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到南京有事,乘飛機欲降落時,因天降大雨,飛機一頭栽在江寧板橋鎮南的戴山山腰上,戴笠亡命。
戴笠的突然死亡,使胡蝶擺脫了長達兩年之久的惡夢般的生活,終於回到了丈夫和孩子身邊。此年,胡蝶和潘有聲攜一雙兒女來到香港。此時胡母留在上海,不久便去世了。
潘有聲和胡蝶一起創辦了以生產“蝴蝶牌”係列熱水瓶為主的“興華洋行”。胡蝶傾注了全力,頻繁地來往於南洋各地,參加展銷洽談和各種商業應酬。在公司的大幅宣傳gg上,胡蝶的玉照為各種造型的“蝴蝶牌”熱水瓶所環繞。
胡蝶在忙生意的同時,也未忘了拍電影,她忙裏偷閑,為“大中華”主演了《某夫人》和《春之夢》兩片。
這日,潘有聲忽然覺得肚子痛,胡蝶急忙將丈夫送往醫院,經檢查,醫生沉痛地告訴她,是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
胡蝶想用愛創造奇蹟,留住潘有聲,然而死神終於將潘有聲帶走了。胡蝶握住潘有聲的手,手漸漸涼了下來,她像失去了知覺一樣,木木的,孩子們扶著她走出病房,她沒有放聲痛哭,隻是任淚水不斷地從眼眶裏湧出,她覺得她的心在流血。
潘有聲去世後,胡蝶再也無心繼續經商,開始一心一意地操持起家務來,然而她擺脫不了孤獨和悲哀,又想起她的電影來。她覺得這一生她隻愛兩個,一個是潘有聲,一個是電影。於是在1959年,她加盟了邵氏公司,回到了闊別十年的電影界。
1966年,胡蝶息影。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的溫哥華,並改名為潘寶娟。寶娟是她爸爸媽媽為她起的乳名,以潘為姓則表達了她對亡夫潘有聲的深深懷念。
1984年,胡蝶的弟弟胡業堯要隨香港旅遊團赴北京、無錫等地參觀,胡蝶請他帶給國內老同事的一封信,信中訴說她想念祖國、思念家鄉之情,她最後說,因年歲關係,力不從心,不適作長途旅行,她親切地向老同事和她的老觀眾們問好。
1986年,胡蝶開始動筆撰寫回憶錄,8月底,她終於完成了長達2o餘萬字的回憶錄的撰寫並交付出版,年底,《胡蝶回憶錄》率先在台灣出版。中國大陸出版界也迅速地作出反應,1987年8月,新華出版社即在大陸出版了該書。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89年3月23日,胡蝶外出途中不慎跌倒引起中風,在此後的一個月中,胡蝶靜臥於病榻,與病魔苦苦搏鬥。4月23日下午,胡蝶的心髒停止了跳動,她安詳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旅程。
她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
“蝴蝶要飛走了!”
第09章 大影星主外同居 名導演男女受氣
大影星主外同居名導演男女受氣
且說在群星閃爍的3o年代影壇,有兩顆分外耀眼的女明星,那就是胡蝶和阮玲玉。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完胡蝶,再說阮玲玉。且容筆者慢慢道來。
1910年4月26日,上海。
這一天,春意已濃,而在上海朱家木橋樣安裏的一間陰暗狹窄的小屋裏,卻不見陽光,很少暖意。一名浦東亞細亞火油找的、年近40的中年男工阮用榮,正請了假在家中忙裏忙外。阮用榮的妻子何阿英躺在破舊的木板床上,呻吟著,喊叫著,正為她第二個孩子的出生苦苦掙紮。他們的生活是艱難的,他們家的頭一個女孩才隻有二、三歲呢。
孩子終於降生了。
善良的母親、辛勞的父親,並不為過早降臨的第二個孩子高興,他們隻是盼望著這第二個孩子是個男孩,因此,當接生婆報告他家得了一個女孩時,阮用榮愁苦的臉上眉心皺得更緊了。
老實巴結的父親沒有多瞧這女孩一眼,長長地嘆口氣就把接生婆送走了。失望傷心的母親,勉強睜開眼望了望身邊的嬰兒,不知是喜悅還是悲傷。
窮工人家的孩子,求人取了個文靜的名字:鳳根。
轉眼已是10月底,天漸漸轉涼了。下班後的阮用榮照例抱起了女兒鳳根,他覺得鳳根那小小的身體有些發燙,就問妻子:
“鳳根是不是病了?”
