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最後隻穿著沾滿泥水的背心褲衩走了,把那件終生唯一的一件白襯衣蓋在了身上,把那雙他所鍾愛的但永遠也穿不著的鞋套在了腳上,送進了火化室。
十幾年啊!他伴隨著父母受盡了屈辱磨難,備嚐了人世間艱辛冷暖,沒有享受到人生的歡樂就去了,永遠不會知道什麽是人生的幸福了。
十幾年啊!爸爸媽媽經歷了多少艱辛和困難才把他撫養成人,他成了爸爸媽媽生命的寄託,生活中的希望,終身的依靠。誰想到,這一切隻是過眼雲煙,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頃刻間化做了一捧灰……
從火葬場回來,吳玉萍和白剛去兒子住過的宿舍裏收拾遺物。隻見窗台上依然擺著前兩天盛鹹菜的罐頭瓶子,上麵撒著一層白花花的鹽麵。兒子內心裏裝著的始終是爸爸媽媽的貧困艱苦,他沒有聽媽媽的話,為節省一分錢,仍然吃那撒了鹽麵的鹹菜,以減輕媽媽的負擔。翻開枕頭套,裏麵的飯票還有很多。上次給他的五元零花錢,仍然整整齊齊裝在一個信封裏,沒動分文。和他同住一屋的叔叔看到孩子還有這麽多飯票,也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從囚徒到省委書記》荒村33(3)
他說這孩子太懂事了,每到賣燉肉的時候,他都不買,怕別人看到不好意思,都是悄悄地把飯端回屋裏來,一個人就著鹹菜吃。看到了錢和飯票又聽到了這些情況,吳玉萍的眼淚就像開了閘門的小河,一下就刷刷地流下來了。
多麽懂事的孩子啊!多麽心疼媽媽的兒子啊!卻再也見不到了,永遠地去了。蒼天!你怎麽這樣的無情,這樣的不睜眼哪!讓這麽好的孩子突然地去了!留給爸爸媽媽的隻能是終生的歉疚和悔恨。
孩子的死,喚醒了人們的理智,激起了人們的良知。縣城裏許多機關單位都在議論和不平,就連縣委大院都有人評論農林局有的人沒有天理良心。以前人們對吳玉萍,不管是同情的、敬重的、誤解的,都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絕不過於親近。對於白剛更是像躲避瘟神一樣,離得遠遠的,實在躲不開時,也隻是態度冷冷地打個招呼。孩子死後,人們打破了層層禁忌,不管上班下班,白天晚上,總有不少人到屋裏來看望,來安慰。許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同情的眼淚。
遠離縣城幾十裏的邵祥,聽說了這件事,也特地從公社趕來,一進屋就淚如泉湧,連連說:“怨我呀!怨我呀!我臨走沒找個合適的人照顧他。怎麽會出這種事呢!多好的孩子啊!太懂事了,可惜呀!”吳玉萍一見邵祥,更是痛哭不已:“你要不走,也許出不了這個事啊!我兒命苦啊!媽媽不能照顧,怎麽連個好心的叔叔也不能照顧啊!”
除了像走馬燈似的人來人往地探視以外,姚秀環等幾個女同誌更是天天來陪著,說是來安慰,實際是一直陪著哭泣。沒人的時候,她們還敞開心扉,吐露對領導的不滿,完全不把他們倆當外人了。她們還說這事領導有責任,大的沒了,還有一個更小的,再不能在家裏扔著了。應該趁這個機會找找領導,解決一下你們的實際困難。在哪兒也是勞動,讓老白到咱們縣來不行嗎?免得讓一家子四分五散的。
突然有一天一個人也不來了。吳玉萍很奇怪,她馬上意識到一定是有領導說了什麽,一直心中不安。白剛深知吳玉萍受不得刺激,總怕她神經出什麽毛病,便安慰她說:“有人來我們感謝,沒人來也不惱,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堅強。至於閑言碎語,別人愛說什麽說什麽,我們對得起天地良心,怕他們什麽?”
“我不是怕。我是說人與人之間為什麽搞得這樣複雜?有些人竟是這樣的殘酷無情?就沒有一點感情?就沒有一點理解?”吳玉萍十分傷心。白剛說:“許多同誌不是都來看望了嗎?說明公道自在人心,許多同誌是理解的呀!”
