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 作者:高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世凱支走譚嗣同後的當晚,在法華寺“反覆籌思”。光緒帝名義上是大清國第一人,至高至尊,實際上近乎傀儡,有名無實,支持他維新改良的都是一幫清口白牙的書生,手無一兵一卒。而慈禧太後掌握朝廷權力三十餘年,鐵桿心腹遍布朝廷內外,占據要職實權,尤其是槍桿子緊緊掌握在聽從她指揮的爪牙手裏,維新派要想搞她,豈不是蚍蜉撼樹!置身於生死十字路口,經過急劇思考,何去何從的答案逐漸清晰起來。在這萬般關鍵的時刻,袁某人不管投靠誰,對方都將銘心刻骨、感激萬分。問題於在,若是投靠光緒帝,最終將丟掉腦袋;若是投靠慈禧太後,就能青雲直上,極有可能取代李鴻章的政治地位。夜幕下的法華寺沉浸在靜謐之中,袁世凱踱著方步、捋著鬍鬚,將關係生死榮辱之事想個通透。
亂中取勝(12)
高冕
解讀袁世凱一生所作所為,不難發現,他骨子裏是傾向於康梁維新變法主張的。但當踐奉政治主張與攫取權力發生衝突時,他就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政治主張。在他人生天平上,權力始終是最重的籌碼。為追逐權力,他可以拋棄一切。
八月初五日(9月20日),袁世凱請訓返回天津,光緒帝賜予密詔,命他保護新政。袁世凱辭別皇帝後,掉轉屁股乘上火車馳抵天津,直奔直隸總督衙門,求見榮祿,將維新派絕密計劃和盤托出。榮祿雖對正在發生的事變有所察覺,但不曾料到來得如此緊急、如此嚴重,聽罷袁世凱的告密,猶如當腦門挨了一焦雷,驚問:“子意雲何?”袁世凱道:“特以告公者欲破奸謀,衛慈聖耳!”當晚,榮祿進京,緊急求見慈禧太後。慈禧太後大驚失色,命榮祿連夜趕回天津控製軍隊。次日黎明,她率人馬從頤和園抄小道進皇城,直奔皇宮,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以光緒帝病重不能理政為由,宣布自己訓政,並大肆搜捕維新黨人。初十日(25日),她急電榮祿來京,隨後諭令他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兼管兵部事務,特簡為欽差大臣,仍節製北洋各軍。維新派在後黨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鎮壓中分崩離析,康有為、梁啓超分別逃亡香港和日本,“戊戌六君子”血濺菜市口,維新派官員陳寶箴、江標、黃遵憲等數十人被革職罷免。不到一個月,新政舉措除京師大學堂碩果僅存外,其餘全被廢除,戊戌變法皂泡一般破滅。
維新派的鮮血染紅了袁世凱的紅頂子。作為對袁世凱出賣維新派的獎賞,榮祿進京那日,慈禧太後令袁世凱暫行護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個令袁世凱垂涎已久的職位,雖隻讓他過了十天的癮,但體現了慈禧太後在風雲突變之際對他的高度信任。榮祿對袁的忠心十分欣賞,當時後黨中曾有親貴大臣認為袁世凱“既同謀又出首,首鼠兩端”,不可信賴,應予懲處。榮祿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他辯護:“袁乃我的人,無所謂首鼠兩端。”這次變亂,袁世凱再次成為大贏家。他既保住了光緒帝超擢的候補侍郎官銜,又提升了自己在慈禧太後和榮祿心目中的地位。從此,袁世凱其人,不僅進入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的視野,而且進入她的心靈。為表示對他的寵信優渥,十一月(1899年1月)慈禧太後特別召見他,準許他在西苑門內騎馬,並乘坐船隻拖床,給予賞銀四千兩。第二年,也即光緒二十五年二月二十日(1899年3月31日),清廷宣布成立武衛軍,歸榮祿統率,其中聶士成率武衛前軍,董福祥率武衛後軍,宋慶率武衛左軍,袁世凱率武衛右軍,另由榮祿組建並親率武衛中軍。於是,袁世凱獲得與大清國著名宿將同等的地位。這年五月初九日(6月16日),袁世凱晉升為工部右侍郎,正式躋身二品大員行列。
