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於著用手一短一長一短地拉了三下茶桌旁招呼跑堂二的鈴繩,掛在包廂門口的銅鈴剛響過三聲,一位手腳麻利的二哥就敲門走進包廂。
老於熟練地一抱拳:“滾滾長江東逝水,天下同袍皆兄弟。這位幺師(川地對店二的尊稱),在下在雲南仁堂門下交過拜帖,初來寶地,有事情想找仁堂當家三爺求助。”
<a href="http:///"></a>
這幺師上下仔細打量了一下兩人,隻見老於雖是商人打扮,渾身上下一片油滑,但是話氣度不凡,兩隻眼睛炯炯有神。而唐甬今天從陸大匆匆趕出來,未來得及換便裝,還穿著嶄新的少將軍服。於是不敢得罪,立刻換上一副笑臉:“二位請稍坐,我去向三爺回個話,馬上就來。”罷轉身出去了。
唐甬看著老於,壞笑道:“難怪你這麽清楚袍哥會內幕,原來你這堂堂黃埔生,軍統上校情報官也是幫會中人哪。”
老於撇撇嘴,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四川這地方,明末無白丁,清末無倥子(未加入袍哥組織的人稱倥子),要走三江六碼頭,哪能沒有江湖朋友幫忙?就連咱們委員長,當年也是給黃金榮遞過拜帖的。我馬馬虎虎交個拜帖,也就算是個門下掛名弟子。其實不瞞你,我當年拜帖交在義堂,不過既然幾天咱們求到仁堂門下,我自然就自己是仁堂弟子了。”
唐甬心這也是實話,反正這年頭沒有電腦查檔案,隨你滿口跑火車,於是:“那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冒充袍哥會弟子了?”
老於道:“話雖如此,最多冒充個低檔次幫眾也就罷了,而且若是不懂各堂口的基本切口,也會穿幫的。”
唐甬又問:“你剛才的當家三爺是什麽人?”
老於向唐甬解,每一個堂口內都分為十排:頭排腦人物稱為“龍頭大爺”(又叫“舵把子”,如行船掌舵之人)。二排是一個人,稱為“聖賢二爺”,這是大家推舉出來的人正直重義守信的人,隱譽為桃園結義的“關聖人”。但這“聖賢”也指“剩閑”的意思,暗喻這位二爺也就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好人,在碼頭上沒有什麽實際權力。
三排中最為重要的核心人物是“當家三爺”,專管內部事務和財務,尤其在開香堂時,負責安排規劃各類事務,這實際是全碼頭最為重量級的人物。
五排稱“管事五爺”,分“內管事”、“紅旗管事”、“幫辦管事”、“閑管事”等等。
五排以下,還有六排的“巡風六爺”,在辦會期間或開設香堂時,他便專司放哨巡風,偵查官府動靜,負通風報信的專責。
八排九排的人就基本上沒有什麽地位了,平時專給碼頭上各位拜兄跑腿辦雜事,全聽從當家三爺的支配提調,全碼頭就靠這些人上下跑跳。
最下層的十排又稱“老幺”,就是一般資曆淺的幫眾。
但是各地袍哥都不設“四排”和“七排”,據是當年康熙年間,鄭成功派軍師陳近南(唐甬心道:就是韋寶的那個師父)在四川雅州開山立堂時,有四排方良賓背盟叛約,暗向建昌鎮告密,鎮台馬賡庚率兵圍捕,陳近南改裝逃走。後來又有胡四、李七背棄盟約,密告官府,出賣弟兄,被本山頭派人暗中誅殺。他們這種叛賣行為,一直為袍哥所不容,從此便沒有設四排和七排了。
正解間,忽然敲門聲響起,剛才那個幺師走了進來,恭恭敬敬地一抱拳:“當家三爺有請,請二位跟我來。”
二人跟著這幺師穿過熱鬧的前堂,轉入後堂邊一條僻靜的樓梯。三人登上三樓,來到一間頗為精致的房間前,幺師叩著微掩的房門道:“當家的,兩位客人到了。”
隻聽裏麵傳來一個溫和的聲音:“貴客遠來,請進吧。”
幺師一拱手,:“二位請進。”
唐甬和老於二人便推門走入了這房間內。
