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對半山腰九龍觀的人而言,這裏處處碧綠、鳥語花香,那些長了上百年的古樹藤蘿、綠草奇葩仿佛永遠不會老。
一個月,無極老道飛仙一個月了。
妙童幽幽望著九龍上山,目如枯井。今日是她第一次下地走路,亦是初次走到九龍觀後頭。她被無極廢掉靈脈,又從上頭扔下來,從裏到外的傷。服下一顆回陽丹,不過就是護住一口元氣。撐不了一年,她終歸難逃一死。
“姑娘,師父讓您過去。”小道童無心站在道觀後門處叫道,“那邊亭子。”
妙童慢悠悠轉過身,往無心手指方向走。
“對了,姑娘,上頭不能去的,一去就迷路。幾年前我跟師弟想上去看看,結果一直繞著山打圈,差點餓死在山洞裏。師父說那叫鬼打牆,是師尊們設的陣法。”無心好心叮囑這位漂亮非常的小姑娘。
妙童毫無反應。心中卻暗罵,九龍下山的蠢貨,也配和她說話。
無心對她的沉默不以為忤。一個月,這姑娘沒說過話,受了那麽重的傷也沒吭一聲。眾人都當她是啞巴。
他們不知這恰是妙童的無奈。七情六慾皆是精氣,說話亦費氣,她如今身子破敗不堪,一絲氣都不可浪費。
快到亭子時,妙童駐足歇息,這身子不經用,走兩步路就累了。
她知曉,白真人一會定是要問她來歷。
這些所謂正義之士,行事規範總是一套又一套。上山憑本事,留下來則必須要對白真人有一番合理交代。譬如大奸大惡之人,九龍觀是絕不收留的。
真可笑。若論輩分,白真人都要叫她一聲師祖。
妙童繃著臉,緩緩走進一間建在崖上的小亭。邊上瀑布聲淙淙,恰好應了亭子之名:滴翠亭。
圓石桌上擺著筆墨,供寫字用。
妙童眼角幾不可見抽動一下,心中暗嘲,連審訊的工具都備好了。
沒等白真人邀請,妙童便直接坐下。
白真人抬到一半的手停在半空,僵硬持續一息功夫,麵上恢復笑容。
“姑娘,我們九龍觀的規矩你可知?”
妙童搖頭。臉上無悲無喜,細瓷般光滑的皮膚平展得不見一條縫隙。
白真人對著妙童的臉掃視一遍,側身俯瞰山穀:“世上人,但凡有修道之心,九龍山皆來者不拒。隻不過,仙師們定下規矩,塵緣不斷者,則不能忘紅塵,修道之心則不純正、難持久。要住在這,須秉持一條:論起金與命,不欠山下人。敢問姑娘,你從何處來,如何受的傷?山下的俗事是否都已了卻?又是如何上得半山腰的?”
白真人很想問出她的來歷。這些日子他又卜了幾卦,確定她就是卦象中的“異人”,再多卻推算不出了。
此刻看她的臉,亦是一無所得。這姑娘,居然無麵可觀,麵上十二宮無凹無凸,若要細看,五官仿若漂浮起來,有種鏡花水月之感。
一張毫無破綻的臉。
白真人忍不住仰頭望向山巔——當日無極飛仙之處,心內疑竇叢生。
天下道人,皆仰望太一宮;而太一宮,則無不遙望九龍山。他這個九龍真人都算不出,隻怕世間無人能替她算命了。
何況她還受了那樣重的傷,從裏到外,從經脈、肺腑到骨骼,幾乎已成千百碎片。
妙童冷眉冷眼聽著,麵上不動聲色。
她的來處,是九龍上山,是九龍真人都上不去的禁地。而她,妙童,更是無極一百多年來唯一嫡傳弟子,天生懂得望氣之術,是這天下方士、術士望塵莫及的山巔。
可這些,都過去了。一個月前,她被無極廢掉靈脈扔了下來。
她不是不能杜撰出一番來歷,隻是沒辦法將細枝末節都說圓了。若讓姓白的知道,自己是被無極從九龍上山扔下來,隻怕立刻就要被趕到山外去。
妙童微微思量,左手按住右手袖口,卻不提筆,而是直接拿手指蘸點墨,在紙上寫道:三日後離去。
“姑娘,你心脈受損,恐下不得山。”白真人不是無情之輩,她這一下山活不了太久,不免替她擔憂。
妙童又寫了倆字:欠命。
“那便真留不得了。”白真人搖搖頭,不虧不欠方能修道,人都沒做好,談何做仙?
