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 作者:高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十五年七月,五十九歲的朱珪外放任安徽巡撫,正式擔任封疆大吏。安徽北部發生水災,年近花甲的朱珪立即輕車簡從,僅帶幾個僕人奔赴災區賑濟災民,足跡遍布宿州、泗州、碭山、靈璧、五河、盱眙等地。他親民愛民,與災民同舟共渡,並親自參加抗洪搶險,搶堵決口大堤,舉行賑災活動。由於救災有方,措施得力,大災之後,“民無流亡”。此後三四年內,他先後編纂進呈《禦製說經古文》、《禦製論史古文後跋》,在所著文章中讚頌幹隆帝說經之文、論史之文,數度受到幹隆帝頒諭獎勵。五十九年(1794年)五月,幹隆帝調補朱珪為廣東巡撫。隨後,朱珪進呈編纂的《禦製紀實詩》、《禦製幾餘詩》各一部,幹隆帝看到自己的詩篇被編纂得這麽好,龍顏大悅,專門頒諭,將朱珪表揚一番,誇他“用心審密”、“用心細而措詞當”,獎勵其筆扇、紗匹、筆墨、荷包、錁錠等物,同時又告誡他,“務須盡心政務,以察吏安民為重,不可緩其所重,用心於無用之地”。幹隆帝話雖這麽說,但內心對朱珪是滿意的,把他視為自己的文學知音。六十年(1795年)二月,幹隆帝寫了四首詩,特地命朱珪和詩進呈。不久,命他兼署兩廣總督。四月,將他擢升為都察院左都禦史,暫留巡撫任。這時,朱珪雖留巡撫之職,但其身份地位已是京中從一品大員了。八月,朱珪升任兵部尚書,仍留巡撫任。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張燈結彩,鼓樂齊鳴,皇位授受大典在太和殿隆重舉行。年邁的幹隆帝正式將至高無上的皇權禪讓給皇太子醃(為避諱,永琰在上年九月冊立為皇太子時,改名為醃)。老皇帝在自己健在的情況下拱手讓出最高統治權,這在清史上是破天荒之舉,在有文字記載的中國史上也無先例。朱珪的身份因此發生變化,正式成為帝師。他聽到這一重大消息非常高興,立即進呈自己所撰詩冊,進行恭賀箴規。和珅從獲取的信息中得出判斷,歷封疆、負時望的帝師朱珪將有大用,心中妒火很旺。因此,藉機誹謗朱珪,對他進呈詩冊之事橫加指責,並在幹隆帝麵前搬弄是非。幹隆帝雖年邁昏聵,但對這件事情還算清頭,說:“陳善納誨,師傅之職宜爾,非汝所知也。”既然幹隆帝這麽說,和珅不好進一步中傷,嘉慶帝則頒諭稱讚恩師所呈詩冊:“朕閱朱珪所進詩冊措詞冠冕得當,其頌揚處不忘箴規,尚得大臣之體。且二十五有韻內難押者居多。今百韻成篇,不致牽強,是其學問素優,著賞給顧繡蟒袍、大小荷包,以示優眷。”當年六月,朱珪擢升為兩廣總督,兼署廣東巡撫,成為督撫兼於一身的地方大吏。不久接到聖旨:朱珪著來京另候簡用。按照常理,朱珪就得做好交卸現任的準備了。
端方清廉(3)
高冕