“我是說局長們,兒子死了,那麽多局長卻沒有一個人來。今天其他同誌也一個不來了,肯定是局長們說了什麽,自己不來,還幹涉別人,真讓人難以理解呀!”吳玉萍十分悲痛。
他們兩個正說著,偷偷溜進一個人來,是姚秀環。一進來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不能常來了,今天局長開了會,批評了許多人到你們屋裏來探望,說這是階級鬥爭新動向。尤其是朱一夫那個沒人性的東西,瞪著眼睛狠辣辣地說,別說右派死了個孩子,就是連大人一起死了又算什麽?你聽聽這叫人話嗎?還有點人味嗎?”
還說不少人還到他們屋裏哭鼻子抹淚兒,這是什麽階級的感情?有人半天半天地坐在那裏陪著哭,你哭的什麽?是為他們喊冤叫屈?還是對領導不滿?有些人說不該讓孩子他媽下鄉,難道有孩子就不學大寨了嗎?學大寨是毛主席的重大戰略部署,這些人要好好考慮考慮,對毛主席是什麽態度?是什麽立場?再發現這種情況,你們要深挖思想,交待清楚。散會以後許多人都罵他。你們別太往心裏去,這種人不會有好下場。多多保重吧!說完便急急忙忙走了。
清靜了沒幾天,姚秀環和另外幾個女同誌,又經常過來看望,隻是不坐那麽長時間了。吳玉萍擔心她們受連累,對姚秀環說:“領導不叫來,你們就別老跑了,省得惹麻煩。”姚秀環說:“我不怕,早想好了,他不是說再發現就要挖思想交待清楚嗎?要批判我,我倒要問問他:吳玉萍是同誌還是階級敵人?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還是階級敵人?發生不幸被淹死了,不該惋惜悲痛嗎?說連大人一起死了又算什麽,這是什麽階級的感情?這難道是無產階級感情?無產階級對同誌就是這種態度?老白受過處理不假,不是也摘帽了嗎?不是按黨的政策宣布回到人民的隊伍了嗎?到底是人民還是敵人?……”姚秀環越說越氣憤,好像麵前就有朱一夫,正在和他進行辯論。
十幾年啊!他伴隨著父母受盡了屈辱磨難,備嚐了人世間艱辛冷暖,沒有享受到人生的歡樂就去了,永遠不會知道什麽是人生的幸福了。
十幾年啊!爸爸媽媽經歷了多少艱辛和困難才把他撫養成人,他成了爸爸媽媽生命的寄託,生活中的希望,終身的依靠。誰想到,這一切隻是過眼雲煙,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頃刻間化做了一捧灰……
從火葬場回來,吳玉萍和白剛去兒子住過的宿舍裏收拾遺物。隻見窗台上依然擺著前兩天盛鹹菜的罐頭瓶子,上麵撒著一層白花花的鹽麵。兒子內心裏裝著的始終是爸爸媽媽的貧困艱苦,他沒有聽媽媽的話,為節省一分錢,仍然吃那撒了鹽麵的鹹菜,以減輕媽媽的負擔。翻開枕頭套,裏麵的飯票還有很多。上次給他的五元零花錢,仍然整整齊齊裝在一個信封裏,沒動分文。和他同住一屋的叔叔看到孩子還有這麽多飯票,也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從囚徒到省委書記》荒村33(3)
他說這孩子太懂事了,每到賣燉肉的時候,他都不買,怕別人看到不好意思,都是悄悄地把飯端回屋裏來,一個人就著鹹菜吃。看到了錢和飯票又聽到了這些情況,吳玉萍的眼淚就像開了閘門的小河,一下就刷刷地流下來了。
多麽懂事的孩子啊!多麽心疼媽媽的兒子啊!卻再也見不到了,永遠地去了。蒼天!你怎麽這樣的無情,這樣的不睜眼哪!讓這麽好的孩子突然地去了!留給爸爸媽媽的隻能是終生的歉疚和悔恨。
孩子的死,喚醒了人們的理智,激起了人們的良知。縣城裏許多機關單位都在議論和不平,就連縣委大院都有人評論農林局有的人沒有天理良心。以前人們對吳玉萍,不管是同情的、敬重的、誤解的,都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絕不過於親近。對於白剛更是像躲避瘟神一樣,離得遠遠的,實在躲不開時,也隻是態度冷冷地打個招呼。孩子死後,人們打破了層層禁忌,不管上班下班,白天晚上,總有不少人到屋裏來看望,來安慰。許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同情的眼淚。
遠離縣城幾十裏的邵祥,聽說了這件事,也特地從公社趕來,一進屋就淚如泉湧,連連說:“怨我呀!怨我呀!我臨走沒找個合適的人照顧他。怎麽會出這種事呢!多好的孩子啊!太懂事了,可惜呀!”吳玉萍一見邵祥,更是痛哭不已:“你要不走,也許出不了這個事啊!我兒命苦啊!媽媽不能照顧,怎麽連個好心的叔叔也不能照顧啊!”