有首歌謠道破袁世凱亂中投機的真相:“六君子,頭顱送,袁項城,頂子紅,賣同黨,邀奇功。康與梁,在夢中,不知他,是梟雄。”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紛亂的局勢,再度為袁世凱創造了乘亂而起的機會。
甲午戰爭失敗後,長期在山東、直隸、河南一帶活動的反清秘密組織義和拳,改變反清立場,提出“扶清滅洋”口號,將鬥爭矛頭指向設在中國的洋教會和外國勢力。清廷為利用義和拳,於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年1月)頒發上諭,承認義和拳為合法群眾團體。義和拳遂改名義和團,且聲勢大振,以山東和直隸為中心的義和團運動迅猛爆發。曾經殘酷鎮壓過義和拳的山東巡撫毓賢,是清政府官員中較早改變對義和拳立場,倡導庇護義和拳的人物,義和拳的仇洋排外運動在山東風起雲湧,迅速蔓延。西方列強對毓賢非常不滿,要求清廷撤換山東巡撫。他們認為,袁世凱是繼任山東巡撫的最佳人選。英國駐京公使竇納樂在寫給本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裏的信中說:“關於今後山東北部的局勢,我認為,最有希望的前景是挑選袁世凱充任巡撫。這位官員曾擔任多年的中國駐朝鮮大臣的職務,並且最近統率駐天津附近受外國人訓練的軍隊約八千人。他已經宣布,必須將全軍隨他調往該省;同時,他性格果斷,而且在必要的時候立即使用武力,這是他一生中在各種危急形勢下進行活動的特點。所以,使人們有可能期望,在他所管轄的省份中,順利迅速地平定叛亂。”西方列強對袁世凱特別青睞,主要原因是此人手中掌握著中國最新式的一支武裝,而且他仇視義和團,更樂意按洋人眼色行事。列強在中國的代表人物,數度對清政府婉示以袁世凱取代毓賢的願望。不知什麽原因,清廷與西方列強的意願竟然不謀而合。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1899年12月6日),清廷諭令將毓賢調離,山東巡撫一職,由袁世凱署理,並命袁世凱仍統率武衛右軍。三個月後,清廷實授袁世凱為山東巡撫,正式成為一員封疆大吏。
亂中取勝(12)
高冕
解讀袁世凱一生所作所為,不難發現,他骨子裏是傾向於康梁維新變法主張的。但當踐奉政治主張與攫取權力發生衝突時,他就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政治主張。在他人生天平上,權力始終是最重的籌碼。為追逐權力,他可以拋棄一切。
八月初五日(9月20日),袁世凱請訓返回天津,光緒帝賜予密詔,命他保護新政。袁世凱辭別皇帝後,掉轉屁股乘上火車馳抵天津,直奔直隸總督衙門,求見榮祿,將維新派絕密計劃和盤托出。榮祿雖對正在發生的事變有所察覺,但不曾料到來得如此緊急、如此嚴重,聽罷袁世凱的告密,猶如當腦門挨了一焦雷,驚問:“子意雲何?”袁世凱道:“特以告公者欲破奸謀,衛慈聖耳!”當晚,榮祿進京,緊急求見慈禧太後。慈禧太後大驚失色,命榮祿連夜趕回天津控製軍隊。次日黎明,她率人馬從頤和園抄小道進皇城,直奔皇宮,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以光緒帝病重不能理政為由,宣布自己訓政,並大肆搜捕維新黨人。初十日(25日),她急電榮祿來京,隨後諭令他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兼管兵部事務,特簡為欽差大臣,仍節製北洋各軍。維新派在後黨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鎮壓中分崩離析,康有為、梁啓超分別逃亡香港和日本,“戊戌六君子”血濺菜市口,維新派官員陳寶箴、江標、黃遵憲等數十人被革職罷免。不到一個月,新政舉措除京師大學堂碩果僅存外,其餘全被廢除,戊戌變法皂泡一般破滅。
