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黃興,那更是個有將無兵的光杆司令。他初到武昌時,也是靠聲望將兵,黎元洪和其他與三武(孫武、張振武、蔣翊武)齊名的革命諸小將,對他暗中也頗多嫉忌之心。漢陽一敗,他就隻有黯然而去了。其後光復南京之戰,雖打了勝仗,但是江浙聯軍,又豈是這位‘湖南騾子’的子弟之兵呢?在那個‘上陣必需子弟兵’的時代,從天而降的‘光杆司令’(後來國民黨軍隊中的俏皮話,叫做‘傘兵司令’)是很難,甚或是無法指揮的。且看近代中國軍事轉型史,且至今日,民國時代的軍隊係統,從袁世凱的‘小站’開始,哪一路武裝不是‘子弟兵’?蔣介石的‘浙陸黃一’,不用說了;毛澤東的‘三灣子弟’,紅一方麵軍利八三四一,林彪的四野,鄧小平的二野,等等,不都是子弟兵?黨指揮槍?牛皮也。毛公、鄧公所指揮者,皆子弟兵也。當然‘子弟兵’這樁‘封建殘餘’(洋人叫 fondulistic remnant ),在歷史轉型的程序中,最後一定會被轉掉的。‘軍隊國家化’是中國軍事轉型史中的一個‘必然’,任何人也不能逆轉之。吾人希望這一軍事轉型,在李登輝、江澤民兩公領導之下,於下一世紀初旬,能大功告成,而身受其惠。兩公如想逆水行舟,那就愚不可及了。江、李兩公皆是絕頂聰明之人,斷不會走回頭路,因此吾人對此項軍事轉型,至為樂觀也。
但是話說回頭,在那個混亂的民國初年,去古未遠,帶子弟兵卻是個為將的必需。‘光杆司令’永遠隻是個榮譽頭銜罷了,而黃興那時就是個光杆司令,夫復何言。因此在內務總長這一職位上,孫、黃二人的內定人選,原為他二人最親密的革命夥伴,那位光芒四射、才氣逼人的宋教仁。也正是因為他光芒四射,而招致‘黨外’(且借用一個現時名詞)人士的嫉忌,甚至同盟會內人亦有反對聲音。中山不得已,乃改薦原江蘇都督、前清巡撫、親立憲派的老官僚程德全了。程氏雖然在前清的官僚之中,還算是一個新派人物,但是這個政府的‘內務總長’之為宋或為程,其性質就截然不同了。為宋,它就顯然是個革命政府;為程,它就顯然是個新舊雜組的‘拚盤’了。這個拚盤再加上一個立憲派的張狀元季直(實業總長,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那一年中的狀元),和湯進士壽潛(一八九二年進士),那就成為拚盤之拚盤了--張、湯二人都是前清極負時譽的‘立憲派’中堅。光復前(現時叫‘解放’前),張、湯二人分任東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江、浙兩省的‘谘議局’議長,而湯且是殺害女革命烈士秋瑾的主謀。
教育總長原內定章炳麟,亦以章氏不孚眾望而改薦蔡元培。然中山為籠絡(現時名詞叫做統戰)這位曾公開反孫的‘國學大師’老同誌,乃特設一‘樞密院顧問’之高位,以安置之。但是倔傲的‘章瘋子’,卻不屑俯就。章炳麟雖曾為同盟會員,他也是光復會的發起人。這兩個革命團體就始終未嚐統一過。這時兩派且爭權甚烈。光復會的另一巨頭陶成章竟被當時上海都督陳其美派盟弟蔣誌清於一月十四日刺殺於上海。此後兩派竟鬥爭無已時。光復會‘老同誌’且逐漸與老立憲派結盟以抵製同盟會。凡此皆可看出中山當時的妥協性。孫中山是位個性倔強、膽大潑皮的革命者,不是個輕意妥協的人物。他這次之所以如此妥協者,實在是他知已知彼也。你隻有這麽大的實力,得大位已逾分,不妥協又如何呢?