按照唐甬對於港台片幫會的設想,這房間內一定是古老陰森,神龕上拱著一座關公像,兩邊著手臂粗的大紅燭,牆壁上貼滿年代久遠的會規,旁邊還有幾個橫眉立目的赤膊大漢——
唐甬的假想還沒設計完,眼前見到的情景卻大大出乎預料。
眼前的房間並不大,但是窗明幾淨,裝飾的極為清雅。側壁上掛著一副楷的朱子家訓,字體極有氣勢,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屋當中擺著一張很精致的紅木書桌,桌上一爐香,一壺茶,旁邊放著筆墨紙硯。
桌前坐定一人,四十歲上下年紀,麵目斯文從容,身穿青布長衫,袖口初微微上挽,露出兩道潔白的襯裏,手拿一卷嶄新的線裝版《曾文正公文集》。
潔白的棉線配著青藍色的書麵,同此人身穿的青色長衫和白色襯裏相映成趣令人觀之忘俗,好像這人就如同這本書一樣端莊寧靜。
這哪裏像是袍哥會堂口?分明是讀書人的雅室。
此人見唐甬和老於二人進來,微微一笑,站起身來:“貴客遠道而來,康某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老於連忙抱拳回禮道:“三江匯流風雲卷,江湖夜雨十年燈。久仰康三爺大名,今天一見,三生有幸。”
這康三爺聽了老於報出會內切口,也照規矩一抱拳,口中應道:“一入江湖歲月催,天下豪傑出我輩。原來於先生也是會中兄弟,大家更應該多親多近了。”
這康三爺舉止動作間卻顯得斯文從容,不像老於那樣江湖氣十足。
剛才在來的路上唐甬聽老於介紹了這位坐堂三爺姓康名晉,人稱康三爺。於是也抱拳道:“久仰康三爺大名,今天冒昧來訪,還望康三爺海涵。”
康三爺用細長的眼睛打量了一下唐甬,微笑著:“要是康某猜得不錯,閣下就是遠征軍陸戰一師的唐師長吧?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英姿勃,有信布之風采啊!”
唐甬心中一驚,雖這些日子拜張暮秋所賜,自己的照片沒少在各大報章上露麵,但這康三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來曆,也確實非同尋常。
於是口中應付道:“三爺過獎!”
老於熟練地一抱拳:“滾滾長江東逝水,天下同袍皆兄弟。這位幺師(川地對店二的尊稱),在下在雲南仁堂門下交過拜帖,初來寶地,有事情想找仁堂當家三爺求助。”
<a href="http:///"></a>
這幺師上下仔細打量了一下兩人,隻見老於雖是商人打扮,渾身上下一片油滑,但是話氣度不凡,兩隻眼睛炯炯有神。而唐甬今天從陸大匆匆趕出來,未來得及換便裝,還穿著嶄新的少將軍服。於是不敢得罪,立刻換上一副笑臉:“二位請稍坐,我去向三爺回個話,馬上就來。”罷轉身出去了。
唐甬看著老於,壞笑道:“難怪你這麽清楚袍哥會內幕,原來你這堂堂黃埔生,軍統上校情報官也是幫會中人哪。”
老於撇撇嘴,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四川這地方,明末無白丁,清末無倥子(未加入袍哥組織的人稱倥子),要走三江六碼頭,哪能沒有江湖朋友幫忙?就連咱們委員長,當年也是給黃金榮遞過拜帖的。我馬馬虎虎交個拜帖,也就算是個門下掛名弟子。其實不瞞你,我當年拜帖交在義堂,不過既然幾天咱們求到仁堂門下,我自然就自己是仁堂弟子了。”
唐甬心這也是實話,反正這年頭沒有電腦查檔案,隨你滿口跑火車,於是:“那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冒充袍哥會弟子了?”
老於道:“話雖如此,最多冒充個低檔次幫眾也就罷了,而且若是不懂各堂口的基本切口,也會穿幫的。”
唐甬又問:“你剛才的當家三爺是什麽人?”