“是的,”妻子答道,“早上起來她就發燒,可能昨晚受了點涼,傷風了,大概不礙事的。”
阮用榮仔細往鳳根臉上一瞧,隻見她左臉頰上出現了數個暗紅色的丘疹,他的心猛地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難道是天花?”當“天花”二字在阮用榮的口中說出,妻子頹然地坐在床前,她真希望丈夫的猜測是錯誤的,可是丈夫所料並不錯,鳳根所患的確是令每個父母都膽戰心驚的天花。
“天花”這兩個無論是讀起來和寫出來都很漂亮的字眼,所代表的卻是一種讓人為之恐怖和厭惡的急性傳染病,它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對患者生命的威脅,而且還在於對人容貌的毀損。當時大凡出過天花的人,都難逃滿臉麻子的厄運。鳳根的父母麵對患此疾病的女兒、怎能不憂心忡忡。
但疾病既來了也別無他法,隻求老天保佑,何阿英更是虔誠地拜倒在觀音像前。不知是阮用榮夫婦的祈禱發生了作用,還是鳳根的生命力特別強,經過日夜擔憂的幾天之後,鳳根奇蹟般地痊癒了,僅僅是在左頰留下了幾點淺淺的疤痕,不經意根本看不出來。
災難好不容易過去了,阮用榮夫婦剛剛鬆了一口氣,誰知厄運再次降臨到他們頭上。經過一個寒冷的冬季後,他們那一直病弱的長女不幸夭折了。阮用榮夫婦對著長女漸冷的身體,傷心至極。
現在,他們隻剩下鳳根這唯一的女兒了,他們對她更加憐愛有加。這一年,兩歲的鳳根一下子竟跨過了兩個時代——從清皇朝到中華民國。皇帝沒有了,國號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生活並沒有起色。唯一改變的是男人腦後少了根辮子。
鳳根慢慢地長大了。從記事起,她常常在黃昏時,一邊在門前撿菜剝豆,一邊等候父親回家。當她親熱地喚聲“爸爸”並起身奔向父親,他常常疲憊無力地找把破椅子靠牆坐了下來。偶爾,父親領到了工錢,喝了兩盅,有了點精神,也會抱著她,給她講豬八戒招親的故事。她是多麽快樂啊!窮人也有苦中作樂的時候。
一次,父親買了張靠舞台邊的便宜的歌劇票,帶鳳根去看戲,舞台上的五光十色,演員的唱做動作,使小小的鳳根驚呆了。回到家中,站在床上,拿著被單、母親的圍巾,像演員那樣裝扮起來,唱起來,扭起來。
鳳根小小年紀,已有自己的保留節目,每每親朋來訪,她唱做起來,往往能博得滿堂喝彩。那時,她不太胖,晶瑩可愛的臉上浮起了笑容。
幸福和快樂對這個萬分艱難的家庭畢竟是短暫的,像受至一場巨大的雷擊似的,她父親一病不起。阮用榮一病倒,工作也就丟了,全家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來源,這可愁壞了阮用榮夫妻倆,要治病,要吃飯,還要付房租,哪來的錢呢?
