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秋在紐約的家,是格林威治村衛佛利街的一間地下室,去紐約大學上課走路就到。九一一事件後的那個月,她坐在下曼哈頓的黑灰煙塵中。九一一那天,她窗台上積了厚厚一層毛狀的灰,那是人類毛髮骨片細胞化成的灰,如下小雪,越堆越高。空氣中泛著燒焦味。她下午出去亂晃,走過聖文森醫療中心的急診室,擔架床在院外排成一排,等著永遠不會現身的病患。後來的幾天,醫院的牆和圍籬都貼起了照片,照片上往往隻有簡單的一句:“你見過這個人嗎?”
沒,她沒見過。他們都走了。
失落將她層層包圍,比她這輩子經歷過的失落更深更重。無論她走到哪兒,觸目所及隻是悲痛、得不到回應的禱詞、以各種形式出現的亂象——性的、情緒的、心理的、道德的——這亂象也迅速成為凝聚眾人的力量。
瑞秋終於明白,我們都迷失了。她決心盡全力包紮自己的傷口,絕對不再掀開那塊疤。
那年秋天,她發現母親日記裏寫了兩句話,此後的幾周,她每晚上床前都要當成經文復誦給自己聽。
詹姆斯,母親寫道,從來就不適合我們。
我們也從來不適合他。
第二章 閃電她頭一次恐慌症發作,是二〇〇一年秋季,感恩節剛過。她沿著克裏斯多福街走,街邊一棟合作公寓的拱門下,有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女子,坐在黑色鑄鐵樓梯上,雙手掩麵在哭。在當時的紐約,這不是什麽希奇事。公園、公廁、a線地鐵上,都有人在哭,有人靜靜流淚,有人呼天搶地。這景象四處可見,不過你還是得問一下,確定對方是否還好。
“你還好嗎?”瑞秋伸手輕輕碰了一下女子。
對方頓時往後縮了一下。“你幹麽?”
“看看你是不是怎麽了。”
“我沒事。”女子臉上沒一滴水,原來她在抽菸,隻是瑞秋先前沒察覺。“倒是你,你還好吧?”
“沒事沒事。”瑞秋回道:“我隻是——”
女子遞了幾張麵紙給她。“沒關係,就哭出來吧。”
女子的臉是幹的,眼沒紅,雙手也沒掩麵,隻是在抽菸而已。
瑞秋接過麵紙,輕輕按了下臉,這才發現有道小水柱,她早已涕泗縱橫,淚水順著她下顎兩邊和下巴猛滴。
“沒關係的。”那女子又說了一次。
她看著瑞秋的眼神卻像在說,有關係,當然有關係。她望望瑞秋,隨即看向遠處,仿佛希望有人來搭救。
瑞秋喃喃道了幾次謝,跌跌撞撞走開了。等走到克裏斯多福街和威霍肯街的轉角,有輛紅色小貨車在等紅綠燈,那司機淡色的雙眸朝瑞秋猛看,露出尼古丁染的一口黃板牙對她笑。這下子滑落瑞秋臉上的不僅是淚,還有汗。她喉頭一緊。其實她早上沒吃東西,卻很清楚自己噎到了。她無法呼吸,媽的她吸不到氣了。喉頭打不開,嘴也張不開了。她得張開嘴啊。
那名司機下車走向她,淡色的眼,稜角分明而蒼白的臉,金黃色的發剃成平頭,待他湊近她身邊……
他是黑人,而且有點胖,牙非但不黃,簡直像影印紙那麽白。他跪在她身旁(她怎麽會坐在人行道邊?),棕色的大眼閃著膽怯。“你沒事吧?要我打電話給什麽人嗎?小姐?你站得起來嗎?來,來,拉我的手。”
她搭著他的手,他把她拉起來站直了,就在克裏斯多福街和威霍肯街的轉角。上午早已過去,換上西沉的夕陽,哈德遜河轉為淡淡的琥珀色。
好心的胖男人擁她入懷,她就這麽把頭埋進他的肩痛哭起來,哭著哭著,還要他答應一直守著她,絕不離開。
“跟我說你叫什麽名字。”她說:“跟我說你叫什麽名字。”
●
男人名叫肯尼斯.瓦特曼,當然,她此後再也沒見過他。他開著紅色小貨車送她回家。她原本以為貨車都又大又長,一股輪軸潤滑油和髒內衣的味道,這輛小貨車卻不然,中間那排座位擺了孩童安全座椅,地墊上還有早餐穀片的碎屑。肯尼斯.瓦特曼有妻子、三個小孩,住在皇後區的淡水草地住宅區,是專門做櫥櫃的。他送她到家,問要不要他幫忙打電話給什麽人,但她說她現在好多了,沒事了,這城市有時候就是這樣,你瞭吧?
他用憂心的眼神望了她良久,隻是後麵排隊的車越來愈多,暮色漸濃。有人按起喇叭,隨即有人跟進。他遞給她一張名片,上麵寫著公司名“肯尼的櫥櫃”,又跟她說歡迎隨時打電話來。她謝過他,下了車。車開走了,她才發現那小貨車根本不是紅色,是黃棕色。
●
她為紐約大學的下學期辦了休學,之後除了走去翠貝卡區看心理醫師之外,幾乎足不出戶。心理醫師是康士坦丁.普洛克普,他唯一私下講過關於自己的事,就是親友一直叫他康尼。康尼一直勸瑞秋,說她拿國難當藉口,不去正視自己的創傷有多深,會對她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的生活一點也不慘呀。”瑞秋說:“有難過的時候嗎?當然,誰沒有呢?可是有人把我照顧得好好的,不愁吃不愁穿,成長的環境也很好。對啊,嗚嗚,好可憐喔,是吧?”
