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好景不長,國內軍閥混戰,生靈塗炭。學校隻得拍賣地產.地產一時賣不出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辦學經費發生了危機。50多歲的父親楊震華整天放浪於脂粉陣中。
這個老教育家似乎看破了紅塵,苦心經營幾十年的教育事業受到時勢的褻瀆,日趨蕭條,教育家哪有回天之力,他苦悶、傍惶、去風月場上消磨時光。
從此,學校每況愈下,支撐不了幾年,新華大學不得不倒閉了。辦了20年學的老校長仰天長嘆,無計可施,就一蹶不振,沉湎於酒色,揮耗著為數不多的校產。
白楊兄妹四人,大哥楊成勛,大姐楊成業(楊沫),二姐楊成亮,白楊在姐妹中排行老三。
白楊從小並沒有更多的在自己家中度過,她被奶媽帶到鄉下去,直到八歲那年,她才被大哥接回北平。九歲那年,白楊終於挎上書包踏進了福綏境的北平第十四小學。
由於白楊比別人多一份“強勁”,在比同學們少讀一個學期書的情況下,經過勤學苦練,終於到二年級下學期,追上了第三名。她一下子成了十四小學的佼佼者。
有一天,白楊竟然一下子變成了小仙子了。那是學校舉行一次文藝演出活動,老師讓白楊參加排練小歌舞劇——《葡萄仙子》,飾演小仙子。穿的是紗綢的小舞衣,在身上輕飄飄的,是淡紫色的,活像朵盛開的紫丁香。
到了舞台上,白楊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翩翩起舞,飄然欲飛,真如騰雲駕霧的仙女。她久久地陶醉在那超然的如詩如畫的情景裏。
在這同一次演出活動中,高年級同學還演出了壓軸戲——《蘭芝和仲卿》(即《孔雀東南飛》),那演蘭芝的同學,表演得情真意切,楚楚動人,把白楊純潔的心緊緊抓住了,惹得白楊哭了一遍又一遍,她很長時間都忘不了這個戲。
從此,白楊深深地愛上了文藝,成了學校文娛活動的活躍分子,她愛唱愛跳,樂不可支。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母親突然患了血崩。一個陰風慘慘的冬夜,母親一命歸天。
母亡家破,父親丟下兒女獨自出走,生路在何方?十一歲的白楊不得不考慮這一嚴肅的人生課題了。大哥和大嫂由於和父母不和,離家出走,獨謀生路去了。大姐楊沫,二姐楊成亮,均生活無著。她——白楊該怎麽辦?北平設立第五廠,辦演員養成所,正招收培養電影演員。白楊多麽渴望自己能走進銀幕,於是,她報了名。
這天一早,白楊獨自走出家門,毫不猶豫地朝著招生處走去。沒有錢買車票,她幹脆步行著去,從西城白塔寺到東城王爺府招考處,足有十幾裏路。
走進招考處,應試的盡是些大學生模樣的青年男女,沒有見到一個像自己這樣幼小的考生,她有點膽怯了。
“楊成芳。”主考先生叫到她了。
“嗯。”白楊羞答答地走過去。
“你為什麽來報考呢?”
“為了生活……”說罷,垂下了頭。
旁邊兩個趕考的姑娘聽了.吃吃地笑了。
主考先生瞥了她倆一眼,神態很冷峻。他完全了解這個小考生的境遇,喜歡她單純、說實話。
而白楊,聽到有人在旁邊笑她,忙又補充了一句:
“我也喜歡演戲。”
“你演過什麽戲?”
“在學校演過一個‘葡萄仙子’。”
“那好,請你再表演一下。”
白楊意識到先生在有意考她,她不管三七二十一,鼓足勇氣表演起來。
那位主考先生是王瑞麟,畢業於北平藝術劇院戲劇係,造詣頗深,曾與一代影星阮玲玉合作主演過《故都春夢》,蜚聲影壇。
這會兒,他細細審視著白楊的表演,那修長、俊美的體態,那自然、柔和的舞步,那清晰響亮、略帶幾分嬌稚聲的嗓門,都隱露著小白楊天賦的藝術素質。不需要再考她了,她已經是比較理想的演員了。
白楊在北平演員養成所裏接受了嚴格的教育和訓練,她是養成所裏年齡最小的學員,她虛心好學,刻苦認真,三個月圓滿地完成了培訓任務,結業後參加拍片。
白楊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聯華公司北平分廠的唯一出品——《故宮新怨》。白楊飾演了一位年齡與她相仿的小丫頭。全片在頤和園實景中拍攝,白楊這個“小丫頭”,從宮殿門前一口大銅缸背後探身出來,調皮地窺視著……演得入情入理,真切動人。
那時白楊用楊君麗之藝名,隨著《故宮新怨》的公映,白楊被聯華公司北平分廠視為頗有前途的蓓蕾。
不料,“聯華”發生變故:在“—·二八”戰爭中,“聯華”在上海的二廠毀於炮火,公司遭到損失,1932年7月,北平分廠連同附設的演員養成所,一併宣告停辦。
白楊失了業。
1932年,北平的仲秋是清冷的,一輪如冰的月亮浸泡在護城河裏,悠悠蕩蕩。間或有一對青年男女,互相依偎著徜徉在月下河邊。白楊獨自踽踽在街頭,心緒惆悵、茫然。
“小楊,楊君麗!”