維新派的鮮血染紅了袁世凱的紅頂子。作為對袁世凱出賣維新派的獎賞,榮祿進京那日,慈禧太後令袁世凱暫行護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個令袁世凱垂涎已久的職位,雖隻讓他過了十天的癮,但體現了慈禧太後在風雲突變之際對他的高度信任。榮祿對袁的忠心十分欣賞,當時後黨中曾有親貴大臣認為袁世凱“既同謀又出首,首鼠兩端”,不可信賴,應予懲處。榮祿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他辯護:“袁乃我的人,無所謂首鼠兩端。”這次變亂,袁世凱再次成為大贏家。他既保住了光緒帝超擢的候補侍郎官銜,又提升了自己在慈禧太後和榮祿心目中的地位。從此,袁世凱其人,不僅進入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的視野,而且進入她的心靈。為表示對他的寵信優渥,十一月(1899年1月)慈禧太後特別召見他,準許他在西苑門內騎馬,並乘坐船隻拖床,給予賞銀四千兩。第二年,也即光緒二十五年二月二十日(1899年3月31日),清廷宣布成立武衛軍,歸榮祿統率,其中聶士成率武衛前軍,董福祥率武衛後軍,宋慶率武衛左軍,袁世凱率武衛右軍,另由榮祿組建並親率武衛中軍。於是,袁世凱獲得與大清國著名宿將同等的地位。這年五月初九日(6月16日),袁世凱晉升為工部右侍郎,正式躋身二品大員行列。
有首歌謠道破袁世凱亂中投機的真相:“六君子,頭顱送,袁項城,頂子紅,賣同黨,邀奇功。康與梁,在夢中,不知他,是梟雄。”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紛亂的局勢,再度為袁世凱創造了乘亂而起的機會。
甲午戰爭失敗後,長期在山東、直隸、河南一帶活動的反清秘密組織義和拳,改變反清立場,提出“扶清滅洋”口號,將鬥爭矛頭指向設在中國的洋教會和外國勢力。清廷為利用義和拳,於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年1月)頒發上諭,承認義和拳為合法群眾團體。義和拳遂改名義和團,且聲勢大振,以山東和直隸為中心的義和團運動迅猛爆發。曾經殘酷鎮壓過義和拳的山東巡撫毓賢,是清政府官員中較早改變對義和拳立場,倡導庇護義和拳的人物,義和拳的仇洋排外運動在山東風起雲湧,迅速蔓延。西方列強對毓賢非常不滿,要求清廷撤換山東巡撫。他們認為,袁世凱是繼任山東巡撫的最佳人選。英國駐京公使竇納樂在寫給本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裏的信中說:“關於今後山東北部的局勢,我認為,最有希望的前景是挑選袁世凱充任巡撫。這位官員曾擔任多年的中國駐朝鮮大臣的職務,並且最近統率駐天津附近受外國人訓練的軍隊約八千人。他已經宣布,必須將全軍隨他調往該省;同時,他性格果斷,而且在必要的時候立即使用武力,這是他一生中在各種危急形勢下進行活動的特點。所以,使人們有可能期望,在他所管轄的省份中,順利迅速地平定叛亂。”西方列強對袁世凱特別青睞,主要原因是此人手中掌握著中國最新式的一支武裝,而且他仇視義和團,更樂意按洋人眼色行事。列強在中國的代表人物,數度對清政府婉示以袁世凱取代毓賢的願望。不知什麽原因,清廷與西方列強的意願竟然不謀而合。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1899年12月6日),清廷諭令將毓賢調離,山東巡撫一職,由袁世凱署理,並命袁世凱仍統率武衛右軍。三個月後,清廷實授袁世凱為山東巡撫,正式成為一員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