外長一職,眾意應屬伍廷芳。伍氏粵籍,然出生於新加坡,依法曾為英屬海外公民( british subject )。伍氏嫻雙語。受法學教育於倫敦,並領有英國律師執照。嗣在香港開業,為英籍華民之第一位律師。後又被選任為‘立法局議員’,亦為香港華裔之第一人。然伍氏在一全白的殖民體係中,作一低聲下氣的二等官僚,顯然心有不甘,乃轉回祖國之大清政府任職,竟累遷至頭品大員,外務部右侍郎(今之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後又外放為欽差大臣,駐美公使,可謂官高位顯,一帆風順。然伍君深入‘醬缸’(且用一個柏楊術語),目睹清廷官僚之不可救藥,武昌炮聲一響,乃立即附義,並出任軍政府對內外交涉之總代表。此一要職,當時革命陣營中,伍老之外初無第二人也。迨中山出任總統,乃改任伍氏為司法總長,而以外長一職畀之剛從耶魯卒業之毛頭小子王寵惠,而王自知兩人經歷不能相比,不敢接任也。其實中山暗中有意自主外交,而欲王氏掛其名,佐理之而已。王遂接篆為當時最年輕之總長。
總長取名,次長取實
中山這個新政府,雖難免是個革命與立憲各派的大拚盤,畢竟還是以同盟會的成員更有朝氣、更有組織,也更有群眾,因此在黃興積極籌劃之下,他們乃舍名取實,把總長以下的位置,由同盟會員一舉包辦。吾人試看上列次長級名單,便知次長級人選,除湯薌銘一人之外,全部都是年在三十上下的同盟會的青年骨幹。這一總長取名、次長取實的幹法,後來也被毛澤東學去了。一九四九年人民共和國建國時,也是如法炮製的。到時當細論之。
其實湯薌銘亦若輩中人,一九○四年留學巴黎時,曾‘入盟’於中山之革命組織,繼而後悔,與同夥偷割孫公皮包,竊回文件,頗為同學同誌所非議,因與革命黨絕緣。然湯亦才士,沖幼‘進學’為秀才,十七歲‘中舉’。嗣又入北洋海軍學堂習海軍(一說為福州船政,似不可信)。旋由鄂督端方資送法國留學。割破中山皮包之後,遂潛往英國續修海軍。回國後乃在海軍提督薩鎮冰之下任職。武昌起義時,薩鎮冰奉命率海軍艦艇,溯江援鄂,薌銘亦隨往。此時其長兄湯化龍(一八七四-一九一八,一九○三年進士,曾任湖北省谘議局議長),武昌起義後,在軍政府任民政總長,乃致書薌銘,囑其策動薩鎮冰率海軍附義。薩雖未接受,然終於棄軍而去,所餘艦艇數艘,遂指定由資望較深的海籌艦長黃鍾瑛與湯薌銘統率,加入革命陣營,沿江助戰有功,至是乃由黃興薦黃鍾瑛為海軍總長,湯為次長。黃初提名時,同盟會員對湯留有異議者,卒因中山不念舊惡,乃得列名內閣。
但是話說回頭,在那個混亂的民國初年,去古未遠,帶子弟兵卻是個為將的必需。‘光杆司令’永遠隻是個榮譽頭銜罷了,而黃興那時就是個光杆司令,夫復何言。因此在內務總長這一職位上,孫、黃二人的內定人選,原為他二人最親密的革命夥伴,那位光芒四射、才氣逼人的宋教仁。也正是因為他光芒四射,而招致‘黨外’(且借用一個現時名詞)人士的嫉忌,甚至同盟會內人亦有反對聲音。中山不得已,乃改薦原江蘇都督、前清巡撫、親立憲派的老官僚程德全了。程氏雖然在前清的官僚之中,還算是一個新派人物,但是這個政府的‘內務總長’之為宋或為程,其性質就截然不同了。為宋,它就顯然是個革命政府;為程,它就顯然是個新舊雜組的‘拚盤’了。這個拚盤再加上一個立憲派的張狀元季直(實業總長,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那一年中的狀元),和湯進士壽潛(一八九二年進士),那就成為拚盤之拚盤了--張、湯二人都是前清極負時譽的‘立憲派’中堅。光復前(現時叫‘解放’前),張、湯二人分任東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江、浙兩省的‘谘議局’議長,而湯且是殺害女革命烈士秋瑾的主謀。
教育總長原內定章炳麟,亦以章氏不孚眾望而改薦蔡元培。然中山為籠絡(現時名詞叫做統戰)這位曾公開反孫的‘國學大師’老同誌,乃特設一‘樞密院顧問’之高位,以安置之。但是倔傲的‘章瘋子’,卻不屑俯就。章炳麟雖曾為同盟會員,他也是光復會的發起人。這兩個革命團體就始終未嚐統一過。這時兩派且爭權甚烈。光復會的另一巨頭陶成章竟被當時上海都督陳其美派盟弟蔣誌清於一月十四日刺殺於上海。此後兩派竟鬥爭無已時。光復會‘老同誌’且逐漸與老立憲派結盟以抵製同盟會。凡此皆可看出中山當時的妥協性。孫中山是位個性倔強、膽大潑皮的革命者,不是個輕意妥協的人物。他這次之所以如此妥協者,實在是他知已知彼也。你隻有這麽大的實力,得大位已逾分,不妥協又如何呢?
