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扮演《血衣》中的老工人。他含淚訴說:
“大寶、二寶,這是你爸爸的血衣!老孫、老李,這是你兄弟的血衣,我們要把我的血,你的血,大家的血都染上去,變成一片血染的紅旗,照遍世界!”
白楊與觀眾們一起,拭淚昂頭,奮發自強之氣油然而生。
1933年春末,北平的形勢越來越不妙。控製古都的國民黨部隊,大肆搜捕中共地下黨員及革命青年,苞莉芭劇社不得不解體。
此後,白楊又和同學董世雄一起演話劇,並組織了星期劇社,活躍在北平的大小舞台上。白楊主演《自由了的範西》,她飾演的範麵,博得好評,也為劇社擴大了影響。年輕的白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不久,白楊又在女同學王暉華的邀請下,參加了北平藝術學戲組織的“北平藝術研究會”。兼編、導、演於一身的高材生楊村彬準備把熊佛西先生的《喇叭》搬上舞台,特地請白楊飾演小姑娘冬姑。
在北平藝術研究會,白楊還時常念起苞莉芭劇社時那些夥伴,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給她進步的影響,那時他們給白楊取個名字叫“魯枷”。“魯枷”在俄語裏是“紅色”的意思。
有次她和楊村彬說起魯你的名字,楊村彬向她開玩笑地說:那你是“紅楊”啦!我可是“白楊”呢。
楊村彬所謂的“白楊”,言外之意專致力於藝術,其他無興趣,才稱為“白”。這時聽了“白楊”這個名字,令白楊想起了小時候在鄉下的白楊樹給她留下的美好印象,於是在楊村彬麵前使著孩子氣說:
“白楊這名字還是給我吧!”
楊村彬笑諾了。就這樣,楊君麗變成了“白楊”。
當時的白楊,以醉心於藝術的精神,投入《喇叭》的排練。《喇叭》排了一段時間就拉出去公演。那是北平藝術研究會的首次公演,演出相當成功。
在1933年10月的北平《晨報》副刊上是這樣報導的:
北平藝術研究院戲劇部,9月3o日晚上在協和禮堂公演《喇叭》和《月亮上升》兩劇,票價1元,上座極盛。在座的專家很多,士。餘上沅夫婦,朱君允先生,名伶程硯秋等……大家不約而同讚美《喇叭》。……表演方麵……楊君麗,即白楊(採納楊村彬提議,易名白楊)小姐的冬始演得出色。她曾在普羅戲劇上努過力,也是一位很難得的演員;漂亮和活潑均不在楊謹(藝術學院戲劇係畢業的一位色藝相當好的女演員,是楊村彬的同學)以下,可惜聲音薄,不沉著。
這次公演,白楊引起了專家與北京觀眾的興趣與關注。至於“聲音薄”,主要由太年少(才13歲)所致,而她的演技,在同齡人中是罕見的。
一位將魯迅的《阿q正傳》譯成英文的美籍華人——梁社幹,禁不住大步流星走到後台去,拉著白楊的手,說:
“這次來中國,有兩個演員給我印象最深。在南方,我看到南國社的《蘇州夜話》,數唐叔明演得好;在北方,看了你們的《喇叭》,數你演得漂亮,楊小姐前途無量。”
戲劇界老前輩餘上沉、程硯秋也特向白楊頷首致意。餘上沅還特請她到北平小劇院參加演出。由於白楊活躍在北平的劇場上,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她被選為“北平小姐”,巨幅照片刊登在畫報上。
一天,美籍華人梁社幹找到白楊,問她:
“你想進入中國旅行劇團嗎?”
