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奴,”身後驀然傳來長孫無忌的聲音,“這麽大熱天不在屋裏頭躲著,跑這兒玩彈弓來了,當心我去跟你父皇告狀。”
李治回頭一笑:“舅父來了?”
長孫無忌看著地上那隻被射得身首異處的蟬,眉頭微皺:“上天有好生之德,你要玩彈弓,也不必找活靶子嘛。”
“您不知道,這些該死的東西從早到晚叫個不停,煩死了,不殺不足以泄我心頭之恨!”
長孫無忌看著他:“人人都說你仁厚,可依我看,你殺心還蠻重的嘛。”
“殺幾隻蟬而已,怎麽就不仁厚了?”李治一笑,“舅父言重了吧?”
“你不是跟我說過,你的彈弓,是專門用來射黃雀的嗎?”長孫無忌意味深長道,“這麽早把蟬射下來,你就不怕驚走了螳螂、嚇飛了黃雀?”
“嗬嗬,舅父還記著呢?”李治笑道,“可我這安仁殿裏既沒螳螂也沒黃雀,我隻好拿蟬來練練手嘍,等哪天黃雀真出現了,我才能一射一個準。您說對吧?”
二人說著話,回到了偏殿書房。李治接過宮女遞來的汗巾,擦了擦臉,便把下人都屏退了。
“舅父如今總攬門下、尚書二省大政,可謂日理萬機,怎麽還有空來看我?”
“政務就像家務,隻要你想做,永遠都做不完。”長孫無忌嘆了口氣,“所以啊,上你這兒來走走,我也算偷一回閑了。”
“舅父來找我,恐怕不隻是偷閑那麽簡單吧?”
“算你小子聰明!”長孫無忌一笑,“我是想問你,最近朝中出了那麽大的事,你有什麽想法?”
“想法當然有。”李治眨了眨眼,“要我說,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大戲,其實已經開場了。”
“哦?”長孫無忌饒有興味地看著他,“說來聽聽。”
“杜荷遇刺案,從一開始我就看出來了,其實就是螳螂做了一個局,想把蟬給裝進去。為了把這個局做得像,螳螂又找黃雀幫了忙。隻不過父皇聖明,生生把這個局給破了,結果蟬平安無事,螳螂反倒差點玩火自焚。依我看,現在這隻蟬肯定憋著勁想反撲。您說,這好戲算不算是開場了?”
長孫無忌先是一怔,接著哈哈大笑:“雉奴啊,你連安仁殿都很少踏出去,卻對朝中大勢如此洞若觀火,跟舅父說說,你是怎麽辦到的?”
“舅父謬讚了,洞若觀火談不上,隻能說略知一二罷了。”李治話雖謙虛,臉上卻露出不無得意的笑容,“我在這安仁殿裏,除了讀書之外,閑來無事便喜歡瞎琢磨。您也知道,這世上的事情,很多都是經不起仔細琢磨的,一琢磨便皮破餡露,啥都看清楚了。當然,話說回來,要看透這些事情,光靠在屋裏瞎琢磨也不夠,得時不時出去轉轉。”
“你都上哪兒轉去了?”
“舅父忘了?我除了您一位師傅外,不是還有另一位嗎?”
長孫無忌恍然:“你是說,李世勣?”
李治笑著點點頭。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勣可以算是李治的“舊部”,也可算是他的另一位“師傅”。
早在貞觀七年,年僅六歲的李治就被授予並州大都督一職。這麽小的毛孩子當然不可能實際到任,隻能“遙領”,所以皇帝便任命李世勣為並州大都督府長史,由他代替李治行使職權。在並州任職期間,每次回朝述職,李世勣總要依例向李治匯報並州軍務,雖然早些年李治聽不懂,但一來二去,便加深了二人的關係和感情。隨著李治慢慢長大,開始學會諮詢和思考,李世勣便無形中成了他的“師傅”,教會了他很多東西。貞觀十五年,李世勣調回朝中擔任兵部尚書,李治依舊跟他時有走動,兩人雖算不上過從甚密,但關係不疏。
“李大將軍政務之餘,也會來安仁殿坐坐,我悶得慌的時候,就去南衙找他說說話。”李治道,“所以,該知道的消息,我通常都會知道,而且還會比一般人早一些。”
長孫無忌拈著下頜短須,若有所思道:“聽你的意思,就算不該知道的消息,李世勣也會透露給你嘍?”
“那不能。”李治趕緊搖頭,“我這位師傅是多謹慎的一個人,您又不是不知道。不該說的話,他一個字也不會說。”
“你這話蒙蒙別人就算了,還騙得了我?”長孫無忌笑道,“李世勣生性謹慎我當然知道,不過,再怎麽謹慎,話裏話外總是能漏點口風的,對不對?”
李治嘿嘿一笑:“什麽都瞞不過舅父。對,他確實漏了一些口風給我,可是都很隱晦,不仔細琢磨啥也聽不出來。”
“那經過你琢磨之後,接下來的局勢又會如何呢?”
“我剛才不是說了嗎?螳螂沒把蟬咬死,這蟬肯定得反撲。”
“那依你看,它會如何反撲?”
“這就不好說了。”李治思忖著,“或許,它會孤注一擲也不一定。”
“孤注一擲?”長孫無忌微微一驚,“何以見得?”
“您想啊,本來隻是螳螂和蟬的爭鬥,蟬隻要把螳螂弄死就贏了,可現在黃雀也進來了,而且暫時還是跟螳螂一頭的,那蟬得怎麽想?它要是一個一個對付,那得多麻煩?所以說嘍,它就有可能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李治回頭一笑:“舅父來了?”