兒子醃繼位後,幹隆帝打算將朱珪召回京師任職,以便輔佐兒子。嘉慶帝心中早有此意,礙於太上皇仍然掌握最高權力,輕易不敢造次,獲悉這個消息後,異常高興,趕緊寫信告訴恩師。嘉慶元年七月,遠在廣東的朱珪接到一道很不尋常的上諭:“孫士毅在四川酉陽州病逝,將來大學士缺,意欲即以朱珪補授。但此缺須一月後方始題請,特先降旨諭知朱珪,不必因有來京之旨,心存疑慮。現在京中並無應辦之事,朱珪不必急於來京。兩廣總督仍應朱珪署理。朱珪在廣東巡撫任內辦理一切本為熟悉,今復奉有恩旨,尤應感激奮勉,倍加認真,不可存五日京兆之見,有負委任,一切洋盜更應嚴辦。大學士員缺,除俟屆期明降諭旨外,將此先行傳諭知之。”這道諭旨,泄露了嘉慶帝急於召恩師入閣任職的迫切心情。嘉慶帝意猶未盡,還撰寫詩篇準備向恩師致賀。清王朝國家機關中,殿閣大學士是文官中最高品秩的官員,聲望最高,官場和民間度稱之為宰相,是千萬臣子的最高奮鬥目標。雖然這個相位尚未到手,但皇帝明確預告,也算一條腿邁進門檻裏了,朱珪跪聽這道聖旨後,內心非常興奮。師生兩人遠隔萬裏,盼著相見的那一天。
誰知,嘉慶帝祝賀恩師將升任大學士的詩稿竟被和珅所得。和珅立即拿著詩稿跑去密奏太上皇幹隆帝,添油加醋,挑撥離間,說這完全是“嗣皇帝欲市恩於師傅”。太上皇雖將皇位讓出去了,但還想獨把朝綱,尤其不願見到兒皇帝向恩師買好之類事情發生,心中很不痛快,便向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董誥徵詢處置此事的意見。董誥有意保駕,無意擴大事端,見此事已惹惱太上皇,急忙連連磕頭,回奏說:“聖主無過言。”太上皇幹隆帝聽了此言,冷靜了一些,思慮許久,認為自己交出皇位不久,不宜將此事鬧大。他對董誥道:“汝大臣,善為朕輔導之。”幹隆帝擲下要求老臣妥為輔佐新皇帝的話,才悻悻作罷,放過兒皇帝一馬。但對朱珪,幹隆帝就不客氣了,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就收回前不久要朱珪赴京另候簡用之召,並將他從兩廣總督任上貶下來,降任安徽巡撫。朱珪在廣東心頭熱了一個月,靜候來自京師的佳音,不料八月份接到一道諭旨,當頭澆了一瓢涼水。諭旨稱:“前因大學士缺出,朱珪科分較深,學問素優,人亦端謹,是以降旨令其來京,原欲將伊補授大學士。乃節據魁倫奏到,粵東艇匪駛至閩浙洋麵肆劫,是朱珪於署總督任內不能認真緝捕,咎實難辭。本當治以應得之罪,姑念其操守尚好,前任安徽巡撫辦理尚無貽誤,茲特加恩,仍令補安徽巡撫。”作為兩廣總督,軍政事務千頭萬緒,若是有意挑刺,類似緝盜不力的紕漏絕對能找出好幾籮筐。眼看著美妙的官場餡餅就要打在自己頭上,卻被太上皇寵臣和珅橫插一槓,餡餅飛了不說,還弄得雞飛蛋打,丟掉總督職位,朱珪隻能將懊惱吞進肚裏。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張燈結彩,鼓樂齊鳴,皇位授受大典在太和殿隆重舉行。年邁的幹隆帝正式將至高無上的皇權禪讓給皇太子醃(為避諱,永琰在上年九月冊立為皇太子時,改名為醃)。老皇帝在自己健在的情況下拱手讓出最高統治權,這在清史上是破天荒之舉,在有文字記載的中國史上也無先例。朱珪的身份因此發生變化,正式成為帝師。他聽到這一重大消息非常高興,立即進呈自己所撰詩冊,進行恭賀箴規。和珅從獲取的信息中得出判斷,歷封疆、負時望的帝師朱珪將有大用,心中妒火很旺。因此,藉機誹謗朱珪,對他進呈詩冊之事橫加指責,並在幹隆帝麵前搬弄是非。幹隆帝雖年邁昏聵,但對這件事情還算清頭,說:“陳善納誨,師傅之職宜爾,非汝所知也。”既然幹隆帝這麽說,和珅不好進一步中傷,嘉慶帝則頒諭稱讚恩師所呈詩冊:“朕閱朱珪所進詩冊措詞冠冕得當,其頌揚處不忘箴規,尚得大臣之體。且二十五有韻內難押者居多。今百韻成篇,不致牽強,是其學問素優,著賞給顧繡蟒袍、大小荷包,以示優眷。”當年六月,朱珪擢升為兩廣總督,兼署廣東巡撫,成為督撫兼於一身的地方大吏。不久接到聖旨:朱珪著來京另候簡用。按照常理,朱珪就得做好交卸現任的準備了。