外長一職,眾意應屬伍廷芳。伍氏粵籍,然出生於新加坡,依法曾為英屬海外公民( british subject )。伍氏嫻雙語。受法學教育於倫敦,並領有英國律師執照。嗣在香港開業,為英籍華民之第一位律師。後又被選任為‘立法局議員’,亦為香港華裔之第一人。然伍氏在一全白的殖民體係中,作一低聲下氣的二等官僚,顯然心有不甘,乃轉回祖國之大清政府任職,竟累遷至頭品大員,外務部右侍郎(今之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後又外放為欽差大臣,駐美公使,可謂官高位顯,一帆風順。然伍君深入‘醬缸’(且用一個柏楊術語),目睹清廷官僚之不可救藥,武昌炮聲一響,乃立即附義,並出任軍政府對內外交涉之總代表。此一要職,當時革命陣營中,伍老之外初無第二人也。迨中山出任總統,乃改任伍氏為司法總長,而以外長一職畀之剛從耶魯卒業之毛頭小子王寵惠,而王自知兩人經歷不能相比,不敢接任也。其實中山暗中有意自主外交,而欲王氏掛其名,佐理之而已。王遂接篆為當時最年輕之總長。
總長取名,次長取實
中山這個新政府,雖難免是個革命與立憲各派的大拚盤,畢竟還是以同盟會的成員更有朝氣、更有組織,也更有群眾,因此在黃興積極籌劃之下,他們乃舍名取實,把總長以下的位置,由同盟會員一舉包辦。吾人試看上列次長級名單,便知次長級人選,除湯薌銘一人之外,全部都是年在三十上下的同盟會的青年骨幹。這一總長取名、次長取實的幹法,後來也被毛澤東學去了。一九四九年人民共和國建國時,也是如法炮製的。到時當細論之。
其實湯薌銘亦若輩中人,一九○四年留學巴黎時,曾‘入盟’於中山之革命組織,繼而後悔,與同夥偷割孫公皮包,竊回文件,頗為同學同誌所非議,因與革命黨絕緣。然湯亦才士,沖幼‘進學’為秀才,十七歲‘中舉’。嗣又入北洋海軍學堂習海軍(一說為福州船政,似不可信)。旋由鄂督端方資送法國留學。割破中山皮包之後,遂潛往英國續修海軍。回國後乃在海軍提督薩鎮冰之下任職。武昌起義時,薩鎮冰奉命率海軍艦艇,溯江援鄂,薌銘亦隨往。此時其長兄湯化龍(一八七四-一九一八,一九○三年進士,曾任湖北省谘議局議長),武昌起義後,在軍政府任民政總長,乃致書薌銘,囑其策動薩鎮冰率海軍附義。薩雖未接受,然終於棄軍而去,所餘艦艇數艘,遂指定由資望較深的海籌艦長黃鍾瑛與湯薌銘統率,加入革命陣營,沿江助戰有功,至是乃由黃興薦黃鍾瑛為海軍總長,湯為次長。黃初提名時,同盟會員對湯留有異議者,卒因中山不念舊惡,乃得列名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