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我們對於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隻能有模糊、不精確的觀念,但是我們卻能夠真正了解我們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三角形內的各內角總和一定是一八o度,這是亙古不變的。而同樣的,即使感官世界中所有的馬都瘸了,“理型”馬還會是四肢健全的。
不朽的靈魂
我們已經見到柏拉圖如何認為實在世界可以分為兩個領域。
其中一個是感官世界。我們隻能用我們五種並不精確的官能來約略認識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一件事物都會流動”,而且沒有一個是永久不變的。這裏麵存在的都是一些生生滅滅的事物。
另外一個領域則是理型的世界。我們可以用理性來確實認識這個世界。我們無法用感官來察知這個理型的世界,但這些理型(或形式)是永恆不變的。
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是一種具有雙重性質的生物。我們的身體是“流動”的,與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並且其命運與世界上其他每一件事物(如肥皂泡)都相同。我們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體為基礎,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們同時也有一個不朽的靈魂,而這個靈魂則是理性的天下。由於靈魂不是物質,因此可以探索理型的世界。
蘇菲,柏拉圖的學說差不多就是這樣了,但這並不是全部。這並不是全部!
柏拉圖同時認為,靈魂棲居在軀體內之前,原本就已經存在(它和所有的餅幹模子一起躺在櫥櫃的上層)。然而一旦靈魂在某 一具軀體內醒來時,它便忘了所有的完美的理型。然後,一個奇妙的過程展開了。當人類發現自然界各種不同的形式時,某些模糊的回憶便開始擾動他的靈魂。他看到了一匹馬,然而是一匹不完美的馬。(一匹薑餅馬!)靈魂一看到這匹馬,便依稀想起它在理型世界中所見過的完美“馬”,同時湧起一股回到它本來領域的渴望。柏拉圖稱這種渴望為eros,也就是“愛”的意思。此時,靈魂體驗到“一種回歸本源的欲望”。從此以後。,肉體與整個感官世界對它而言,都是不完美而且微不足道的。靈魂渴望乘著愛的翅膀回“家”,回到理型的世界。它渴望從“肉體的枷鎖”中掙脫。
我要強調的是,柏拉圖在這裏描述的,是一個理想中的生命歷程,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會釋放自己的靈魂,讓它踏上回到理型世界的旅程。大多數人都緊抱完美理型在感官世界中的“倒影”不放。他們看見一匹又一匹的馬,卻從未見到這些馬所據以產生的“完美馬”的形象。(他們隻是衝進廚房,拿了薑餅人就吃,也不想一想這些薑餅人是打哪裏來的。)柏拉圖描述的是哲學家麵對事物的方式。他的哲學可以說是對哲學性做法的一種描述。
蘇菲,當你看到一個影子時,一定會假定有一樣東西投射出這個影子。你看到一隻動物的影子,心想那可能是一匹馬,但你也不太確定。於是你就轉過身來,瞧瞧這匹馬。而比起那模糊的影子,這匹馬當然顯得更俊秀,輪廓也更清晰。同樣的,柏拉圖也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現象都隻是永恆形式或理型的影子。但大多數人活在影子之間就已經感到心滿意足。他們從不去思考是什麽東西投射出這些影子。他們認為世間就隻有影子,甚至從不曾認清世間萬物都隻是影子,也因此他們對於自身靈魂不朽的物質從不在意。
走出黑暗的洞穴
柏拉圖用一個神話故事來說明這點。我們稱之為“洞穴神話”。
現在就讓我用自己的話再說一次這個故事。
假設有些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他們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腳都被綁著,因此他們隻能看到洞穴的後壁。在他們的身後是一堵高牆,牆後麵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過,手中舉著各種不同形狀的人偶,由於人偶高過牆頭,同時牆與洞穴間還有一把火炬,因此它們在洞穴的後壁上投下明明滅滅的影子。在這種情況下,穴中居民所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這種“皮影戲”。他們自出生以來就像這樣坐著,因此他們認為世間唯一存在的便隻有這些影子了。
再假設有一個穴居人設法掙脫了他的鎖鏈。他問自己的第一
