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通過搜檢,穿過最後一道龍門,時隔一年,譚璿再次進入了熟悉的貢院中。
此刻他擔心的是自己的號舍位置在哪,祈禱著可千萬別又是臭號。連身旁的譚杭興奮的說兩人在同一排號舍都沒聽到。
待找到號位,是遠離臭號靠近排頭時,譚璿終於放下了懸起來的心髒。
「九叔,我在你斜對麵!」譚杭找到位置後,在通明的火光中向譚璿擺手示意。
譚璿笑著點點頭,拿起官府提供的被褥嗅了嗅,還好,尚算幹淨,心道開端不錯,是個好兆頭。
隨後老練的清理號舍,歸置好東西後,把被褥鋪在木板上,闔眼補起覺來。
鄉試九天,共三場。每三天一場,每場結束後,考生不能出貢院,活動的範圍僅僅局限在整排考舍中的場地,排頭不但有柵門,還有持刀士兵巡邏守衛。
當望樓上響起雄厚的鍾聲時,一列衙役護衛著裝有考卷的考匣推門而入。
米白色的試卷拿到手譚璿數了數,除了一遝草紙,一共二十頁卷子。
快速的大致瀏覽了下試題類型。與書院夫子告訴他們的差不多,不再有帖經與墨義的基礎題目。
隻有八道四書經義題、兩篇雜文、兩首詩賦。
照舊檢查完每張卷子完好無損後,按照上麵標註的頁碼排好序,再認真的在卷頭填寫籍貫祖宗三代信息等。
而與之差不多時辰的閩地,卻發生了集體冒籍作弊事件,作為北地的主考官極為震怒,八百裏加急把這一重大之事發往京都。
第48章
華朝鄉試的主副考官皆是由朝廷委派下來的朝中大臣。
閩地不同其它地方,今年是歸復華朝以來的第一次鄉試, 因去年的暴雪冰凍災害波及整個國中, 讓剛剛恢復些元氣的閩地百姓再次陷入了窘困中。
其間有心存不軌之徒在民間傳言是因當今天子□□不仁,上天降災懲罰華朝的子民, 影響十分惡劣。
此次科考為彰顯朝廷對其重視,派到閩地的主副考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 風評是出了名的好。
為防考官作弊,朝廷有個銘文規定,就是北地籍貫的官員一般都是派往南方當考官,故而此次的主考官是北地的, 針對冒籍作弊一事,無論從公從私都是非常重視的。
冒籍一事傅裕曾向譚璿提起過, 事後兩人不再相互提及。可他們不在意,並不代表那些存有想法的其它士子不在意,在那之後陸陸續續有不少學子通過各種渠道人脈關係,在閩地成功考過了縣府院試的童生試。
當初院試結果出來時,作為主考官的閩府學政已有所懷疑, 其地常年遭受戰亂, 可童生們的卷麵無論是從筆法還是文章內容, 相比於其它府的士子們分毫不差。
雖有懷疑,可戶籍親人指認皆對的上, 當地官府縣官衙役也承諾說沒有差錯, 也就不再多想。
作弊之事被發現是因一名落第的童生舉報的,兩人本是在一起讀書的同窗好友, 其中一人因家境貧寒且功課又不好,選擇離開書院。
不成想時隔兩年輟學的同窗竟中得院案首,那名童生看過紅榜後,心中掀起巨浪,暗自記下案首的籍貫悄悄探訪。
當結果印證了猜想時,童生頓時滿心激憤,感嘆世道之黑暗,自己十年寒窗苦讀,竟被無端擠下去,在最能體驗公道的科舉上存有這等黑幕。
既然院試能冒籍順利作假,定是背後打通了關係,才得以矇混過關。童生於是謀劃著名在鄉試時當場揭發。
主考官當然不是吃素的,邊維持著鄉試的正常進行,邊迅速的調來衙役嚴查冒籍之事。
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儒生哪裏能和久經官場的主考官博弈。最後查得冒籍秀才達二十餘人。這些秀才原籍多是江南諸府,平江府占去了一半。
想到每次會試的進士名額中,江南舉子占去了七成,此事若不嚴懲,北方士子將來哪還有活路。
這種人數眾多的集體冒籍作弊之事自華朝建朝以來還是首例,幸虧發現的早,若是秋榜出來,再被人揭發出來,掉腦袋都有可能,在場的考官們即驚且怒。
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倘若不妥善處理,勢必會激起閩地士子的激憤,引發動亂。於是立時把這一科場重大事件上奏皇上,讓驛使八百裏加急,連夜送往京都,在朝廷判決前,繼續進行著鄉試。
平江府中貢院中,譚璿閱覽了十二道試題後,心裏有譜,對他來說,都能答的上來。
於是選擇了按照卷麵順序來答題,第一道經義題是出自四書中的《論語.學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種題目答起來自有套路,表麵上是說君王治理一個中等國家該如何去做。
可既然讓考生來答,其主要是讓他們來闡述為官之道的。暗含之意是牧一方百姓需慎行謹言處處為百姓著想。
為使想法更具體,譚璿把在江寧深入民間時所想所得,潤筆後加入其中,讓文章飽滿不空泛,言之有物。
草紙上不用太講究字體,譚璿思路清晰筆下不停的快速書寫,完後,在下麵留了三寸距離,待回頭添減內容。
緊接著標記好第二道題目的題號,開始繼續答題,因座位好,題出的十分合自己的心意,譚璿一口氣做完五道經義題時,才覺的有些精力不濟,腹中空空。
