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的額頭上早已是冷汗涔涔,卻又不敢伸手去擦,神情極是狼狽。
長孫無忌看在眼裏,心中不覺生出陣陣快意。
其實他和房玄齡並沒有什麽個人恩怨,反而有多年共事之誼——早在李世民跟隨高祖起兵打天下的時候,他們二人便是李世民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後來又在玄武門之變中一起輔佐李世民奪嫡繼位,一路走來也算和衷共濟、誌同道合。然而,恰恰因為二人都是資格最老的功臣元勛,所以近來便暗暗形成了角力之勢。畢竟一山難容二虎,隨著大唐國力的日漸強盛,誰最終會成為貞觀一朝的首席宰相而名垂青史,就成了二人心中最大的念想。加之眼下又處在奪嫡的節骨眼上,長孫無忌一心想擁立李治,自然對擁護李泰的房玄齡父子心存敵意。今日皇帝借著討論士族之機突然對房玄齡發難,雖然令長孫無忌有些始料未及,但卻是他一直暗暗期盼的事情。
此刻,房玄齡已經不知如何答言,隻好撲通一下跪伏在地,顫聲道:“臣細行不檢,教子無方,有負聖恩,實不堪為百僚之首,還請陛下恩準,即刻罷去臣之相職。”說完,雙手微顫地取下烏紗,然後端端正正地捧著,高高舉過頭頂。
岑文本沒想到這場廷議居然會引出這個結果,慌忙躬身道:“啟稟陛下,房相公雖細行不檢,然大節無虧,若遽然罷職,恐人心不安,還望陛下念其有功於朝,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罷職?朕說過要罷他職了嗎?”李世民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禦榻上,“你也看見了,這是他房玄齡自己想撂挑子嘛,朕還在尋思怎麽挽留他呢。”
房玄齡聞言,越發窘迫:“陛下,臣犯了大錯,不敢再貪戀祿位,隻求早日致仕、閉門思過,萬望陛下成全!”
“玄齡兄,”長孫無忌不鹹不淡地發話了,“聖上是就事論事,又沒說要責罰你,你何必反應這麽大,動輒就請辭呢?有什麽話不能好好說嗎?”
房玄齡當然知道長孫無忌是在貓哭耗子,遂無聲冷笑,也不答言,隻堅決地把烏紗又舉高了一些。
“房愛卿,你真的想回家閉門思過嗎?”李世民看著他。
“回陛下,臣意已決。”
“那也好。”李世民點點頭,“《尚書》有言:不矜細行,終累大德。你多年高居相位,戒慎恐懼之心或許早已淡薄,所以才會忘記這句話。而今,你既然願意反躬自省,朕也不攔著你,就給你一點時間,讓你回家好好思過吧!”
房玄齡苦笑了一下:“謝陛下。”
“岑文本。”
“臣……臣在。”岑文本沒料到皇帝真會走這一步,一時還回不過神來。
“你即刻擬旨:經查,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不矜細行,有失臣節,故暫停其職,勒歸私邸,由侍中長孫無忌檢校尚書省事。”
“臣遵旨。”岑文本難掩無奈之色。
長孫無忌受寵若驚,忙跪地叩首:“謝陛下隆恩,臣誠惶誠恐!”
檢校尚書省事,便是代理尚書左僕射一職,同時仍兼門下省侍中,就等於一人身兼二省長官之職。如此,長孫無忌不僅一躍而成首席宰相,且是大唐建國以來權力最大的宰相,自然是令他喜出望外。
“無忌,你今日所獻二策,朕以為完全可行,此事就由你全權負責。你盡快擬個詳細條陳上來,朕審閱之後,立即予以全麵推行。”
“臣領旨。”
“另外,你一人身兼二省之責,又要推行此事,恐怕擔子會很重,朕希望你推薦一人出任侍中,好幫你分憂。你看什麽人合適?”
唐代的侍中、中書令,均可由一到二人出任。長孫無忌略為思忖,道:“回陛下,臣以為黃門侍郎劉洎沉穩持重、勤敏於事,可任侍中。”
李世民中意的人選其實也是劉洎,卻又問岑文本道:“文本,你認為呢?”
“回陛下,臣亦推薦劉洎。臣與劉侍郎二十多載同僚,對其知根知底。此人老成幹練,行事審慎,思慮周詳,的確是侍中的不二之選。”
劉洎和岑文本當年同在南梁蕭銑朝中任職,劉洎是黃門侍郎,岑文本是中書侍郎,蕭銑敗亡後又一同歸順唐朝。二人不僅同僚多年,且私交甚篤,所以對這項任命,岑文本當然不會有異議。
“那好,就這麽定了!”李世民朗聲道,“打壓江左士族、迫使天刑盟現身一事,就交給你們三位了,朕希望爾等不辱使命,給朕一個滿意的交代。”
一駕不起眼的馬車在安邑坊摩肩接踵的人潮中穿行。
車中坐著李恪,一身商人裝扮。
他閉著眼睛,看上去麵無表情,可心裏卻是五味雜陳。從前天夜裏得知蕭君默入宮劫走了辯才父女到現在,李恪的內心就沒有一刻平靜過。他怎麽也沒有料到,蕭君默那天出宮時莫名其妙丟下的那句話,背後的潛台詞居然是這個。
“李恪,假如有一天你找不著我了,會不會悶得慌?”
這小子居然用這種方式跟自己告別,實在可恨!原來他那幾日天天吵著要出宮回家,目的便是要劫走辯才父女。可他身上的多處傷口都未痊癒,如何經得起折騰?
