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江的清淤任務完成後,譚璿擔心颱風來臨時役工住在帳篷中會發生人員傷亡,便下令讓清河縣籍的役工們暫時各回各家,從外地徵調過來的苦役,也被安頓在安全之地。
如今他們冒雨趕來的目的是讓沿岸的百姓盡量想辦法轉移。
即使他對清河縣再熟悉,也沒有祖祖輩輩居於此地的裏正清楚,因而譚璿直奔鎮子上的裏正住宅,讓其遣人一個個村落通知,待雨勢稍弱些時,開始往清河縣縣城轉挪。
裏正自然不敢違拗縣令大人的命令連聲稱諾,瞧著如落湯雞似的譚璿,忙吩咐下人伺候更衣沐浴。
都什麽時候了還去享受,譚璿揮揮手,隻換了身幹燥的新衣衫洗把熱水臉,喝口熱茶,待僵硬的身子回暖後,也跟著民丁下村裏做民戶的思想工作。
裏正再三勸阻無用,知縣大人冒雨外出親臨一線,自己怎敢蹲在家中享樂,十分積極的一起前往。
經半天的鳴鑼通知,民兵回來稟告說沒落下一戶村民,皆已告知完畢。
辛苦勞累一日的譚璿才微微鬆了口氣,大雨已直頭頭的下了一整日,再怎麽樣,明兒雨勢也要減弱些,水湍路濘行動不容易,譚璿決定明日親自陪百姓轉移,為大夥鼓勁加油,於是暫時安頓在裏正家中。
入夢前還在想著其它鎮子的村民是否全都接到通告。
此日天蒙蒙亮時,雨勢果真小了不少,考慮到颱風如今北上,受其影響,轄區肯定也要降大雨的,徑流匯集水庫承受不住超過警戒水位,保大棄小,那時便為下遊地方的遭難時刻。
譚璿一想到這裏,困頓的腦子立馬清醒,雙掌搓搓惺忪的眼睛,起床穿衣,開始布置轉移任務。
……
「村戶攜家帶口的忙碌轉移,鎮子上的民眾怎沒一點動靜?!」
江邊兩岸的百姓每年遭受洪水毒害,收到官家下發的緊急公告並沒有怨氣沸天,順從的往縣城挪,隻不過捨不得家中財產,肩挑車推行進遲緩。
見狀,譚璿並沒有喝斥不允,畢竟都是老百姓辛苦置下的家當,若太過嚴苛反而不好。
隨百姓一起經過鎮上時,譚璿發現街上的百姓紛紛站在臨街門麵的屋簷下伸長脖子像看熱鬧似的,嗡嗡議論,有的麵上甚至堆著笑,立時心頭大火。
敢情在那些百姓的認知裏,沒他們什麽事,去年安全不代表年年無礙。
裏正聽到縣官大人的問斥聲,油膩肥胖的圓臉頓時一苦,從昨日跟著大人腿跑斷靴子跑掉嗓子喊啞,村民純樸聽話,可鎮上的小市民不好管教推三阻四,講出千百種理由不配合,他也沒辦法啊。
近幾年他們鎮子裏雖進水,但地勢比其它地方要高,再加上家家戶戶的地基、門檻也不矮,沒過膝的洪水沒有可怕到讓百姓轉移的地步。
「回稟大人,那些刁民絲毫沒將學生的話聽入耳中,仗著家裏屯的米糧油鹽,根本不將洪災放在眼裏。您也知道,如今民兵皆在忙於眼下之事,抽不開身去管束。」
裏正怒目剜一眼不嫌事大瞧熱鬧的百姓,躬身苦哈哈的訴苦道。
「目前村民秩序井然,有本官一人照應出不了岔子,時間緊迫,隻好辛苦裏正招呼鎮中百姓往縣中移。」
聽了裏正滿嘴推脫之語,譚璿心中不悅本打算怪責幾句,瞥了眼四周的群眾,深吸一口氣,轉了態度,笑道。
