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三年,他有幸得到冶金工業部的垂青,讓他去西安參加一個專業會議。他想:機會來了,要把自己的設想整理出來,爭取得到部裏的重視和支持!那時,他是一名工人,車間裏幹活兒三班倒,他是沒有資格“脫產”的。為了繪製那些繁雜的圖紙,他需要時間!為此,他竟然請了三個月的事假。當然,按照廠裏的規章製度,這要扣發他的工資的。扣就扣吧,為了那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理論構想,他把飯碗也置之不顧了!他仍在苦苦思索:曼內斯曼,曼內斯曼,總有一天,我要向你們兄弟挑戰!
高建民的構想果然受到了冶金部的重視,列為部裏的科研項目。消息傳到廠裏,那扣發了三個月的工資就補給他了。部裏根據他的願望,同意他到鋼鐵學院去進一步研究和實驗,因為那是他的母校,那裏有他所熟悉、並且也熟悉他的老師。
重返母校,高建民的心情猶如龍入大海、虎歸山林。他和他的老師們通力協作,為實現他的構想而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繪製那些精密細緻的圖紙……他說:隻要能搞出這項成果,對國家有用,我個人的名字排在最後也無所謂。
四年過去了,他所期望的成功還沒有到來。這時,廠裏接到北京來函,得知實驗已經“失敗”,召他回去。高建民不知“失敗”之說從何談起,但他想像得出一旦半途而廢意味著什麽。回去,就再也搞不成了!他沒有走,仍舊“賴”在北京,千方百計地尋找繼續實驗的機會。為此,廠裏又扣發了一年的工資!那時候,他已經娶妻生子,與他分居兩地的妻子每月掙五十多元錢,還要寄給父母四十元,請他們代為撫養孩子,剩下的十多元錢怎麽養活這夫妻兩個?隻有天曉得了。妻子沒敢把丈夫的處境告訴娘家父母,勒緊褲腰帶,讓丈夫繼續研究他的無縫鋼管理論。唉,高建民,這個麵慈目善的男人,意誌卻比鐵石還堅硬,他迷戀鋼鐵竟然到了不顧身家性命的地步!
又一次幸運幫助了困境中的他,他的學術論文終於在《金屬學報》上發表了!鞍鋼無縫鋼管廠的領導看到了來自北京的權威性學術刊物,知道高建民沒“失敗”,沒“白幹”,沒“泡湯”。把扣了一年的工資如數補給他了。這筆錢簡直是雪中送炭,高建民興奮地奔走於書店、圖書館和科研單位,他有了“活動資金”了!
他艱難地跋涉於科學探索之路,尋找著報國之門……
一九七八年,他得以從鞍鋼調回北京,他仍然放不下多年的夢,離開了無縫鋼管的事業,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就失去了意義。幾番輾轉,他調到了北京市科學技術交流中心,這裏的領導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把繼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進一步搞下去……
他遇到的困難和幹擾是多種多樣的。在理論上,國內有些同行不同意他的理論,認為他的這一套不是前進,而是“後退”;日本專家則斷言:對西德的曼內斯曼體係進行改進是不可能的,國際上一百多年來尚無先例。在實際應用上,他的構想也並未被有關部門正式採用。原因是:目前我國應用的無縫鋼管軋管設備都是曼內斯曼體係的,要淘汰、更新,牽扯麵廣,投資巨大,誰能拍板下這個決心呢?何況國際市場上也是這些設備,需要部分更新時隻須進口就可以了,有什麽必要冒極大風險去為高建民尚未得到國際公認的新理論去孤注一擲呢?
但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高建民的“負特徵角斜軋理論”在坎坎坷坷的漫長征途上終於臻於成熟,並且根據這一理論,他完成了對“大直徑與特大直徑無縫鋼管軋機”、“無縫鋼管斜軋軋機”和“大直徑冷軋管材軋機”的設計,可以有理論、有實踐地在世界範圍內向曼內斯曼體係挑戰了。他把自己的三項發明,同時向國內、國外申請了專利。當然,他沒有錢,付不起高昂的專利申請費。國內部分,他隻能掏出四百元,申請了兩項,其餘一項,由他所在單位花錢申請。國外部分,由一位熱愛中國的美籍華人出資兩萬五千美元,向美國、西德和日本申請了專利。
一九八五年十月,高建民參加由國家科委組成的一個代表團,前往美國進行美術活動。十多天中,有十四個外國集團追著中國代表團團長,詢問高建民的“負特徵角斜軋理論”,對購買專利和技術合作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及至代表團回國,還一再寫信業洽談。看來,高建民的發明創造要紅起來、熱起來了。
回國之後,高建民處於高度的興奮和繁忙之中。但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右手寫字有些吃力,心想也許是因為出國期間太累了,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會生病。他這個人是從來不生大病的,偶然傷風感冒也從不吃藥,挺一挺就過去了。他現在要著手做的工作是:為國內外的專利準備答辯材料,以對付專利機構的“實質審查”,他必須把和他的理論有關的國際技術資料都搞到手,進行嚴格的核對、查證,有理有據地擊敗所有的“論敵”,準確無誤地證明自己的理論的正確、嚴密、可行,並且無先例可循。隻有圓滿地完成了這一切,他所申請的專利才可以被確認,他也才可以真正宣布自己的勝利——中國人的勝利!
