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經過考證,於1965 年5 月撰寫了一篇文章:《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文章認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部文字,興感無端,不符合工羹之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是在《臨河序》的基礎上加以刪改、移易、擴大而成的"(半真半假)的作品;它的書體也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同,認為是隋唐人所偽托的贗品。一-他在稍後幾年寫的《新疆新出土的晉人寫本(三國誌)殘卷》一文中,回顧這次討論,概括地重述了他的看法:"《蘭亭序帖》雖偽,並不貶低它的價值,隻是它不是王右軍所書而已。不僅字跡不是王右軍所書,序文的後半段也不是王右軍所作;這樣說也並不貶低王右軍的價值。一定要堅持《蘭亭序》文的後半段絕非偽作,那倒是有損於王右軍的。"1965 年6 月,郭沫若這篇《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在《光明日報》(6 月10 日至11 日)和《文物》雜誌(第6 期)同時發表。當時南京市文史館館員高二適看了,不同意此文的觀點,寫了一篇《<蘭亭>的真偽駁議》,與郭沫若辯論。文中闡述了自己的理由,還在多處講到"竊以大宗之玄鑒,歐陽信本之精模。當時尚復有何《蘭亭》真偽之可言"。高的文稿寫成後,曾先寄給章士釗看過。經過章氏指點,加以修改後,又於7月14 日寄給章士釗,請他推薦給毛澤東"評鑑",希能"得以公表"。


    7 月16 日,章士釗寫信給毛澤東。他在信中介紹了高二適的簡況,同時推薦高文,希望能夠發表。章士劊在信中寫道:潤公主席座右。茲有讀者江南高生二適,巍然一碩書也(按碩書字出《柳集》)。專攻章草,頗有發明,自作草亦見功力,興酣時並窺得我公筆意,想公將自瀏覽而喜。此釗三十年前論文小友,入此歲來已白髮盈顛、年逾甲子矣。然猶篤誌不渝,可望大就。乃者郭沫若同誌主帖學革命,該生翼翼著文駁之。鍘兩度細核,覺論據都有來歷,非同隨言塗抹。郭公扛此大旗,想樂得天下勁敵而周旋之。(此論學也,百花齊放,知者皆應有言,郭公雅懷,定會體會國家政策。)文中亦涉及康生同誌,惺惺相惜,此於章草內為同道。該生來書,欲得我公評鑑,得公表,自承報國之具在此,其望雖奢,求卻非妄。鄙意此人民政權下文治昌明之效,劊乃敢冒嚴威,遽行推薦。我公弘獎為懷,惟(望)酌量賜於處理,感逾身受。


    耑此藉叩政綏


    章士釗 謹狀


    七月十六日


    該生致劊書附呈,不須賜還。


    毛澤東看過高二適的文章和信以及章士釗的來信,7 月18 日曾覆信給章士劊說:"各信及《指要》下部,都己收到,已經讀過一遍,還想讀一遍。上部也還想再讀一遍。另有友人也想讀。大問題是唯物史觀問題,即主要是階級鬥爭問題。但此事不能求之於世界觀已經固定之老先生們,故不必改動。嗣後歷史學者可能批評你這一點,請你要有精神準備,不怕人家批評。又高先生評郭文已讀過,他的論點是地下不可能發掘出真、行、草墓石。草書不會書碑,可以斷言。至於真、行是否曾經書碑,尚等地下發掘證實。但爭論是應該有的,我當勸說郭老、康生、伯達諸同誌贊成高二適一文公諸於世。《柳文》上部,盼即寄來。"


    同日,毛澤東還把有關信函,文稿以及回復章士釗的信,一起送給郭老。


    他在信中寫道:


    郭老:


    章行嚴先生一信,高二適先生一文均寄上,請研究酌處。我復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閱。


    筆墨官司,有比無好。未知尊意如何?


    敬頌安吉!並向立群同誌問好。


    毛譯東1965 年7 月18 日


    章信,高文留你處。我復章信,請閱後退回。


    郭沫若接得此信,非常高興。他同意毛澤東的意見,發表高二適的文章,並準備寫文章同他討論。二爭議在報紙上展開7 月23 日,《光明日報》發表了高二適的文章。8 月12 日,郭沫若寫了同高二適進行討論的文稿《<駁議>的商討》送交報社。郭沫若在文中說:他已仔細地閱讀了高二適的文章。"對於學術問題,高先生肯把不同的意見提供出來,進行討論,這是很好的事。《蘭亭序》依託說,如果經過《駁議》,證明確實是站不住腳,我願意認錯,撤銷這種說法。但在仔細閱讀了《駁議》之後,卻感覺著這種說法尚未被駁倒。因此,我要把我的意見再寫些出來,作進一步的商討。"郭沫若在反駁高二適的時候,摘引了清代名書畫家趙之謙批評唐太宗的一段話:"??要知當日太宗重二王,群臣戴太宗,摹勒之事,成於迎合。遂令數百年書家尊為鼻祖者,先失卻本來麵目,而後人千方眼孔,竟受此一片沙所眯,甚足惜也。此論實千載萬世莫敢出口者,姑妄言之。"其後郭沫若寫道:"與趙之謙妄言相比,高先生的《駁議》卻是在絕對信仰唐太宗及其群臣。??既是玄覽,又是睿賞,凡是唐太宗所過目的,便絕無真偽可言。高先生之信仰唐太宗,似乎比唐初群臣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高二適的文章在報紙上發表後,毛澤東一直關注這場討論。8 月17 日,毛澤東同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在北京人大會堂接見出席一次會議的部隊幹部時,曾向參加接見的康生問起"郭老的《蘭亭序》官司怎樣了,能不能打贏?"當天,康生寫信告訴郭沫若說:"今天在接見部隊幹部時,主席問我:郭老的《蘭亭序》官司怎樣了,能不能打贏?看來主席對此問題頗有興趣。我回答說,可以打贏。當然這些頭腦頑固的人要改變他們的宗教迷信是難的。然後我又將您的兩篇文章的大意簡要的告訴了他,又將找到的孫星衍的材料也告了他。他說如果確實,倒是有用的,最後我說等郭老文章改好,可以送給主席看看。看樣子他是願意看的。"(在此以前,康生看過郭沫若反駁高二適的《<駁議>的商討》文稿清樣,曾於8 月15 日寫信給郭沫若說:"大作《<駁議>的商討》,已讀過多遍,寫得很好,文章的風格很高,論據充足,很有說服力。這種文章初看似乎是心平氣和,而實際上是反駁對方最有力的"。)


    郭沫若看過康生8 月17 日的信,當天就把所寫《<駁議>的商討》和《<蘭亭序>與老莊思想》兩篇文章的清樣送給毛澤東。毛澤東很快看完了清樣。8 月20 日,他在退回清樣時寫信給郭沫若說:8 月17 日信及大作兩篇清樣,均已收讀。文章極好,特別是找出趙之謙罵皇帝一段有力。看來,過分崇拜帝王將相者在現代還不乏其人,有所批評,即成為"非聖無法",是要準備對付的。第一頁上有一點文字上的意見,是否如此,請酌定。


    8 月21 日,郭沫若這篇《< 駁議> 的商討》在《光明日報》上發表。這場"關於《蘭亭序帖》真偽問題"的討論,就從《光明日報》開始,逐漸在一些報刊上展開。


    著名作家老舍7 月22 日寫了一首七律詩贈郭沫若:讀郭老《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戲成一律、錄呈郭老博粲:右軍乏策守蘭亭,郭老奇師陣氣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