老於向唐甬解,每一個堂口內都分為十排:頭排腦人物稱為“龍頭大爺”(又叫“舵把子”,如行船掌舵之人)。二排是一個人,稱為“聖賢二爺”,這是大家推舉出來的人正直重義守信的人,隱譽為桃園結義的“關聖人”。但這“聖賢”也指“剩閑”的意思,暗喻這位二爺也就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好人,在碼頭上沒有什麽實際權力。
三排中最為重要的核心人物是“當家三爺”,專管內部事務和財務,尤其在開香堂時,負責安排規劃各類事務,這實際是全碼頭最為重量級的人物。
五排稱“管事五爺”,分“內管事”、“紅旗管事”、“幫辦管事”、“閑管事”等等。
五排以下,還有六排的“巡風六爺”,在辦會期間或開設香堂時,他便專司放哨巡風,偵查官府動靜,負通風報信的專責。
八排九排的人就基本上沒有什麽地位了,平時專給碼頭上各位拜兄跑腿辦雜事,全聽從當家三爺的支配提調,全碼頭就靠這些人上下跑跳。
最下層的十排又稱“老幺”,就是一般資曆淺的幫眾。
但是各地袍哥都不設“四排”和“七排”,據是當年康熙年間,鄭成功派軍師陳近南(唐甬心道:就是韋寶的那個師父)在四川雅州開山立堂時,有四排方良賓背盟叛約,暗向建昌鎮告密,鎮台馬賡庚率兵圍捕,陳近南改裝逃走。後來又有胡四、李七背棄盟約,密告官府,出賣弟兄,被本山頭派人暗中誅殺。他們這種叛賣行為,一直為袍哥所不容,從此便沒有設四排和七排了。
正解間,忽然敲門聲響起,剛才那個幺師走了進來,恭恭敬敬地一抱拳:“當家三爺有請,請二位跟我來。”
二人跟著這幺師穿過熱鬧的前堂,轉入後堂邊一條僻靜的樓梯。三人登上三樓,來到一間頗為精致的房間前,幺師叩著微掩的房門道:“當家的,兩位客人到了。”
隻聽裏麵傳來一個溫和的聲音:“貴客遠來,請進吧。”
幺師一拱手,:“二位請進。”
唐甬和老於二人便推門走入了這房間內。
按照唐甬對於港台片幫會的設想,這房間內一定是古老陰森,神龕上拱著一座關公像,兩邊著手臂粗的大紅燭,牆壁上貼滿年代久遠的會規,旁邊還有幾個橫眉立目的赤膊大漢——
唐甬的假想還沒設計完,眼前見到的情景卻大大出乎預料。
眼前的房間並不大,但是窗明幾淨,裝飾的極為清雅。側壁上掛著一副楷的朱子家訓,字體極有氣勢,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屋當中擺著一張很精致的紅木書桌,桌上一爐香,一壺茶,旁邊放著筆墨紙硯。
桌前坐定一人,四十歲上下年紀,麵目斯文從容,身穿青布長衫,袖口初微微上挽,露出兩道潔白的襯裏,手拿一卷嶄新的線裝版《曾文正公文集》。
潔白的棉線配著青藍色的書麵,同此人身穿的青色長衫和白色襯裏相映成趣令人觀之忘俗,好像這人就如同這本書一樣端莊寧靜。
這哪裏像是袍哥會堂口?分明是讀書人的雅室。
此人見唐甬和老於二人進來,微微一笑,站起身來:“貴客遠道而來,康某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老於連忙抱拳回禮道:“三江匯流風雲卷,江湖夜雨十年燈。久仰康三爺大名,今天一見,三生有幸。”
這康三爺聽了老於報出會內切口,也照規矩一抱拳,口中應道:“一入江湖歲月催,天下豪傑出我輩。原來於先生也是會中兄弟,大家更應該多親多近了。”
這康三爺舉止動作間卻顯得斯文從容,不像老於那樣江湖氣十足。
剛才在來的路上唐甬聽老於介紹了這位坐堂三爺姓康名晉,人稱康三爺。於是也抱拳道:“久仰康三爺大名,今天冒昧來訪,還望康三爺海涵。”
康三爺用細長的眼睛打量了一下唐甬,微笑著:“要是康某猜得不錯,閣下就是遠征軍陸戰一師的唐師長吧?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英姿勃,有信布之風采啊!”
唐甬心中一驚,雖這些日子拜張暮秋所賜,自己的照片沒少在各大報章上露麵,但這康三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來曆,也確實非同尋常。
於是口中應付道:“三爺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