏,他們將欲望壓抑到了最低,壓抑到了隻剩下生存欲。《尚書·康誥》曰:“若保赤子,唯民其康乂。”在這裏,周公將百姓們比喻為嬰兒,想想也有道理,嬰兒隻要吃飽喝足,就會乖乖睡覺,不來和大人們鬧了,更不會提多餘的要求,說什麽我要發財,我要泡妞,我要開名車,我要飲花酒。然而,老百姓們畢竟不是嬰兒,而且就算是嬰兒,嬰兒肚子餓了,也免不了要大哭大鬧,叫大人們不得安生!
【no.6 反賊賊多】
王莽自稱帝以來,有大膨脹,以自己為磅礴而揮灑的存在,每自捉其發,提置於萬丈高空,冷眼向洋,張口吃風。今年原本是他做皇帝的第十二個年頭,也是新朝的第一個本命年,誰知道卻風聲雨聲,聲聲無情,家事國事,事事揪心,王莽於是覺出了孤獨和悲壯,覺出了空曠和瘙癢,在他悲觀的眼裏,上天拋棄了他,百姓背叛了他,而這更讓他心中平添了一股殉道者的淒涼。
王莽是自信的,他知道自己的分量,他也堅信真理隻掌握在他一個人手上。五百年乃有聖人出,上一個聖人是孔子,五百餘年過去了,如今的聖人則輪到了他王莽。誰都可以失敗,但他王莽絕對不能失敗,一旦他失敗,不僅是他個人的損失,更是百姓的損失,天下的損失,後世的損失。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天國,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王莽要帶領他的民眾,穿越這小路和窄門,抵達遠古的黃金時代,抵達儒家夢想的天國,而他一旦失敗,後來者必然引他為戒,以為此道不通,再也不肯前進,從而改入歧途,走向那通往滅亡的大路寬門。
流民盜賊之泛濫,反而越發加強了王莽的信心,正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流民盜賊越多,越說明他王莽就是聖人。然而王莽又不信邪,他偏要打破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怪圈。當今之世,非但民擇君,君亦擇民,在他這場偉大的變革之中,每位帝國子民都理應為有幸置身其中而備感光榮,而你們這些流民根本不明白我的苦心,非要拖後腿,非要不上進,那你們便不配做帝國的子民,叛徒,全是叛徒!
王莽決定宣戰,治理國家,不是請客吃飯,更不能有婦人之仁,正如樹枝必須修剪,然後才能茁壯,稗子必須連根剷除,禾苗才能健康,森林必須隔三差五來場小火,然後才能避免大火,道法自然,大亂才能大治。王莽愛民如子,但他連親子都忍心殺,何況是養子?他將因真理之名,因愛之名,來一場大掃除、大肅清,殺光這些叛逆的流民,絕不能讓他們阻擋帝國前進的車輪。流民雖多,但天下還有近七千萬百姓,死上幾百萬又算得了什麽?殺完流民之後,剩下的自然便是良民,而這些才是新朝真正需要的百姓,是為合我心意的新民。
王莽於是頒布詔書,下令對流民全麵圍剿,必欲剷除而後淨,州郡官吏但凡有為流民開脫者,有抓捕反賊不力者,立即下獄治罪,決不手軟姑息。
王莽的詔書,聽上去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然而尚未嚇到流民,卻已先讓州郡的官吏們陷入恐慌。他們被逼上了絕路,對付境內的流民,除了圍剿之外,再無別的選擇,不能再安撫,不能再懷柔。靠什麽圍剿呢?嘴巴說說可不行,必須要動用軍隊。然而,州郡又不能擅自發兵,除非有朝廷特賜的虎符。
問題是,王莽隻給了州郡詔書,卻從未給州郡虎符。於是就出現了一個類似於第二十二條軍規的悖論:朝廷命令州郡必須動用軍隊,然而按照朝廷的規定,州郡又無權動用軍隊。
在這樣的悖論之下,州郡官吏隻能裝聾作啞,對流民放任自流,不戰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
王莽或許並未意識到這一悖論,但他顯然意識到單單依靠州郡的力量恐怕不夠。流民雖然遍地開花,但尤以兩個地方的形勢最為嚴峻——荊州的綠林軍和青徐二州的樊崇軍。王莽決定動用中央大軍,在這兩條戰線上同時開戰。隻要解決了這兩處武裝,其餘些許散兵遊勇,自然不在話下。
【no.7 流民生存報告】
在王莽調動中央大軍攻打之前,我們先來關注一下綠林軍和樊崇軍的生存狀況。
