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剛對這一係列的規定十分反感,搞商品經濟要人盡其才,物暢其流,怎麽能把人和物資都捆在當地不準流通?不僅搞工副業如此,就是農業也是把農民捆得死死的。
所裏讓白剛帶一些科技人員到基地縣一個公社搞綜合試點,原來和縣裏說好在點上給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但後來連什麽時候澆水,什麽時候施肥,都是縣裏統一指揮,稍有不同意見,公社、大隊幹部便要受處理,扣獎金,不準評先進,氣得農民們都說全縣的人隻有縣委書記一個人會種地。
白剛在點上的切身感受,又加上在全國各地的考察研究,逐漸地感覺到,農民長期貧困的根源,正是這種人民公社製度下的種種政策和規定,剝奪了農民和基層幹部的自主權,使農民隻能成年累月麵朝黃土背朝天,再艱苦奮鬥也擺脫不了貧困。
其實白剛這種見解也並非多麽高明,不是在老家時縣委書記講公社那一套規定禁忌時,連老農民都說這樣隻有窮死拉倒嗎?隻是人們受多年的傳統思想束縛不敢多想、想到了也不敢多說而已。
想到這裏,他也不敢想下去了。如果說打他右派是冤枉的,那麽右派改正以後隻有一年多的今天,再來一次反右,他豈不是個地地道道的右派?他自己的顧慮還好說,而且也不怕丟官兒。他重新到省裏工作時,家裏的侄子、外甥們,都想要他那套木匠工具,說你到省裏做官去了,還要這玩意兒幹啥?
盡管不少人苦苦哀求,他卻說什麽也不給。公開說是他以後還要業餘時間打家具,不能丟了木匠手藝。實際內心卻是隻要以後工作中受歧視、不順心,他就寧肯回家還幹木匠,也不肯低聲下氣地去忍受別人的白眼。
因為有了這種決心,他才敢於在研究中衝破禁區,政策不允許的事情,和高級領導不一致的意見,他也敢於寫文章,也敢於在公開會議上大聲疾呼。可是否定公社製度,這可非同小可。人民公社是毛主席親自倡導的,是公認的社會主義模式,是通往共產主義的橋樑,形象的形容為升入天堂的天梯。前不久有一位全國著名大學的農經係領導,一級老教授,到所裏基地縣考察,準備寫他參加世界農村發展學術會議的論文,白剛認為這是向大專家學習的好機會,專門去拜訪,一問他的論文題目:《人民公社是金橋》,他說是十幾個農經專家研究決定的,白剛再也不想探討什麽問題了。當時還是這種思想狀況,你要是否定人民公社製度那還了得?
你寧可回家當木匠?恐怕那時就由不得你了。二十多年一家人在深淵中苦苦掙紮,剛剛重見天日,還想回到過去那種苦日子?不想自己也得為全家想想吧?這問題他不得不認真考慮。
年底所裏舉行關於農業現代化道路問題的學術報告會,他在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國農村怎樣才能富起來的問題上,把與有名專家、高級領導人的不同意見都講了,惟獨沒敢反對公社製度問題。不過他那些主張實質上已把公社那一套否定了。
《從囚徒到省委書記》荒村38(3)
這是所裏第一次舉行這樣的學術報告會,隻要預先報名,來者不拒。可是那時許多人剛從全國各地調來,對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問題接觸很少,絕大多數人又是搞專業技術的專家,所以談的題目多離不開自己那個專業,有談科學施肥的,有談牛羊品種改良的,有談種子、植保問題的。這些問題雖從一個側麵都與農業現代化有關,可是由於這個所的性質和任務,從領導到一般人,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如何改變農村的貧困落後麵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問題。
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正麵回答者寥寥無幾,隻有白剛一個人主要談了這個問題。因為他開始工作以後就急於解決這個問題,如饑似渴地大量找國內外有關資料,日以繼夜地學習研究。一說開學術報告會,他很快就報了名並寫好了提綱。
當時在社會上這也是個熱門話題,報刊上炒得沸沸揚揚,經過激烈的爭論,總算有了一些頭緒,五花八門的意見,逐漸形成了對立的兩大派,一派主張走“機械技術現代化的道路”,簡稱美國或西德模式。又加毛主席早就說過農業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當時黨中央領導又急切地提出1980年就要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這是具有權威的命令,已經納入了國家的規劃,各有關部門都按這一規劃積極地進行工作。
一時間這一主張十分流行,似乎農業現代化就是全盤機械化。所裏的基地縣也由農機部門從美國引進了成龍配套的大型農業機械設備,開始了全麵機械化試驗。尤其是兩台大幅平行移動噴灌機,連接起來就有大幾百米,開動起來噴雲吐霧,似二龍戲珠,十分壯麗,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大景觀,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為安裝這兩台機械,在近千畝的土地上,將原來的機井和地麵動力線全部拆除,毀棄的費用不算,隻新設備投資每畝就比打機井澆灌投資高幾倍。總的收穫沒有提高,農業總成本反而大大增加了,從經濟效果看是得不償失。
另一派主張走“生物技術現代化的道路”。他們看到了全盤機械化投入很大,產出並不會高出多少,覺得這條路是行不通的。認為我國農業現代化隻能是大力發展農業科學研究,把生物技術搞上去,可以投資少,見效快,簡稱“日本模式”。
所裏讓白剛帶一些科技人員到基地縣一個公社搞綜合試點,原來和縣裏說好在點上給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但後來連什麽時候澆水,什麽時候施肥,都是縣裏統一指揮,稍有不同意見,公社、大隊幹部便要受處理,扣獎金,不準評先進,氣得農民們都說全縣的人隻有縣委書記一個人會種地。
白剛在點上的切身感受,又加上在全國各地的考察研究,逐漸地感覺到,農民長期貧困的根源,正是這種人民公社製度下的種種政策和規定,剝奪了農民和基層幹部的自主權,使農民隻能成年累月麵朝黃土背朝天,再艱苦奮鬥也擺脫不了貧困。
其實白剛這種見解也並非多麽高明,不是在老家時縣委書記講公社那一套規定禁忌時,連老農民都說這樣隻有窮死拉倒嗎?隻是人們受多年的傳統思想束縛不敢多想、想到了也不敢多說而已。
想到這裏,他也不敢想下去了。如果說打他右派是冤枉的,那麽右派改正以後隻有一年多的今天,再來一次反右,他豈不是個地地道道的右派?他自己的顧慮還好說,而且也不怕丟官兒。他重新到省裏工作時,家裏的侄子、外甥們,都想要他那套木匠工具,說你到省裏做官去了,還要這玩意兒幹啥?
