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袁世凱做了民國總統,成為一人獨斷的大獨裁者,他這個核心就開始膨脹了。首先加入袁黨的,便是支持辛亥首義的各省谘議局的成員,和由他們推選的各省代表,和國會議員。這些人多半是康梁保皇黨的同路人。大清帝國崩潰時,牆倒眾人推,他們原是和國民黨合流的。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若輩與有功焉。
迨南北和議粗成,袁氏代孫為臨時大總統,他的老班底,和很多原是革命黨員的政客,分別為各自的利害,組織了無數小‘黨派’,據吾友張玉法院士的統計,民初大小政黨,多至三百個以上(見張著「民國初年的政黨’)。大小政客或分或合,以便在內閣和國會中爭權。其中最有實力的袁氏之黨,如掌握當時全國鐵道,和交通銀行的梁士詒為首的老‘交通係’,和一些原是革命黨,和保皇黨合流的若幹較大的小黨派成員,甚至包括副總統黎元洪,也就逐漸倒向袁黨,成為北洋係的新政客了。
更不堪設想的,則是擁袁稱帝的‘籌安會’的成員和贊助者,竟有一大部分為老革命黨員也。其時他們也可算是北洋係的頭麵人物了。他們底第一號頭頭楊度,晚年曾由周恩來介紹,加入了共產黨,舉一反三,讀者就可以了解到當年北洋係政客之複雜了吧!
等到民初新成立的‘國民黨’成為國會中第一大黨,走向國會獨裁的趨向時,異黨政客乃毀黨造黨,重行組合,成立‘進步黨’以為因應。國民黨當時名義上的黨魁雖是孫中山,而誌在組織‘責任內閣’的實際領袖,則為宋教仁。進步黨作為他們的反對黨,在梁啓超、湯化龍等率領之下,也就亦步亦趨的走向擁袁方向,甚至成為袁氏老北洋係的新細胞。也可說是北洋係的外圍吧!‘研究係’、‘政學係’也是北洋外圍袁氏稱帝時,湯化龍、梁啓超雖也加入護國軍陣營,反對帝製,但是袁世凱一旦死亡,民元舊約法,舊國會一時俱復,湯梁等舊進步黨政客,乃另組其‘研究係’(原名‘憲法研究會’),加入擁段行列,成為段氏北洋係的新夥伴。
不特此也。在二次革命後,孫袁固然絕裂,國會裏的國民黨,卻依然合法存在,並曾參加票選袁氏為正式大總統,其後才遭走狗之烹。然隨孫而去的國民黨,卻也發生分裂。當孫氏開始組織其‘中華革命黨’(一九一四),突出其個人獨裁的企圖時,反孫的民主派黨員,乃自組其‘歐事研究會’(研究歐洲大戰)以為對抗。迨袁氏死亡,舊國會恢復,這組老國民黨員,如張耀曾、穀鍾秀、李根源、楊永泰、黃郛等人,乃在北京另組個‘政學係’來與直皖兩係新老政客相表裏,變成一支新興而有力的北洋係邊緣政客。
且看黃郛(一八八○─一九三六),二次革命時,他本是頭顱有價的孫文死黨,名列袁世凱通緝名單的首要之一。此時返京參加政學係,與北洋派合作,最後曾在北京政府中做過‘攝政內閣’的‘國務總理’,成為中國臨時的國家元首呢。(參見筆者另篇‘政學係探源’,原載於‘海外論壇’,重刊於‘傳記文學’六十三卷六期。)
【筆者附註】黃郛是國民黨先烈陳英士的盟弟,蔣介石的盟兄。‘二次革命’後,他們都是逃亡海外、袁政府懸賞有價的通緝犯。迨袁氏死後,通輯解除,他們這些職業革命家,又紛紛返國圖謀在新政壇另覓出路。據黃郛夫人沈亦雲女士告我,說:那時黨人回國,另謀出路,‘有辦法的’,都紛紛前往首都北京,見機行事。‘沒辦法的’,則隻有南下廣州去依附孫中山,暫時棲身。顯然的,黃郛是屬於‘有辦法的’一群。去了首都北京,黃郛後來在北京政府中的崛起,原是從參加‘政學係’,作了皖係大總統徐世昌手下的紅人。漸次攀緣入閣。但是他底國民黨的老背景,使他又變成有‘倒戈將軍’之稱的直係軍頭馮玉祥的密友。當第二次‘直奉戰爭’時(一九二四),馮玉祥‘倒戈’回師占領北京,直係政權垮台,總統曹錕被迫去職,直係內閣總理顧維鈞化裝潛逃,國家無主,黃郛乃奉命組織‘攝政內閣’,做了一陣短命的國家元首。此即黃夫人所說的‘有辦法的’實際意義吧!舉一反三,所以筆者曾一直勸告同行治史者和讀史者,評論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不可以‘現時觀念’(present-mindedness),妄評古人。黃夫人底‘有辦法’、‘沒辦法’的觀察,說的那一時代的話。至於國共兩黨來都建立了各自的政權,把孫中山頌揚成國父。那時代的人,無從預見也。他們眼光中的廣東元帥府,隻是一個灰溜溜的政治兒戲而已,為‘有辦法的’人,所不屑一顧也。
當我在三十多年之後,把馮玉祥和黃郛合營的這次‘苦搭打’的內幕,告訴了當年的受害人顧維鈞先生時,顧大笑,並以他不常有的中英雙語,告我說:‘想不到黃太太那時也是個aplice(共犯)。’我又說:‘黃夫人說您那時是化裝成一位美婦人逃走的呢!’顧微笑說:‘她在胡說。’他二人那時都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口述史計劃,不時碰麵說笑。而我卻是他們兩方麵的共同助理,所以也時常參加他們說笑。
迨南北和議粗成,袁氏代孫為臨時大總統,他的老班底,和很多原是革命黨員的政客,分別為各自的利害,組織了無數小‘黨派’,據吾友張玉法院士的統計,民初大小政黨,多至三百個以上(見張著「民國初年的政黨’)。大小政客或分或合,以便在內閣和國會中爭權。其中最有實力的袁氏之黨,如掌握當時全國鐵道,和交通銀行的梁士詒為首的老‘交通係’,和一些原是革命黨,和保皇黨合流的若幹較大的小黨派成員,甚至包括副總統黎元洪,也就逐漸倒向袁黨,成為北洋係的新政客了。
更不堪設想的,則是擁袁稱帝的‘籌安會’的成員和贊助者,竟有一大部分為老革命黨員也。其時他們也可算是北洋係的頭麵人物了。他們底第一號頭頭楊度,晚年曾由周恩來介紹,加入了共產黨,舉一反三,讀者就可以了解到當年北洋係政客之複雜了吧!