中國旅行劇團(簡稱“中旅”)是中國第一個半職業化的話劇團體,其發起人、團長唐槐秋在學生時代曾出國留法勤工儉學,回國後,他和髮妻吳靜參加了田漢主辦的“南國電影劇社”(即南國社)。
南國社被查封後,唐槐秋來到南京,結識了戴涯。一天在煮酒論英雄之後,兩位有誌之士一拍即合:組建一個中國的旅行劇團。兩人自封正、副團長。
1934年1月,“中旅”來到北平演出,梁社幹和唐槐秋是老相識,所以,“中旅”一來到北平,梁便邀請他們來作客。
當聽到梁社幹問她想不想進入“中旅”時,白楊毫不猶豫地答應道:
“太好了。”
“那晚上到我家吃飯吧,唐槐秋團長今晚也來,我介紹你們認識一下。”
白楊就這樣踏進了“中旅”。
兩個多月後,即1934年10月21日,白楊所在的“中旅”,終於踏進了北平的藝術之宮——協和禮堂舉行公演。當時的協和禮堂,是北平知識界內部專設的高級劇場。北平藝術研究會的首次演出也曾在這裏舉行,那次白楊參加演了《喇叭》;這次是作為“中旅”的成員,又來參加首次演出,盡管沒有她的戲,白楊心裏也樂陶陶的。
她看到,北平的不少社會名流和有身份的觀眾紛至遝來。其中,北平小劇院名演員董世錦,還幫著白楊一起散發演出說明書,給“中旅”壯威,引起觀眾們的極大關注。
劇場的鈴響了,開演的時間到了,全場的目光都移向舞台,帷幕卻遲遲沒有拉開。
唐槐秋正要站起詢問,團長夫人吳靜特來報告:原飾演梅蘿香的演員淩蘿至今還沒有歸隊,不知她上哪兒去了。
按計劃,今晚演“中旅”的拿手戲《梅蘿香》,主演淩蘿還沒有回來,怎麽辦?在這北平的藝術之宮裏,當著那麽多的專家名流,“中旅”的首場演出,難道就半途而廢?這怎麽行!全團的人急得團團轉,白楊手裏的茶杯差點兒掉到地下。
團長唐槐秋卻把希望的目光移向白楊:
“小楊,你去演梅蘿香。”
“我——”白楊怔住了。
白楊進“中旅”後還從來沒有上過台,至於《梅蘿香》,每次演出,她都細細看了,對淩蘿演的梅蘿香,她認為淩蘿的聲音還有特色,形象並不怎麽好。
排演前兩天,當淩蘿不知去向時,團長清白楊飾梅蘿香,她胸有成竹去排演了,也就排演兩次,隻是排排而已。她沒有料到會讓她正式上演,而且是在這樣的場合。作這樣一次極重要的演出,她的心慌了。
“小楊,別愣著,快跟我化裝去。”團長夫人一把拉過白楊,往化妝室走去。
化妝時,白楊懷裏還像揣個小兔子,心蹦蹦直跳,可一當走上舞台,她鎮靜自若。白楊飾主角梅蘿香,唐若清飾筱春蘭,唐槐秋飾白森卿。
白楊與他們及其他角色默契配合,舉止自如,吐音清亮,每句台詞一字不差,梅蘿香來回走動的舞台方位也一步不亂。麵前是無數張觀眾及專家的臉龐,是千百雙注視著她的目光,白楊卻如入無人之境,從外形到內心,全部進入了梅蘿香的角色之中,隨著劇情的發展馳聘舞台。
十四歲的白楊,飾成年的梅蘿香,竟形似,神似,楚楚動人。未見她登台過的“中旅”同仁震驚了,全場的觀眾都在為她喝彩叫好。
白楊在“中旅”首次登台獲得意外的成功。無疑這也是“中旅”在北平的藝術之宮首次公演的圓滿成功。於是,“中旅”一鼓作氣,在協和禮堂連著公演了四場《梅蘿香》、《女店主》,繼而又去開明、哈爾飛戲院及清華、燕京、輔仁等大學,公演了四十多場。
“大寶、二寶,這是你爸爸的血衣!老孫、老李,這是你兄弟的血衣,我們要把我的血,你的血,大家的血都染上去,變成一片血染的紅旗,照遍世界!”
白楊與觀眾們一起,拭淚昂頭,奮發自強之氣油然而生。
1933年春末,北平的形勢越來越不妙。控製古都的國民黨部隊,大肆搜捕中共地下黨員及革命青年,苞莉芭劇社不得不解體。
此後,白楊又和同學董世雄一起演話劇,並組織了星期劇社,活躍在北平的大小舞台上。白楊主演《自由了的範西》,她飾演的範麵,博得好評,也為劇社擴大了影響。年輕的白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不久,白楊又在女同學王暉華的邀請下,參加了北平藝術學戲組織的“北平藝術研究會”。兼編、導、演於一身的高材生楊村彬準備把熊佛西先生的《喇叭》搬上舞台,特地請白楊飾演小姑娘冬姑。
在北平藝術研究會,白楊還時常念起苞莉芭劇社時那些夥伴,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給她進步的影響,那時他們給白楊取個名字叫“魯枷”。“魯枷”在俄語裏是“紅色”的意思。
有次她和楊村彬說起魯你的名字,楊村彬向她開玩笑地說:那你是“紅楊”啦!我可是“白楊”呢。
楊村彬所謂的“白楊”,言外之意專致力於藝術,其他無興趣,才稱為“白”。這時聽了“白楊”這個名字,令白楊想起了小時候在鄉下的白楊樹給她留下的美好印象,於是在楊村彬麵前使著孩子氣說:
“白楊這名字還是給我吧!”