個問題便是:洞壁上的這些影子從何而來?你想:如果他一轉身,看到牆頭上高舉著的人偶時,會有何反應?首先,強烈的火光會照得他睜不開眼睛,人偶的鮮明形狀也會使他大感驚訝,因為他過去看到的都隻是這些人偶的影子而已。如果他想辦法爬過牆,越過火炬,進入外麵的世界,他會更加驚訝。在揉揉眼睛後,他會深受萬物之美的感動。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色彩與清楚的形體。他看到了真正的動物與花朵,而不是洞穴裏那些貧乏的影子。不過即使到了現在,他仍會問自己這些動物與花朵從何而來?然後他會看到天
空中的大陽,並悟出這就是將生命賦予那些花朵與動物的源頭,就像火光造就出影子一般。
這個穴居人如獲至寶。他原本大可以從此奔向鄉間,為自己新 獲的自由而歡欣雀躍,但他卻想到那些仍然留在洞裏的人,於是他回到洞中,試圖說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們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隻不過是“真實”事物的閃爍影像罷了。然而他們不相信他,並指著洞壁說除了他們所見的影子之外,世間再也沒有其他事物了。最後,他們把那個人殺了。
柏拉圖借著這個洞穴神話,想要說明哲學家是如何從影子般的影像出發,追尋自然界所有現象背後的真實概念。這當中,他也許曾想到蘇格拉底,因為後者同樣是因為推翻了“穴居人”傳統的觀念。並試圖照亮他們追尋真知的道路而遭到殺害。這個神話說
明了蘇格拉底的勇氣與他的為人導師的責任感。
柏拉圖想說的是:黑暗洞穴與外在世界的關係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與理型世界的關係。他的意思並非說大自然是黑暗、無趣的,而是說,比起鮮明清楚的理型世界來,它就顯得黑暗而平淡。同樣的,一張漂亮女孩的照片也不是單調無趣的,但再怎麽說它也隻是一張照片而已。
哲學之國
洞穴神話記載於柏拉圖的對話錄《理想國》(thereublic)中。
柏拉圖在這本書中也描述了“理想國”的麵貌。所謂“理想國”就是一個虛構的理想的國度,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烏托邦”。簡而言之,
我們可以說柏拉圖認為這個國度應該由哲學家來治理。他用人體的構造來解釋這個概念。
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體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頭、胸、腹。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三種能力。“理性”屬於頭部的能力,“意誌”屬於胸部,“欲望”則屬於腹部。這些能力各自有其理想,也就是“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誌追求勇氣,欲望則必須加以遏阻,以做到“自製”。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達到“和諧”或“美德”的境界。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克製自己的欲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
不朽的靈魂
我們已經見到柏拉圖如何認為實在世界可以分為兩個領域。
其中一個是感官世界。我們隻能用我們五種並不精確的官能來約略認識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一件事物都會流動”,而且沒有一個是永久不變的。這裏麵存在的都是一些生生滅滅的事物。
另外一個領域則是理型的世界。我們可以用理性來確實認識這個世界。我們無法用感官來察知這個理型的世界,但這些理型(或形式)是永恆不變的。
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是一種具有雙重性質的生物。我們的身體是“流動”的,與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並且其命運與世界上其他每一件事物(如肥皂泡)都相同。我們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體為基礎,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們同時也有一個不朽的靈魂,而這個靈魂則是理性的天下。由於靈魂不是物質,因此可以探索理型的世界。
蘇菲,柏拉圖的學說差不多就是這樣了,但這並不是全部。這並不是全部!