康尼坐在小辦公室的另一頭望著她。“你母親扣住了你最基本的權利,那就是你爸的身份。她在情緒上完全控製了你,好把你留在身邊。”
沒,她沒見過。他們都走了。
失落將她層層包圍,比她這輩子經歷過的失落更深更重。無論她走到哪兒,觸目所及隻是悲痛、得不到回應的禱詞、以各種形式出現的亂象——性的、情緒的、心理的、道德的——這亂象也迅速成為凝聚眾人的力量。
瑞秋終於明白,我們都迷失了。她決心盡全力包紮自己的傷口,絕對不再掀開那塊疤。
那年秋天,她發現母親日記裏寫了兩句話,此後的幾周,她每晚上床前都要當成經文復誦給自己聽。
詹姆斯,母親寫道,從來就不適合我們。
我們也從來不適合他。
第二章 閃電她頭一次恐慌症發作,是二〇〇一年秋季,感恩節剛過。她沿著克裏斯多福街走,街邊一棟合作公寓的拱門下,有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女子,坐在黑色鑄鐵樓梯上,雙手掩麵在哭。在當時的紐約,這不是什麽希奇事。公園、公廁、a線地鐵上,都有人在哭,有人靜靜流淚,有人呼天搶地。這景象四處可見,不過你還是得問一下,確定對方是否還好。
“你還好嗎?”瑞秋伸手輕輕碰了一下女子。
對方頓時往後縮了一下。“你幹麽?”
“看看你是不是怎麽了。”
“我沒事。”女子臉上沒一滴水,原來她在抽菸,隻是瑞秋先前沒察覺。“倒是你,你還好吧?”
“沒事沒事。”瑞秋回道:“我隻是——”
女子遞了幾張麵紙給她。“沒關係,就哭出來吧。”
女子的臉是幹的,眼沒紅,雙手也沒掩麵,隻是在抽菸而已。
瑞秋接過麵紙,輕輕按了下臉,這才發現有道小水柱,她早已涕泗縱橫,淚水順著她下顎兩邊和下巴猛滴。
“沒關係的。”那女子又說了一次。
她看著瑞秋的眼神卻像在說,有關係,當然有關係。她望望瑞秋,隨即看向遠處,仿佛希望有人來搭救。
瑞秋喃喃道了幾次謝,跌跌撞撞走開了。等走到克裏斯多福街和威霍肯街的轉角,有輛紅色小貨車在等紅綠燈,那司機淡色的雙眸朝瑞秋猛看,露出尼古丁染的一口黃板牙對她笑。這下子滑落瑞秋臉上的不僅是淚,還有汗。她喉頭一緊。其實她早上沒吃東西,卻很清楚自己噎到了。她無法呼吸,媽的她吸不到氣了。喉頭打不開,嘴也張不開了。她得張開嘴啊。
那名司機下車走向她,淡色的眼,稜角分明而蒼白的臉,金黃色的發剃成平頭,待他湊近她身邊……
他是黑人,而且有點胖,牙非但不黃,簡直像影印紙那麽白。他跪在她身旁(她怎麽會坐在人行道邊?),棕色的大眼閃著膽怯。“你沒事吧?要我打電話給什麽人嗎?小姐?你站得起來嗎?來,來,拉我的手。”
她搭著他的手,他把她拉起來站直了,就在克裏斯多福街和威霍肯街的轉角。上午早已過去,換上西沉的夕陽,哈德遜河轉為淡淡的琥珀色。
好心的胖男人擁她入懷,她就這麽把頭埋進他的肩痛哭起來,哭著哭著,還要他答應一直守著她,絕不離開。
“跟我說你叫什麽名字。”她說:“跟我說你叫什麽名字。”
●
男人名叫肯尼斯.瓦特曼,當然,她此後再也沒見過他。他開著紅色小貨車送她回家。她原本以為貨車都又大又長,一股輪軸潤滑油和髒內衣的味道,這輛小貨車卻不然,中間那排座位擺了孩童安全座椅,地墊上還有早餐穀片的碎屑。肯尼斯.瓦特曼有妻子、三個小孩,住在皇後區的淡水草地住宅區,是專門做櫥櫃的。他送她到家,問要不要他幫忙打電話給什麽人,但她說她現在好多了,沒事了,這城市有時候就是這樣,你瞭吧?
他用憂心的眼神望了她良久,隻是後麵排隊的車越來愈多,暮色漸濃。有人按起喇叭,隨即有人跟進。他遞給她一張名片,上麵寫著公司名“肯尼的櫥櫃”,又跟她說歡迎隨時打電話來。她謝過他,下了車。車開走了,她才發現那小貨車根本不是紅色,是黃棕色。
●
她為紐約大學的下學期辦了休學,之後除了走去翠貝卡區看心理醫師之外,幾乎足不出戶。心理醫師是康士坦丁.普洛克普,他唯一私下講過關於自己的事,就是親友一直叫他康尼。康尼一直勸瑞秋,說她拿國難當藉口,不去正視自己的創傷有多深,會對她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的生活一點也不慘呀。”瑞秋說:“有難過的時候嗎?當然,誰沒有呢?可是有人把我照顧得好好的,不愁吃不愁穿,成長的環境也很好。對啊,嗚嗚,好可憐喔,是吧?”
康尼坐在小辦公室的另一頭望著她。“你母親扣住了你最基本的權利,那就是你爸的身份。她在情緒上完全控製了你,好把你留在身邊。”