除了像走馬燈似的人來人往地探視以外,姚秀環等幾個女同誌更是天天來陪著,說是來安慰,實際是一直陪著哭泣。沒人的時候,她們還敞開心扉,吐露對領導的不滿,完全不把他們倆當外人了。她們還說這事領導有責任,大的沒了,還有一個更小的,再不能在家裏扔著了。應該趁這個機會找找領導,解決一下你們的實際困難。在哪兒也是勞動,讓老白到咱們縣來不行嗎?免得讓一家子四分五散的。
突然有一天一個人也不來了。吳玉萍很奇怪,她馬上意識到一定是有領導說了什麽,一直心中不安。白剛深知吳玉萍受不得刺激,總怕她神經出什麽毛病,便安慰她說:“有人來我們感謝,沒人來也不惱,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堅強。至於閑言碎語,別人愛說什麽說什麽,我們對得起天地良心,怕他們什麽?”
“我不是怕。我是說人與人之間為什麽搞得這樣複雜?有些人竟是這樣的殘酷無情?就沒有一點感情?就沒有一點理解?”吳玉萍十分傷心。白剛說:“許多同誌不是都來看望了嗎?說明公道自在人心,許多同誌是理解的呀!”
“我是說局長們,兒子死了,那麽多局長卻沒有一個人來。今天其他同誌也一個不來了,肯定是局長們說了什麽,自己不來,還幹涉別人,真讓人難以理解呀!”吳玉萍十分悲痛。
他們兩個正說著,偷偷溜進一個人來,是姚秀環。一進來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不能常來了,今天局長開了會,批評了許多人到你們屋裏來探望,說這是階級鬥爭新動向。尤其是朱一夫那個沒人性的東西,瞪著眼睛狠辣辣地說,別說右派死了個孩子,就是連大人一起死了又算什麽?你聽聽這叫人話嗎?還有點人味嗎?”
還說不少人還到他們屋裏哭鼻子抹淚兒,這是什麽階級的感情?有人半天半天地坐在那裏陪著哭,你哭的什麽?是為他們喊冤叫屈?還是對領導不滿?有些人說不該讓孩子他媽下鄉,難道有孩子就不學大寨了嗎?學大寨是毛主席的重大戰略部署,這些人要好好考慮考慮,對毛主席是什麽態度?是什麽立場?再發現這種情況,你們要深挖思想,交待清楚。散會以後許多人都罵他。你們別太往心裏去,這種人不會有好下場。多多保重吧!說完便急急忙忙走了。
清靜了沒幾天,姚秀環和另外幾個女同誌,又經常過來看望,隻是不坐那麽長時間了。吳玉萍擔心她們受連累,對姚秀環說:“領導不叫來,你們就別老跑了,省得惹麻煩。”姚秀環說:“我不怕,早想好了,他不是說再發現就要挖思想交待清楚嗎?要批判我,我倒要問問他:吳玉萍是同誌還是階級敵人?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還是階級敵人?發生不幸被淹死了,不該惋惜悲痛嗎?說連大人一起死了又算什麽,這是什麽階級的感情?這難道是無產階級感情?無產階級對同誌就是這種態度?老白受過處理不假,不是也摘帽了嗎?不是按黨的政策宣布回到人民的隊伍了嗎?到底是人民還是敵人?……”姚秀環越說越氣憤,好像麵前就有朱一夫,正在和他進行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