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徐來主演《船家女》,其演技得到充分展現。拍完《船家女》後,她與黎錦暉離婚,嫁給了唐生明,從此徐來退出影壇。黃宗英
生於1925年,同胞兄弟黃宗江、黃宗洛都是日後的著名演員。1941年,黃宗英到上海,加入上海職業劇團。有一次,劇團演出曹禺的《蛻變》,因一位演員未到,導演讓她替代,結果獲得了出乎意外的成功,從此黃宗英開始了表演生涯。
戰後,黃宗英登上了銀壇,主演過《追》、《幸福狂想曲》、《雞鳴早看天》、《街頭巷尾》、《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片,大多扮演心地善良的知識女性或被侮辱的下層女性形象,深得廣大青年觀眾的喜愛。
在《幸福狂想曲》中,男女主角趙丹與黃宗英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幸福喜劇,他們由相識而相戀,由相戀而成婚,組成了幸福美好的家庭。
現在,黃宗英與馮亦代聯姻。主要從事寫作,出過許多有影響的作品。
吳茵
原名楊瑛,1909年生在天津,13歲到上海。1934年的一天,吳茵陪朋友應試,結果她的朋友沒能從影,吳茵被蔡楚生看中,參加《新女性》的拍攝。這位已結婚的少婦從此改名吳茵,踏入影壇。
1936年,吳茵加入“明星”,在一些影片中演配角。抗戰時,吳茵參加了上海影人劇團入川,主要演出話劇,並在“中製”拍了《塞上風雲》。
戰後,吳茵進入崑崙公司,參加了《八千裏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萬家燈火》、《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的演出,基本飾演老年婦女形象,是她一生創作的高峰期。
在《烏鴉與麻雀》中,吳茵演小攤販的老婆,一個典型的小市民,與演小販的趙丹配合默契,為中國影壇留下了一對令人難忘的形象。
上官雲珠
(192o——1968):原名韋君犖,祖籍江蘇江陰,自幼生活在蘇州,後來到上海。194o年進“新華”的演員訓練班。1941年初上銀幕,在“藝華”的《玫瑰飄零》中飾演角色,導演卜萬蒼為她取名上官雲珠。
1947年,上官雲珠同時有3部影片上映,《天堂春夢》中一個勢利眼女性,《太太萬歲》中一位姨太太,《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接收夫人”何文艷,使她一下名震影壇內外。
在接下來的3部影片《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中,上官雲珠一改戲路,演了三個善良正派的女性形象,表現出極強的可塑性,使影圈內外對她刮目相看。
戰後,她演的影片還有《亂世兒女》和《烏鴉與麻雀》。
(1915——1969):原籍安徽安莊,高小畢業後因家庭困難而輟學,隻身前往上海謀生。由於她國語出色,曾為中國第一部蠟盤有聲片《歌女紅牡丹》配音。
1932年進“藝華”,後轉入“明星”,先後拍了《民族生存》、《中國海的怒潮》、《夜來香》、《劫後桃花》《壓歲錢》十幾部影片,開始引起人們注意。
抗戰期間,舒繡文在“中製”主演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好丈夫》、《塞上風雲》;在舞台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國春秋》、《雷雨》、《日出》等名劇,是話劇界“四大名旦”之一。
戰後,她的電影作品有《一江春水向東流》、《裙帶風》、《野火春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等片。
舒繡文以《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交際花王麗珍的形象成為1947年中國影壇廣為人知的一位明星。
附錄三:上海灘部分男影星簡介
鄭小秋
(1910——1989):鄭正秋之子,生於上海,童時即在“明星”首部“長片正劇”《孤兒救祖記》中初登銀幕。20年代,鄭小秋告別童星時代,開始以“小生”形象出現於銀幕,至30年代的這段時間,他作為“明星”的主要“小生”,主演了《火燒紅蓮寺》、《黑衣女俠》、《空穀蘭》、《啼笑姻緣》等一批影片。
直至1933年,鄭小秋在《春蠶》和《姊妹花》中分別飾演的農村青年“多多頭”和木匠“挑哥”才表現出了藝術上走向成熟的風采。