長孫無忌看著地上那隻被射得身首異處的蟬,眉頭微皺:“上天有好生之德,你要玩彈弓,也不必找活靶子嘛。”
“您不知道,這些該死的東西從早到晚叫個不停,煩死了,不殺不足以泄我心頭之恨!”
長孫無忌看著他:“人人都說你仁厚,可依我看,你殺心還蠻重的嘛。”
“殺幾隻蟬而已,怎麽就不仁厚了?”李治一笑,“舅父言重了吧?”
“你不是跟我說過,你的彈弓,是專門用來射黃雀的嗎?”長孫無忌意味深長道,“這麽早把蟬射下來,你就不怕驚走了螳螂、嚇飛了黃雀?”
“嗬嗬,舅父還記著呢?”李治笑道,“可我這安仁殿裏既沒螳螂也沒黃雀,我隻好拿蟬來練練手嘍,等哪天黃雀真出現了,我才能一射一個準。您說對吧?”
二人說著話,回到了偏殿書房。李治接過宮女遞來的汗巾,擦了擦臉,便把下人都屏退了。
“舅父如今總攬門下、尚書二省大政,可謂日理萬機,怎麽還有空來看我?”
“政務就像家務,隻要你想做,永遠都做不完。”長孫無忌嘆了口氣,“所以啊,上你這兒來走走,我也算偷一回閑了。”
“舅父來找我,恐怕不隻是偷閑那麽簡單吧?”
“算你小子聰明!”長孫無忌一笑,“我是想問你,最近朝中出了那麽大的事,你有什麽想法?”
“想法當然有。”李治眨了眨眼,“要我說,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大戲,其實已經開場了。”
“哦?”長孫無忌饒有興味地看著他,“說來聽聽。”
“杜荷遇刺案,從一開始我就看出來了,其實就是螳螂做了一個局,想把蟬給裝進去。為了把這個局做得像,螳螂又找黃雀幫了忙。隻不過父皇聖明,生生把這個局給破了,結果蟬平安無事,螳螂反倒差點玩火自焚。依我看,現在這隻蟬肯定憋著勁想反撲。您說,這好戲算不算是開場了?”
長孫無忌先是一怔,接著哈哈大笑:“雉奴啊,你連安仁殿都很少踏出去,卻對朝中大勢如此洞若觀火,跟舅父說說,你是怎麽辦到的?”
“舅父謬讚了,洞若觀火談不上,隻能說略知一二罷了。”李治話雖謙虛,臉上卻露出不無得意的笑容,“我在這安仁殿裏,除了讀書之外,閑來無事便喜歡瞎琢磨。您也知道,這世上的事情,很多都是經不起仔細琢磨的,一琢磨便皮破餡露,啥都看清楚了。當然,話說回來,要看透這些事情,光靠在屋裏瞎琢磨也不夠,得時不時出去轉轉。”
“你都上哪兒轉去了?”
“舅父忘了?我除了您一位師傅外,不是還有另一位嗎?”
長孫無忌恍然:“你是說,李世勣?”
李治笑著點點頭。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勣可以算是李治的“舊部”,也可算是他的另一位“師傅”。
早在貞觀七年,年僅六歲的李治就被授予並州大都督一職。這麽小的毛孩子當然不可能實際到任,隻能“遙領”,所以皇帝便任命李世勣為並州大都督府長史,由他代替李治行使職權。在並州任職期間,每次回朝述職,李世勣總要依例向李治匯報並州軍務,雖然早些年李治聽不懂,但一來二去,便加深了二人的關係和感情。隨著李治慢慢長大,開始學會諮詢和思考,李世勣便無形中成了他的“師傅”,教會了他很多東西。貞觀十五年,李世勣調回朝中擔任兵部尚書,李治依舊跟他時有走動,兩人雖算不上過從甚密,但關係不疏。
“李大將軍政務之餘,也會來安仁殿坐坐,我悶得慌的時候,就去南衙找他說說話。”李治道,“所以,該知道的消息,我通常都會知道,而且還會比一般人早一些。”
長孫無忌拈著下頜短須,若有所思道:“聽你的意思,就算不該知道的消息,李世勣也會透露給你嘍?”
“那不能。”李治趕緊搖頭,“我這位師傅是多謹慎的一個人,您又不是不知道。不該說的話,他一個字也不會說。”
“你這話蒙蒙別人就算了,還騙得了我?”長孫無忌笑道,“李世勣生性謹慎我當然知道,不過,再怎麽謹慎,話裏話外總是能漏點口風的,對不對?”
李治嘿嘿一笑:“什麽都瞞不過舅父。對,他確實漏了一些口風給我,可是都很隱晦,不仔細琢磨啥也聽不出來。”
“那經過你琢磨之後,接下來的局勢又會如何呢?”
“我剛才不是說了嗎?螳螂沒把蟬咬死,這蟬肯定得反撲。”
“那依你看,它會如何反撲?”
“這就不好說了。”李治思忖著,“或許,它會孤注一擲也不一定。”
“孤注一擲?”長孫無忌微微一驚,“何以見得?”
“您想啊,本來隻是螳螂和蟬的爭鬥,蟬隻要把螳螂弄死就贏了,可現在黃雀也進來了,而且暫時還是跟螳螂一頭的,那蟬得怎麽想?它要是一個一個對付,那得多麻煩?所以說嘍,它就有可能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