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現行教育體製抱有深刻的歧異。在人文藝術學科,人才是無法培養的,沒有人能夠誇耀並保證在學院中培養出真正的藝術家,但學院教育應該,也能夠達到這樣一種起碼的要求,即確立一位藝術學生葆蓄終生的品格,這品格,就是前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大師陳寅恪寫在七十年前的名句:
“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招生與教學感想
自2000年任教以來,我的教學實踐及社會活動,大致有正麵與負麵兩類感觸,茲據實陳述如下:
正麵——清華“長江計劃”,是新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魄力大,投入重,期望高。特聘教授多數是外籍華裔,屬改革開放後出國的中壯年專業人員,眼界開闊,知識結構大幅度更新,又大致是“文革”一代,兼具使命感、責任感、歷史感,及民族情懷,歸國投效,遠溯二十年前留學大潮,近收改革開放之效,今推想此舉,此其時也。
清華與工美合併,則體現國家在高等院校扶助拓展人文藝術、瞻望國際文化大勢的良苦用心。
就我個例而言,去國近二十載,國中文化形勢與文化環境,誠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在藝術創作及學術研究中,過去的政治鉗製、狹隘的美學觀、單元的創作格局,大幅度改變。院方對我的教學不予幹涉,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及時支持。而同事、同行與不同專業間的充分尊重,彼此寬容,以至對新學院教學規劃的共同熱情,都使我切實感受到改革開放在文藝領域及藝術學院內的深刻變化。
負麵—在教學實踐中,我的困擾與無奈,來自國家現行教育體製及種種教條。其癥結,大致如下:
---------------
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辭職報告(3)
---------------
應試文化的深刻積弊,已有社會的長期共識,不多說。而考試製度中,尤以人文藝術學科的外語考試、政治考試,嚴重滯礙並扭曲藝術教育的品質與性質。前者無視人文藝術學科的教育規律與成才規律,既徒具形式,又有效地削弱藝術學生起碼的中文水準,觀諸歷屆落選博士碩士考生試卷,此舉已在事實上持續造成考生文化素質的直線下降。後者公然違背馬克思主義及鄧小平思想,對於清華大學兩大傳統,即“行勝於言”及陳寅恪提出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更是深刻的諷刺。
以上意見,我曾數次以書麵及口頭方式,對院領導和清華書記、校長坦率直陳。以“兩課”分數作為首要取捨標準,學術尊嚴蕩然,人文藝術及其教育不可能具備起碼的前提,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實屬妄談。
由於此一政策的長期施行,人文藝術教育表麵繁榮(如擴招、創收、增加學術科目、重視論文等等)而實則退步(如教師、學生素質持續減低,教學品質與學院信譽持續貶值),“有知識沒文化”,“有技能沒常識”,“有專業沒思想”,是目前藝術學生普遍狀況,事實上,新世紀藝術學生的整體水準,甚至不如“文革”時期。
而人文藝術教育的量化管理,集中反映出學術行政化帶來的後患。此亦北大近期決意實施改革的總背景,然而治標不治本:不施行,現狀難以突破,施行,則勢必重複歷次治標不治本的改革,形成更為盤根錯節的畸形教育結構。
本人不是教育學專家,以上感觸,來自教學第一線的實踐,而院中同事,俱抱同感。鑑於中國國情,鑑於人口基數與社會現實,現行政策有其不得不然之處,但人文與藝術將長期蒙受其弊。本人唯自知不能改變現狀於萬一,故聊作紙上空談,在教學工作中,則恪盡己能,維持現狀而已。
總結
我在學院的教學是有價值的,我因此認識到國家在改革開放後的新局麵與新問題。我對教育體製的持續批評,出於對人文狀況的操切之心。我不願混飯吃,也不知道怎樣違背自己的性格。
這所學院讓我感到親切。我喜愛70年代出生的在校學生,他們甚至比我的孩子還年輕。我堅信他們是塑造未來的一代,因為青春理應勝過體製。
我對自己的教學,仍是“慚愧”二字。我在課外的大量時間無保留開放給本研究室,本係,以至其他專業的學生,並從中獲益匪淺。