1935年,其父鄭正秋去世以後,“明星”讓他承乃父衣缽,改行當導演。此後,他曾協助張石川導演過《壓歲錢》、《女權》等片。“孤島”時期,曾在上海為“國華”導演影片。抗戰勝利後,為“大同”導演影片。
王獻齋
(1898——1941):原名王有廷,生於一俄國華僑家庭,祖籍山東。滬江大學醫科肄業後,進入“明星”。曾參加“明星”第一部影片《滑稽大王遊華記》的拍攝。
在“明星”,主要影片中的壞蛋大多由他飾演,他塑造了數十個壞蛋的形象,諸如《最後之良心》中的暴發戶、《歌女紅牡丹》中的無賴丈夫、《劫後桃花》中的地痞、《啼笑姻緣》中的琴師等。
他所塑造的惡人形象,曾被時人評為“無賴標本”、“人類罪惡的象徵”。銀幕上的王獻齋壞事做絕,現實生活中的王獻齋卻是一位謙謙君子,風度儒雅,衣著講究,淡泊守誌,忠於友誼。
1941年夏,王獻齋麵塗油彩,身著戲裝,昏倒在拍片的水銀燈下,再也沒有醒來。在20年的銀海生涯中,他“以演技突出於群星,高踞第一把反派交椅,享譽默片及聲片前期這兩個時代。”
朱飛
1903年生於上海一富人之家,曾就學於遠東商業學校,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20年代初即為英美菸草公司電影部羅致為主要演員,拍攝gg片。他以各種優雅而含挑逗性的抽菸姿態所拍的香菸gg片,極為張石川欣賞。
1925年,張石川將其挖至“明星”,當年即令其在《空穀蘭》一片中飾男主角,該片非常賣座,朱飛也因此聲名遠揚。此後他又連續主演了《多情的女伶》、《良心的復話》等10多部影片。
風流調儻的朱飛成名後逐漸放浪形骸,在脂粉陣中盡顯其長,博得美人歡心。自恃一流明星,拍片經常遲到或早退,還常與導演“頂牛”,1928年,被張石川解僱。
此時的朱飛,染鴉片癮已深,無力自拔,終於在30年代因吸毒過深而慘死。
張慧沖
(1898——1962):廣東中山人,家境富有。早在2o年代初,出於興趣,加盟商務印書館影片部,主演了《蓮花落》、《好兄弟》等片。後又與人合股創辦聯合影片公司,主演了《水落石出》、《劫後緣》等片。
自1925年應邀參加“明星”《新人的家庭》拍攝後,加入“明星”。因其外貌英武,又精於駕車、騎馬、遊泳,故多演俠客打鬥片,成為中國第一位武俠明星。
1927年,張慧沖在其父去世後,繼承了25萬銀元的財產,於是脫離“明星”,自創“慧沖影片公司”,專拍武俠片。所拍影片的主演大多由他與妻子徐素娥擔任,但營業上極不成功,慧沖公司在30年代初關門。
生於1925年,同胞兄弟黃宗江、黃宗洛都是日後的著名演員。1941年,黃宗英到上海,加入上海職業劇團。有一次,劇團演出曹禺的《蛻變》,因一位演員未到,導演讓她替代,結果獲得了出乎意外的成功,從此黃宗英開始了表演生涯。
戰後,黃宗英登上了銀壇,主演過《追》、《幸福狂想曲》、《雞鳴早看天》、《街頭巷尾》、《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片,大多扮演心地善良的知識女性或被侮辱的下層女性形象,深得廣大青年觀眾的喜愛。
在《幸福狂想曲》中,男女主角趙丹與黃宗英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幸福喜劇,他們由相識而相戀,由相戀而成婚,組成了幸福美好的家庭。
現在,黃宗英與馮亦代聯姻。主要從事寫作,出過許多有影響的作品。
吳茵
原名楊瑛,1909年生在天津,13歲到上海。1934年的一天,吳茵陪朋友應試,結果她的朋友沒能從影,吳茵被蔡楚生看中,參加《新女性》的拍攝。這位已結婚的少婦從此改名吳茵,踏入影壇。
1936年,吳茵加入“明星”,在一些影片中演配角。抗戰時,吳茵參加了上海影人劇團入川,主要演出話劇,並在“中製”拍了《塞上風雲》。
戰後,吳茵進入崑崙公司,參加了《八千裏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萬家燈火》、《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的演出,基本飾演老年婦女形象,是她一生創作的高峰期。
在《烏鴉與麻雀》中,吳茵演小攤販的老婆,一個典型的小市民,與演小販的趙丹配合默契,為中國影壇留下了一對令人難忘的形象。
上官雲珠
(192o——1968):原名韋君犖,祖籍江蘇江陰,自幼生活在蘇州,後來到上海。194o年進“新華”的演員訓練班。1941年初上銀幕,在“藝華”的《玫瑰飄零》中飾演角色,導演卜萬蒼為她取名上官雲珠。
1947年,上官雲珠同時有3部影片上映,《天堂春夢》中一個勢利眼女性,《太太萬歲》中一位姨太太,《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接收夫人”何文艷,使她一下名震影壇內外。
