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有一位道土,養了許多白鵝,王羲之看見了非常喜愛,向道士購買。道士雲:"為寫《道德經》(應為《黃庭經》),當舉相贈耳。"要王羲之抄寫經文作為交換條件。王羲之愛鵝成癖,又是道教的忠實信徒,故欣然同意。他懷著虔減之心花了半天的時間,工工整整地抄完了經文,十分高興地"籠鵝而歸"。唐代大詩人李白根據這一傳說,先後寫了兩首詩。一首題為《王右軍》的詩:右軍本清真,瀟灑在風塵。


    山陰遇羽客,愛此好鵝濱。


    掃素寫《道經》,筆妙精入神。


    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後來又寫了一首《送賀賓客歸越》的詩: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若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道德經》即《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經典,《黃庭經》是道教一種經的經名,兩者是不能混同的。然而在流傳的過程中,將《黃庭經》誤寫成《道德經》了。


    《晉書·王羲之傳》也有此錯誤,1李白在兩首詩中都寫換鵝,一首是"掃1 [宋]程大昌《演繁露》:《換鵝是黃庭經》條。


    素寫《道經》,一首是"《黃庭》換白鵝"。李白於天寶元年遊會稽時所寫的《王右軍》,當時可能是根據傳說,寫成"道經"。後來也許看到了換鵝的書法作品,知道這是《黃庭經》,所以天寶三年正月送賀知章時所寫的詩中寫成了"黃庭換白鵝",以示更正。《黃庭經》是王羲之楷書的代表作,如今每當我們欣賞這幅名作時,尤感其氣韻高逸,筆致婉麗,李白"筆妙精入神"的評論並非溢美之辭。


    (二)書扇濟貧


    王羲之為官期間經常深入底層貧苦百姓中,體察民情。有一次在蕺山看到一個老婦賣六角扇2,這種扇子是用竹蔑編成的,為了製作和使用的方便呈六邊形,現在紹興一帶山村裏仍有用這種扇子扇風納涼。由於當地百姓普遍貧窮,雖然這種扇子非常便宜也無人問津,老婦憂心忡忡滿麵愁容,王羲之看到這種情景,心中很不是滋味,於是他找來筆墨在老婦出售的所有六角扇上都寫上五個大字。王羲之當時已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了,雖不能說是一字千金,但想求他的字也是不容易的,老婦人由於孤陋寡聞,有眼不識泰山,她被這位官人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得目瞪口呆。羲之便向她說明"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老婦半信半疑照此辦理,果然人們爭相購買,六角扇銷售一空。第二天老婦又掮了一批竹扇來,再求羲之書寫其扇,羲之隻好笑而不答了。民間傳說老婦還找到羲之家中要他繼續為她寫扇,羲之哭笑不得隻好東躲西藏,傳說如今紹興市的"躲婆巷"就是他躲藏的地方。


    蕺山南麓的戒珠寺,相傳寺址為王羲之別業,寺前有他的養鵝池和洗硯池。王羲之喜歡玩明珠,一天明珠不見,他懷疑是與他關係甚好的老僧所竊,老僧含冤而死。後來一隻鵝死了,宰殺後發現了那顆明珠,王羲之後悔莫及,決定舍宅為寺,以戒玩珠之癖。


    (三)入木三分


    傳說王羲之有一次走訪一門生家,不巧門生外出未能見到,此時羲之在門生的書房裏看到一張桌子,台麵光滑如鏡,潔白如紙,書案上還有一硯新墨,於是王羲之信手拿來一支毛筆,舐蘸了墨在桌麵上急書揮寫,不一會字跡滿桌,王羲之便停筆歸去。門生的父親回到家中看到檯麵上墨跡斑斑,火冒三丈,便責問木工誰敢如此放肆,木工隻好照直說來。門生的父親令木工將台麵刨去一層,結果刨掉了三分還清晰地看到字跡。從此"入木三分"用來形容書法筆力遒勁雄健,比喻見解、議論深刻。