我有幸作為一位本院的教師,在專業以外更廣泛的領域表達我對文化的認知,我知道,外界認同我乃因學院的聘用。這聘用的理由,或許因為我在域外的眼界,但我確定,這理由,還因為我雖然不是一位中國公民,但我是中國人。
中國人重世故。我的世故僅限於禮貌的層麵,但我至今沒有學會在表格上,或按照教條指定的方式,陳述“成績”:那是對體製的確認,而不是對學術道德及其規律的確認。我今服務於這所學院的價值,以及我微乎其微的服務本身,遠不如這所學院選擇我的價值:這選擇證實了國家的良性變化,在這變化的戲劇性環節中,我願意充任一件可被暫時利用的小小的標本。
2003年10月寫成,2004年10月補正
附二:教條與功利
今日藝術教育及本院教學感觸
歸國教學三年,承院方與同儕善待扶持,本人雖不勝任而能相處愉快。今國家富強,大環境空前良好,唯教育現狀與大環境差異甚巨。走訪南北各校,兼以教學四期,初識國中當代藝術教育套路,其間有所為,有所難為,希望大,問題亦大,是故,每在會議桌上直陳所想,意見峻急,念院方雅量,以禮聽之。今遵囑書麵議論教學端緒,試以“考試政策”為麵,“本院教學”為點,陳述教育事業前所未有的“功利主義”與“教條主義”——我自知以下意見無非空談,故僅謂之為“感觸”而已。
考試政策
春夏之交,永善老師與我被叫到校部開會,是清華前書記賀女士懇切聽取人文藝術學院意見陳述。我僅提一條:“兩課”考試製傷害人文藝術教育甚巨,不廢不改,“人文藝術”一詞,形同虛設。我對賀書記說:清華的傳統與精神,一則,是中央草坪“行勝於言”碑,一則,乃王國維自沉紀念碑後陳寅恪所撰“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也。今全國大學生必須人人過關的所謂“政治考試”,是對清華歷史的莫大諷刺與背逆。
“政治考試”置人格品德於不顧,其後果,僅述極端個案,即發生清華高才生以化學藥水攻擊動物園狗熊奇案。此案雖屬例外,然為清華九十年所無有。該生學業優良,必通過“政治考試”,但不知怎樣“做人”——“教育”而一至於此,尚復何言。
據《北京青年報》載,國家決定以西城區小學做試點,廢除“政治”課(據此而知,連小學生也要學“政治”),改以“品德”取試見教,此正本清源之舉,善莫大矣。大學考試怎麽辦?具體意見,我已在本院“教學前瞻”會議發言稿有所闡述。要之,大學是葆蓄人文傳統,承續文化命脈的場所,此乃常識。故政治考試不廢,中國人文藝術教育無非擺設,休想躋身世界一流大學。
“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招生與教學感想
自2000年任教以來,我的教學實踐及社會活動,大致有正麵與負麵兩類感觸,茲據實陳述如下:
正麵——清華“長江計劃”,是新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魄力大,投入重,期望高。特聘教授多數是外籍華裔,屬改革開放後出國的中壯年專業人員,眼界開闊,知識結構大幅度更新,又大致是“文革”一代,兼具使命感、責任感、歷史感,及民族情懷,歸國投效,遠溯二十年前留學大潮,近收改革開放之效,今推想此舉,此其時也。
清華與工美合併,則體現國家在高等院校扶助拓展人文藝術、瞻望國際文化大勢的良苦用心。
就我個例而言,去國近二十載,國中文化形勢與文化環境,誠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在藝術創作及學術研究中,過去的政治鉗製、狹隘的美學觀、單元的創作格局,大幅度改變。院方對我的教學不予幹涉,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及時支持。而同事、同行與不同專業間的充分尊重,彼此寬容,以至對新學院教學規劃的共同熱情,都使我切實感受到改革開放在文藝領域及藝術學院內的深刻變化。
負麵—在教學實踐中,我的困擾與無奈,來自國家現行教育體製及種種教條。其癥結,大致如下:
---------------
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辭職報告(3)
---------------
應試文化的深刻積弊,已有社會的長期共識,不多說。而考試製度中,尤以人文藝術學科的外語考試、政治考試,嚴重滯礙並扭曲藝術教育的品質與性質。前者無視人文藝術學科的教育規律與成才規律,既徒具形式,又有效地削弱藝術學生起碼的中文水準,觀諸歷屆落選博士碩士考生試卷,此舉已在事實上持續造成考生文化素質的直線下降。後者公然違背馬克思主義及鄧小平思想,對於清華大學兩大傳統,即“行勝於言”及陳寅恪提出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更是深刻的諷刺。