現在,他正坐在燈前,攤開自己的三份《說明書》,逐字逐句地校閱,與那些浩如煙海的文獻技術資料相對照。這項工作,猶如一位運籌帷幄的將領在決戰前夕推敲將決定生死存亡的戰略部署,猶如一位體育教練在世界大賽的場外對他的運動員作臨陣檢閱和動員……
高建民的構想果然受到了冶金部的重視,列為部裏的科研項目。消息傳到廠裏,那扣發了三個月的工資就補給他了。部裏根據他的願望,同意他到鋼鐵學院去進一步研究和實驗,因為那是他的母校,那裏有他所熟悉、並且也熟悉他的老師。
重返母校,高建民的心情猶如龍入大海、虎歸山林。他和他的老師們通力協作,為實現他的構想而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繪製那些精密細緻的圖紙……他說:隻要能搞出這項成果,對國家有用,我個人的名字排在最後也無所謂。
四年過去了,他所期望的成功還沒有到來。這時,廠裏接到北京來函,得知實驗已經“失敗”,召他回去。高建民不知“失敗”之說從何談起,但他想像得出一旦半途而廢意味著什麽。回去,就再也搞不成了!他沒有走,仍舊“賴”在北京,千方百計地尋找繼續實驗的機會。為此,廠裏又扣發了一年的工資!那時候,他已經娶妻生子,與他分居兩地的妻子每月掙五十多元錢,還要寄給父母四十元,請他們代為撫養孩子,剩下的十多元錢怎麽養活這夫妻兩個?隻有天曉得了。妻子沒敢把丈夫的處境告訴娘家父母,勒緊褲腰帶,讓丈夫繼續研究他的無縫鋼管理論。唉,高建民,這個麵慈目善的男人,意誌卻比鐵石還堅硬,他迷戀鋼鐵竟然到了不顧身家性命的地步!
又一次幸運幫助了困境中的他,他的學術論文終於在《金屬學報》上發表了!鞍鋼無縫鋼管廠的領導看到了來自北京的權威性學術刊物,知道高建民沒“失敗”,沒“白幹”,沒“泡湯”。把扣了一年的工資如數補給他了。這筆錢簡直是雪中送炭,高建民興奮地奔走於書店、圖書館和科研單位,他有了“活動資金”了!
他艱難地跋涉於科學探索之路,尋找著報國之門……
一九七八年,他得以從鞍鋼調回北京,他仍然放不下多年的夢,離開了無縫鋼管的事業,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就失去了意義。幾番輾轉,他調到了北京市科學技術交流中心,這裏的領導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把繼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進一步搞下去……
他遇到的困難和幹擾是多種多樣的。在理論上,國內有些同行不同意他的理論,認為他的這一套不是前進,而是“後退”;日本專家則斷言:對西德的曼內斯曼體係進行改進是不可能的,國際上一百多年來尚無先例。在實際應用上,他的構想也並未被有關部門正式採用。原因是:目前我國應用的無縫鋼管軋管設備都是曼內斯曼體係的,要淘汰、更新,牽扯麵廣,投資巨大,誰能拍板下這個決心呢?何況國際市場上也是這些設備,需要部分更新時隻須進口就可以了,有什麽必要冒極大風險去為高建民尚未得到國際公認的新理論去孤注一擲呢?
但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高建民的“負特徵角斜軋理論”在坎坎坷坷的漫長征途上終於臻於成熟,並且根據這一理論,他完成了對“大直徑與特大直徑無縫鋼管軋機”、“無縫鋼管斜軋軋機”和“大直徑冷軋管材軋機”的設計,可以有理論、有實踐地在世界範圍內向曼內斯曼體係挑戰了。他把自己的三項發明,同時向國內、國外申請了專利。當然,他沒有錢,付不起高昂的專利申請費。國內部分,他隻能掏出四百元,申請了兩項,其餘一項,由他所在單位花錢申請。國外部分,由一位熱愛中國的美籍華人出資兩萬五千美元,向美國、西德和日本申請了專利。
一九八五年十月,高建民參加由國家科委組成的一個代表團,前往美國進行美術活動。十多天中,有十四個外國集團追著中國代表團團長,詢問高建民的“負特徵角斜軋理論”,對購買專利和技術合作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及至代表團回國,還一再寫信業洽談。看來,高建民的發明創造要紅起來、熱起來了。
回國之後,高建民處於高度的興奮和繁忙之中。但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右手寫字有些吃力,心想也許是因為出國期間太累了,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會生病。他這個人是從來不生大病的,偶然傷風感冒也從不吃藥,挺一挺就過去了。他現在要著手做的工作是:為國內外的專利準備答辯材料,以對付專利機構的“實質審查”,他必須把和他的理論有關的國際技術資料都搞到手,進行嚴格的核對、查證,有理有據地擊敗所有的“論敵”,準確無誤地證明自己的理論的正確、嚴密、可行,並且無先例可循。隻有圓滿地完成了這一切,他所申請的專利才可以被確認,他也才可以真正宣布自己的勝利——中國人的勝利!
現在,他正坐在燈前,攤開自己的三份《說明書》,逐字逐句地校閱,與那些浩如煙海的文獻技術資料相對照。這項工作,猶如一位運籌帷幄的將領在決戰前夕推敲將決定生死存亡的戰略部署,猶如一位體育教練在世界大賽的場外對他的運動員作臨陣檢閱和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