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如此眾多的美洲金字塔,人們不禁要發問:這些金字塔到底從何而來?雖然有些金字塔的來源以及其神秘之力已得到破譯,但大多數金字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然充滿著迷惑。於是,各種各樣的推測紛紛出籠。有人指出,美洲金字塔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非洲,與非洲金字塔有很深的淵源。持此說者認為,美洲金字塔和非洲金字塔屬同一文化範疇,且前者是受後者影響的產物。依據之一是,被稱為“銘記的神廟”的帕倫克金字塔就是一座埋葬帕倫克統治者的墓穴,且墓穴結構及其墓葬品反映了美洲金字塔和非洲金字塔在文化上有其共性,例如相似的宗教信仰和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等等。依據之二是,非洲、美洲兩地的金字塔都是立體四棱形,外觀上有相近之處。再者,根據推斷,數千年前埃及人可能曾經橫渡大洋到達美洲,從而將古老的非洲大陸文化傳到美洲新大陸。
實際上,上述觀點很難成立。美洲的金字塔與埃及的金字塔在很多方麵都有著極大的區別。首先,埃及的金字塔是國王法老的陵墓,而美洲金字塔是僧侶、貴族用以進行宗教祭祀和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它往往是一種祭壇或者是神廟的一個大土台。其次,埃及金字塔是尖頂;而瑪雅人的金字塔都有平頂或有平台,它們層層迭起向上逐漸縮小,有四五層至十幾層不等。塔的東西兩側或四周為陡峭的石階,拾級而上可登塔頂。在寬闊的塔頂上,有些還建有神廟,供祭祀天神之用。再次,時間上也有所不同。埃及金字塔最早建於公元前27世紀埃及第三王朝時期。美洲金字塔則是古代印第安人在祭神活動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此外,兩者外形上也有差異。一個是四稜錐形,塔身僅一麵有入口處,直通墓穴;而另一個是四稜台形,塔身分成若幹截,正麵有台階。由此可見,美洲金字塔無論在性質和造型上還是在建造時間上都與非洲金字塔有很大的出入和不同。實際上,美洲金字塔是當地土著居民在其世代生息的土地上創造的古老文明的傑出象徵,它不是外來文化的延伸,更不是外來文化的翻版,把美洲金字塔說成是埃及金字塔在美洲的翻版是毫無根據的。
美洲金字塔是美洲古老文明最具體的展現,它是隨著築壇祭神活動的盛行和發展而被逐漸創造起來的,反映了不同時代和地區的古印第安人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並代表了不同時期印第安文化的特點與風貌。它那精巧的建築藝術,五彩繽紛的建築模式,集中體現了古代印第安人的高度智慧,令現代人不得不為之嘆服。
平原上的奇蹟南美史前巨畫之謎(1)
如果乘飛機從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經過並從高空向下俯瞰,你將會驚異地發現,荒原上鑲刻著一幅幅綿亙無垠的奇異巨型圖畫。這些雕刻精美的史前巨畫從何而來?它包含著什麽寓意?
南美是一個用謎鋪就的大陸,各種各樣的神秘建築物和遠古文明的遺蹟隨處可見。南美西南部的秘魯更是一個謎團叢生的國家。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建築藝術中仍存在著許多尚
待解開的謎團,例如驚人的薩克塞瓦曼遺址、奧亞坦布城堡以及長方形的歐蘭太坦城堡……與之相比,“納斯卡荒原”上的史前巨畫更是一個難解之謎,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無數科學家們的極大關注,目前有關它的爭論仍在繼續。
“納斯卡荒原”位於秘魯西南沿海伊卡省的東南部,麵積約250平方公裏。在這片遼闊的原野上,有著多處令人難以理解的奇蹟。1938年,一位秘魯飛行員飛經安第斯山脈上空,無意間朝地麵看了一眼。令他吃驚不已的是,平時看似無奇的地表線條,竟然變成一幅幅巨大的圖案。這位飛行員後來這樣描述見到的景象:這些巨畫的每一根線條都是把荒原表麵的細礫石挖開而成,其中一些“溝槽”所組成的線條,構成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和螺旋形之類的幾何圖案。有的是帶有裝飾風格的動物圖形,有些縱橫交錯的線條很像今天飛機場的跑道和標誌性的圖案,由這一巨畫所顯示出來的跑道寬窄和長短不一,有的長達5公裏,有的1公裏左右,都很筆直,並且轉角和交叉處都稜角分明。這位飛行員將其所見公布於世後,在當時並未引起多大的反響,直到1939年紐約長島大學的保羅·科孛克博士在納斯卡荒原再次發現這一巨型圖畫後,這一奇蹟才引起世人的極大關注。
秘魯納斯卡平原上的巨畫鳥瞰圖
1939年,保羅·科孛克博士為了完成其關於古代引水係統的博士論文,決定駕駛自己的運動飛機沿古代引水係統的路線進行一次考察。當飛越幹涸的納斯卡荒原上空時,地麵一幅巨型圖畫吸引了他的視線:在廣袤的納斯卡荒原上,竟然存在一幅巨大而神奇的、好像是平行的跑道似的直線圖畫!科孛克博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駕機折返,再次對這些巨大的圖形作了仔細觀察。不錯,確實是平行的跑道!麵對這一巨大發現,科孛克博士激動不已,他後來驚嘆地說:“我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書籍”。