說罷,不待裏正回話,便朝看熱鬧的人堆裏走去,因其身著普通文人的藏藍長衫,民眾並不知曉是縣令大人,但觀裏正的恭謹態度,猜測定為縣裏的哪位官老爺。
緊追上來的裏正,氣沉丹田,向人群高聲怒斥:「縣令大人在此,爾等嚼舌扒耳成什麽體統。大洪將至,還不速回家中整理行裝,往縣城遷!」
百姓聞此,麵色大變,不顧地上到處是雨水,下跪俯首道:「草民拜見縣官大老爺!」
譚璿轉頭橫了眼氣勢十足的裏正,忙朗聲道:「地上潮濕,大家快起身!」稍作潤飾言語。
「本官明白大夥的想法,俗話說水火無情討巧百次,有一次遇上就不得了,輕則失財重則喪命。命令乃本官下達的,你們也甭讓裏正為難,老老實實回家收拾東西去吧。」
山高皇帝遠,真正讓百姓敬畏懼怕的是一縣的縣令,譚璿親自發話百姓焉敢不從,而且他在清河縣百姓中的聲望日益漸重,話語無名中增加可信度。
由於大量的避災百姓湧入縣城中,使得大街小巷擁擠不堪,為防偷盜搶劫等事發生,譚璿在返回的路途中想出個法子,將上次參與築堤的征夫重新召集編製成民兵營,負責維持城中治安穩定。
雖然雨勢減弱了,可並不代表天晴,天空依然落著雨,除了官府搭建的帳篷外,譚璿還鼓勵城郊百姓租房給逃難的百姓,以緩解官府的壓力。
正當譚璿安慰鼓勵百姓咬牙克服眼下艱難處境時,隻見巡檢季大人也隨負責的村民返回縣城,隻不過身後竟然有幾位臉色青白神情惶恐的普通百姓被五花大綁。
不由皺了皺眉頭,遂問其緣由。
「大人,並不是卑職有意找他們麻煩,實在是這幾個刁民太可惡,自己不情願挪窩,還煽動其它村戶,屬下隻好用強。」
譚璿點點頭,關鍵時刻為了大局本該如此,沉聲責怪了被綁的幾位村民,讓衙役先收押大牢,而後笑著寬慰季大人幾句。
如今他們冒雨趕來的目的是讓沿岸的百姓盡量想辦法轉移。
即使他對清河縣再熟悉,也沒有祖祖輩輩居於此地的裏正清楚,因而譚璿直奔鎮子上的裏正住宅,讓其遣人一個個村落通知,待雨勢稍弱些時,開始往清河縣縣城轉挪。
裏正自然不敢違拗縣令大人的命令連聲稱諾,瞧著如落湯雞似的譚璿,忙吩咐下人伺候更衣沐浴。
都什麽時候了還去享受,譚璿揮揮手,隻換了身幹燥的新衣衫洗把熱水臉,喝口熱茶,待僵硬的身子回暖後,也跟著民丁下村裏做民戶的思想工作。
裏正再三勸阻無用,知縣大人冒雨外出親臨一線,自己怎敢蹲在家中享樂,十分積極的一起前往。
經半天的鳴鑼通知,民兵回來稟告說沒落下一戶村民,皆已告知完畢。
辛苦勞累一日的譚璿才微微鬆了口氣,大雨已直頭頭的下了一整日,再怎麽樣,明兒雨勢也要減弱些,水湍路濘行動不容易,譚璿決定明日親自陪百姓轉移,為大夥鼓勁加油,於是暫時安頓在裏正家中。
入夢前還在想著其它鎮子的村民是否全都接到通告。
此日天蒙蒙亮時,雨勢果真小了不少,考慮到颱風如今北上,受其影響,轄區肯定也要降大雨的,徑流匯集水庫承受不住超過警戒水位,保大棄小,那時便為下遊地方的遭難時刻。
譚璿一想到這裏,困頓的腦子立馬清醒,雙掌搓搓惺忪的眼睛,起床穿衣,開始布置轉移任務。
……
「村戶攜家帶口的忙碌轉移,鎮子上的民眾怎沒一點動靜?!」
江邊兩岸的百姓每年遭受洪水毒害,收到官家下發的緊急公告並沒有怨氣沸天,順從的往縣城挪,隻不過捨不得家中財產,肩挑車推行進遲緩。