妙童站起身,扶著亭子邊上的圍欄,艱難邁步。
白真人朝不遠處的道童招招手:“無心,快來扶住她。”
話音剛落,田絕健步如飛衝上台階,又將妙童掛到胳膊上。
九龍觀有四道門,兩條十字甬道通向四個方向。走到交叉路口,妙童指了指北邊,正是後山方向。田絕抱著她出了北門。
白真人和無心跟在後頭。
隻見妙童沖北麵席地而坐,雙手輕輕搭上左右兩腿。一呼一吸極有章法,顯是懂得吐納之術的修道者。這在九龍觀,並不算什麽稀罕事。能上山的,多半都是渴望得道成仙者,像田絕那樣憑著蠻力上山的,僅他一個。
眾人觀望片刻,沒看出有何奇異之處,先後離去。唯有田絕一直倚靠在一棵樹邊,默默瞧著。
這一打坐,便幾近天黑。妙童一整日沒進食。算起來,一個月她也沒吃過多少東西。
田絕看得甚是好奇,沒想到她小小年紀就修起辟穀之術了。看樣子,已經修了多年。
一個月,無極老道飛仙一個月了。
妙童幽幽望著九龍上山,目如枯井。今日是她第一次下地走路,亦是初次走到九龍觀後頭。她被無極廢掉靈脈,又從上頭扔下來,從裏到外的傷。服下一顆回陽丹,不過就是護住一口元氣。撐不了一年,她終歸難逃一死。
“姑娘,師父讓您過去。”小道童無心站在道觀後門處叫道,“那邊亭子。”
妙童慢悠悠轉過身,往無心手指方向走。
“對了,姑娘,上頭不能去的,一去就迷路。幾年前我跟師弟想上去看看,結果一直繞著山打圈,差點餓死在山洞裏。師父說那叫鬼打牆,是師尊們設的陣法。”無心好心叮囑這位漂亮非常的小姑娘。
妙童毫無反應。心中卻暗罵,九龍下山的蠢貨,也配和她說話。
無心對她的沉默不以為忤。一個月,這姑娘沒說過話,受了那麽重的傷也沒吭一聲。眾人都當她是啞巴。
他們不知這恰是妙童的無奈。七情六慾皆是精氣,說話亦費氣,她如今身子破敗不堪,一絲氣都不可浪費。
快到亭子時,妙童駐足歇息,這身子不經用,走兩步路就累了。
她知曉,白真人一會定是要問她來歷。
這些所謂正義之士,行事規範總是一套又一套。上山憑本事,留下來則必須要對白真人有一番合理交代。譬如大奸大惡之人,九龍觀是絕不收留的。
真可笑。若論輩分,白真人都要叫她一聲師祖。
妙童繃著臉,緩緩走進一間建在崖上的小亭。邊上瀑布聲淙淙,恰好應了亭子之名:滴翠亭。
圓石桌上擺著筆墨,供寫字用。
妙童眼角幾不可見抽動一下,心中暗嘲,連審訊的工具都備好了。
沒等白真人邀請,妙童便直接坐下。
白真人抬到一半的手停在半空,僵硬持續一息功夫,麵上恢復笑容。
“姑娘,我們九龍觀的規矩你可知?”
妙童搖頭。臉上無悲無喜,細瓷般光滑的皮膚平展得不見一條縫隙。
白真人對著妙童的臉掃視一遍,側身俯瞰山穀:“世上人,但凡有修道之心,九龍山皆來者不拒。隻不過,仙師們定下規矩,塵緣不斷者,則不能忘紅塵,修道之心則不純正、難持久。要住在這,須秉持一條:論起金與命,不欠山下人。敢問姑娘,你從何處來,如何受的傷?山下的俗事是否都已了卻?又是如何上得半山腰的?”
白真人很想問出她的來歷。這些日子他又卜了幾卦,確定她就是卦象中的“異人”,再多卻推算不出了。
此刻看她的臉,亦是一無所得。這姑娘,居然無麵可觀,麵上十二宮無凹無凸,若要細看,五官仿若漂浮起來,有種鏡花水月之感。
一張毫無破綻的臉。
白真人忍不住仰頭望向山巔——當日無極飛仙之處,心內疑竇叢生。
天下道人,皆仰望太一宮;而太一宮,則無不遙望九龍山。他這個九龍真人都算不出,隻怕世間無人能替她算命了。
何況她還受了那樣重的傷,從裏到外,從經脈、肺腑到骨骼,幾乎已成千百碎片。
妙童冷眉冷眼聽著,麵上不動聲色。
她的來處,是九龍上山,是九龍真人都上不去的禁地。而她,妙童,更是無極一百多年來唯一嫡傳弟子,天生懂得望氣之術,是這天下方士、術士望塵莫及的山巔。
可這些,都過去了。一個月前,她被無極廢掉靈脈扔了下來。
她不是不能杜撰出一番來歷,隻是沒辦法將細枝末節都說圓了。若讓姓白的知道,自己是被無極從九龍上山扔下來,隻怕立刻就要被趕到山外去。
妙童微微思量,左手按住右手袖口,卻不提筆,而是直接拿手指蘸點墨,在紙上寫道:三日後離去。
“姑娘,你心脈受損,恐下不得山。”白真人不是無情之輩,她這一下山活不了太久,不免替她擔憂。
妙童又寫了倆字:欠命。
“那便真留不得了。”白真人搖搖頭,不虧不欠方能修道,人都沒做好,談何做仙?
妙童站起身,扶著亭子邊上的圍欄,艱難邁步。
白真人朝不遠處的道童招招手:“無心,快來扶住她。”
話音剛落,田絕健步如飛衝上台階,又將妙童掛到胳膊上。
九龍觀有四道門,兩條十字甬道通向四個方向。走到交叉路口,妙童指了指北邊,正是後山方向。田絕抱著她出了北門。
白真人和無心跟在後頭。
隻見妙童沖北麵席地而坐,雙手輕輕搭上左右兩腿。一呼一吸極有章法,顯是懂得吐納之術的修道者。這在九龍觀,並不算什麽稀罕事。能上山的,多半都是渴望得道成仙者,像田絕那樣憑著蠻力上山的,僅他一個。
眾人觀望片刻,沒看出有何奇異之處,先後離去。唯有田絕一直倚靠在一棵樹邊,默默瞧著。
這一打坐,便幾近天黑。妙童一整日沒進食。算起來,一個月她也沒吃過多少東西。
田絕看得甚是好奇,沒想到她小小年紀就修起辟穀之術了。看樣子,已經修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