端方清廉(3)
高冕
兒子醃繼位後,幹隆帝打算將朱珪召回京師任職,以便輔佐兒子。嘉慶帝心中早有此意,礙於太上皇仍然掌握最高權力,輕易不敢造次,獲悉這個消息後,異常高興,趕緊寫信告訴恩師。嘉慶元年七月,遠在廣東的朱珪接到一道很不尋常的上諭:“孫士毅在四川酉陽州病逝,將來大學士缺,意欲即以朱珪補授。但此缺須一月後方始題請,特先降旨諭知朱珪,不必因有來京之旨,心存疑慮。現在京中並無應辦之事,朱珪不必急於來京。兩廣總督仍應朱珪署理。朱珪在廣東巡撫任內辦理一切本為熟悉,今復奉有恩旨,尤應感激奮勉,倍加認真,不可存五日京兆之見,有負委任,一切洋盜更應嚴辦。大學士員缺,除俟屆期明降諭旨外,將此先行傳諭知之。”這道諭旨,泄露了嘉慶帝急於召恩師入閣任職的迫切心情。嘉慶帝意猶未盡,還撰寫詩篇準備向恩師致賀。清王朝國家機關中,殿閣大學士是文官中最高品秩的官員,聲望最高,官場和民間度稱之為宰相,是千萬臣子的最高奮鬥目標。雖然這個相位尚未到手,但皇帝明確預告,也算一條腿邁進門檻裏了,朱珪跪聽這道聖旨後,內心非常興奮。師生兩人遠隔萬裏,盼著相見的那一天。
誰知,嘉慶帝祝賀恩師將升任大學士的詩稿竟被和珅所得。和珅立即拿著詩稿跑去密奏太上皇幹隆帝,添油加醋,挑撥離間,說這完全是“嗣皇帝欲市恩於師傅”。太上皇雖將皇位讓出去了,但還想獨把朝綱,尤其不願見到兒皇帝向恩師買好之類事情發生,心中很不痛快,便向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董誥徵詢處置此事的意見。董誥有意保駕,無意擴大事端,見此事已惹惱太上皇,急忙連連磕頭,回奏說:“聖主無過言。”太上皇幹隆帝聽了此言,冷靜了一些,思慮許久,認為自己交出皇位不久,不宜將此事鬧大。他對董誥道:“汝大臣,善為朕輔導之。”幹隆帝擲下要求老臣妥為輔佐新皇帝的話,才悻悻作罷,放過兒皇帝一馬。但對朱珪,幹隆帝就不客氣了,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就收回前不久要朱珪赴京另候簡用之召,並將他從兩廣總督任上貶下來,降任安徽巡撫。朱珪在廣東心頭熱了一個月,靜候來自京師的佳音,不料八月份接到一道諭旨,當頭澆了一瓢涼水。諭旨稱:“前因大學士缺出,朱珪科分較深,學問素優,人亦端謹,是以降旨令其來京,原欲將伊補授大學士。乃節據魁倫奏到,粵東艇匪駛至閩浙洋麵肆劫,是朱珪於署總督任內不能認真緝捕,咎實難辭。本當治以應得之罪,姑念其操守尚好,前任安徽巡撫辦理尚無貽誤,茲特加恩,仍令補安徽巡撫。”作為兩廣總督,軍政事務千頭萬緒,若是有意挑刺,類似緝盜不力的紕漏絕對能找出好幾籮筐。眼看著美妙的官場餡餅就要打在自己頭上,卻被太上皇寵臣和珅橫插一槓,餡餅飛了不說,還弄得雞飛蛋打,丟掉總督職位,朱珪隻能將懊惱吞進肚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