白楊忽然聽見有人喊她,扭頭一看,原來是演員養成所裏的同學許多。
“嗨,怎麽是你?許多,養成所解散後,你上哪裏去了?”白楊問道。
許多詼諧地說:
“我們一些無處可去的同學,還有些無家可歸的大學生,搞了個‘蒼莉芭’(俄文‘鬥爭’一詞的譯音)劇社,上戲院、學校等地方去演出。”
一聽演出,白楊馬上來了興趣:
“演出哪些戲?我能參加嗎?”
許多說:
“演出一些獨幕劇,比如《炸彈》、《戰友》、《sos》等,可來勁啦!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參加我們的‘苞莉芭劇社’。”
“那太好了。”白楊高興地拍起手來。
苞莉芭劇社是北平的左翼戲劇團體,宣傳抗日鬥爭,頌揚真善美。這會兒,許多並沒有將這些向白楊和盤托出,他想讓她在實際的演出活動中,逐漸認識、理解這個劇社的性質。
許多說:
“小楊,過幾天,12月28日晚上,苞莉芭劇社將在清華大學禮堂舉行演出活動,是學校的東北學生自治會邀請我們去的,我們一起去參加。明天你來宣武門頭髮胡同通順公寓劉莉影處報到。”
12月28日,清華禮堂裏坐滿了黑壓壓的男女學生,在一片嘈雜的聲浪中,一位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手拿小提琴走上了舞台,這個小夥子叫聶耳。琴聲一響,全場肅然,他演奏的是《國際歌》。
白楊沉浸在熱烈、莊嚴的情景裏,十分欽佩麵前那位不住拉動著琴弦的演奏者。聶耳演奏畢《國際歌》,白楊與聶耳等一起演出《戰友》、《亂鍾》等獨幕劇。
一個星期後,白楊又隨劇社去東單外交部街“平大俄文商學院”參加演出。露天的舞台,觀眾們凍坐在院子裏的長凳上,情緒卻一直很高漲。
這個老教育家似乎看破了紅塵,苦心經營幾十年的教育事業受到時勢的褻瀆,日趨蕭條,教育家哪有回天之力,他苦悶、傍惶、去風月場上消磨時光。
從此,學校每況愈下,支撐不了幾年,新華大學不得不倒閉了。辦了20年學的老校長仰天長嘆,無計可施,就一蹶不振,沉湎於酒色,揮耗著為數不多的校產。
白楊兄妹四人,大哥楊成勛,大姐楊成業(楊沫),二姐楊成亮,白楊在姐妹中排行老三。
白楊從小並沒有更多的在自己家中度過,她被奶媽帶到鄉下去,直到八歲那年,她才被大哥接回北平。九歲那年,白楊終於挎上書包踏進了福綏境的北平第十四小學。
由於白楊比別人多一份“強勁”,在比同學們少讀一個學期書的情況下,經過勤學苦練,終於到二年級下學期,追上了第三名。她一下子成了十四小學的佼佼者。
有一天,白楊竟然一下子變成了小仙子了。那是學校舉行一次文藝演出活動,老師讓白楊參加排練小歌舞劇——《葡萄仙子》,飾演小仙子。穿的是紗綢的小舞衣,在身上輕飄飄的,是淡紫色的,活像朵盛開的紫丁香。
到了舞台上,白楊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翩翩起舞,飄然欲飛,真如騰雲駕霧的仙女。她久久地陶醉在那超然的如詩如畫的情景裏。
在這同一次演出活動中,高年級同學還演出了壓軸戲——《蘭芝和仲卿》(即《孔雀東南飛》),那演蘭芝的同學,表演得情真意切,楚楚動人,把白楊純潔的心緊緊抓住了,惹得白楊哭了一遍又一遍,她很長時間都忘不了這個戲。
從此,白楊深深地愛上了文藝,成了學校文娛活動的活躍分子,她愛唱愛跳,樂不可支。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母親突然患了血崩。一個陰風慘慘的冬夜,母親一命歸天。
母亡家破,父親丟下兒女獨自出走,生路在何方?十一歲的白楊不得不考慮這一嚴肅的人生課題了。大哥和大嫂由於和父母不和,離家出走,獨謀生路去了。大姐楊沫,二姐楊成亮,均生活無著。她——白楊該怎麽辦?北平設立第五廠,辦演員養成所,正招收培養電影演員。白楊多麽渴望自己能走進銀幕,於是,她報了名。
這天一早,白楊獨自走出家門,毫不猶豫地朝著招生處走去。沒有錢買車票,她幹脆步行著去,從西城白塔寺到東城王爺府招考處,足有十幾裏路。
走進招考處,應試的盡是些大學生模樣的青年男女,沒有見到一個像自己這樣幼小的考生,她有點膽怯了。
“楊成芳。”主考先生叫到她了。
“嗯。”白楊羞答答地走過去。
“你為什麽來報考呢?”