見狀,譚璿並沒有喝斥不允,畢竟都是老百姓辛苦置下的家當,若太過嚴苛反而不好。
隨百姓一起經過鎮上時,譚璿發現街上的百姓紛紛站在臨街門麵的屋簷下伸長脖子像看熱鬧似的,嗡嗡議論,有的麵上甚至堆著笑,立時心頭大火。
敢情在那些百姓的認知裏,沒他們什麽事,去年安全不代表年年無礙。
裏正聽到縣官大人的問斥聲,油膩肥胖的圓臉頓時一苦,從昨日跟著大人腿跑斷靴子跑掉嗓子喊啞,村民純樸聽話,可鎮上的小市民不好管教推三阻四,講出千百種理由不配合,他也沒辦法啊。
近幾年他們鎮子裏雖進水,但地勢比其它地方要高,再加上家家戶戶的地基、門檻也不矮,沒過膝的洪水沒有可怕到讓百姓轉移的地步。
「回稟大人,那些刁民絲毫沒將學生的話聽入耳中,仗著家裏屯的米糧油鹽,根本不將洪災放在眼裏。您也知道,如今民兵皆在忙於眼下之事,抽不開身去管束。」
裏正怒目剜一眼不嫌事大瞧熱鬧的百姓,躬身苦哈哈的訴苦道。
「目前村民秩序井然,有本官一人照應出不了岔子,時間緊迫,隻好辛苦裏正招呼鎮中百姓往縣中移。」
聽了裏正滿嘴推脫之語,譚璿心中不悅本打算怪責幾句,瞥了眼四周的群眾,深吸一口氣,轉了態度,笑道。
說罷,不待裏正回話,便朝看熱鬧的人堆裏走去,因其身著普通文人的藏藍長衫,民眾並不知曉是縣令大人,但觀裏正的恭謹態度,猜測定為縣裏的哪位官老爺。
緊追上來的裏正,氣沉丹田,向人群高聲怒斥:「縣令大人在此,爾等嚼舌扒耳成什麽體統。大洪將至,還不速回家中整理行裝,往縣城遷!」
百姓聞此,麵色大變,不顧地上到處是雨水,下跪俯首道:「草民拜見縣官大老爺!」
譚璿轉頭橫了眼氣勢十足的裏正,忙朗聲道:「地上潮濕,大家快起身!」稍作潤飾言語。
「本官明白大夥的想法,俗話說水火無情討巧百次,有一次遇上就不得了,輕則失財重則喪命。命令乃本官下達的,你們也甭讓裏正為難,老老實實回家收拾東西去吧。」
山高皇帝遠,真正讓百姓敬畏懼怕的是一縣的縣令,譚璿親自發話百姓焉敢不從,而且他在清河縣百姓中的聲望日益漸重,話語無名中增加可信度。
由於大量的避災百姓湧入縣城中,使得大街小巷擁擠不堪,為防偷盜搶劫等事發生,譚璿在返回的路途中想出個法子,將上次參與築堤的征夫重新召集編製成民兵營,負責維持城中治安穩定。
雖然雨勢減弱了,可並不代表天晴,天空依然落著雨,除了官府搭建的帳篷外,譚璿還鼓勵城郊百姓租房給逃難的百姓,以緩解官府的壓力。
正當譚璿安慰鼓勵百姓咬牙克服眼下艱難處境時,隻見巡檢季大人也隨負責的村民返回縣城,隻不過身後竟然有幾位臉色青白神情惶恐的普通百姓被五花大綁。
不由皺了皺眉頭,遂問其緣由。
「大人,並不是卑職有意找他們麻煩,實在是這幾個刁民太可惡,自己不情願挪窩,還煽動其它村戶,屬下隻好用強。」
譚璿點點頭,關鍵時刻為了大局本該如此,沉聲責怪了被綁的幾位村民,讓衙役先收押大牢,而後笑著寬慰季大人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