長孫無忌看在眼裏,心中不覺生出陣陣快意。
其實他和房玄齡並沒有什麽個人恩怨,反而有多年共事之誼——早在李世民跟隨高祖起兵打天下的時候,他們二人便是李世民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後來又在玄武門之變中一起輔佐李世民奪嫡繼位,一路走來也算和衷共濟、誌同道合。然而,恰恰因為二人都是資格最老的功臣元勛,所以近來便暗暗形成了角力之勢。畢竟一山難容二虎,隨著大唐國力的日漸強盛,誰最終會成為貞觀一朝的首席宰相而名垂青史,就成了二人心中最大的念想。加之眼下又處在奪嫡的節骨眼上,長孫無忌一心想擁立李治,自然對擁護李泰的房玄齡父子心存敵意。今日皇帝借著討論士族之機突然對房玄齡發難,雖然令長孫無忌有些始料未及,但卻是他一直暗暗期盼的事情。
此刻,房玄齡已經不知如何答言,隻好撲通一下跪伏在地,顫聲道:“臣細行不檢,教子無方,有負聖恩,實不堪為百僚之首,還請陛下恩準,即刻罷去臣之相職。”說完,雙手微顫地取下烏紗,然後端端正正地捧著,高高舉過頭頂。
岑文本沒想到這場廷議居然會引出這個結果,慌忙躬身道:“啟稟陛下,房相公雖細行不檢,然大節無虧,若遽然罷職,恐人心不安,還望陛下念其有功於朝,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罷職?朕說過要罷他職了嗎?”李世民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禦榻上,“你也看見了,這是他房玄齡自己想撂挑子嘛,朕還在尋思怎麽挽留他呢。”
房玄齡聞言,越發窘迫:“陛下,臣犯了大錯,不敢再貪戀祿位,隻求早日致仕、閉門思過,萬望陛下成全!”
“玄齡兄,”長孫無忌不鹹不淡地發話了,“聖上是就事論事,又沒說要責罰你,你何必反應這麽大,動輒就請辭呢?有什麽話不能好好說嗎?”
房玄齡當然知道長孫無忌是在貓哭耗子,遂無聲冷笑,也不答言,隻堅決地把烏紗又舉高了一些。
“房愛卿,你真的想回家閉門思過嗎?”李世民看著他。
“回陛下,臣意已決。”
“那也好。”李世民點點頭,“《尚書》有言:不矜細行,終累大德。你多年高居相位,戒慎恐懼之心或許早已淡薄,所以才會忘記這句話。而今,你既然願意反躬自省,朕也不攔著你,就給你一點時間,讓你回家好好思過吧!”
房玄齡苦笑了一下:“謝陛下。”
“岑文本。”
“臣……臣在。”岑文本沒料到皇帝真會走這一步,一時還回不過神來。
“你即刻擬旨:經查,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不矜細行,有失臣節,故暫停其職,勒歸私邸,由侍中長孫無忌檢校尚書省事。”
“臣遵旨。”岑文本難掩無奈之色。
長孫無忌受寵若驚,忙跪地叩首:“謝陛下隆恩,臣誠惶誠恐!”
檢校尚書省事,便是代理尚書左僕射一職,同時仍兼門下省侍中,就等於一人身兼二省長官之職。如此,長孫無忌不僅一躍而成首席宰相,且是大唐建國以來權力最大的宰相,自然是令他喜出望外。
“無忌,你今日所獻二策,朕以為完全可行,此事就由你全權負責。你盡快擬個詳細條陳上來,朕審閱之後,立即予以全麵推行。”
“臣領旨。”
“另外,你一人身兼二省之責,又要推行此事,恐怕擔子會很重,朕希望你推薦一人出任侍中,好幫你分憂。你看什麽人合適?”
唐代的侍中、中書令,均可由一到二人出任。長孫無忌略為思忖,道:“回陛下,臣以為黃門侍郎劉洎沉穩持重、勤敏於事,可任侍中。”
李世民中意的人選其實也是劉洎,卻又問岑文本道:“文本,你認為呢?”
“回陛下,臣亦推薦劉洎。臣與劉侍郎二十多載同僚,對其知根知底。此人老成幹練,行事審慎,思慮周詳,的確是侍中的不二之選。”
劉洎和岑文本當年同在南梁蕭銑朝中任職,劉洎是黃門侍郎,岑文本是中書侍郎,蕭銑敗亡後又一同歸順唐朝。二人不僅同僚多年,且私交甚篤,所以對這項任命,岑文本當然不會有異議。
“那好,就這麽定了!”李世民朗聲道,“打壓江左士族、迫使天刑盟現身一事,就交給你們三位了,朕希望爾等不辱使命,給朕一個滿意的交代。”
一駕不起眼的馬車在安邑坊摩肩接踵的人潮中穿行。
車中坐著李恪,一身商人裝扮。
他閉著眼睛,看上去麵無表情,可心裏卻是五味雜陳。從前天夜裏得知蕭君默入宮劫走了辯才父女到現在,李恪的內心就沒有一刻平靜過。他怎麽也沒有料到,蕭君默那天出宮時莫名其妙丟下的那句話,背後的潛台詞居然是這個。
“李恪,假如有一天你找不著我了,會不會悶得慌?”
這小子居然用這種方式跟自己告別,實在可恨!原來他那幾日天天吵著要出宮回家,目的便是要劫走辯才父女。可他身上的多處傷口都未痊癒,如何經得起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