科孛克博士重大發現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在美國同仁中傳開了。不到一個星期,這個驚人的發現就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反響。隨後,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化學家以及人類學家魚貫進入南美大陸,紛紛奔赴“納斯卡荒原”這一不久前還是鮮為人知的渺無人煙之地。1945年以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各種學科的研究重新繁榮起來,南美這一奇怪巨畫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1952年,國際考古學界和天文學界決定聯手對納斯卡荒原巨畫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考察。
實際上,上述觀點很難成立。美洲的金字塔與埃及的金字塔在很多方麵都有著極大的區別。首先,埃及的金字塔是國王法老的陵墓,而美洲金字塔是僧侶、貴族用以進行宗教祭祀和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它往往是一種祭壇或者是神廟的一個大土台。其次,埃及金字塔是尖頂;而瑪雅人的金字塔都有平頂或有平台,它們層層迭起向上逐漸縮小,有四五層至十幾層不等。塔的東西兩側或四周為陡峭的石階,拾級而上可登塔頂。在寬闊的塔頂上,有些還建有神廟,供祭祀天神之用。再次,時間上也有所不同。埃及金字塔最早建於公元前27世紀埃及第三王朝時期。美洲金字塔則是古代印第安人在祭神活動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此外,兩者外形上也有差異。一個是四稜錐形,塔身僅一麵有入口處,直通墓穴;而另一個是四稜台形,塔身分成若幹截,正麵有台階。由此可見,美洲金字塔無論在性質和造型上還是在建造時間上都與非洲金字塔有很大的出入和不同。實際上,美洲金字塔是當地土著居民在其世代生息的土地上創造的古老文明的傑出象徵,它不是外來文化的延伸,更不是外來文化的翻版,把美洲金字塔說成是埃及金字塔在美洲的翻版是毫無根據的。
美洲金字塔是美洲古老文明最具體的展現,它是隨著築壇祭神活動的盛行和發展而被逐漸創造起來的,反映了不同時代和地區的古印第安人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並代表了不同時期印第安文化的特點與風貌。它那精巧的建築藝術,五彩繽紛的建築模式,集中體現了古代印第安人的高度智慧,令現代人不得不為之嘆服。
平原上的奇蹟南美史前巨畫之謎(1)
如果乘飛機從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經過並從高空向下俯瞰,你將會驚異地發現,荒原上鑲刻著一幅幅綿亙無垠的奇異巨型圖畫。這些雕刻精美的史前巨畫從何而來?它包含著什麽寓意?
南美是一個用謎鋪就的大陸,各種各樣的神秘建築物和遠古文明的遺蹟隨處可見。南美西南部的秘魯更是一個謎團叢生的國家。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建築藝術中仍存在著許多尚
待解開的謎團,例如驚人的薩克塞瓦曼遺址、奧亞坦布城堡以及長方形的歐蘭太坦城堡……與之相比,“納斯卡荒原”上的史前巨畫更是一個難解之謎,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無數科學家們的極大關注,目前有關它的爭論仍在繼續。
“納斯卡荒原”位於秘魯西南沿海伊卡省的東南部,麵積約250平方公裏。在這片遼闊的原野上,有著多處令人難以理解的奇蹟。1938年,一位秘魯飛行員飛經安第斯山脈上空,無意間朝地麵看了一眼。令他吃驚不已的是,平時看似無奇的地表線條,竟然變成一幅幅巨大的圖案。這位飛行員後來這樣描述見到的景象:這些巨畫的每一根線條都是把荒原表麵的細礫石挖開而成,其中一些“溝槽”所組成的線條,構成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和螺旋形之類的幾何圖案。有的是帶有裝飾風格的動物圖形,有些縱橫交錯的線條很像今天飛機場的跑道和標誌性的圖案,由這一巨畫所顯示出來的跑道寬窄和長短不一,有的長達5公裏,有的1公裏左右,都很筆直,並且轉角和交叉處都稜角分明。這位飛行員將其所見公布於世後,在當時並未引起多大的反響,直到1939年紐約長島大學的保羅·科孛克博士在納斯卡荒原再次發現這一巨型圖畫後,這一奇蹟才引起世人的極大關注。
秘魯納斯卡平原上的巨畫鳥瞰圖
1939年,保羅·科孛克博士為了完成其關於古代引水係統的博士論文,決定駕駛自己的運動飛機沿古代引水係統的路線進行一次考察。當飛越幹涸的納斯卡荒原上空時,地麵一幅巨型圖畫吸引了他的視線:在廣袤的納斯卡荒原上,竟然存在一幅巨大而神奇的、好像是平行的跑道似的直線圖畫!科孛克博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駕機折返,再次對這些巨大的圖形作了仔細觀察。不錯,確實是平行的跑道!麵對這一巨大發現,科孛克博士激動不已,他後來驚嘆地說:“我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書籍”。
科孛克博士重大發現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在美國同仁中傳開了。不到一個星期,這個驚人的發現就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反響。隨後,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化學家以及人類學家魚貫進入南美大陸,紛紛奔赴“納斯卡荒原”這一不久前還是鮮為人知的渺無人煙之地。1945年以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各種學科的研究重新繁榮起來,南美這一奇怪巨畫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1952年,國際考古學界和天文學界決定聯手對納斯卡荒原巨畫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