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假設你進入房間,從地上撿起某樣東西。無論你撿的是什麽,你會發現它屬於一個更高的類目。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一樣你很難分類的東西,你一定會大吃一驚。舉例來說,如果你發現了一個小小的、不知道是啥玩意的東西,你不確定它是動物、植物還是礦物,我想你大概不敢碰它吧!
說到動物、植物與礦物,讓我想到一個大夥聚會時常玩的遊戲:當“鬼”的人必須要離開房間,當他再回來時,必須猜出大家心裏麵在想什麽東西。在此之前,大家已經商量好要想的東西是那隻正在隔壁花園裏玩耍的貓咪“毛毛”。當“鬼”的人回到房間後就開始猜。其他人必須答“是”或“不是”。如果這個“鬼”受過良好的亞理斯多德式訓練的話,這個遊戲的情形很可能會像下麵描述的一樣:
是具體的東西嗎?(是門是礦物嗎?(不是!)是活的嗎?(是!)是植物嗎?(不是!)是動物嗎?(是!)是鳥嗎?(不是!)是哺乳類動物嗎?(是!)是一整隻動物嗎?(是!)是貓嗎?(是!)是“毛毛”嗎?(猜對了!大夥笑……)
如此看來,發明這個遊戲的人應該是亞理斯多德,而捉迷藏的遊戲則應該是柏拉圖發明的。至於堆積木的遊戲,我們早已經知道是德謨克裏特斯發明的。
亞理斯多德是一位嚴謹的邏輯學家。他致力於澄清我們的概念。因此,是他創立了邏輯學這門學科。他以實例顯示我們在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或證明時,必須遵循若幹法則。
我們隻單一個例子就夠了。如果我先肯定“所有的生物都會死”(第一前提),然後再肯定“漢密士是生物”(第二前提),則我可以從容地得出一個結論:“漢密士會死”。
這個例子顯示亞理斯多德的推理是建立在名詞之間的相互關係上。在這個例子中,這兩個名詞分別是“生物”與“會死”。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兩個結論都是百分之百正確,但我們可能會說:這些都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呀。我們已經知道漢密士“會死”。(他是一隻“狗”,而所有的狗都是“生物”,而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不像聖母峰的岩石一樣。)不用說,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是,蘇菲,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並非都是如此明顯。因此我們可能需要不時澄清我們的概念。
我舉一個例子就好了:一丁點大的小老鼠真的可能像小羊或不豬一樣吸奶嗎?對於小老鼠來說,吸奶當然是一件很吃力的工作。但我們要記得:老鼠一定不會下蛋。(我們什麽時候見過老鼠蛋?)因此,它們所生的是小老鼠,就像豬生小豬,羊生小羊一般。同時,我們將那些會生小動物的動物稱為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也就是那些吃母奶的動物。因此,答案很明顯了。我們心中原來就有答案,但必須要想清楚,答案才會出來。我們會一下子忘記了老鼠真是吃奶長大的。這也許是因為我們從未見過老鼠餵奶的緣故。理由很簡單:老鼠餵奶時很怕見人。
自然的層級
當亞理斯多德將人類的生活做一番整理時,他首先指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以被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石頭、水滴或土壤等無生物,這些無生物沒有改變的潛能。亞理斯多德認為無生物隻能透過外力改變。另外一類則是生物,而生物則有潛能改變。
亞理斯多德同時又把生物分成兩類:一類是植物,一類是動物。而這些“動物”又可以分成兩類,包括禽獸與人類。
我們不得不承認亞理斯多德的分類相當清楚而簡單。生物與無生物(例如玫瑰與石頭)確實截然不同。而植物與動物(如玫瑰與馬兒)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也會說,馬兒與人類之間確實是不相同的。但這些差異究竟何在呢?你能告訴我嗎?