無可奈何之下,何阿英隻好丟下重病的丈夫和幼小的鳳根外出幫傭,但那點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家用尚且不夠,哪裏還能有錢給丈夫治病呢?於是,家中稍微值錢一點的東西慢慢地都進了當鋪。
戴笠的突然死亡,使胡蝶擺脫了長達兩年之久的惡夢般的生活,終於回到了丈夫和孩子身邊。此年,胡蝶和潘有聲攜一雙兒女來到香港。此時胡母留在上海,不久便去世了。
潘有聲和胡蝶一起創辦了以生產“蝴蝶牌”係列熱水瓶為主的“興華洋行”。胡蝶傾注了全力,頻繁地來往於南洋各地,參加展銷洽談和各種商業應酬。在公司的大幅宣傳gg上,胡蝶的玉照為各種造型的“蝴蝶牌”熱水瓶所環繞。
胡蝶在忙生意的同時,也未忘了拍電影,她忙裏偷閑,為“大中華”主演了《某夫人》和《春之夢》兩片。
這日,潘有聲忽然覺得肚子痛,胡蝶急忙將丈夫送往醫院,經檢查,醫生沉痛地告訴她,是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
胡蝶想用愛創造奇蹟,留住潘有聲,然而死神終於將潘有聲帶走了。胡蝶握住潘有聲的手,手漸漸涼了下來,她像失去了知覺一樣,木木的,孩子們扶著她走出病房,她沒有放聲痛哭,隻是任淚水不斷地從眼眶裏湧出,她覺得她的心在流血。
潘有聲去世後,胡蝶再也無心繼續經商,開始一心一意地操持起家務來,然而她擺脫不了孤獨和悲哀,又想起她的電影來。她覺得這一生她隻愛兩個,一個是潘有聲,一個是電影。於是在1959年,她加盟了邵氏公司,回到了闊別十年的電影界。
1966年,胡蝶息影。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的溫哥華,並改名為潘寶娟。寶娟是她爸爸媽媽為她起的乳名,以潘為姓則表達了她對亡夫潘有聲的深深懷念。
1984年,胡蝶的弟弟胡業堯要隨香港旅遊團赴北京、無錫等地參觀,胡蝶請他帶給國內老同事的一封信,信中訴說她想念祖國、思念家鄉之情,她最後說,因年歲關係,力不從心,不適作長途旅行,她親切地向老同事和她的老觀眾們問好。
1986年,胡蝶開始動筆撰寫回憶錄,8月底,她終於完成了長達2o餘萬字的回憶錄的撰寫並交付出版,年底,《胡蝶回憶錄》率先在台灣出版。中國大陸出版界也迅速地作出反應,1987年8月,新華出版社即在大陸出版了該書。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89年3月23日,胡蝶外出途中不慎跌倒引起中風,在此後的一個月中,胡蝶靜臥於病榻,與病魔苦苦搏鬥。4月23日下午,胡蝶的心髒停止了跳動,她安詳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旅程。
她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
“蝴蝶要飛走了!”
第09章 大影星主外同居 名導演男女受氣
大影星主外同居名導演男女受氣
且說在群星閃爍的3o年代影壇,有兩顆分外耀眼的女明星,那就是胡蝶和阮玲玉。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完胡蝶,再說阮玲玉。且容筆者慢慢道來。
1910年4月26日,上海。
這一天,春意已濃,而在上海朱家木橋樣安裏的一間陰暗狹窄的小屋裏,卻不見陽光,很少暖意。一名浦東亞細亞火油找的、年近40的中年男工阮用榮,正請了假在家中忙裏忙外。阮用榮的妻子何阿英躺在破舊的木板床上,呻吟著,喊叫著,正為她第二個孩子的出生苦苦掙紮。他們的生活是艱難的,他們家的頭一個女孩才隻有二、三歲呢。
孩子終於降生了。
善良的母親、辛勞的父親,並不為過早降臨的第二個孩子高興,他們隻是盼望著這第二個孩子是個男孩,因此,當接生婆報告他家得了一個女孩時,阮用榮愁苦的臉上眉心皺得更緊了。
老實巴結的父親沒有多瞧這女孩一眼,長長地嘆口氣就把接生婆送走了。失望傷心的母親,勉強睜開眼望了望身邊的嬰兒,不知是喜悅還是悲傷。
窮工人家的孩子,求人取了個文靜的名字:鳳根。
轉眼已是10月底,天漸漸轉涼了。下班後的阮用榮照例抱起了女兒鳳根,他覺得鳳根那小小的身體有些發燙,就問妻子:
“鳳根是不是病了?”