    對於"入木三分",還有另外一種傳說:王羲之曾經寫過祭北郊祝版(古代祭祀時寫祝文的版),晉成帝時決定更改原有況文,故請工人將版麵刨去三分厚度,不料王羲之的字跡仍然可見??有人認為,"入木三分"顯示了字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字的筆畫打破了平麵局限而具有立體感。這種論點未免太"現代化"了,當時的中國人尚未有追求立體感的審美意識。"入木三分"與"力透紙背"在古代都是對字的骨力形象的一種誇張與形容。


    《晉書·王羲之傳》原來是這樣記述的:"嚐詣門生家,見棐幾滑淨,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上麵的兩種傳說很可能源於此,《晉書》作為史書,絕大多數內容是有事實根據的,由於後世人對王氏書法藝術的酷愛與推崇,故在《晉書》記述2 蕺山:位於紹興市東北隅。根據《山陰縣誌》記載:"山多產蕺,蔓生。 莖紫,葉青,其味苦,"越王勾踐常到這裏採集這種植物充飢,以不忘報仇雪恥, 故名蕺。


    的基礎上演繹出許多富有誇張色彩的情節來。


    第二章 政治思想


    王羲之自二十二歲任秘書郎至五十三歲辭官退隱,他的政治生涯達三十一年之久,其間政局多變,矛盾錯綜複雜,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王羲之為官期間對民情了如指掌,深知人民的疾苦。朝廷賦役繁重,人民不堪忍受,他同情百姓,主張改革弊政,減輕人民負擔。他曾指出:"任國鈞者"要"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懸之急。"1王羲之身體力行,忠於職守,為人民辦了許多實事。北伐是東晉朝野關心的重大舉措,王羲之"審量彼我",決定支持或是反對。他曾指出殷浩北伐必敗,其結果完全證實了他的預見。他雖然未曾親自指揮和參加任何戰爭和戰役,然而他的真知灼見足以證明他有鑒裁之能,顯示了政治上的成熟。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故筆者將北伐問題放入政治思想一章裏一併評述。王羲之作為一位有理想的政治家,一個偉大的目標始終在驅動著他,那就是,完成國家統一大業。


    一、重民愛民思想


    王羲之在會稽任內史期間,針對東晉當時存在的弊端,發表了一係列的政治見解,向朝廷和某些當權者提出了許多從宏觀到微觀、從大政方針到具體實施的正確的建議。不僅如此,他還在自己職責範圍之內,採取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不辭辛勞,不避風險,為當地人民辦了許多實事,為穩定時局作出了很大貢獻,政治業績斐然。他胸懷寬大,一身正氣,勤政廉政,表現了一種忘我的精神,他在《深情帖》中說:"古人雲:行其道忘其力身,真。卿今日之謂,政自當豁其胸懷,然得公平正直耳。"1王羲之引古人的話說明當今,行政必須豁其胸懷,然後才能公平正直,事事、時時顧及自己的得夫,這樣的人是不能行政的。王羲之在任職期間,是一位為古人所說的行道忘其為身者。王羲之正如宗自華所說他是一位"濃於熱情"的人,他以藝術家的胸懷熱愛人民,對人民一往深情。


    (一)開倉賑貸


    王羲之曾對朋友說,有的官員不肯多為人民做事,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任期一到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這叫什麽父母官?王羲之為官清正廉潔,十分體恤人民的疾苦。就在他任會稽內史期間,有一年在他管轄的地域之內發生了災荒,老百姓隻能以草根、樹皮充飢,不少人貧病交加在死亡線上掙紮。麵對這一嚴重災難,羲之心急如焚,這時有人提出:由官府拿出一點錢、糧來攸濟災民,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有人提出,從外地運糧到會稽來,但當時其他地方也沒有糧食,更何況遠水救不了近火,難以解決燃眉之急。這時王羲之巡視郡境五百裏,斷然決定打開城南幾座大糧倉賑濟災民。當時主管補給業務的劉平急忙提出:那些倉庫聽存糧食是百姓交給朝廷的賦稅,動用不得!擅分稅糧輕則罷官,重則殺頭!王羲之向劉平和其他官員解釋,糧是百姓繳的,如果百姓逃荒的逃荒,餓死的餓死!又有誰來交糧納稅呢!救命如救人,至於後果就顧不得那麽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羲之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廉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廉夫並收藏王羲之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