很遺憾我沒有時間等你把答案寫下來,和一塊糖一起放在一個粉紅色的信封內。所以我就直接告訴你答案好了。當亞理斯多德把自然現象分成幾類時,他是以對象的特徵為標準。說得詳細一些,所謂標準就是這個東西能做什麽或做些什麽。
所有的生物(植物、動物與人類)都有能力吸收養分以生長、繁殖。所有的動物(禽獸與人類)則還有感知周遭環境以及到處移動
的能力。至於人類則更進一步有思考(或將他們感知的事物分門別類)的能力。
因此,實際上自然界各類事物中並沒有清楚分明的界線。我們看到的事物從簡舉的生物到較為複雜的植物,從簡單的動物到較為複雜的動物都有。在這些層級之上的就是人類。亞理斯多德認為人類乃是萬物中最完全的生命。人能夠像植物一般生長並吸收養分,也能夠像動物一般有感覺並能移動。除此之外,人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質,就是理性思考的能力。
因此,蘇菲,人具有一些神的理性。沒錯,我說的是“神”的理性。亞理斯多德不時提醒我們,宇宙間必然有一位上帝推動自然界
所有的運作,因此上帝必然位於大自然層級的最頂端。
亞理斯多德猜想地球上所有的活動乃是受到各星球運轉的影響。不過,這些星球必定是受到某種力量的操控才能運轉。亞理斯多德稱這個力量為“最初的推動者”或“上帝”。這位“最初的推動者”本身是不動的,但他卻是宇宙各星球乃至自然界各種活動的“目的因”。
倫理學
讓我們回到人類這個主題。根據亞理斯多德的看法,人的“形式”是由一個“植物”靈魂、一個“動物”靈魂與一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同時他問道:“我們應該如何生活?…‘人需要什麽才能過良好的生活?”我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人唯有運用他所有的能力與才幹,才能獲得幸福。”
亞理斯多德認為,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 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
接著,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他認為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他如果生在現今這個時代,也許會說:一個隻注重鍛鍊身體的人所過的生活就像那些隻動腦不動手的人一樣不平衡。無論偏向哪一個極端,生活方式都會受到扭曲。
同理也適用於人際關係。亞理斯多德提倡所謂的“黃金中庸”。
也就是說: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過魯莽,而要勇敢(不夠勇敢就是懦弱,太過勇敢就變成魯莽);既不能吝嗇也不能揮霍,而要慷慨(不夠慷慨即是吝嗇,太過慷慨則是揮霍)。在飲食方麵也是如此。
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兩人關於倫理道德的規範使人想起希臘醫學的主張:唯有平衡、節製,人才能過著快樂和諧的生活。
政治學
亞理斯多德談到他對社會的看法時,也主張人不應該走極端。
說到動物、植物與礦物,讓我想到一個大夥聚會時常玩的遊戲:當“鬼”的人必須要離開房間,當他再回來時,必須猜出大家心裏麵在想什麽東西。在此之前,大家已經商量好要想的東西是那隻正在隔壁花園裏玩耍的貓咪“毛毛”。當“鬼”的人回到房間後就開始猜。其他人必須答“是”或“不是”。如果這個“鬼”受過良好的亞理斯多德式訓練的話,這個遊戲的情形很可能會像下麵描述的一樣:
是具體的東西嗎?(是門是礦物嗎?(不是!)是活的嗎?(是!)是植物嗎?(不是!)是動物嗎?(是!)是鳥嗎?(不是!)是哺乳類動物嗎?(是!)是一整隻動物嗎?(是!)是貓嗎?(是!)是“毛毛”嗎?(猜對了!大夥笑……)
如此看來,發明這個遊戲的人應該是亞理斯多德,而捉迷藏的遊戲則應該是柏拉圖發明的。至於堆積木的遊戲,我們早已經知道是德謨克裏特斯發明的。
亞理斯多德是一位嚴謹的邏輯學家。他致力於澄清我們的概念。因此,是他創立了邏輯學這門學科。他以實例顯示我們在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或證明時,必須遵循若幹法則。
我們隻單一個例子就夠了。如果我先肯定“所有的生物都會死”(第一前提),然後再肯定“漢密士是生物”(第二前提),則我可以從容地得出一個結論:“漢密士會死”。
這個例子顯示亞理斯多德的推理是建立在名詞之間的相互關係上。在這個例子中,這兩個名詞分別是“生物”與“會死”。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兩個結論都是百分之百正確,但我們可能會說:這些都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呀。我們已經知道漢密士“會死”。(他是一隻“狗”,而所有的狗都是“生物”,而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不像聖母峰的岩石一樣。)不用說,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是,蘇菲,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並非都是如此明顯。因此我們可能需要不時澄清我們的概念。