以上意見,我曾數次以書麵及口頭方式,對院領導和清華書記、校長坦率直陳。以“兩課”分數作為首要取捨標準,學術尊嚴蕩然,人文藝術及其教育不可能具備起碼的前提,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實屬妄談。
由於此一政策的長期施行,人文藝術教育表麵繁榮(如擴招、創收、增加學術科目、重視論文等等)而實則退步(如教師、學生素質持續減低,教學品質與學院信譽持續貶值),“有知識沒文化”,“有技能沒常識”,“有專業沒思想”,是目前藝術學生普遍狀況,事實上,新世紀藝術學生的整體水準,甚至不如“文革”時期。
而人文藝術教育的量化管理,集中反映出學術行政化帶來的後患。此亦北大近期決意實施改革的總背景,然而治標不治本:不施行,現狀難以突破,施行,則勢必重複歷次治標不治本的改革,形成更為盤根錯節的畸形教育結構。
本人不是教育學專家,以上感觸,來自教學第一線的實踐,而院中同事,俱抱同感。鑑於中國國情,鑑於人口基數與社會現實,現行政策有其不得不然之處,但人文與藝術將長期蒙受其弊。本人唯自知不能改變現狀於萬一,故聊作紙上空談,在教學工作中,則恪盡己能,維持現狀而已。
總結
我在學院的教學是有價值的,我因此認識到國家在改革開放後的新局麵與新問題。我對教育體製的持續批評,出於對人文狀況的操切之心。我不願混飯吃,也不知道怎樣違背自己的性格。
這所學院讓我感到親切。我喜愛70年代出生的在校學生,他們甚至比我的孩子還年輕。我堅信他們是塑造未來的一代,因為青春理應勝過體製。
我對自己的教學,仍是“慚愧”二字。我在課外的大量時間無保留開放給本研究室,本係,以至其他專業的學生,並從中獲益匪淺。
我有幸作為一位本院的教師,在專業以外更廣泛的領域表達我對文化的認知,我知道,外界認同我乃因學院的聘用。這聘用的理由,或許因為我在域外的眼界,但我確定,這理由,還因為我雖然不是一位中國公民,但我是中國人。
中國人重世故。我的世故僅限於禮貌的層麵,但我至今沒有學會在表格上,或按照教條指定的方式,陳述“成績”:那是對體製的確認,而不是對學術道德及其規律的確認。我今服務於這所學院的價值,以及我微乎其微的服務本身,遠不如這所學院選擇我的價值:這選擇證實了國家的良性變化,在這變化的戲劇性環節中,我願意充任一件可被暫時利用的小小的標本。
2003年10月寫成,2004年10月補正
附二:教條與功利
今日藝術教育及本院教學感觸
歸國教學三年,承院方與同儕善待扶持,本人雖不勝任而能相處愉快。今國家富強,大環境空前良好,唯教育現狀與大環境差異甚巨。走訪南北各校,兼以教學四期,初識國中當代藝術教育套路,其間有所為,有所難為,希望大,問題亦大,是故,每在會議桌上直陳所想,意見峻急,念院方雅量,以禮聽之。今遵囑書麵議論教學端緒,試以“考試政策”為麵,“本院教學”為點,陳述教育事業前所未有的“功利主義”與“教條主義”——我自知以下意見無非空談,故僅謂之為“感觸”而已。
考試政策
春夏之交,永善老師與我被叫到校部開會,是清華前書記賀女士懇切聽取人文藝術學院意見陳述。我僅提一條:“兩課”考試製傷害人文藝術教育甚巨,不廢不改,“人文藝術”一詞,形同虛設。我對賀書記說:清華的傳統與精神,一則,是中央草坪“行勝於言”碑,一則,乃王國維自沉紀念碑後陳寅恪所撰“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也。今全國大學生必須人人過關的所謂“政治考試”,是對清華歷史的莫大諷刺與背逆。
“政治考試”置人格品德於不顧,其後果,僅述極端個案,即發生清華高才生以化學藥水攻擊動物園狗熊奇案。此案雖屬例外,然為清華九十年所無有。該生學業優良,必通過“政治考試”,但不知怎樣“做人”——“教育”而一至於此,尚復何言。
據《北京青年報》載,國家決定以西城區小學做試點,廢除“政治”課(據此而知,連小學生也要學“政治”),改以“品德”取試見教,此正本清源之舉,善莫大矣。大學考試怎麽辦?具體意見,我已在本院“教學前瞻”會議發言稿有所闡述。要之,大學是葆蓄人文傳統,承續文化命脈的場所,此乃常識。故政治考試不廢,中國人文藝術教育無非擺設,休想躋身世界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