“為了生活……”說罷,垂下了頭。
旁邊兩個趕考的姑娘聽了.吃吃地笑了。
主考先生瞥了她倆一眼,神態很冷峻。他完全了解這個小考生的境遇,喜歡她單純、說實話。
而白楊,聽到有人在旁邊笑她,忙又補充了一句:
“我也喜歡演戲。”
“你演過什麽戲?”
“在學校演過一個‘葡萄仙子’。”
“那好,請你再表演一下。”
白楊意識到先生在有意考她,她不管三七二十一,鼓足勇氣表演起來。
那位主考先生是王瑞麟,畢業於北平藝術劇院戲劇係,造詣頗深,曾與一代影星阮玲玉合作主演過《故都春夢》,蜚聲影壇。
這會兒,他細細審視著白楊的表演,那修長、俊美的體態,那自然、柔和的舞步,那清晰響亮、略帶幾分嬌稚聲的嗓門,都隱露著小白楊天賦的藝術素質。不需要再考她了,她已經是比較理想的演員了。
白楊在北平演員養成所裏接受了嚴格的教育和訓練,她是養成所裏年齡最小的學員,她虛心好學,刻苦認真,三個月圓滿地完成了培訓任務,結業後參加拍片。
白楊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聯華公司北平分廠的唯一出品——《故宮新怨》。白楊飾演了一位年齡與她相仿的小丫頭。全片在頤和園實景中拍攝,白楊這個“小丫頭”,從宮殿門前一口大銅缸背後探身出來,調皮地窺視著……演得入情入理,真切動人。
那時白楊用楊君麗之藝名,隨著《故宮新怨》的公映,白楊被聯華公司北平分廠視為頗有前途的蓓蕾。
不料,“聯華”發生變故:在“—·二八”戰爭中,“聯華”在上海的二廠毀於炮火,公司遭到損失,1932年7月,北平分廠連同附設的演員養成所,一併宣告停辦。
白楊失了業。
1932年,北平的仲秋是清冷的,一輪如冰的月亮浸泡在護城河裏,悠悠蕩蕩。間或有一對青年男女,互相依偎著徜徉在月下河邊。白楊獨自踽踽在街頭,心緒惆悵、茫然。
“小楊,楊君麗!”
白楊忽然聽見有人喊她,扭頭一看,原來是演員養成所裏的同學許多。
“嗨,怎麽是你?許多,養成所解散後,你上哪裏去了?”白楊問道。
許多詼諧地說:
“我們一些無處可去的同學,還有些無家可歸的大學生,搞了個‘蒼莉芭’(俄文‘鬥爭’一詞的譯音)劇社,上戲院、學校等地方去演出。”
一聽演出,白楊馬上來了興趣:
“演出哪些戲?我能參加嗎?”
許多說:
“演出一些獨幕劇,比如《炸彈》、《戰友》、《sos》等,可來勁啦!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參加我們的‘苞莉芭劇社’。”
“那太好了。”白楊高興地拍起手來。
苞莉芭劇社是北平的左翼戲劇團體,宣傳抗日鬥爭,頌揚真善美。這會兒,許多並沒有將這些向白楊和盤托出,他想讓她在實際的演出活動中,逐漸認識、理解這個劇社的性質。
許多說:
“小楊,過幾天,12月28日晚上,苞莉芭劇社將在清華大學禮堂舉行演出活動,是學校的東北學生自治會邀請我們去的,我們一起去參加。明天你來宣武門頭髮胡同通順公寓劉莉影處報到。”
12月28日,清華禮堂裏坐滿了黑壓壓的男女學生,在一片嘈雜的聲浪中,一位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手拿小提琴走上了舞台,這個小夥子叫聶耳。琴聲一響,全場肅然,他演奏的是《國際歌》。
白楊沉浸在熱烈、莊嚴的情景裏,十分欽佩麵前那位不住拉動著琴弦的演奏者。聶耳演奏畢《國際歌》,白楊與聶耳等一起演出《戰友》、《亂鍾》等獨幕劇。
一個星期後,白楊又隨劇社去東單外交部街“平大俄文商學院”參加演出。露天的舞台,觀眾們凍坐在院子裏的長凳上,情緒卻一直很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