我舉一個例子就好了:一丁點大的小老鼠真的可能像小羊或不豬一樣吸奶嗎?對於小老鼠來說,吸奶當然是一件很吃力的工作。但我們要記得:老鼠一定不會下蛋。(我們什麽時候見過老鼠蛋?)因此,它們所生的是小老鼠,就像豬生小豬,羊生小羊一般。同時,我們將那些會生小動物的動物稱為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也就是那些吃母奶的動物。因此,答案很明顯了。我們心中原來就有答案,但必須要想清楚,答案才會出來。我們會一下子忘記了老鼠真是吃奶長大的。這也許是因為我們從未見過老鼠餵奶的緣故。理由很簡單:老鼠餵奶時很怕見人。
自然的層級
當亞理斯多德將人類的生活做一番整理時,他首先指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以被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石頭、水滴或土壤等無生物,這些無生物沒有改變的潛能。亞理斯多德認為無生物隻能透過外力改變。另外一類則是生物,而生物則有潛能改變。
亞理斯多德同時又把生物分成兩類:一類是植物,一類是動物。而這些“動物”又可以分成兩類,包括禽獸與人類。
我們不得不承認亞理斯多德的分類相當清楚而簡單。生物與無生物(例如玫瑰與石頭)確實截然不同。而植物與動物(如玫瑰與馬兒)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也會說,馬兒與人類之間確實是不相同的。但這些差異究竟何在呢?你能告訴我嗎?
很遺憾我沒有時間等你把答案寫下來,和一塊糖一起放在一個粉紅色的信封內。所以我就直接告訴你答案好了。當亞理斯多德把自然現象分成幾類時,他是以對象的特徵為標準。說得詳細一些,所謂標準就是這個東西能做什麽或做些什麽。
所有的生物(植物、動物與人類)都有能力吸收養分以生長、繁殖。所有的動物(禽獸與人類)則還有感知周遭環境以及到處移動
的能力。至於人類則更進一步有思考(或將他們感知的事物分門別類)的能力。
因此,實際上自然界各類事物中並沒有清楚分明的界線。我們看到的事物從簡舉的生物到較為複雜的植物,從簡單的動物到較為複雜的動物都有。在這些層級之上的就是人類。亞理斯多德認為人類乃是萬物中最完全的生命。人能夠像植物一般生長並吸收養分,也能夠像動物一般有感覺並能移動。除此之外,人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質,就是理性思考的能力。
因此,蘇菲,人具有一些神的理性。沒錯,我說的是“神”的理性。亞理斯多德不時提醒我們,宇宙間必然有一位上帝推動自然界
所有的運作,因此上帝必然位於大自然層級的最頂端。
亞理斯多德猜想地球上所有的活動乃是受到各星球運轉的影響。不過,這些星球必定是受到某種力量的操控才能運轉。亞理斯多德稱這個力量為“最初的推動者”或“上帝”。這位“最初的推動者”本身是不動的,但他卻是宇宙各星球乃至自然界各種活動的“目的因”。
倫理學
讓我們回到人類這個主題。根據亞理斯多德的看法,人的“形式”是由一個“植物”靈魂、一個“動物”靈魂與一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同時他問道:“我們應該如何生活?…‘人需要什麽才能過良好的生活?”我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人唯有運用他所有的能力與才幹,才能獲得幸福。”
亞理斯多德認為,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 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
接著,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他認為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他如果生在現今這個時代,也許會說:一個隻注重鍛鍊身體的人所過的生活就像那些隻動腦不動手的人一樣不平衡。無論偏向哪一個極端,生活方式都會受到扭曲。
同理也適用於人際關係。亞理斯多德提倡所謂的“黃金中庸”。
也就是說: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過魯莽,而要勇敢(不夠勇敢就是懦弱,太過勇敢就變成魯莽);既不能吝嗇也不能揮霍,而要慷慨(不夠慷慨即是吝嗇,太過慷慨則是揮霍)。在飲食方麵也是如此。
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兩人關於倫理道德的規範使人想起希臘醫學的主張:唯有平衡、節製,人才能過著快樂和諧的生活。
政治學
亞理斯多德談到他對社會的看法時,也主張人不應該走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