此刻他擔心的是自己的號舍位置在哪,祈禱著可千萬別又是臭號。連身旁的譚杭興奮的說兩人在同一排號舍都沒聽到。
待找到號位,是遠離臭號靠近排頭時,譚璿終於放下了懸起來的心髒。
「九叔,我在你斜對麵!」譚杭找到位置後,在通明的火光中向譚璿擺手示意。
譚璿笑著點點頭,拿起官府提供的被褥嗅了嗅,還好,尚算幹淨,心道開端不錯,是個好兆頭。
隨後老練的清理號舍,歸置好東西後,把被褥鋪在木板上,闔眼補起覺來。
鄉試九天,共三場。每三天一場,每場結束後,考生不能出貢院,活動的範圍僅僅局限在整排考舍中的場地,排頭不但有柵門,還有持刀士兵巡邏守衛。
當望樓上響起雄厚的鍾聲時,一列衙役護衛著裝有考卷的考匣推門而入。
米白色的試卷拿到手譚璿數了數,除了一遝草紙,一共二十頁卷子。
快速的大致瀏覽了下試題類型。與書院夫子告訴他們的差不多,不再有帖經與墨義的基礎題目。
隻有八道四書經義題、兩篇雜文、兩首詩賦。
照舊檢查完每張卷子完好無損後,按照上麵標註的頁碼排好序,再認真的在卷頭填寫籍貫祖宗三代信息等。
而與之差不多時辰的閩地,卻發生了集體冒籍作弊事件,作為北地的主考官極為震怒,八百裏加急把這一重大之事發往京都。
第48章
華朝鄉試的主副考官皆是由朝廷委派下來的朝中大臣。
閩地不同其它地方,今年是歸復華朝以來的第一次鄉試, 因去年的暴雪冰凍災害波及整個國中, 讓剛剛恢復些元氣的閩地百姓再次陷入了窘困中。
其間有心存不軌之徒在民間傳言是因當今天子□□不仁,上天降災懲罰華朝的子民, 影響十分惡劣。
此次科考為彰顯朝廷對其重視,派到閩地的主副考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 風評是出了名的好。
為防考官作弊,朝廷有個銘文規定,就是北地籍貫的官員一般都是派往南方當考官,故而此次的主考官是北地的, 針對冒籍作弊一事,無論從公從私都是非常重視的。
冒籍一事傅裕曾向譚璿提起過, 事後兩人不再相互提及。可他們不在意,並不代表那些存有想法的其它士子不在意,在那之後陸陸續續有不少學子通過各種渠道人脈關係,在閩地成功考過了縣府院試的童生試。
當初院試結果出來時,作為主考官的閩府學政已有所懷疑, 其地常年遭受戰亂, 可童生們的卷麵無論是從筆法還是文章內容, 相比於其它府的士子們分毫不差。
雖有懷疑,可戶籍親人指認皆對的上, 當地官府縣官衙役也承諾說沒有差錯, 也就不再多想。
作弊之事被發現是因一名落第的童生舉報的,兩人本是在一起讀書的同窗好友, 其中一人因家境貧寒且功課又不好,選擇離開書院。
不成想時隔兩年輟學的同窗竟中得院案首,那名童生看過紅榜後,心中掀起巨浪,暗自記下案首的籍貫悄悄探訪。
當結果印證了猜想時,童生頓時滿心激憤,感嘆世道之黑暗,自己十年寒窗苦讀,竟被無端擠下去,在最能體驗公道的科舉上存有這等黑幕。
既然院試能冒籍順利作假,定是背後打通了關係,才得以矇混過關。童生於是謀劃著名在鄉試時當場揭發。
主考官當然不是吃素的,邊維持著鄉試的正常進行,邊迅速的調來衙役嚴查冒籍之事。
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儒生哪裏能和久經官場的主考官博弈。最後查得冒籍秀才達二十餘人。這些秀才原籍多是江南諸府,平江府占去了一半。
想到每次會試的進士名額中,江南舉子占去了七成,此事若不嚴懲,北方士子將來哪還有活路。
這種人數眾多的集體冒籍作弊之事自華朝建朝以來還是首例,幸虧發現的早,若是秋榜出來,再被人揭發出來,掉腦袋都有可能,在場的考官們即驚且怒。
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倘若不妥善處理,勢必會激起閩地士子的激憤,引發動亂。於是立時把這一科場重大事件上奏皇上,讓驛使八百裏加急,連夜送往京都,在朝廷判決前,繼續進行著鄉試。
平江府中貢院中,譚璿閱覽了十二道試題後,心裏有譜,對他來說,都能答的上來。
於是選擇了按照卷麵順序來答題,第一道經義題是出自四書中的《論語.學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種題目答起來自有套路,表麵上是說君王治理一個中等國家該如何去做。
可既然讓考生來答,其主要是讓他們來闡述為官之道的。暗含之意是牧一方百姓需慎行謹言處處為百姓著想。
為使想法更具體,譚璿把在江寧深入民間時所想所得,潤筆後加入其中,讓文章飽滿不空泛,言之有物。
草紙上不用太講究字體,譚璿思路清晰筆下不停的快速書寫,完後,在下麵留了三寸距離,待回頭添減內容。
緊接著標記好第二道題目的題號,開始繼續答題,因座位好,題出的十分合自己的心意,譚璿一口氣做完五道經義題時,才覺的有些精力不濟,腹中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