盡管不少人苦苦哀求,他卻說什麽也不給。公開說是他以後還要業餘時間打家具,不能丟了木匠手藝。實際內心卻是隻要以後工作中受歧視、不順心,他就寧肯回家還幹木匠,也不肯低聲下氣地去忍受別人的白眼。
因為有了這種決心,他才敢於在研究中衝破禁區,政策不允許的事情,和高級領導不一致的意見,他也敢於寫文章,也敢於在公開會議上大聲疾呼。可是否定公社製度,這可非同小可。人民公社是毛主席親自倡導的,是公認的社會主義模式,是通往共產主義的橋樑,形象的形容為升入天堂的天梯。前不久有一位全國著名大學的農經係領導,一級老教授,到所裏基地縣考察,準備寫他參加世界農村發展學術會議的論文,白剛認為這是向大專家學習的好機會,專門去拜訪,一問他的論文題目:《人民公社是金橋》,他說是十幾個農經專家研究決定的,白剛再也不想探討什麽問題了。當時還是這種思想狀況,你要是否定人民公社製度那還了得?
你寧可回家當木匠?恐怕那時就由不得你了。二十多年一家人在深淵中苦苦掙紮,剛剛重見天日,還想回到過去那種苦日子?不想自己也得為全家想想吧?這問題他不得不認真考慮。
年底所裏舉行關於農業現代化道路問題的學術報告會,他在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國農村怎樣才能富起來的問題上,把與有名專家、高級領導人的不同意見都講了,惟獨沒敢反對公社製度問題。不過他那些主張實質上已把公社那一套否定了。
《從囚徒到省委書記》荒村38(3)
這是所裏第一次舉行這樣的學術報告會,隻要預先報名,來者不拒。可是那時許多人剛從全國各地調來,對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問題接觸很少,絕大多數人又是搞專業技術的專家,所以談的題目多離不開自己那個專業,有談科學施肥的,有談牛羊品種改良的,有談種子、植保問題的。這些問題雖從一個側麵都與農業現代化有關,可是由於這個所的性質和任務,從領導到一般人,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如何改變農村的貧困落後麵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問題。
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正麵回答者寥寥無幾,隻有白剛一個人主要談了這個問題。因為他開始工作以後就急於解決這個問題,如饑似渴地大量找國內外有關資料,日以繼夜地學習研究。一說開學術報告會,他很快就報了名並寫好了提綱。
當時在社會上這也是個熱門話題,報刊上炒得沸沸揚揚,經過激烈的爭論,總算有了一些頭緒,五花八門的意見,逐漸形成了對立的兩大派,一派主張走“機械技術現代化的道路”,簡稱美國或西德模式。又加毛主席早就說過農業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當時黨中央領導又急切地提出1980年就要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這是具有權威的命令,已經納入了國家的規劃,各有關部門都按這一規劃積極地進行工作。
一時間這一主張十分流行,似乎農業現代化就是全盤機械化。所裏的基地縣也由農機部門從美國引進了成龍配套的大型農業機械設備,開始了全麵機械化試驗。尤其是兩台大幅平行移動噴灌機,連接起來就有大幾百米,開動起來噴雲吐霧,似二龍戲珠,十分壯麗,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大景觀,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為安裝這兩台機械,在近千畝的土地上,將原來的機井和地麵動力線全部拆除,毀棄的費用不算,隻新設備投資每畝就比打機井澆灌投資高幾倍。總的收穫沒有提高,農業總成本反而大大增加了,從經濟效果看是得不償失。
另一派主張走“生物技術現代化的道路”。他們看到了全盤機械化投入很大,產出並不會高出多少,覺得這條路是行不通的。認為我國農業現代化隻能是大力發展農業科學研究,把生物技術搞上去,可以投資少,見效快,簡稱“日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