先說荊州的綠林軍。綠林軍的形成是這樣的:四年之前,荊州大饑荒,難民流落野澤之中,挖掘野菜鳧茈為食,野菜鳧茈有限,而新的難民又不斷加入,於是爭搶食物的衝突接連不斷,新市人王匡、王鳳每每居中調停,深得眾人之心,被推舉為首領,麾下聚集有千餘人。不久,又有亡命之徒王常、馬武、成丹、朱鮪、張卬等人各率部下前來投奔,規模擴張至近八千人,於是以綠林山為根據地,號稱綠林好漢,靠擄掠附近的小鄉小聚為生。
綠林軍在綠林山盤踞四年有餘,大體風平浪靜,官府也沒覺得他們能成什麽氣候,基本上放任自流。直到王莽下詔全麵圍剿流民,荊州牧扁祁這才打起精神,徵募兩萬奔命兵,一路浩浩蕩蕩,直殺綠林山而來。
扁祁手握兩萬精兵,雖然有些恨少,但考慮到這次圍剿的是八千烏合之眾,而且其中男女摻雜,老幼兼有,能上陣作戰者,不過兩三千人左右,自己肯帶來兩萬人馬,已經是非常賞臉。兵力對比十比一,兩三千賊兵,勉強隻夠殺來熱身,這哪裏是作戰,簡直就是一場公費旅行。扁祁得意之餘,甚至已經提前在馬車中打起了腹稿,一俟戰事結束,便要作一篇《綠林山剿匪記》,勒石銘功,流傳後世。
王莽天真地希望老百姓們能夠為了他們自己的權利抗爭,可是老百姓們到底都有哪些權利,王莽自己也說不清,兩千年來的儒家也沒說清。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聽上去冠冕堂皇,然而卻經不起較真,受累問孟夫子一句,民為重,到底有多重?計量單位是什麽,用什麽秤,怎麽稱,誰來稱?想來孟夫子大抵也隻能報以怒斥:小子無狀!這重嘛,乃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類似的漂亮話,史上多有,儒家經典上說,皇帝詔書上說,士大夫奏章上也說,但這些漂亮話通常說完算數,不能量化,更不能執行,唯一的作用,就是撫慰一下說話人那尚且殘存的良心。於是乎,仁義道德多爛然顯著於高文大冊之間,而小民終疾苦蹙然於窮簷敗壁之下。於是乎,民為重,沉於地,千人踩,萬人踏。君為輕,高在天,變成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對於這些漂亮話,老百姓一開始或許還相信,但慢慢就死了心,在大部分時間裏,他們將欲望壓抑到了最低,壓抑到了隻剩下生存欲。《尚書·康誥》曰:“若保赤子,唯民其康乂。”在這裏,周公將百姓們比喻為嬰兒,想想也有道理,嬰兒隻要吃飽喝足,就會乖乖睡覺,不來和大人們鬧了,更不會提多餘的要求,說什麽我要發財,我要泡妞,我要開名車,我要飲花酒。然而,老百姓們畢竟不是嬰兒,而且就算是嬰兒,嬰兒肚子餓了,也免不了要大哭大鬧,叫大人們不得安生!
【no.6 反賊賊多】
王莽自稱帝以來,有大膨脹,以自己為磅礴而揮灑的存在,每自捉其發,提置於萬丈高空,冷眼向洋,張口吃風。今年原本是他做皇帝的第十二個年頭,也是新朝的第一個本命年,誰知道卻風聲雨聲,聲聲無情,家事國事,事事揪心,王莽於是覺出了孤獨和悲壯,覺出了空曠和瘙癢,在他悲觀的眼裏,上天拋棄了他,百姓背叛了他,而這更讓他心中平添了一股殉道者的淒涼。
王莽是自信的,他知道自己的分量,他也堅信真理隻掌握在他一個人手上。五百年乃有聖人出,上一個聖人是孔子,五百餘年過去了,如今的聖人則輪到了他王莽。誰都可以失敗,但他王莽絕對不能失敗,一旦他失敗,不僅是他個人的損失,更是百姓的損失,天下的損失,後世的損失。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天國,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王莽要帶領他的民眾,穿越這小路和窄門,抵達遠古的黃金時代,抵達儒家夢想的天國,而他一旦失敗,後來者必然引他為戒,以為此道不通,再也不肯前進,從而改入歧途,走向那通往滅亡的大路寬門。
流民盜賊之泛濫,反而越發加強了王莽的信心,正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流民盜賊越多,越說明他王莽就是聖人。然而王莽又不信邪,他偏要打破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怪圈。當今之世,非但民擇君,君亦擇民,在他這場偉大的變革之中,每位帝國子民都理應為有幸置身其中而備感光榮,而你們這些流民根本不明白我的苦心,非要拖後腿,非要不上進,那你們便不配做帝國的子民,叛徒,全是叛徒!