楊村彬笑諾了。就這樣,楊君麗變成了“白楊”。
當時的白楊,以醉心於藝術的精神,投入《喇叭》的排練。《喇叭》排了一段時間就拉出去公演。那是北平藝術研究會的首次公演,演出相當成功。
在1933年10月的北平《晨報》副刊上是這樣報導的:
北平藝術研究院戲劇部,9月3o日晚上在協和禮堂公演《喇叭》和《月亮上升》兩劇,票價1元,上座極盛。在座的專家很多,士。餘上沅夫婦,朱君允先生,名伶程硯秋等……大家不約而同讚美《喇叭》。……表演方麵……楊君麗,即白楊(採納楊村彬提議,易名白楊)小姐的冬始演得出色。她曾在普羅戲劇上努過力,也是一位很難得的演員;漂亮和活潑均不在楊謹(藝術學院戲劇係畢業的一位色藝相當好的女演員,是楊村彬的同學)以下,可惜聲音薄,不沉著。
這次公演,白楊引起了專家與北京觀眾的興趣與關注。至於“聲音薄”,主要由太年少(才13歲)所致,而她的演技,在同齡人中是罕見的。
一位將魯迅的《阿q正傳》譯成英文的美籍華人——梁社幹,禁不住大步流星走到後台去,拉著白楊的手,說:
“這次來中國,有兩個演員給我印象最深。在南方,我看到南國社的《蘇州夜話》,數唐叔明演得好;在北方,看了你們的《喇叭》,數你演得漂亮,楊小姐前途無量。”
戲劇界老前輩餘上沉、程硯秋也特向白楊頷首致意。餘上沅還特請她到北平小劇院參加演出。由於白楊活躍在北平的劇場上,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她被選為“北平小姐”,巨幅照片刊登在畫報上。
一天,美籍華人梁社幹找到白楊,問她:
“你想進入中國旅行劇團嗎?”
中國旅行劇團(簡稱“中旅”)是中國第一個半職業化的話劇團體,其發起人、團長唐槐秋在學生時代曾出國留法勤工儉學,回國後,他和髮妻吳靜參加了田漢主辦的“南國電影劇社”(即南國社)。
南國社被查封後,唐槐秋來到南京,結識了戴涯。一天在煮酒論英雄之後,兩位有誌之士一拍即合:組建一個中國的旅行劇團。兩人自封正、副團長。
1934年1月,“中旅”來到北平演出,梁社幹和唐槐秋是老相識,所以,“中旅”一來到北平,梁便邀請他們來作客。
當聽到梁社幹問她想不想進入“中旅”時,白楊毫不猶豫地答應道:
“太好了。”
“那晚上到我家吃飯吧,唐槐秋團長今晚也來,我介紹你們認識一下。”
白楊就這樣踏進了“中旅”。
兩個多月後,即1934年10月21日,白楊所在的“中旅”,終於踏進了北平的藝術之宮——協和禮堂舉行公演。當時的協和禮堂,是北平知識界內部專設的高級劇場。北平藝術研究會的首次演出也曾在這裏舉行,那次白楊參加演了《喇叭》;這次是作為“中旅”的成員,又來參加首次演出,盡管沒有她的戲,白楊心裏也樂陶陶的。
她看到,北平的不少社會名流和有身份的觀眾紛至遝來。其中,北平小劇院名演員董世錦,還幫著白楊一起散發演出說明書,給“中旅”壯威,引起觀眾們的極大關注。
劇場的鈴響了,開演的時間到了,全場的目光都移向舞台,帷幕卻遲遲沒有拉開。
唐槐秋正要站起詢問,團長夫人吳靜特來報告:原飾演梅蘿香的演員淩蘿至今還沒有歸隊,不知她上哪兒去了。
按計劃,今晚演“中旅”的拿手戲《梅蘿香》,主演淩蘿還沒有回來,怎麽辦?在這北平的藝術之宮裏,當著那麽多的專家名流,“中旅”的首場演出,難道就半途而廢?這怎麽行!全團的人急得團團轉,白楊手裏的茶杯差點兒掉到地下。
團長唐槐秋卻把希望的目光移向白楊:
“小楊,你去演梅蘿香。”
“我——”白楊怔住了。
白楊進“中旅”後還從來沒有上過台,至於《梅蘿香》,每次演出,她都細細看了,對淩蘿演的梅蘿香,她認為淩蘿的聲音還有特色,形象並不怎麽好。
排演前兩天,當淩蘿不知去向時,團長清白楊飾梅蘿香,她胸有成竹去排演了,也就排演兩次,隻是排排而已。她沒有料到會讓她正式上演,而且是在這樣的場合。作這樣一次極重要的演出,她的心慌了。
“小楊,別愣著,快跟我化裝去。”團長夫人一把拉過白楊,往化妝室走去。
化妝時,白楊懷裏還像揣個小兔子,心蹦蹦直跳,可一當走上舞台,她鎮靜自若。白楊飾主角梅蘿香,唐若清飾筱春蘭,唐槐秋飾白森卿。
白楊與他們及其他角色默契配合,舉止自如,吐音清亮,每句台詞一字不差,梅蘿香來回走動的舞台方位也一步不亂。麵前是無數張觀眾及專家的臉龐,是千百雙注視著她的目光,白楊卻如入無人之境,從外形到內心,全部進入了梅蘿香的角色之中,隨著劇情的發展馳聘舞台。
十四歲的白楊,飾成年的梅蘿香,竟形似,神似,楚楚動人。未見她登台過的“中旅”同仁震驚了,全場的觀眾都在為她喝彩叫好。
白楊在“中旅”首次登台獲得意外的成功。無疑這也是“中旅”在北平的藝術之宮首次公演的圓滿成功。於是,“中旅”一鼓作氣,在協和禮堂連著公演了四場《梅蘿香》、《女店主》,繼而又去開明、哈爾飛戲院及清華、燕京、輔仁等大學,公演了四十多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