“是的,”妻子答道,“早上起來她就發燒,可能昨晚受了點涼,傷風了,大概不礙事的。”
阮用榮仔細往鳳根臉上一瞧,隻見她左臉頰上出現了數個暗紅色的丘疹,他的心猛地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難道是天花?”當“天花”二字在阮用榮的口中說出,妻子頹然地坐在床前,她真希望丈夫的猜測是錯誤的,可是丈夫所料並不錯,鳳根所患的確是令每個父母都膽戰心驚的天花。
“天花”這兩個無論是讀起來和寫出來都很漂亮的字眼,所代表的卻是一種讓人為之恐怖和厭惡的急性傳染病,它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對患者生命的威脅,而且還在於對人容貌的毀損。當時大凡出過天花的人,都難逃滿臉麻子的厄運。鳳根的父母麵對患此疾病的女兒、怎能不憂心忡忡。
但疾病既來了也別無他法,隻求老天保佑,何阿英更是虔誠地拜倒在觀音像前。不知是阮用榮夫婦的祈禱發生了作用,還是鳳根的生命力特別強,經過日夜擔憂的幾天之後,鳳根奇蹟般地痊癒了,僅僅是在左頰留下了幾點淺淺的疤痕,不經意根本看不出來。
災難好不容易過去了,阮用榮夫婦剛剛鬆了一口氣,誰知厄運再次降臨到他們頭上。經過一個寒冷的冬季後,他們那一直病弱的長女不幸夭折了。阮用榮夫婦對著長女漸冷的身體,傷心至極。
現在,他們隻剩下鳳根這唯一的女兒了,他們對她更加憐愛有加。這一年,兩歲的鳳根一下子竟跨過了兩個時代——從清皇朝到中華民國。皇帝沒有了,國號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生活並沒有起色。唯一改變的是男人腦後少了根辮子。
鳳根慢慢地長大了。從記事起,她常常在黃昏時,一邊在門前撿菜剝豆,一邊等候父親回家。當她親熱地喚聲“爸爸”並起身奔向父親,他常常疲憊無力地找把破椅子靠牆坐了下來。偶爾,父親領到了工錢,喝了兩盅,有了點精神,也會抱著她,給她講豬八戒招親的故事。她是多麽快樂啊!窮人也有苦中作樂的時候。
一次,父親買了張靠舞台邊的便宜的歌劇票,帶鳳根去看戲,舞台上的五光十色,演員的唱做動作,使小小的鳳根驚呆了。回到家中,站在床上,拿著被單、母親的圍巾,像演員那樣裝扮起來,唱起來,扭起來。
鳳根小小年紀,已有自己的保留節目,每每親朋來訪,她唱做起來,往往能博得滿堂喝彩。那時,她不太胖,晶瑩可愛的臉上浮起了笑容。
幸福和快樂對這個萬分艱難的家庭畢竟是短暫的,像受至一場巨大的雷擊似的,她父親一病不起。阮用榮一病倒,工作也就丟了,全家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來源,這可愁壞了阮用榮夫妻倆,要治病,要吃飯,還要付房租,哪來的錢呢?
無可奈何之下,何阿英隻好丟下重病的丈夫和幼小的鳳根外出幫傭,但那點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家用尚且不夠,哪裏還能有錢給丈夫治病呢?於是,家中稍微值錢一點的東西慢慢地都進了當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