王莽決定宣戰,治理國家,不是請客吃飯,更不能有婦人之仁,正如樹枝必須修剪,然後才能茁壯,稗子必須連根剷除,禾苗才能健康,森林必須隔三差五來場小火,然後才能避免大火,道法自然,大亂才能大治。王莽愛民如子,但他連親子都忍心殺,何況是養子?他將因真理之名,因愛之名,來一場大掃除、大肅清,殺光這些叛逆的流民,絕不能讓他們阻擋帝國前進的車輪。流民雖多,但天下還有近七千萬百姓,死上幾百萬又算得了什麽?殺完流民之後,剩下的自然便是良民,而這些才是新朝真正需要的百姓,是為合我心意的新民。
王莽於是頒布詔書,下令對流民全麵圍剿,必欲剷除而後淨,州郡官吏但凡有為流民開脫者,有抓捕反賊不力者,立即下獄治罪,決不手軟姑息。
王莽的詔書,聽上去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然而尚未嚇到流民,卻已先讓州郡的官吏們陷入恐慌。他們被逼上了絕路,對付境內的流民,除了圍剿之外,再無別的選擇,不能再安撫,不能再懷柔。靠什麽圍剿呢?嘴巴說說可不行,必須要動用軍隊。然而,州郡又不能擅自發兵,除非有朝廷特賜的虎符。
問題是,王莽隻給了州郡詔書,卻從未給州郡虎符。於是就出現了一個類似於第二十二條軍規的悖論:朝廷命令州郡必須動用軍隊,然而按照朝廷的規定,州郡又無權動用軍隊。
在這樣的悖論之下,州郡官吏隻能裝聾作啞,對流民放任自流,不戰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
王莽或許並未意識到這一悖論,但他顯然意識到單單依靠州郡的力量恐怕不夠。流民雖然遍地開花,但尤以兩個地方的形勢最為嚴峻——荊州的綠林軍和青徐二州的樊崇軍。王莽決定動用中央大軍,在這兩條戰線上同時開戰。隻要解決了這兩處武裝,其餘些許散兵遊勇,自然不在話下。
【no.7 流民生存報告】
在王莽調動中央大軍攻打之前,我們先來關注一下綠林軍和樊崇軍的生存狀況。
先說荊州的綠林軍。綠林軍的形成是這樣的:四年之前,荊州大饑荒,難民流落野澤之中,挖掘野菜鳧茈為食,野菜鳧茈有限,而新的難民又不斷加入,於是爭搶食物的衝突接連不斷,新市人王匡、王鳳每每居中調停,深得眾人之心,被推舉為首領,麾下聚集有千餘人。不久,又有亡命之徒王常、馬武、成丹、朱鮪、張卬等人各率部下前來投奔,規模擴張至近八千人,於是以綠林山為根據地,號稱綠林好漢,靠擄掠附近的小鄉小聚為生。
綠林軍在綠林山盤踞四年有餘,大體風平浪靜,官府也沒覺得他們能成什麽氣候,基本上放任自流。直到王莽下詔全麵圍剿流民,荊州牧扁祁這才打起精神,徵募兩萬奔命兵,一路浩浩蕩蕩,直殺綠林山而來。
扁祁手握兩萬精兵,雖然有些恨少,但考慮到這次圍剿的是八千烏合之眾,而且其中男女摻雜,老幼兼有,能上陣作戰者,不過兩三千人左右,自己肯帶來兩萬人馬,已經是非常賞臉。兵力對比十比一,兩三千賊兵,勉強隻夠殺來熱身,這哪裏是作戰,簡直就是一場公費旅行。扁祁得意之餘,甚至已經提前在馬車中打起了腹稿,一俟戰事結束,便要作一篇《綠林山剿匪記》,勒石銘功,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