等到民初新成立的‘國民黨’成為國會中第一大黨,走向國會獨裁的趨向時,異黨政客乃毀黨造黨,重行組合,成立‘進步黨’以為因應。國民黨當時名義上的黨魁雖是孫中山,而誌在組織‘責任內閣’的實際領袖,則為宋教仁。進步黨作為他們的反對黨,在梁啓超、湯化龍等率領之下,也就亦步亦趨的走向擁袁方向,甚至成為袁氏老北洋係的新細胞。也可說是北洋係的外圍吧!‘研究係’、‘政學係’也是北洋外圍袁氏稱帝時,湯化龍、梁啓超雖也加入護國軍陣營,反對帝製,但是袁世凱一旦死亡,民元舊約法,舊國會一時俱復,湯梁等舊進步黨政客,乃另組其‘研究係’(原名‘憲法研究會’),加入擁段行列,成為段氏北洋係的新夥伴。
不特此也。在二次革命後,孫袁固然絕裂,國會裏的國民黨,卻依然合法存在,並曾參加票選袁氏為正式大總統,其後才遭走狗之烹。然隨孫而去的國民黨,卻也發生分裂。當孫氏開始組織其‘中華革命黨’(一九一四),突出其個人獨裁的企圖時,反孫的民主派黨員,乃自組其‘歐事研究會’(研究歐洲大戰)以為對抗。迨袁氏死亡,舊國會恢復,這組老國民黨員,如張耀曾、穀鍾秀、李根源、楊永泰、黃郛等人,乃在北京另組個‘政學係’來與直皖兩係新老政客相表裏,變成一支新興而有力的北洋係邊緣政客。
且看黃郛(一八八○─一九三六),二次革命時,他本是頭顱有價的孫文死黨,名列袁世凱通緝名單的首要之一。此時返京參加政學係,與北洋派合作,最後曾在北京政府中做過‘攝政內閣’的‘國務總理’,成為中國臨時的國家元首呢。(參見筆者另篇‘政學係探源’,原載於‘海外論壇’,重刊於‘傳記文學’六十三卷六期。)
【筆者附註】黃郛是國民黨先烈陳英士的盟弟,蔣介石的盟兄。‘二次革命’後,他們都是逃亡海外、袁政府懸賞有價的通緝犯。迨袁氏死後,通輯解除,他們這些職業革命家,又紛紛返國圖謀在新政壇另覓出路。據黃郛夫人沈亦雲女士告我,說:那時黨人回國,另謀出路,‘有辦法的’,都紛紛前往首都北京,見機行事。‘沒辦法的’,則隻有南下廣州去依附孫中山,暫時棲身。顯然的,黃郛是屬於‘有辦法的’一群。去了首都北京,黃郛後來在北京政府中的崛起,原是從參加‘政學係’,作了皖係大總統徐世昌手下的紅人。漸次攀緣入閣。但是他底國民黨的老背景,使他又變成有‘倒戈將軍’之稱的直係軍頭馮玉祥的密友。當第二次‘直奉戰爭’時(一九二四),馮玉祥‘倒戈’回師占領北京,直係政權垮台,總統曹錕被迫去職,直係內閣總理顧維鈞化裝潛逃,國家無主,黃郛乃奉命組織‘攝政內閣’,做了一陣短命的國家元首。此即黃夫人所說的‘有辦法的’實際意義吧!舉一反三,所以筆者曾一直勸告同行治史者和讀史者,評論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不可以‘現時觀念’(present-mindedness),妄評古人。黃夫人底‘有辦法’、‘沒辦法’的觀察,說的那一時代的話。至於國共兩黨來都建立了各自的政權,把孫中山頌揚成國父。那時代的人,無從預見也。他們眼光中的廣東元帥府,隻是一個灰溜溜的政治兒戲而已,為‘有辦法的’人,所不屑一顧也。
當我在三十多年之後,把馮玉祥和黃郛合營的這次‘苦搭打’的內幕,告訴了當年的受害人顧維鈞先生時,顧大笑,並以他不常有的中英雙語,告我說:‘想不到黃太太那時也是個aplice(共犯)。’我又說:‘黃夫人說您那時是化裝成一位美婦人逃走的呢!’顧微笑說:‘她在胡說。’他二人那時都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口述史計劃,不時碰麵說笑。而我卻是他們兩方麵的共同助理,所以也時常參加他們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