在接下來的3部影片《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中,上官雲珠一改戲路,演了三個善良正派的女性形象,表現出極強的可塑性,使影圈內外對她刮目相看。
戰後,她演的影片還有《亂世兒女》和《烏鴉與麻雀》。
(1915——1969):原籍安徽安莊,高小畢業後因家庭困難而輟學,隻身前往上海謀生。由於她國語出色,曾為中國第一部蠟盤有聲片《歌女紅牡丹》配音。
1932年進“藝華”,後轉入“明星”,先後拍了《民族生存》、《中國海的怒潮》、《夜來香》、《劫後桃花》《壓歲錢》十幾部影片,開始引起人們注意。
抗戰期間,舒繡文在“中製”主演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好丈夫》、《塞上風雲》;在舞台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國春秋》、《雷雨》、《日出》等名劇,是話劇界“四大名旦”之一。
戰後,她的電影作品有《一江春水向東流》、《裙帶風》、《野火春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等片。
舒繡文以《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交際花王麗珍的形象成為1947年中國影壇廣為人知的一位明星。
附錄三:上海灘部分男影星簡介
鄭小秋
(1910——1989):鄭正秋之子,生於上海,童時即在“明星”首部“長片正劇”《孤兒救祖記》中初登銀幕。20年代,鄭小秋告別童星時代,開始以“小生”形象出現於銀幕,至30年代的這段時間,他作為“明星”的主要“小生”,主演了《火燒紅蓮寺》、《黑衣女俠》、《空穀蘭》、《啼笑姻緣》等一批影片。
直至1933年,鄭小秋在《春蠶》和《姊妹花》中分別飾演的農村青年“多多頭”和木匠“挑哥”才表現出了藝術上走向成熟的風采。
1935年,其父鄭正秋去世以後,“明星”讓他承乃父衣缽,改行當導演。此後,他曾協助張石川導演過《壓歲錢》、《女權》等片。“孤島”時期,曾在上海為“國華”導演影片。抗戰勝利後,為“大同”導演影片。
王獻齋
(1898——1941):原名王有廷,生於一俄國華僑家庭,祖籍山東。滬江大學醫科肄業後,進入“明星”。曾參加“明星”第一部影片《滑稽大王遊華記》的拍攝。
在“明星”,主要影片中的壞蛋大多由他飾演,他塑造了數十個壞蛋的形象,諸如《最後之良心》中的暴發戶、《歌女紅牡丹》中的無賴丈夫、《劫後桃花》中的地痞、《啼笑姻緣》中的琴師等。
他所塑造的惡人形象,曾被時人評為“無賴標本”、“人類罪惡的象徵”。銀幕上的王獻齋壞事做絕,現實生活中的王獻齋卻是一位謙謙君子,風度儒雅,衣著講究,淡泊守誌,忠於友誼。
1941年夏,王獻齋麵塗油彩,身著戲裝,昏倒在拍片的水銀燈下,再也沒有醒來。在20年的銀海生涯中,他“以演技突出於群星,高踞第一把反派交椅,享譽默片及聲片前期這兩個時代。”
朱飛
1903年生於上海一富人之家,曾就學於遠東商業學校,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20年代初即為英美菸草公司電影部羅致為主要演員,拍攝gg片。他以各種優雅而含挑逗性的抽菸姿態所拍的香菸gg片,極為張石川欣賞。
1925年,張石川將其挖至“明星”,當年即令其在《空穀蘭》一片中飾男主角,該片非常賣座,朱飛也因此聲名遠揚。此後他又連續主演了《多情的女伶》、《良心的復話》等10多部影片。
風流調儻的朱飛成名後逐漸放浪形骸,在脂粉陣中盡顯其長,博得美人歡心。自恃一流明星,拍片經常遲到或早退,還常與導演“頂牛”,1928年,被張石川解僱。
此時的朱飛,染鴉片癮已深,無力自拔,終於在30年代因吸毒過深而慘死。
張慧沖
(1898——1962):廣東中山人,家境富有。早在2o年代初,出於興趣,加盟商務印書館影片部,主演了《蓮花落》、《好兄弟》等片。後又與人合股創辦聯合影片公司,主演了《水落石出》、《劫後緣》等片。
自1925年應邀參加“明星”《新人的家庭》拍攝後,加入“明星”。因其外貌英武,又精於駕車、騎馬、遊泳,故多演俠客打鬥片,成為中國第一位武俠明星。
1927年,張慧沖在其父去世後,繼承了25萬銀元的財產,於是脫離“明星”,自創“慧沖影片公司”,專拍武俠片。所拍影片的主演大多由他與妻子徐素娥擔任,但營業上極不成功,慧沖公司在30年代初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