柏拉圖同時認為,靈魂棲居在軀體內之前,原本就已經存在(它和所有的餅幹模子一起躺在櫥櫃的上層)。然而一旦靈魂在某 一具軀體內醒來時,它便忘了所有的完美的理型。然後,一個奇妙的過程展開了。當人類發現自然界各種不同的形式時,某些模糊的回憶便開始擾動他的靈魂。他看到了一匹馬,然而是一匹不完美的馬。(一匹薑餅馬!)靈魂一看到這匹馬,便依稀想起它在理型世界中所見過的完美“馬”,同時湧起一股回到它本來領域的渴望。柏拉圖稱這種渴望為eros,也就是“愛”的意思。此時,靈魂體驗到“一種回歸本源的欲望”。從此以後。,肉體與整個感官世界對它而言,都是不完美而且微不足道的。靈魂渴望乘著愛的翅膀回“家”,回到理型的世界。它渴望從“肉體的枷鎖”中掙脫。
我要強調的是,柏拉圖在這裏描述的,是一個理想中的生命歷程,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會釋放自己的靈魂,讓它踏上回到理型世界的旅程。大多數人都緊抱完美理型在感官世界中的“倒影”不放。他們看見一匹又一匹的馬,卻從未見到這些馬所據以產生的“完美馬”的形象。(他們隻是衝進廚房,拿了薑餅人就吃,也不想一想這些薑餅人是打哪裏來的。)柏拉圖描述的是哲學家麵對事物的方式。他的哲學可以說是對哲學性做法的一種描述。
蘇菲,當你看到一個影子時,一定會假定有一樣東西投射出這個影子。你看到一隻動物的影子,心想那可能是一匹馬,但你也不太確定。於是你就轉過身來,瞧瞧這匹馬。而比起那模糊的影子,這匹馬當然顯得更俊秀,輪廓也更清晰。同樣的,柏拉圖也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現象都隻是永恆形式或理型的影子。但大多數人活在影子之間就已經感到心滿意足。他們從不去思考是什麽東西投射出這些影子。他們認為世間就隻有影子,甚至從不曾認清世間萬物都隻是影子,也因此他們對於自身靈魂不朽的物質從不在意。
走出黑暗的洞穴
柏拉圖用一個神話故事來說明這點。我們稱之為“洞穴神話”。
現在就讓我用自己的話再說一次這個故事。
假設有些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他們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腳都被綁著,因此他們隻能看到洞穴的後壁。在他們的身後是一堵高牆,牆後麵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過,手中舉著各種不同形狀的人偶,由於人偶高過牆頭,同時牆與洞穴間還有一把火炬,因此它們在洞穴的後壁上投下明明滅滅的影子。在這種情況下,穴中居民所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這種“皮影戲”。他們自出生以來就像這樣坐著,因此他們認為世間唯一存在的便隻有這些影子了。
再假設有一個穴居人設法掙脫了他的鎖鏈。他問自己的第一
個問題便是:洞壁上的這些影子從何而來?你想:如果他一轉身,看到牆頭上高舉著的人偶時,會有何反應?首先,強烈的火光會照得他睜不開眼睛,人偶的鮮明形狀也會使他大感驚訝,因為他過去看到的都隻是這些人偶的影子而已。如果他想辦法爬過牆,越過火炬,進入外麵的世界,他會更加驚訝。在揉揉眼睛後,他會深受萬物之美的感動。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色彩與清楚的形體。他看到了真正的動物與花朵,而不是洞穴裏那些貧乏的影子。不過即使到了現在,他仍會問自己這些動物與花朵從何而來?然後他會看到天
空中的大陽,並悟出這就是將生命賦予那些花朵與動物的源頭,就像火光造就出影子一般。
這個穴居人如獲至寶。他原本大可以從此奔向鄉間,為自己新 獲的自由而歡欣雀躍,但他卻想到那些仍然留在洞裏的人,於是他回到洞中,試圖說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們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隻不過是“真實”事物的閃爍影像罷了。然而他們不相信他,並指著洞壁說除了他們所見的影子之外,世間再也沒有其他事物了。最後,他們把那個人殺了。
柏拉圖借著這個洞穴神話,想要說明哲學家是如何從影子般的影像出發,追尋自然界所有現象背後的真實概念。這當中,他也許曾想到蘇格拉底,因為後者同樣是因為推翻了“穴居人”傳統的觀念。並試圖照亮他們追尋真知的道路而遭到殺害。這個神話說
明了蘇格拉底的勇氣與他的為人導師的責任感。
柏拉圖想說的是:黑暗洞穴與外在世界的關係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與理型世界的關係。他的意思並非說大自然是黑暗、無趣的,而是說,比起鮮明清楚的理型世界來,它就顯得黑暗而平淡。同樣的,一張漂亮女孩的照片也不是單調無趣的,但再怎麽說它也隻是一張照片而已。
哲學之國
洞穴神話記載於柏拉圖的對話錄《理想國》(thereublic)中。
柏拉圖在這本書中也描述了“理想國”的麵貌。所謂“理想國”就是一個虛構的理想的國度,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烏托邦”。簡而言之,
我們可以說柏拉圖認為這個國度應該由哲學家來治理。他用人體的構造來解釋這個概念。
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體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頭、胸、腹。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三種能力。“理性”屬於頭部的能力,“意誌”屬於胸部,“欲望”則屬於腹部。這些能力各自有其理想,也就是“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誌追求勇氣,欲望則必須加以遏阻,以做到“自製”。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達到“和諧”或“美德”的境界。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克製自己的欲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